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彙編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園環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彙編15篇)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

大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鍛鍊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大學中我們可以收穫到很多東西,作為學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是我們奮戰未來體驗生活的小社會。 可見學校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在和諧校園中快樂的學習和舒適的生活。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愉悦,還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出色的展現自我。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調查目的:在學校校園的環境當中,校園環境文明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學校為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必須重視對校園環境的文化建設。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中顯得尤其重要。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們要對校園進行了一次細心的調查,找出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方法,有利於我校環保問題的解決。

調查地點:****校園

調查時間: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調查方式:實地調查,問卷調查

調查內容:

1、生活環境調查

2、食堂環境調查

3、學習環境調查

4、寢室環境調查

5、學生環保理念調查

6、日常行為生活習慣調查

調查情況:

針對我們調查的內容,發現了校園裏隱藏有好多的環保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學習,也對同學們的身體產生了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1、生活環境

在我們的校園內、教室外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果皮、塑料袋,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草坪被踐踏的面目全非,垃圾桶東倒西歪,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人流過多時學校大門口有廢紙、果皮、塑料袋、小食品塑料袋等現象。

2、食堂環境

大多數同學認為食堂吃飯環境不夠好,如:地面太油,太濕容易摔倒,桌面不夠乾淨;食堂餐具不夠乾淨並有味道、筷子很髒;食堂飯菜不夠乾淨,有沙子、蟲、玻璃等不乾淨東西,而且很多時候飯菜都很涼或者就是有好多蒼蠅在那裏亂飛,餐廳太小,買飯很容易擁擠。另外食堂服務態度不夠好,不注重人文環境。

3、學習環境

圖書館是大學校園裏最重要的設施之一,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是莘莘學子課餘生活中首選的精神歸宿,為此圖書館的優化建設顯得尤其重要。許多同學都認為圖書館的空氣不夠流通,影響學習效率,認為圖書館的藏書有點亂,尋找較困難,認為借書不夠方便、物品容易丟失。還有同學反映説有的同學不注重個人行為在圖書館裏面吃東西、聽音樂、打電話。圖書館本應是個安靜的地方,可是外邊放音樂的聲音經常打擾同學們的學習。

教室是大家共同學習的地方,但有的同學喜歡在週末把教室據為己有,如:在教室裏將門反鎖,不讓其他人進入,還有的情侶在教室裏面説笑嬉戲,吃零食,然後隨手就把廢棄的零食袋放在桌子裏,不尊重打掃衞生同學的勞動,這嚴重影響了大家的學習,同時也折射出有的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現象。

4、寢室環境

寢室是大家休息的地方,大部分休息時間學生都是在寢室,但在休息時間有的同學不注意時間大聲打電話,或者在走廊裏面大聲嬉戲嚴重影響到大家的休息;另外廁所異味重致使臨近的寢室裏有蒼蠅,影響到寢室衞生和學生的健康。

5、學生環保理念

很多學生的環保理念都比較差,認識錯誤意識淡薄,他們認為別人都這麼做我也這麼做不會有什麼影響,甚至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做的一些破壞校園環境的行為是理所應當的。部分學生嚴重缺乏節約和環保意思,例如有的同學吃完零食把一些垃圾袋和果皮甚至瓜子皮都隨手丟掉,學校的草坪被人修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有人不斷踐踏上面。而且有的同學吃飯為了方便用了大量的塑料袋,致使校園裏面白色污染嚴重。

6、日常行為生活習慣

在大學校園裏,戀愛變得越來越普遍,但是越來越多同學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在公共場合做出過分行為,也嚴重影響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有些同學在養成了不注意個人衞生的習慣,在校園裏也不注意校園環境衞生,繼續隨意丟棄垃圾,隨地吐痰,上自習的時候在那裏大聲説話嬉戲,影響別人,一點一滴的小事不從自我做起。 根據我們的調查報告,經過分析總結,然後根究同學及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解決問題的方法。

解決方法:

1 、校園環境衞生,不但要靠打掃,還要保持衞生,同學們要把垃圾放倒垃圾箱裏,不要把垃圾扔在外面。在綠地中豎起保護。學校應當教育學生養成隨時清理雜物的好習慣,比如可以開展一些環保小活動,不注重環保,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另外還要增加校園裏面垃圾桶的數量。

2、食堂餐具及時進行消毒,地面、桌子應定期徹底清洗,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加強食堂員工職業道德教育,食品安全應得到較好保證。

3、建議在閲覽室增設通風設施,改善空氣質量;同時,提高同學們的“不佔位”意識、提高座位利用率也尤為重要;建議圖書分類再詳細清楚一點,便於尋找;增加圖書館中的藏書量和藏書種類。

4、對於個人佔用教室問題,應該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教育,有社會共享意識。

5、同學們應該正確處理自己與集體的關係,寢室是個共同的生活場所,自己的一言一行應該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6、在寢室備有防蟲的藥、定期進行寢室大掃除;寢室的安全設施應該完善。

7、談戀愛時應該注意場合、時間,注意自身形象。

8、開設環保教育周,定期向同學們宣傳環保,呼籲全體同學、老師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同學們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保護意思。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2

根據《中共雲南農業大學委員會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和《關於做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查階段各項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學習調查階段,調查組一行以我所聯繫的部門和學院為主要調查對象,對我校校園環境建設問題進行了調查。通過對調查情況的整理、彙總和分析,形成此報告。

調查的基本情況

年4月14、15、16日連續三天,調查採用召開座談會、走訪、實地查看等方法,專題對校園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廣泛調查。根據現代大學對建築、綠化、景觀和文化要素等有形和無形的軟、硬環境的要求,對校園環境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分析,充分估價業已形成的實體功能和文化元素,同時查找缺失和不足之處,提出整合、優化、改造、建設、提升的對策和措施。

雲南農業大學校園環境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

我校校園環境建設總的情況是新老校區分區佈局,老校區環境改造充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特點,原有建築保存較好,道路、花園改造優化合理,形成了主體建築突出,其他建築相呼應,錯落有致,功能相互補充的建築格局。道路曲徑通幽,形成了微循環系統,基本滿足了交通和人行的需要。新校區區域劃分科學,辦公區、教學科研區、生活區等功能分區界限分明。特別是標誌性建築科研綜合樓外型獨特、氣勢雄偉。校前區廣場視野開闊,與氣派的校門相協調、相呼應,反映出現代大學的恢宏氣勢。校訓、校園精神的提煉,連接校園新老校區的天橋和文化牆,使校園有了最主要的文化元素,反映了農大的歷史積澱、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特色。總之,從整體看,農大校園區域劃分合理,建築物佈局科學、功能完善,綠化、美化基本成型,總體上滿足了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存在問題

總體規劃有待進一步完善、調整和優化。我校校園是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逐步擴大的,總體規劃未能及時跟進,目前未能形成新校區、老校區、後山新徵地擴展區相統一的總體規劃,而規劃是學校發展的基礎,亟待從學校發展定位、戰略目標出發,着眼長遠,立足現實,應儘快組織力量對校園整體規劃進行完善、調整和優化。

校園建設缺少文化元素。目前除校訓、校園精神外,理念文化層尚未形成系統,包括大學精神、校風、校訓、人才培養目標在內的核心價值體系尚未完全成型。同時缺少文化載體和文化符號,具體表現為無校歌,缺少主題突出的文化景觀和園林綠化,老校區建築長期以來以序號命名,道路無規範名稱等。在一些細部問題上也體現出文化觀念的不足,如新老校區缺少垃圾桶,老校區蜘蛛網式的空中電線,燈光設計不夠科學等。上述現象的存在,與我校70年的辦學歷史不相符合。

校園植物景觀量少而單調,沒有形成多樣性羣落,綠化檔次不高,與農大學科水平不符。同時環境與人缺乏互動,環境育人的功能沒有完全體現。

功能佈局不盡合理,地下管網尚未健全。新校區辦公、教學、科研、生活區域劃分雖已成型,但細部功能不全。老校區由於歷史原因,邊發展邊建設,缺少統一規劃,分區不夠合理,部分區域功能交叉,客觀上造成管理困難,人員混雜,有的地溝氣味難聞,校園環境未能充分體現大學應有氛圍。

對策和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調查過程中反映的情況,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在原來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規劃的基礎上,聘請全國知名院所和專家,對學校整體規劃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學校總體規劃要根據科學謀劃、超前規劃、擴大數量、強化質量、因地制宜、依山就勢的原則進行編制和調整;要兼顧軟、硬環境建設,使二者相輔相成渾然一體;要定戰略、看長遠,根據學校發展戰略的需要,規劃硬件建設;校園規劃一經確定,不應因領導的變動而變動,不應因領導的意圖而隨意改變,應維護總體規劃的嚴肅性、法定性、連續性,保持學校的持續和諧健康發展。

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既要重視文化軟環境的建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並重,又要重視文化硬環境的建設,建設若干文化設施,使之成為農大特色文化的載體,運載和傳承理念文化。在這方面,校訓和大學精神的凝鍊概括已開了個好頭,但農大70年辦學歷史仍需進一步挖掘提煉,同時文化也是一個不斷建設發展的過程,為此,有必要成立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做好文化建設的規劃,並組織實施,長期不懈地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做實、做強學校的軟實力。

加強和改進校園綠化環境。根據雲南氣候和學校實際,分區域建設若干園林景觀,體現大學的清幽、厚重、古典、雅緻和生物多樣性,融中西、傳統與現代為一體,打造特色鮮明的雲南農大綠色環境。

進行學校視覺形象設計,統一學校標識系統,規範學校重大活動、典禮議程。充分挖掘學校資源,結合學科特色,形成在雲南乃至全國高校都有影響的文化活動品牌。現有的如普洱茶學院的茶文化系列活動已經有一定影響,工程技術學院的汽車知識競賽等也很有特色。建議在全校開展以學院為單位、突出學科和專業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創建活動,力爭打造出能夠代表農大水平的文化活動品牌。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3

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無疑給現代社會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環境優美是實現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這正成了我們的一種共識。作為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其環境的優美程度自然也是現代學校文明的重要標誌。學校校園的環境當中,校園環境文明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為營造學校良好的學習環境,必須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的建設,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中越來顯示其獨特的一席之地。

對現化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來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引導和陣地建設,是一個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問題,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必須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的建設。

一、校園環境文化是一個校園生態系統

眾所周知,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育的機構。從生態學的觀點看,校園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它有着自己的結構和功能。校園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着物質、能量和信息,從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種有序狀態,並不斷地發揮着自己的能。校園環境文化,在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並不是課堂教學所能夠完全承擔的,它需要多種邏輯的訓練。校園環境文化,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有其獨特的作用。

二、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有影響作用

校園的環境文化通過教育者的組織和利用可以對受教育者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養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性的功能需要通過教育者的設計而體現。校園以環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僅僅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是不能充分發揮的,學校的老師,尤其是領導必須有意識地利用校園環境文化,甚至可以改變某些校園環境文化來為學樣教育育人服務。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心理平衡;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三、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有着深遠的現實意義

近些年來,學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強了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和設施建設,校園的環境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為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都進行以學校內部綜合改革,並把比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上來,特別是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給予了高度重視。這都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學校校園環境文化的創建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的發展有着其獨特的潛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響作用:

1、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前些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出現了令人擔憂,必須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嚴竣問題。

2、營造校園環境文化氣息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校園環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樣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説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角,那麼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好比是他們活動的舞台,缺少這個舞台,

師生的活動就失去了依託,並將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校園環境文化在學校思想教育中表現出以下幾種功能:1凝聚功能。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樹立羣體的共同價值觀,通過它的影響力在青年學生中形成一種無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學生行為繫於一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之上,

從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勵功能。不同的校園環境文化會將教育教學活動導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產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必然會出現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校風,深刻地影響着師生的內心節辦,激發着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熱情,比起千遍萬遍地説教方法,

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薰陶功能。學校按照審美的要求去加強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這對學生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和審美觀念的形成具有無形的薰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智能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般地説,豐富良好的環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進智力發展,還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並以此為中介來促進智能的提高,特別是學習興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發揮中顯出,學校校園環境文化是學校積極開展思想教育的極好陣地,必須加強重視和強化建設。

3、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

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校園環境文化陣地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華,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改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其置身於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學習在一種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諧教育中健康地成長。總之,從整個校園環境文化的創設過程中,離不開學生與老師的參與。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4

摘要: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導致外來多樣文化的滲透形成對傳統美德優秀文明的巨大沖擊。我們民族文化傳統中的恥感意識卻在不斷地受到腐蝕。水電浪費、食物浪費、紙張浪費、一次性物品浪費、塑料浪費、電池浪費、等現象在大學校園中隨處可見,而由這些浪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污染更是相當龐大的一個數字。

一、大學校園的浪費

大學校園裏浪費的豈止是錢?衣物、書籍、水電等,幾乎能用的都在範圍之內。在採訪中,一位大二學生説:“花的是我自己的錢,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這種對浪費現象的冷漠以及無意識的浪費,不得不引起深思。書籍、紙張堪稱是學習最大的消耗品,浪費現象更是愈演愈烈。學習用的課本、筆記本,畢業時的論文,求職時的個人簡歷,是浪費的關鍵所在。許多學生習慣於每門學科配一本筆記本,不認真聽課甚至逃課等因素導致筆記本連一半都用不了,便完成了使命;求職簡歷包羅萬象,涉及個人經歷、實踐履歷、獲獎證書、自我介紹等,厚度甚至超過了書。不少大四學生為了提高求職的命中率,一般都是“遍地撒網”,但使用頻率幾乎都是一次性的。當調查部分學生問會不會選擇不買教材,而是從高年級去借或者買舊書時,大部分學生沒有這樣的打算。一位大學新生説:“這樣不可以吧!上學就應該買新書,何必用舊的呢?”還有些學生認為與師兄師姐打交道很麻煩:“還得跑去借,説一大堆的話,多麻煩!上學就應該用新書。”

水、電、糧食浪費是大學校園裏的頑症。許多大學生對水、電的浪費處於無意識狀態,宿舍的燈整日長明,筆記本電腦通宵上網,水龍頭壞了不報修,任水長流食堂是浪費最直觀的地方,隨處可見饅頭或者整份的菜、米飯被扔掉,而理由常常簡單到三個字:“不好吃。”“憑什麼浪費?何況大多數花的錢並不是自己勞動所得”沒有人想到這些問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不受外人的干擾。為此,他們不惜外出租房,使得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費更加捉襟見肘了。對此,省城某大學負責團委工作的馬老師認為,大學生消費有着強烈的模仿性特徵:名牌服裝着身,手提電腦不離,手機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這正是高消費的癥結之一———受社會因素影響,自制力不強,沒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建議大學生多參加勤工助學活動,體會父母賺錢的不易。”中國小時,家長、學校將一切都安排好了,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理財等生活技能根本學不到。上了大學,可以自己去做了,學生卻不會。因此,不論是衣食費用,還是其學費、書雜費;不論是休閒娛樂消費,還是人際交往消費,都要在大學生中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反對盲目攀比、盲目從眾等浪費現象。同時,加強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習慣的教育,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把中國小缺失的課補上。上學貴已經成為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大學生應該學會開源節流,儘可能在小代價下取得高回報,改變舊有觀念。

學生社團班組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節約活動,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鼓勵學生自發地組織起來設立節約監督崗,防止大手大腳、跑冒滴漏。

完善硬件和軟件,為學生節約活動創造良好條件。在信息技術普及的有利條件下,學校可以利用網絡傳遞文本,探索無紙化的教學互動,避免作業、論文和畢業論文打印上的嚴重浪費。

嚴格規定雙面打印,同時適當增加雙面打印的優惠,以減少大量的單面打印造成的紙張浪費。 提供設施在學校裏推行垃圾分類管理,培養學生節約資源的意識。

中華民族歷來倡導厲行節約,孔子把“儉”和“温良恭讓”一同列為基本的道德準則。

教育資源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型社會呼喚節約型校園,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和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在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之時,更應養成勤儉的習慣,更應倡導節約的風尚,更應承擔起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責任。在營造全民參與厲行節約良好社會風尚的大環境下,大學校園是個重要平台,大學生應該起表率作用。節約體現了求真務實的品德,大學生要從節約入手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學交往需要平等,高等教育需要公平,大學生要克服消費上的虛榮心和攀比心,優化校園風氣。大學生厲行節約沒有太多的驚天動地事情,也沒有難以攀登的高峯,多半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大量的是“在細小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儘自己的責任”,像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等點滴東西。大學生堅持不懈地做好這些節約小事,不僅展示了一個人認真做事的態度,而且孕育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相信,不把節約當口號,厲行節約見行動,必然引領和推動校園的節約風氣。節約是美德、節約是智慧、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在大學校園蔚然成風,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二、節約用紙,保護森林資源

現在大學生用紙浪費數目驚人。在求職過程中,大量的紙張被做 成了厚厚的求職簡歷,據統計,砍伐一棵5年樹齡的白楊樹所能製作的紙張,僅夠3名學生求職用;另外就是現在用紙都只用一面,大量的紙張都因一面寫寫劃劃了一點點就會被扔進廢紙簍;學生的做業和畢業論文等,現在都需要用打印出來的,而且都是單面,一張歪了或是稍有不清楚,便要重新再打印,這樣紙張就被浪費了整整一倍甚至更多。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節約用紙:提倡一張多用,可將打印錯誤或寫了一點點內容的單面紙張積累起來,訂成冊子,供做草稿使用。 教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如果能用文檔來表示的儘量不要打印的,將電子文檔推向廣泛使用。 可將廢紙進行分撿,或用於二次利用,或賣廢品減少浪費。

三、節約每一粒糧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大學生自查曝光校園驚人浪費 食堂一週倒掉一畝糧”。面對這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麼浪費?”因為花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錢是你們的,但資源卻是大家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浪費!在你把飯菜倒進垃圾桶的同時,就構成了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更是在揮霍父母的血汗。僅僅一週的時間就有相當於一畝地產量的飯被倒掉,説明浪費普遍存在。然而,比現象更可怕的是學生們的漠然和節約意識的極度匱乏。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來講,作為祖國未來發展的主導力量,從小就接受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居然無知和麻木到這種程度!

首先,學校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節約資源的規章制度,把節約付諸於行動,更要列入學生的思想道德評定中。其次,學校可組織專門的《節約小組》,針對校園浪費和節約進行有力度的圖文宣傳或文藝演出。第三,可在食堂裏掛上各種活潑有趣的有關宣傳“節約是美德,浪費可恥”及相關的宣傳標語,時時刻刻提醒前來就餐的學生和教師:勞力成果,不容浪費。第四,作為大學生,不能把節約看成小事。諸葛亮説:“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是一個人修身養德的必備條件。大學生,更該如此。最後,對節約有效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號召全體師生樹立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擺脱貧困而節約是一種本能;為養成習慣而節約是一種毅力;為形成文化而節約是一種美德;為打造文明而節約是一種品格;為促進社會發展而節約則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

四、杜絕使用一次性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環境污染。學校可採用以下辦法來杜絕一次性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學校的超市或賣場對於塑料袋的使用應加強控制,不提供或有償提供塑料袋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白色污染。

現在在大學校園中,隨身聽、CD、MP3、文曲星等已成為大學生的必備品,而電池的消耗也很大。通常同學們將用過的電池直接扔入垃圾桶,有時會有有毒液體泄漏,同時對環境也造成污染隱患。可用充電電池代替普通電池,那麼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減少電池所造成的污染。

用手絹代替紙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紙杯和塑料杯、用自動鉛筆代替木杆鉛筆。

每一個班在班內建立一個小型垃圾點,將垃圾按類分類收集。由於紙類、塑料數量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慮到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建議同學們把廢舊電池統一回收。

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分類垃圾箱中的垃圾,並在校園內多設置一些小型分類垃圾箱。學校負責與社會回收單位聯繫,及時送出回收來的垃圾。

應當看到,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校園白色污染,就必須在學生心中樹立環保的觀念,因此建議學校多多加強環保教育,如徵集環保標誌,開展環保寫作大賽,舉行環保歌詠比賽等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加強對學生的環保教育工作,目的還在於向全社會宣傳環保知識,因此建議學校通過多方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活動

五、一物多用,減少日用品浪費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更多的大學生在不停地趕新潮流,流行什麼就買什麼。其實很多東西並非不能用,只是不流行了,不想要了就換。在他們看來,這事太小了,自然不會想那麼多。 一物多用,對物品進行多次利用,應當成為新的校園風氣,新的生活追求。

避免衝動購物。購物前,首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這件物品是奢侈品嗎?買了它是否要淘汰掉另一個還能用的物品?如果答案都是YES的話,那就忍一下,不要買啦。

做好計劃。經常統計一下自己的物品,能用的就要用,可以運用一些小的手法來進行裝飾,使其更美觀;未損壞但自己實在用不上的,可送人或損贈給災區;實在無法補救的才可以淘汰。

電池本是消耗品,沒電了就換也是很正常,但如果將需用電池物品的用電量由高到低排列,將電池進行層層使用,讓電池的電量充分利用後,再進行統一環保處理,將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舉措。

不穿的漂亮衣服,可修改成小手包或其它裝飾品,親自動手,既節約了物品又別有意義。

六、減少噪聲污染,維護安靜的學習環境

維護校園的安靜氛圍,是學生學習的良好保障。噪聲污染的危害性很大,是一種無形的“殺手”。校園噪音給師生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師生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睡眠;師生無法正常調整精神狀態,心情焦慮不安、煩躁激動、發怒甚至失去理智。噪音損害人的聽力,還會引起各種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等等。尤其是我們的同學正處於身體和智力發展時期,噪音的污染會使學生聽力下降、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疲倦,影響學習,對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説:“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着人類的生命。它威脅着生態平衡,危害着人體健康,制約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温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5

調查情況

我用問卷調查法調查了有多少同學在學校小攤上買過零食和有多少同學沒有在學校小攤上買過零食,調查如下:我一共調查了50名同學,其中買過零食的同學有10人,約佔總數的20%;沒有買過零食的同學有35名,約佔總數的70%;還有那10%的同學是替同學買過零食。垃圾大多集中在操場、走廊、欄杆角落裏,這些垃圾給校園帶來了嚴重的污染。

我又用同樣的方法調查了同學們在學校裏對紙屑的態度,調查如下:我共調查了57名同學,其中有21名同學主動撿過紙屑,約佔總數的37%;有13人隨地扔紙屑,約佔總數的23%,還有40%的同學會把紙屑踢到別的同學那兒。這些現象也是校園污染的主要原因。

接着,我又調查了校門口那些小商小販出攤的時間和收攤的時間以及小攤的數量。小攤一般都是在早上約7點15分就來到學校門口,共有5家;然後中午約12點30分的時候就收攤,在下午1點20分左右又來到學校門口,約下午6點收攤。而且我發現有很多同學都是在上學前和小攤攤主預訂好要買的東西,然後放學後便一窩蜂地跑過去買。

問題

1。學校的規章制度是不允許同學們到小攤前買零食的,可是那“誘人”的小零食讓同學們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繼續買那裏的零食。

2。有些同學環保意識差,把垃圾隨手丟棄在走廊、操場等公共場合。

結論

校園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1。零食非常便宜,導致同學們去買。

2。包裝袋很漂亮,而且食品的名字也很好聽,讓許多同學禁不住去買。

3。零食的味道很“香”,所以有些同學聞到後便控制不住自己去買。

4。同學們不會合理利用零花錢,把很多零花錢都用在了買零食上。

5。同學們經常從本上撕紙張,折成飛機,在教室裏滿屋子飛,然後隨手丟在教室裏。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校園環境的污染,大多是同學們自身造成的,同時與小商小販有很大關係,使得校園環境變得越來越差。而且有的同學因為吃了這些不衞生的小零食,引發腸胃等疾病,不但自己難受,而且耽誤功課,得不償失。

建議

學校與城市管理部門應加強合作,堅決制止小商小販口在學校門前擺攤、賣零食;同時倡導同學們要愛護我們美麗的校園,堅決抵制亂丟紙屑、垃圾等不文明現象,共同愛護我們的校園,讓我們的校園變得越來越漂亮。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6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發現學校環境衞生情況不是很理想,有很多衞生死角,還有很多同學亂扔垃圾,造成學校衞生情況不理想。於是我們借研究性學習的機會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拍攝學校衞生死角主要在哪裏。

  2、採訪老師,同學,瞭解他們對學校環境狀況的評價。

  3、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同學們對學校環境衞生的看法和建議。

三、資料整理:

  學校總體環境衞生狀況還可以,早上經過環衞工人和同學們的打掃後很乾淨,但一到中午後卻開始變髒了。

  學校衞生死角很多,主要在垃圾筒,花圃還有籃球場上。我們還通過問卷調查知道了大家很少看見有同學主動

  撿垃圾,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學校衞生狀況還不夠好。這是因為同學們對垃圾處置較隨意,不關心學校衞生建設造成的。

五、建議

  希望同學們努力提高環境衞生保護意識,看見垃圾能主動撿起來放進了垃圾箱,不要讓垃圾污染了我們美麗的校園。我們還要做到自己不亂扔垃圾。

  學校能組成一支校環衞隊,讓同學們志願加入參與到學校環境的建設中,監督同學們的衞生情況,並對亂丟垃圾的人進行懲罰,對撿垃圾的人給予表揚或鼓勵。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7

隨着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户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説,這可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衞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麼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食堂衞生情況。

3、保護小店衞生的整潔。

4、通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3月22、23日;

2、地點:本校校園內

3、調查人:劉萍萍、吳翠平、張欣、宋光胤;

4、調查對象:本校部分學生

三、調查經過:

1、3月22日上午,我們們來到校園內,準備調查兩到三人的調查報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我們調查了五位女同學是用了"直接提問法",再調查五位男同學用了"筆答法"。順利成章地完成了第一個任務。下午,我們又用"交談提問法"調查了兩位同學,完成了第二個任務。

2、3月23日上午,我們又調查了在食堂吃飯的八位同學,雖然任務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穫也不少。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人在不同情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能力與意識。

2、通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判斷,來判斷他們的衞生環保意識。

結果:經過我們半天的努力瞭解到10位同學衞生環保意識一般,6名有較強的衞生環保意識,還有2名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十分差。

六、調查分析: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令我們觸目驚心,在這僅僅的18位同學中,只有一半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一定的衞生環保意識,而另一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衞生環保,1:1的比例告訴我們在校同學中有一半缺乏衞生環保意識。

七、結論:

1、我校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斷十分草率,馬虎。

2、我校同學對自我們環保毫無認識,一旦碰到該自己解決的細節問題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學缺少應對衞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把垃圾扔到綠化帶上。

八、建議:

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衞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踐體會。

2、家長也應該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能力。

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

4、每班配備一隻環保箱,要求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衞生情況報告。

九、針對結論討論:

我們認為同學們的衞生環保意識,需要社會重視才能解決,我們應不斷地增加這方面知識,努力提高衞生環保意識。同學們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這個問題就一定能解決。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8

(一)怎樣看待學校草坪被踩踏問題

從南區到北區,或是從北區到南區,你總會看到很多在學校優美的綠化草坪上存在很多突兀的現象——有很多被“開拓”出或是被“拓寬”的道路。為什麼我們的校園這麼多寬闊的“康莊大道”和密佈的“羊腸小道”,還會有那麼多人踐踏草坪呢甚至都走成“大路”了呢魯迅先生曾説,世界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於是便有了路。是不是我們的狀況也是這樣呢調查中發現55%的學生認為是“方便,超近道”、28%的學生認為是“跟着別人走”。可見,我們的道路中有很多設計時思考不夠人性化,不夠合理,出現一些迂迴的現象。個性是學生必經之路上,如南區禮堂左前面的草坪及綠化處,是學生上下學的必經路,由於此時的人多,又趕時間,所以自然會選取“超近道”。同時,此種現象得不到制止和對踩踏的草坪不進行及時的修繕,就如“破窗理論”(即當某種被損壞得到制止或修繕時,會使更多損害發生)一樣,學生會“跟着別人走”,自然會被踩成大路。此外還有18%的學生認為是“道路不夠寬”,如北區逸夫樓右側則是這種原因造成的。

那麼,就應如何處理這種現象呢調查中發現,認為應“增加綠化”和“改成小道”的分別佔了36%和37%,可見學生都期望改變此種現象,(“維持現狀”的僅佔4%),並且期望增加綠化,恢復原貌,改成小道,合理規劃道路。同時,應注意到的是認為“擴寬路面”的選項北區學生是最多的,為18%。這可能跟北區的有些道路不夠寬原因所致,如上文中提到的逸夫樓右側的道路等。

當然校園的建設不能只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學生的共同努力,共同愛護,自我約束來完成。基於這樣的原因,貴州大學學生會曾在一些顯著位置安置“小草青青,踏之何忍”之類的警示牌。此次調查中,我們也特對這些警示牌的應如改善設計了問題(見附錄一,題4)。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標語更加形象”、“放在更加明顯的地方”分別為38%和37%,總計佔了大多數,這樣有利我們下步作類似工作是的改善。

(二)如何解決衞生的死角——廁所衞生問題

有人説廁所是衞生問題的一面鏡子,能反映出最根本的衞生問題。所以很多衞生檢查組,在檢查衞生問題時,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廁所。由廁所衞生可見一斑。但是我們貴州大學的廁所衞生一向以來都是一個死角。如果你初來貴大,碰巧趕上內急,正好進了學校大門左側(子弟學校右側)的廁所。可能你對貴大的印象便先“植入”不那麼好的印象吧。因為,那裏面地面污水橫流、便池無門、管道毀損、臭氣熏天等。

那麼,我們在校的學生對我們的廁所問題持什麼樣的態度呢是不是同樣的已“植入”不好的印象呢調查結果證明,僅有5%的人對此刻的廁所衞生滿意,女生中甚至只有3%。認為“較滿意,但仍需改善”的最多,達44%。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不滿意”和“十分不滿意”的總結達一半(共計51%)。可見,我們廁所衞生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做很多工作進行改善。

那麼具體存在哪些問題,如何進行改善呢除上面提到的那個廁所的問題外,我們學校其他廁所也不同程度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野廣告問題,71%的學生認為他們經常在廁所見到野廣告,其中女生中更是高達75%。還有37%學生認為就應解決好廁所衞生問題,42%的學生認為就應解決好毀損的廁所門、窗、鎖等問題。其中,廁所的設備沒有及時修理的狀況更多是北區(37%)和女生(42%);衞生環境更就應改善的是南區(41%)和男生(37%)。

(三)我們的校園清潔嗎

“不要亂扔紙屑”、“把果皮扔到垃圾桶裏”,這似乎是我們從國小開始就貼到牆上、並認真地去做的事情。那麼,我們的大學生是不是就應更加能夠踐行呢我們的校園更就應清潔呢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在校園裏幾乎見不到垃圾的僅佔4%,而認為在“垃圾桶周圍”、“卓箱裏”、“垃圾池周圍”會經常見到垃圾分別為41%、30%、23%。前兩者主要是學生的原因造成的,後者則是衞生工作者的工作不到位、不認真造成的。很多學生扔垃圾時總是一個“拋物線”遠遠的就扔了出去,而不管其結果是否已經到達。正所謂“上前一小步,禮貌一大步”,如果都做到了這點,可能這些問題。會得到解決了。除垃圾箱以外垃圾最多的地方居然是桌箱,這是一個很意外的結果,看來學生們的習慣急需要改變,難道就不能做到“輕輕的我走了,不留下一片垃圾”嗎課桌是用來學習的地方,丟垃圾在桌箱裏不僅僅影響校容,對他人的學習也帶來不便(有38%的學生認為是自習時最大的問題)。因此,才有41%的學生認為要改善此種現象需要學生們的自覺,其中女生這樣認為的高達50%。自覺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就應加大宣傳力度。同時也應加大監督力度,有33%的學生就是這樣認為的。

對於“垃圾池周圍”出現垃圾,則應加強清潔工作者的職責心,加強監督管理,加強清掃的次數、程度等措施來解決,有23%的學生就是這認為的。同時,很多地方也應增加垃圾桶,在回答“後勤部門在設施的維護更換上存在的問題”時,就有21%的學生就應增設垃圾桶。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垃圾亂扔的一個客觀原因之一吧!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9

一、調查時間:

xx年3月2日~10日

二、調查地點:

西流河一中校園及周邊攤點

三、參加人員:

八年級環保小組成員及部分教師代表

四、調查方法:

考察與調查相結合

五、調查內容:

校園周邊環境及環境教育現狀

六、調查要求:

正確評價我校環境及環境教育現狀,發現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並寫出調查報告。

七、調查結果分析:

(一)總體評價

我校範圍廣,面積較大,達4XX平方米。綠化面積基本達標,森林覆蓋率在40%以上。道路已全部硬化,教學區、教師生活區、學生宿舍區依地形和功能佈局,各得其所,非常合理。整個校園環境優雅,林木葱葱,草地、鮮花盆景遍佈。人文景點錯落有致。校園內潔淨優美,空氣清新,校園周邊環境較好,是個理想的育人場所,稱為“花園式學校”。同時,我校環境教育初顯成效,為校園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通過創建“綠色學校”活動,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索能力,加深了對家鄉的瞭解,師生環境意識明顯提高,環境法律法規觀念得到了加強,學校同社區環境的聯繫更加緊密,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或義務活動,助人為樂,保護環境蔚然成風,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社會文化的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1、學校環境雖好,但也有一些問題,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概括起來講有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和固體廢棄污染等。

2、我校環境教育儘管有了很大進步,但有些問題還不能令人樂觀,具體表現在:

⑴各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理念還不夠完善,缺乏科學的統籌計劃,部分老師有應付心理。

⑵學生户外、課外和校外環境教育活動不能持之以恆,有隨意性現象,沒有充分調動全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⑶教師環境教育培訓沒有全員到位,致使有的教師興趣不高,對“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缺乏深層次的瞭解。

⑷教師的環境教育科研經費投入不夠。

(三)解決方案

1、成立校園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組織教職工學習《環境保護法》,提高教職工環境保護意識。

2、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環境保護觀念的滲透,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增強學生愛我校園,保護校園環境的自覺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3、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注重多學科滲透,挖掘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內容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開展環境教育。

4、廣泛開展課外活動,以學校的櫥窗、廣播等宣傳工具,邀請環保方面的專家來校演講,開展環境教育。

5、利用讀書周並結合環保知識競賽,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綠色校園”“綠色生活”等主題活動。

6、結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多層面、全方位地使環境教育深入家庭,進入社會,並建立環境教育長效機制。

7、加大校園管理力度,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校領導小組和保衞處、德育處齊抓共管。儘快清除衞生死角,徹底改變這種現狀,使校園潔、淨、美、亮起來。

8、向有關部門提合理建議。改變教育路行走路線,禁止校內職工燃放爆竹,禁止製造噪聲污染的廣告音像車等個體廣告在校前公路遊弋,改善校園周圍環境,確保校園教學環境的安靜。

一、提出問題

你想擁有一個綠樹成蔭的校園嗎?“寧靜以致遠”誰不想在一個輕鬆愜意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呢?然而我們的校園環境卻不那麼讓人滿意,尤其是環境噪音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習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研究目的

校園是學校環境的靈魂,也是代表了一個學校的整體面貌。優美安靜的校園能讓同學們更好地感受到大學的氛圍、學習的氛圍。

我們本着對學校,師生及社會負責的態度,根據實際情況,從噪音,空氣,垃圾,衞生等對教育環境的影響方面進行探索,力求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更好地瞭解我們學校,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樹立起“美化校園,人人有責”的觀念,為建設美化校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希望我們的調查結果能反映一些問題,能對學校領導們改造校園的計劃有所幫助。

三、研究方法與過程

根據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我們的實際情況,僅以我們西校區為例,瞭解同學們對學校的周圍環境和校內環境的意見,及一些環境污染引起的影響。通過調查瞭解同學們的生活問題,分析出問題的輕重和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

研究辦法:問卷法、討論法。

時間安排: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3月13日。

研究過程:

1、開會討論調查的,由學校的地理位置和客觀原因,確定出研究內容為:噪音,衞生,空氣,水四個方面。

2、針對各個內容,歸納總結問題並做出問卷200份,問題涉及:各宿舍樓,教學樓,學習環境,飯堂衞生,附近鐵路和幼兒圓等。

3、調查對象是各幢樓各個宿舍的學生。

4、 總結階段:對調查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那種污染最為嚴重,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

四、調查總結與分析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抽樣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的主要對象為本校區的學生(含概各棟宿舍樓的各個宿舍及各年級)。

以下為調查結果:

一)、從大體上分析出學生對各種環境的滿意程度:

1)空氣質量滿意程度調查結果:45.30%

分析總結:由於學校地理位置及本身的佔地面積不大,又鄰近大馬路和鐵路,空氣污染主要是火/汽車廢氣、塵埃及廠房實驗室本身所帶來的特殊污染,污染程度雖然不是很嚴重,但空氣質量並不是很理想,大多數同學認為空氣質量只是一般,希望能加大學校的綠化,讓我們能呼吸着更綠色的空氣。

2)聲音質量滿意程度調查結果:0%

分析總結:大多數同學認為學校污染最嚴重的就是聲音質量。主要情況有:

(1)學校臨近鐵路及公路,每次火車經過的轟隆聲對日常的休息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28%的同學認為已經嚴重影響生活,造成了難以入睡及難以學習嚴重後果;19%的同學認為只是有時受到影響;其他大多數同學表示已經習慣了。

(2)學校人口過密集,同學對能否找到安靜的學習環境而發愁;40%的同學能找到安靜而適合自己學習的地方;同時41%的同學表示無法找到安靜的地方學習;19%的同學希望學校能增加一些固定的自習室(24小時)。

(3)由於學校的宿舍單間人數較多,大多數同學對宿舍的聲音環境表示不滿意。 30%的同學認為宿舍是安靜而又適合休息場所;43%的同學表示宿舍經常很吵,有時甚至難以入睡;而其他27%的同學表示感覺一般,習慣了有時很吵也能睡着。

3)水源質量滿意程度調查結果:5.40%

分析總結:同學對學校的水源環境基本滿意,希望改進的地方主要有下面2點:

(1)希望改進熱水供應系統,開放時間加長和最好是增加開放點。

(2)希望能經常對天台水池進行清理,因為偶爾會在自來水中發現小蟲子。

4)衞生質量滿意程度調查結果:1%

分析總結:生活垃圾污染是學校第二嚴重的污染問題,大多數同學對學校的'衞生質量不滿,由於學校人口密度大,單位產垃圾的能力強,生活中的垃圾容易堆積,而宿舍經常是如同垃圾堆一般,難得清理,主要是由於地方太小,大多數生活用品堆積而放,難以經常收拾造成的。而就學校本身的對垃圾的收拾及垃圾點的位置放置,只有5%的同學覺得較為科學,有47%的同學覺得合理,而48%的同學認為並不科學,希望能改進。

二)、就學校各位置進行調查

1)學習場所分析總結:同學對教學樓,圖書館及綜合樓的學習環境比較一般滿意,主要出現的問題:

(1)課桌椅在開學時比較髒亂,灰塵很多;

(2)圖書館空氣不是很流通,有時很悶;

(3)多媒體教室經常沒能提前開門通風,味道不好;

(4)教室經常有異味;

(5)學校新裝修的教室油漆味道重,很刺鼻。

就以上的情況,希望學校能較長時間保持教室的開放和通風,並對有異味的房間進行空氣清新處理。

2)宿舍樓環境分析總結:多數同學對宿舍的環境表示不大滿意,然而更大一部分表示已經習慣了,但總體來言還是有以下的問題需要解決:

(1)宿舍樓梯口拐彎處的垃圾堆經常發出異味;

(2)宿舍排風不好;

(3)排水溝有異味;51%的同學表示經常聞到排水溝的異味;而26%的同學表示偶爾會聞到;只有23%的同學表示沒什麼影響;(牀鋪位置較接近洗手枱的同學影響較大)

就以上的情況,大多數同學希望學校能更經常地收拾掉垃圾堆、定期為垃圾點除臭、為宿舍洗手間裝上排風機及更頻繁地處理下水道的堆積物。

3)其他

其他問題主要有:

(1)綠化問題:大多數同學認為學校應該更多地利用空間進行綠化而改善我們的環境,尤其是對宿舍樓和教學樓空間的綠化。

(2)廣播:16.7%的同學對學校的廣播系統表示滿意;37%的同學認為無所謂;46.3%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廣播播放時間與休息時間有衝突,對睡眠有影響;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覺得學校的廣播設備需要更換了,很多時候都模糊不清。

(3)學校隔壁的幼兒園時常播放兒童歌曲,尤其是在早上上課的時候。對此,多數同學表示雖然本身喜歡兒童歌曲,但確實這種情影響到正常的學習。

三)、總評分

學生對西校區環境滿意程度評分

差, 15%

優, 10%

良, 25%

中, 50%

五、收穫與體會

通過本次對我們校園環境進行的調查顯示,校園建設在合併到我們學院以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了新的局面,但由於校區自身的一些條件限制:

一、校區面積過小,這樣使得學校的先天不足,學校的建築樓之間密度過高,綠化面積太少。更為嚴重的事,因為面積小,垃圾堆離宿舍樓過近,使宿舍的環境更為差。使學生對學校的印象更為不好!

二、校區的歷史悠久,由於當時的條件,使這些教學樓和宿舍樓的設計不大合理,例如有排水溝就經常散發出它的氣息,生怕別人忘了它的存在。古董似的的宿舍房,也增加了學生對環境的不滿度。

三、校區的外部環境可謂不妙,雖説地理位置不錯,但是旁邊的鐵、公路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影響很大,有28%的同學表示這火車經過時所發出的聲音嚴重影響其生活。也是由於這緣故,校區的空氣質量也是頗為堪憂。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0

調查目的:

在學校校園的環境當中,校園環境文明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學校為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必須重視對校園環境的文化建設。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中顯得尤其重要。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們要對校園進行了一次細心的調查,找出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方法,有利於我校環保問題的解決。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

調查情況:

針對我們調查的內容,發現了校園裏隱藏有好多的客觀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學習,也對同學們的身體產生了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校園佔地93公頃,教學區佔地62公頃,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校園以歐式建築為主體,中西合壁,學習區與生活區均以院系為單位組團構建,不僅方便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而且使其能夠享受到具有建築類院校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的沐浴與薰陶,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與文化素養。

但學院遠離市區,校園方向感不明確,缺少指示牌。

我的調查所在年級大二基本佔80%,大部分都是男生,大部分認為校區的地理位置為環境幽靜,對校園的建築風格表示校園建築風格和諧統一,整體顏色灰色為百分之90%邊界基本一般,對校區最容易識別的區域圖書館佔50%以上校區功能評價功能單一,缺少各功能間的參透和融合佔了40%,從生活區到教學區花費時間大概5分鐘— 0分鐘佔了40%剩下的60%基本為 0分鐘以上,校園指示標基本無設置,對校園公共設施認為設施合理,能滿足的使用要求的佔 5%,不能滿足的佔45%,剩下的基本為無設施,學校中缺乏場所娛樂為 00%對校園運動場位置合理的佔80%,對校園總體使用狀況感覺一般。總體來説對於學校的一些環境意向同學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我認為校園環境文化作為校園的生態系統,其特質環境主要是指校園內經過人們組織、改造和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園學習環境。具體指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築物及各種設施等。這種物質環境自然是一種環境文化,它的作用體現出“桃李不言”的特點,卻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受此薰陶、暗示、感染。所以,學校物質環境文化的設計必須強化環境育人意識,使校園環境充滿着文化色彩,“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講話”。作為學校的教育者,如果能使用學校各種物質的東西都能體現一種學校的個性和精神,都能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奮發向上的感受,那麼,校園的物質環境就會成為一位沉默而有風範的老師,起着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校園環境文化影響着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從而使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同時,又制約着學生的行為,使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一個整潔的校園內,學生是不會隨地吐痰的;在一個幽靜的校園內,學生是不會高聲嘶叫的;在一個充滿現代文化氣息的校園內,學生是可以陶冶情操的。校園環境文化特別是其中的精神環境文化一經形成,就對學生的道德觀念產生影響,反過來良好道德觀念又會推動校園精神環境的優化,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和行為。校園環境文化是通過感染、模訪、從眾、認同的心理機制,使學校全體成員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影響,引起個人心理和行為的變化,以求與校園環境文化趨於一致,達到學校育人的目的。

根據以上報告所體現出來的問題,我想已經很明確的表達出來了,希望大家共同改善我們美麗的校園,打造一個温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大學校園環境調查報告一文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本文從調查目的、調查方式、調查情況三方面作為提綱,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國小生校園環境調查報告及建議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1

這學期,學校各個樓層的水房進行了裝修,並在樓內建造了教師專用廁所,減少了學生廁所的人數,還在廁所內放了一些手紙,供我們使用……但有些同學竟利用學校為我們提供的條件來破壞環境,於是我對此事做了調查。

調查

我利用下課時間對水房、廁所以及操場做了環境檢查,發現廁所內滿地手紙,水房裏滿地是髒水和腳印,操場上更是垃圾遍地。

分析

1。有些同學有僥倖心理,見四周沒有人注意他,便隨手把手裏的垃圾扔在了地上,然後若無其事地離開。

2。廁所中,有些同學發現學校在廁所裏放的手紙後,便抽出許多來玩。還有些同學往廁所裏扔空瓶子,造成下水道堵塞。

結論

通過調查和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結論:

1。有些同學心理素質不好,動不動就“大鬧學校”。

2。有些同學沒有環保概念,用手紙於,而且一次拿一大堆,還往地上亂扔。

3。一些同學認為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太麻煩,就養成了往地上扔垃圾的壞習慣。

4。一些同學認為水房裏沒人管,便膽大包天地在水房裏拿拖布打鬧。

同學們破壞校園的環境的行為就擺在眼前,難道我們能袖手旁觀嗎?

建議:

希望老師抽出時間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同學們手拉手一起維護校園環境。校方也要加強管理,派一些值周生在廁所、水房和操場監督同學們對學校環境的愛護。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2

我小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在我校的人羣進行了有關我校環境與衞生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對校園環境的整體評價

校園是我家,也是大家的家,我們在這面積不大,範圍有限的樂土上過着集體生活。為了瞭解這個“家”在大家心目中的映像怎樣,我們進行了實地調查,經數據統計,發現有53.3%的同學認為我們所在的校園環境一般,38.3%的同學認為我校的校園環境較差,而僅有不到10%的同學認為我校環境很好。據此看來,儘管我們作為這個家的主人,在這個家中生活,但這個所謂意義上的家,在大家

心目中並不理想。無論客觀認知也好,還是主觀評價也罷,我們都有必要去為這個結果作出思考。

校園環境的問題不是某個局部的縮影,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接下來在有關學校的各個設施(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操場,教學樓等)映象調查中,有86.4%的同學認為圖書館的環境最令人滿意,這個結果足以令人欣慰,畢竟圖書館是作為我校的核心領地,其環境氛圍還是很不錯的。接下來的一項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據調查最不令人滿意的產所依次是操場,食堂,教學樓。這些公共活動中心卻是我們覺着環境最不理想的地方,這讓每天在這些場所生活娛樂學習的我們情何以堪,難道是我們不愛惜自己的環境嗎?還是我們真的已經習慣這樣的環境?

環境不好,定是有污染物的存在,在對我校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眾污染物中,塑料首當其衝,成為造成環境不好的最惡劣的因素,佔比42.4%,這不覺讓我想起校餐廳為提供學生方便也為自己方便而大量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和泡沫飯盒。學生在理所當然的使用中卻未顧及到自己方便的背後隱藏着怎樣的危害。其次是紙質污染,佔比32.2%,也是,看到無論是教室還是餐廳,無論是操場還是大馬路上,總難免有廢棄的紙張,仔細端詳,會發現這些紙張除了同學們用的極少部分的稿紙,面巾紙外,大多都是宣傳單。看來宣傳單在我校的盛行真的有必要制止了。

總之,我校環境在多數同學看來不容樂觀,難道越是熟悉校園環境,就越容易忽略對它的環境保護嗎?我想原因未必是單方面的。為改觀我校環境現狀,我組進一步作了關於我校環境現狀的原因和行為分析調查。

原因及學生行為的初步解讀

漫步在校園的林蔭道或操場上,難免會碰上有未及時清理的垃圾,比如一片紙,一個飲料瓶,此時的你我又會有怎樣的作為,熟視無睹還是彎腰撿起?經調查統計,對此現象有高達76%的人認為這不關自己的事,都覺着會有工作人員去清理的。而僅有2%的人會自己動手撿起來,其餘的人則認為不是自己丟的沒必要撿。但無論有怎樣的行為,我們都無可厚非,因為或許我們就是這大多數中的一員。

看到垃圾,大多人選擇了熟視無睹,繞路而行,但是垃圾哪裏來,我們是否曾親手丟棄過?對此問題,雖有58.5%的人表示不會隨地丟垃圾,但仍有37%的人表示自己偶爾會隨地丟垃圾。對於會扔垃圾的這部分同學,經調查統計發現其原因有:38%的同學認為找不見垃圾桶,或垃圾桶離自己太遠,所以就丟了。27%的同學認為別人可以在此處丟垃圾,所以自己也跟着丟了。還有18%的同學認為習慣了隨地丟垃圾,不受自己控制。但不管我們有過怎樣的行為,我們都造成了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的不整潔,當我們遺棄手中的垃圾時,是否曾想起過滿大街隨處可見的衞生標語“關愛環境,人人有責”“校園是我家,衞生靠大家”,“...”,我們的行為讓這些標語的存在又作何感想。

對於我校的重大污染物,我們定是不能放過,經調查統計,發現竟有85%的同學表示自己會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和泡沫飯盒,由此造成我校的白色污染。這不是專屬校餐廳或學生的錯,畢竟,有需求就有供給嘛。若是學生能知道方便之後隱藏着的巨大危害,説不定會大量減少這些簡易包裝的使用,從而大大改善我校環境。

縱觀校園,它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就拼湊成了我們對它所有的認知。作為二師的一員,我們有必要去關注我們身邊的每個角落。調查過程中總免不了有同學説,越是有垃圾桶的地方,垃圾越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學校的垃圾桶比較分散,還有就是垃圾很多,清潔人員的打掃頻率跟不上學生投放垃圾的頻率。更有甚者是因為有些學生酷愛“投籃”,結果技術不精湛,沒投進去,卻選擇了一走了事。後者的行為除了想彰顯出所謂“青春的個性”,但在周遭人看來卻是深惡痛絕的。

通過以上眾多領域的調查分析,似乎學校環境的弊病一無是處了。但相對令人欣慰的是,在有關宿舍環境衞生的調查中,多達77%的人表示宿舍衞生基本會保持乾淨,且50%的人會保持一定頻率定時清潔宿舍衞生。由此看來同學自己居住的地方沒那麼多的責任分散問題,大家還是比較自覺和愛惜的。

由此引發的建議

針對以上現象的種種,糾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大家對環境問題意識薄弱的表現。出現問題就該從源頭抓起,特此,經小組討論及調查分析,我們針對我校環境和衞生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議:

一、針對學校公共設施中的環境問題,學生應該自發組織校環衞隊,並讓有責任心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環境的建設中,監督校容校貌,並對不同學生的行為實行褒貶。例如對隨地亂丟垃圾的同學進行處罰或通報批評。對於主動撿起垃圾,清潔校園的同學進行表揚等。並向學生宣傳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而激起同學們愛護環境的意識,自覺保護環境,愛護衞生。

二、儘管學生宿舍衞生狀況表現的還是相對不錯的,但完美是無止境的,我們還應繼續保持並積極鼓勵每棟宿舍樓經常性的搞評比活動,每棟樓與每棟樓之間的對比,宿舍與宿舍之間的評比等。對錶現髒、亂的宿舍進行通報,對錶現好的宿舍進行表揚並授予文明寢室流動紅旗,以此來激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勤搞衞生。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3

近年來高校內發生的各類治安案件、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高校發生的各類案件中,盜竊和詐騙案高達80%以上。嚴峻的治安形勢告訴我們,每一位師生都務必注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防範潛力。為了幫忙師生們增強防範意識,本人對有關校園安全問題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狀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為了響應我校正實行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關注民生·和諧發展”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保障學生的利益就成為了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問卷旨在瞭解學生對校園安全問題的看法及推薦和對自身安全意識的認識,從而提出意見帶給幫忙,以便學校能更好的保障學生的安全,構建安全禮貌校園。

二、調查對象及其一般狀況:

調查對象:主要然而東莞理工學院的學生、另外還有一小部分校園和宿舍管理員

一般狀況:從大二到大四每個年級裏隨機抽取40人,而校園和宿舍管理員隨機抽取10人。最後數據以學生的為主。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然而隨機問卷調查。主要然而拿問卷上宿舍訪問留宿生和校園、宿舍管理員,另外透過校園q羣發調查問卷郵件。上門訪問的調查問卷回收率92%,(因為有部分管理員不同意我訪問)而網上郵件的回收率70%,但總體數據剛好然而份100!

四、調查時間:

****年**月**日到****年**月**日

五、調查資料:

主要調查了理工學生對校園安全的理解和看法,以“關注民生·和諧發展”為主題,問卷共向學生提出了17個問題。

六、調查結果及分析:

1、關於學生理解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分析:

作為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然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人才的搖籃,因此,做好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設和諧校園,然而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資料。透過題3“您理解安全教育的狀況”的統計圖可知,80%以上的同學都然而偶爾接

受安全教育,少數的同學沒有理解安全教育。所以學校仍然存在有人沒有理解安全教育,即使理解的人,他們也偶然的,於然而出現了這種學生安全教育與知識教育不和諧的狀況。大學生羣體的安全教育工作然而推進和構成和諧校園的重要基礎工程。為了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必需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因為大學的安全教育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高等學校安全教育的直理解益者就然而受教育的學生。對學生來説,理解安全教育,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然而學生保護自身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學生在遇見安全問題時做出較迅速和正確的反映。

第二,高等學校安全教育對家長來説也好處重大。它然而家長的定心丸。因為家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學校,不僅僅期望他們能夠學到科學文化知識,更期望他們的子女能夠平平安安。

第三,高等學校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只有在安全、穩定的校園裏,學校的領導和教職工才能全力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之中,學生才能安心學習深造,把自己培養成國家棟梁。隨着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進程的發展,社會環境對高校的影響越來越大,學校的安全和穩定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新狀況、新問題,這也對我們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調查體會:

校園安全問題直接關係到每一個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我的調查的初衷然而為了響應我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同時也為了瞭解我校校園的安全狀況,以引起學校和學生對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發現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提出切實有效的推薦,防微杜漸,將安全隱患降低到最小,共創安全的大學校園。

透過了這次調查,我發現了我校的安全還能夠,但然而安全隱患、保衞措施、學生安全教育這幾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所以針對存在的問題,我提出了以下的推薦:

1、加強安全知識、安全意識的教育。學校能夠透過宣傳、廣播、網絡、講座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學生傳授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應對安全事故的潛力。

2、加強管理。主要然而加強對外來人員的管理,改善學校周邊的社會環境。其次要加強對學生宿舍的管理,杜絕違規用電用火現象,確保宿舍安全。

其次,學校安全不止然而學校的問題,同時也然而我們大學生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對我們大學生也提出相應的推薦:

1、要對自己的人身全負責。要培養自己的安全意識,外部條件我們無法控制,但然而我們要愛惜自己的生命,要從平時學習生活中要培養自己小的安全習慣。

2、不要將生命當兒戲。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什麼挫折,都不就應想到做傻事,要想到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多麼不容易,要為我們的父母親人朋友着想,因為我們的生命不止屬於我們自己,我們沒有資格輕易放下它,就應將年輕人的勇氣和魄力拿出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沒有翻但然而的山。

3、安全知識不然而用來應付什麼的,而然而我們需要將它付諸於行動。無論它有多麼散,多麼亂,多麼雜,都然而一樣的實用,一次次的事故,一次次的礦難,一個個生命的離去,他們並不然而一無所知,而然而明白不去用,甚至明知故為。所以我們不要做一個傻瓜的大學生,要學以致用。

生命的可貴,在於每個人只能擁有一次。我們需要用心去呵護它,安全知識然而生命的護航艦。雖然説此刻大部分人的安全意識很薄弱,但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切都將改變。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學校所傳授的安全教育。關注我們的身心生命的健康,使校的教育和諧發展。

雖然教育事業發展然而科學發展的重要資料,但然而校園安全然而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前提。能夠説,保障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學校的安全穩定,然而維護髮展穩定大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然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因此對於每個人、每個學生來説,生命的健康與安全然而最重要、最寶貴的,“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所以每個人都就應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警鐘長鳴,認真吸取外界相關安全事故的慘痛教訓,堅決防範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促進我校教育的發展和校園的安全穩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4

目的:

瞭解學校出現的環境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時間:

3月1日

地點:

鬆小

指導老師:

王老師

調查對象:

本校環境

一、優點:

1、學校的車棚裏一輛輛自行車擺放整齊,空出了不少位置,走廊地面乾淨,沒有垃圾,讓人看了舒服之極。

2、學校的綠化很多,樹木、小草碧綠碧綠的,茶花鮮紅鮮紅的,一眼望去,十分美麗!

3、樓道里,瓷磚、欄杆很乾淨,沒有一點污漬。

二、缺點:

1、樓梯的窗台前偶爾有果皮,有時還放着一個咬過的蘋果。

2、3號樓旁的水斗裏有許多垃圾,個性髒,時不時飄出一股臭味。

3、地面未打掃乾淨,有許多紙屑什麼的。

4、樓道邊上的花盆裏堆滿了糖紙,髒兮兮的,讓人看了很不順眼。

三、推薦:

1、期望同學們上完體育課,能自覺把活動器材放回原處。

2、同學們不要為了方便,把垃圾隨意丟棄,破壞了環境,也推薦學校多放幾個垃圾桶。

3、一年級的同學不要在花叢裏亂跑,踩傷了花草,記住這句話:“手下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4、雨天的時候,各班要及時清理雨傘,不隨地亂扔。

期望同學們能彎彎腰,動動手,從小事做起,保護好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調查報告15

調查原因及目的:

進幾年來,隨着社會與自然環境污染的嚴重,校園環境問題一日趨嚴重,校園環境愈發受到威脅。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究竟如何,針對校園環境是否達標,校園綠化和對校園環境的保護是否到位,我校大學生對校園環境的理解認同感等問題,特對吉首大學的廣大大一新生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方式及成果:

(1)調查方式。

通過實地調查訪問和網上問卷及搜索的方式,瞭解到張家界地區環境污染輕微,大氣環境也比較良好。在此有利的條件下,校園環境總體來講良好怡人。經過科學合理的數據統計,在師

生間,大家都對校園環境基本滿意。

(2)調查成果。

經過抽樣調查的同學的配合和實地堪察,瞭解到大家對校園環境基本比較滿意。張家界屬於以旅遊產業為當地支柱性產業的城市,在對環境方面的保護以及對環境污染治理方面也是比較注意。它本身具有優良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環境條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污染輕微,噪音小,青山綠水。而作為位於美麗的旅遊城市中的吉首大學,它的大氣條件,綠化環境等都有一定的先天性的優勢。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關於校園環境污染的問題有待解決。在這次的實驗調查報告中,在得到人們的配合下,解決了許多必要的問題,對校園的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瞭解。

調查數據及原理的分析:

1、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校園作為師生活動的公共場合,環境污染問題多是由於人們的活動造成的。居住在校園中,個人所產生的生活垃圾、食堂、超市、校園酒吧等產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氣、校園周邊居民和工廠產生的廢氣廢水、校園中的流浪狗流浪貓產生的大小便等等。

2、綠化環境的滿意程度。張家界校區的前身作為武陵中專,校區的建設以及綠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一些不盡合理的地方。比如花壇的建設、寢室樓之間的綠化、籃球場足球場周圍的綠化修剪、後山樹林的管理建設等等。

3、校園中的污染治理問題。在校園這個每天都在消化資源製造垃圾和污染的場所。對垃圾的及時清理對於校園環境的保持和對污染的治

理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在每天的早晨傍晚看到保潔人員的辛勤勞動,而對於校園環境的愛護並不僅僅是他們的事情,這更是關係我們切身利益的事情。

解決方案及實施:

一、加大宣傳環境文明和污染危害的力度,加強對學生的公民素質和道德的教育。如舉辦知識競賽或者相關專業講座、進行撿垃圾等的公益活動;

二、對於校園周邊的相關污染源,同學們可以進行由代表人員去與之進行交涉,尋求可以為雙方都樂於接受的具體方案;

三、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日期,如青年節、勞動節、植樹節等,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內進行植樹種花等綠化活動,既有趣有有意義;

四、對食堂、超市等人員流動較快的公共地方,更衣加強監管力度,要嚴管污染源頭,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的泛濫;

結言:校園環境文化是一個校園生態系統。眾所周知,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育的機構。從生態學的觀點看,校園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它有着自己的結構和功能。校園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着物質、能量和信息,從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種有序狀態,並不斷地發揮着自己的能量。校園環境文化,在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並不是課堂教學所能夠完全承擔的,它需要多種邏輯的訓練。校園環境文化,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有其獨特的作用。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有影響作用。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更是有着深遠的現實意義。近些年來,學校

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強了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和設施建設,校園的環境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為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都進行以學校內部綜合改革,並把比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上來,特別是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給予了高度重視。這都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學校校園環境文化的創建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的發展有着其獨特的潛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響作用:

一、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前些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出現了令人擔憂,必須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嚴竣問題。

二、營造校園環境文化氣息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校園環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樣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説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角,那麼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好比是他們活動的舞台,缺少這個舞台,師生的活動就失去了依託,並將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校園環境文化在學校思想教育中表現出以下幾種功能:

1、凝聚功能。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樹立羣體的共同價值觀,通過它的影響力在青年學生中形成一種無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學生行為繫於一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之上,從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2、激勵功能。不同的校園環境文化會將教育教學活動導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產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必然會出現“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校風,深刻地影響着師生的內心節拍,激

發着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熱情,比起千遍萬遍地説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薰陶功能。學校按照審美的要求去加強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這對學生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和審美觀念的形成具有無形的薰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

4、益智功能。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智能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般地説,豐富良好的環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進智力發展,還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並以此為中介來促進智能的提高,特別是學習興趣的提高。以上功能的發揮中顯出,學校校園環境文化是學校積極開展思想教育的極好陣地,必須加強重視和強化建設。

三、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

校園環境文化陣地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華,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改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其置身於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學習在一種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諧教育中健康地成長。

總之,從整個校園環境文化的創設過程中,離不開學生與老師的參與。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大家擁有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度過這令人懷戀的寶貴大學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