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合集15篇)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環境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合集15篇)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

前言:我國在城市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農村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我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關鍵所在。但是由於經濟發展和各種人為因素以及自然的損毀退化,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

環境現狀分析:

通過西湖村的環境調查以及其他農村的環境調查資料顯示,大致可以分析得到農村的污染現狀: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得當。隨着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現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農村,各種生產、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現。在街道上,垃圾堆隨處可見。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爛酒瓶等,不僅影響農業生產,還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危及人體健康,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還有一些牲畜的放養造成了村中道路環境較差。

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低。農村的生活污水處於無序排放的狀態。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順着自制的排水溝流到田地裏。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期,農村生活污水成分簡單,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隨着我國農村的城鎮化不斷髮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簡單,加上農民對環保意識的欠缺,同時也受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鎮生活環境的污染程度不斷加深。據村名告知,在許鵬村的唯一的一個池塘曾經十分清澈,池內常常養有不少魚類等水生生物,而現在,由於水污染導致,池塘發臭,池內生物。

3、土地污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由於缺乏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公眾環境意識,不是靠改良種苗提高抗病能力來提高產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遇到雨水沖刷,化肥農藥便滲入地下或流入河流。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同時,還通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並威脅到農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特別是在農耕時節,大面積的焚燒作物,屢見不鮮,直接導致了空氣污染嚴重。除此之外,工業污染也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農村污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經過分析,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幾點:

1、部分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不高。長期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後,信息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了許多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衞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等等。環境意識的淡薄使農民養成了不注重環保的生產及生活習慣。

2、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説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3、農村環境監管力量過於薄弱。國家環境保護的重點都在於城市的污染問題,而農村污染問題則長期沒有受到重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雖然現在許多地方鄉鎮一級政府也建立了環保機構,設立分管領導,但是多屬空架子,基本沒有認真履行環保職責。

4、城市化進程中, 城市的高污染企業想農村轉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圍的化工廠,濃煙四起,給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農村環境污染改善方案:

對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及參與環境保護的消極性是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所在,所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與治理,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羣眾的環保意識,調動農民羣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積極向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解決好農村產業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農民的許多不夠環保的生產習慣多緣於落後的生產技術,應加大政府對農村事業的投入,多向農民宣傳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應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層人員的各項素質提高了,農村的環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目標也才能儘早的實現。

3、加強領導,保證隊伍的清正廉潔,營造農村環境保護濃厚氛圍。政府應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項活動負責到人,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今天,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要儘量避免因為環境問題而阻礙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問題,勢必會出現農村環境污染規模和影響的不斷擴大,進而最終影響到城市,這不符合“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如果上述各項措施能夠切實落實到位,農村的樹才能更多、更綠,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藍,農村的生態和生活環境才能有明顯的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會更快、更穩。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2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家提出了很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農村的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多,深刻影響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環境問題讓農村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到底農村的環境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究竟要怎樣對待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市農委於7月30日至8月30日在常州市政府網民意調查一欄裏以問卷調查方式開展了常州市農村環境問題的調查,汲取廣大人民羣眾的意見,以針對今後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一、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麼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市村民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為調查項目:“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佔36。59%、17。07%和46。34%,這説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瞭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瞭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國小及文盲所佔的比例分別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於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

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為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污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污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工業三廢”是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在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佔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數村民並不瞭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温室效應和温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温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温室效應”。造成温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温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乾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説,温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温室效應的只有33人,佔被調查人數的80。49%。

2。農民的環境行為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為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看到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為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裏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釦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裏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

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裏,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於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為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穫後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為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嗎?”結果有1人勾選“不清楚”,4人回答“不會造成污染”,兩項合計人數只有5人。可是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裏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26人,“隨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佔全市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裏廢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為。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污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於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

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全採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穫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採摘食用?”95。12%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説明大多數農民是瞭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大多數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二、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為環保知識缺乏,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為不雅。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保科普知識。表彰環保先進事蹟。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保“大篷車”、文藝演出、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羣眾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

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為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創建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為的人羣中,較低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較大,這説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於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國小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遊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瞭解環保知識;在中國小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區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三)建立新型農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為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循環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為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循環系統,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建設相互依存。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3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於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我縣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專題審議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根據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們組織調查組,對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先後聽取了農辦、環保、經貿、農業、林業、工業園區管委會等部門的有關工作情況,召開發改局等相關部門座談會,走訪20個鄉鎮、街道,實地考察了部分醫化企業,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年3月,我縣提出了建設生態縣的目標:爭取到20xx年,把仙居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發達高效、人居環境優美、社會文明進步、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目標。X年6月,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政府關於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並提出審議意見。近年來,按照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縣政府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制訂和實施規劃,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重視環境保護和污染整治,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明確工作目標,健全工作機制。縣政府把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納入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X”規劃,在建立工作機構、召開動員會議、與各相關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制訂生態建設資金管理辦法,並建立健全考核機制;組織編制了《仙居生態縣建設規劃》,經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制訂了《仙居生態縣建設規劃實施細則》,生態鄉鎮規劃編制已作了相應部署;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生態環保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樹立生態環保理念。

(二)重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優化生態環境。各有關方面按照生態縣建設的要求,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加強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管理。一是實施城鄉綠化一體化戰略。大力實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還林,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強化森林保護。五年來,完成封山育林75萬畝,綠化造林12萬畝。二是實施百萬畝生態公益林建設。建設生態公益林113萬畝,其中省級73萬畝,縣級40萬畝,全面實行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基金制度。三是紮實推進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了省級自然保護小區4個,面積1。9萬畝。四是開展生態鄉鎮、村和綠色創建活動。創建了橫溪、白塔等2個生態鄉鎮和高遷下屋、上麻等8個市級生態示範村;建成綠色學校23所,其中省級5所、市級10所。

(三)發揮自然生態優勢,生態經濟發展初見成效。一是生態農業穩步發展。已初步形成了楊梅、三黃雞、高山蔬菜、優質米、淡水養殖等為主的種養殖業,建成各類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4個,面積14萬畝,綠色食品基地和有機食品基地1萬畝,53只農產品獲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其中楊梅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X年產量3。5萬噸,產值3。2億元。二是培育發展生態工業。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工業產業佈局和結構,加快現代、永安等工業集聚區建設進程,初步形成“一城四園”的格局;重視引進高科技項目,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加強醫化等行業的技術改造,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全縣已有4家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成省級綠色企業2家,市級綠色企業2家。三是生態旅遊蓬勃發展。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楊梅觀光體驗、“農家樂”等生態旅遊。已建成25個農家樂休閒旅遊村(點),X年共接待遊客35萬人次,其中楊梅果園觀光遊人數達6。5萬人次,門票收入超過60萬元。

(四)有重點地實施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一是重視醫化行業污染整治,促進醫化行業改造提升。對上規模企業要求加快環保設施投入改造,實現“三廢”達標排放,對規模小、設備工藝落後、難以治理的小化工企業實施關停。實行排污申報許可制度,禁止無證排放,努力控制排污總量。規範項目審批程序,嚴把項目審批關,相關項目實行環保前置,堅持執行“三同時”驗收制度,加強項目後續管理,控制污染源頭。二是加強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優化畜禽養殖業佈局,重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出台了《仙居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和有機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三是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以改廁改水、清理垃圾、清理河道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十百”工程,完成示範村7個,整治村100個;實施“百村飲水工程”,完成了291個村514個自然村飲用水工程建設,解困和改善飲水條件人口17。96萬人;開展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整治123公里;已有6個鄉鎮建立垃圾中轉站,295個行政村建有保潔隊伍,全縣去年清理垃圾數量達3300噸;消滅露天糞坑6022座,建造公廁195個。

(五)生態環境管理能力有了提高。一是建立環境事件預防和應急體系。制定環境突發性污染應急預案,落實環保應急措施,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理了一些環境突發事件,緩解社會恐慌,維護社會穩定。二是加強環境監察巡查。對一些環境影響大、羣眾反響強烈的污染項目進行重點監控,對市控重點污染源實行“月巡查”,一般污染源做到“季巡查”。三是嚴厲查處羣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事件。針對一些“三廢銀”冶煉、非法煉油等突出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予以重點查處。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由於我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又地處靈江流域上游,加上以醫化行業為主的傳統產業佈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存在一定矛盾,生態縣建設一些經濟指標完成難度較大,環境保護壓力較重。

(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還沒有形成全社會共識。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涉及20多個部門和所有鄉鎮、街道,但少數成員單位重視程度還不夠,配合意識還不強,面上工作進展不平衡,部門之間、城鄉之間還未有效形成整體合力;生態環保宣傳的深度廣度還不夠,有關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時貫徹落實;一些環境污染主體追求經濟利益,忽視環保問題較為突出;廣大羣眾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缺乏理性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強,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不濃。

(二)環保基礎設施落後。環境控制性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正在建設之中,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展艱難;城市環保基礎設施落後,污水收集管網、排污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集鎮環保設施嚴重缺乏,農村幾乎沒有環保設施;城區供水管道老化,部分城區、城郊及多數集鎮沒有自來水設施,飲用水安全問題較為突出;一些涉污企業污染處理設施落後,“三廢銀”等廢金屬集中冶煉設施尚未建成。

(三)重點生態區域保護形勢嚴峻。一是永安溪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河道採砂點多面廣,影響了永安溪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一些攔河工程影響魚類生存繁殖環境;部分土地整理項目影響了沿溪濕地保護和防護林體系建設。二是沿溪沿線森林景觀檔次不高。森林結構不合理,林分質量不高,觀賞性不強。三是生態補償機制不健全。省級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較低,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尚未落實,生態公益林保護與林農生產生活需求存在矛盾。

(四)環境污染點多面廣,污染事件時有發生。一是醫化、工藝、廢金屬回收等行業污染面廣量大,部分醫化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存在治污投入不足、排污設施運行不正常、超標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現象,少數限期治理企業進度緩慢,違法排污現象時有發生,局部污染問題嚴重。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忽視生態環境保護而盲目引進高污染項目的問題。以“三廢銀”為主的廢金屬回收冶煉遍及城關及周邊地區,並有向邊遠鄉村蔓延之勢,導致空氣和地下水污染擴散。二是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較為突出,濫用農藥、化肥現象仍然存在;畜禽生產總體上還處於粗放、落後的經營狀態,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鎮、農村生活污水直排,水環境污染狀況令人擔憂,農村生活垃圾亂丟亂倒,環境髒亂差現象隨處可見。三是跨區域污染問題呈上升趨勢,治理協調難度較大。

(五)城南化工區整治達標任務艱鉅。城南化工區被列為市重點監管區,要求今年10底前整治達標,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務,將給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大的制約。根據目前情況,城南30多家醫化企業,大部分污染處理設施設備落後簡陋,有的甚至沒有處理設施,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要達市驗收控制目標,難度很大,壓力很重。

(六)生態環境支持保障和管理能力較為薄弱。生態縣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還未形成,生態補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氛圍未真正形成。生態環保管理力量不足,執法條件較差,設施設備落後,難以適應生態環保形勢發展要求。

三、幾點建議

生態環境是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營造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要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深刻認識生態縣建設的科學內涵,認真研究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當前和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貫穿於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擔負起決策、指導、協調、監督等各項職能,各成員單位和鄉鎮、街道要緊密合作,主動參與,進一步明確責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種媒體,採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思想認識,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羣眾自覺參與生態縣建設和環境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加大縣城排污管網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實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網集中處理;重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研究處理好縣垃圾處理工程的一些實際問題,力爭如期建成使用。要研究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鎮、鄉村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積極探索垃圾減量化產生、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有效模式。重視城區供水管道改造及部分城區、城郊和集鎮的自來水設施建設,切實解決飲用水安全問題。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改進環保治理設施,提高污染處理能力。支持儘快建成貴金屬集中回收冶煉設施。

(三)加強重點生態區域環境保護。一是切實加強永安溪生態環境管理。對永安溪採砂,要科學安排、嚴格審批、從嚴監管,確保合理有序開採,嚴禁在魚類繁殖期採砂,防止過度濫採而影響永安溪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行洪安全;重視解決好攔河設施建設帶來的魚類生存繁殖環境破壞問題;實施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加強永安溪沿岸防護林體系建設和濕地自然環境保護;妥善處理好土地整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二是加強景觀林建設。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通道兩側山體和風景名勝區,實施林相改造,發展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增強生態功能,改善景觀效果,提高觀賞品位。三是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縣級專項生態補償基金,落實40萬畝縣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並要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研究解決林農的生產生活實際問題。

(四)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優化生態環境。一是大力發展生態循環經濟。以綠色農產品作為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生產,發展生態農業;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為導向,積極推進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發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環型的生態工業,要嚴防產業轉移中的高污染項目轉入;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發展生態旅遊並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切實加強污染治理。深入實施“811”環境整治行動,繼續推進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整治;要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加強監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環境污染。要重點抓好醫化行業的整治,重視解決工藝企業的污染問題,限制廢金屬回收業的無序發展,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快推進白銀等貴金屬集中回收冶煉進程,實行污染集中治理,規範冶煉行為。要重視跨區域環保協作,防止跨區域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全面推進以村莊整理、舊村改造、下山脱貧、生態移民為主要內容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加快農村改水改廁進程,減少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優化養殖業佈局,推行生態養殖模式,切實解決種、養業的污染問題。要繼續重視研究秦州養殖場的處置問題。

(五)高度重視城南化工區整治達標工作。要按照城南化工區環境污染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全面推進醫化企業污染治理工作。對重點醫化企業,要求加快完成廢水、廢氣規範化治理工作,健全企業環保管理制度,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裝置,建立污染治理的長效機制;對限期治理的企業,要下達限期治理任務書,督促企業制訂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加大環保設施改造投入,實現“三廢”達標排放,對期限內不能完成治理的,要堅決予以關停;對停產治理的企業,下達停產治理任務書,污染整治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恢復生產;對列入關閉的企業,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採取有力措施,用足各種手段,確保關閉到位。同時,要認真做好城南化工區驗收的準備工作,建立醫化企業污染治理檔案,確保今年10月份通過市級摘帽驗收。

(六)完善保障機制,提高生態環保管理水平。一是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運用企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等方式,建立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二是積極爭取區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享機制。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積極向省、市爭取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轉移支付、產業合理轉移等途徑,實現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三是加強生態環保管理能力建設。充實生態建設和環保管理力量,加強隊伍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重視環保執法現代化建設,改善執法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更好地適應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需求。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4

隨着全球氣温的上升,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負相關因素。舒塘村是一個鄉下小村,十年以前這裏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見底,溪邊小魚嬉戲,那是一種現代人都十分羨慕的生態狀態。可是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溪裏魚兒絕跡,臭水溝瘴氣難聞,農藥包裝隨處可見,生活垃圾氾濫。最近由於降水極少甚至出現河水乾涸的現象。對於這十年來環境的變化,相信看到這變化經過的人都會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處理好佔我國土地面積相當大比例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就成為重中之重。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做好全面認識,並採取合適措施來改善其生態環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務農和農閒時的外出務工獲得經濟來源,周圍沒有太多工業企業的影響,整體上屬於典型的農村環境。

在調查過程中發出的100份問卷中,有效問卷為100%。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裏提水作為飲用水,但是對此99%的人對此有一定程度的擔憂,他們認為農藥調水許多也是在溪裏,導致很多人就近把農藥包裝也丟在溪裏,致使水中也會或多或少含義農藥的成分在裏面。而1%的人認為這不足擔憂因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對溪水最好的清潔。由於用水的緊張,我們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對使用後產生的生活污水習慣性的處理方式是隨地處理,經過自然的風乾,有的會採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後出口卻是村莊周圍的小河流,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對污水進行處理,反而加重了周圍河流的污染狀況。

與污水相對應的另一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養殖業垃圾,秸稈雜草等,前三種分別佔77%、10%、7%。生活垃圾的問題在於村民的隨意排放,以及對一些電子垃圾的隨意丟棄,像電池,充電器等,因環保意識淡薄未經過分類和回收處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丟棄。一些村民在收割後對秸稈就近堆放,部分焚燒,部分經過雨水等的侵襲後腐爛堆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積累。由於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對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賴降低,許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處理。

另一項潛在的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就是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潛在是由於這些影響在短期內是不明顯或是看不到的,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不容忽視的。隨着近幾年各項農藥產品的大量出現和性能的不斷改善,村民對農藥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在調查過程中村民也坦言,隨着生活質量的改善,許多原本由人工來進行的生產活動也改為採用化學的手段,譬如為莊稼除蟲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間地頭進行勞作,現在則在莊稼仍為幼苗時就噴打農藥進行根除。農藥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質都殘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結,農田減產,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來提高產量,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雨水等造成對水體的污染。農藥化肥的不當使用在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進程中是佔着相當大的比重的。

在做完這項調查後,發現舒塘村的村民對於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後果。對阻礙生態環境進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這是最關鍵的一條。很多時候農民不是不願意去維護生態環境,而是他們根本沒有生態環境和污染的概念。對於生活污水,他們不覺得隨手傾倒有甚末不對,只要是倒出了家門且沒有影響別人就不存在問題,他們不會聯想到污染,不會聯想到生態環境。就地焚燒,只要是方便,怎末會把一些煙霧和大氣污染聯繫到一起呢?在他們的意識裏沒有全球變暖,沒有酸雨的概念,更不會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

二、缺乏生態環境方面的人才。

21世紀註定是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環境問題的世紀。當前,我國已經走出低收入國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發展時期。一方面,經濟體制轉型提供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種矛盾不斷暴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消耗資源最多、人與自然較量最為嚴重的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農村的廣大地域面積與其人才的引進是不成比例的,許多人在獲得較高的受教育程度後是不願意到農村這樣的基層去服務工作,這就造成農村人才的缺乏,也導致無法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工作提出科學的應對方法和保護措施,無法制定出長遠合理的生態環境的維護方案。

在採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後,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規。生態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於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回報率較小的領域。制定相應的法規來明確責任,對不合乎規範的行為予以懲治,從強制的角度提高各個責任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也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重大影響的一個因素。農藥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如果要求農民停止或減少對其的使用是不現實和可行的,農民不會為了抽象的生態環境的概念而放棄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這種依賴的另一個有效方法是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資力度,研發出新的環保無機或對土地生態危害小的產品來取代目前所使用的農藥化肥,這既不會影響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從源頭對目前的狀況進行了控制。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5

當前政府部門十分重視農村環境衞生,通過新農村建設,農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觀。但由於客觀條件限制和農民的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不少村莊的環境衞生狀況還較差,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

鎮政府所在地環境衞生尚可,但到村莊中環境衞生就不盡如人意了。一些村的道路兩旁,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生活垃圾幾乎隨處可見。隨着農村生活方式的改變,現代工業產品的不斷滲入,農村的生活垃圾正日益“城市化”,而農民生活習慣卻還沒有改變,隨意傾倒而沒有收集或處理的現象較為嚴重,再加上配套設施的建設遠未跟上,導致一些農村公共環境每況愈下。

污染個案

農家肥、生活垃圾包圍村莊

隨着現代化程度提高,以畜禽養殖、農藥化肥、生活垃圾為代表的農村面源污染日趨嚴重。

一些老農民説,過去種田牛欄、豬圈裏鋪稻草,一年三五回大家爭着挑去放田裏當肥料,就是路上見了豬糞也要撿回去當肥料,現在這些活都沒人幹了,如農家肥、運秸稈,挖淤泥、除草等基本沒人幹,出現了“家家户户忙掙錢,不問怎麼種好田”的局面。

據調查,當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農產品質量,忽視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對農村土壤以及河道的污染的現象較普遍。一些新的耕作方式對農業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傳統農業的物質

循環、能量流動被高投入、高污染所替代,許多能源、肥源變成污染源。在種植業中,農民只認識到化肥農藥簡單、方便的好處,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畜禽糞便用作農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導致養殖業與種植業嚴重分離,畜禽糞便亂堆亂排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對環境的污染逐年加重。未經處理的畜禽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而養殖場會產生大量含有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質的惡臭氣體,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近20年來,因為費工費時,農村垃圾因其非有機質成分增加,已不再製作農家肥,而是在家前屋後、河邊橋頭任意堆放,而管理與處置方法又十分原始。化肥日漸代替有機肥,不但造成禽畜糞便和人糞尿的嚴重浪費並污染環境,還形成了化肥與人畜禽糞便雙重污染。

隨着現代工業的發展,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有塑料包裝的食品、生活用品在農村已十分普遍,垃圾中的難降解有機物質迅速增加。針對現在農村垃圾沒有進入物質循環而採取掩埋處理方式,環保工作人員説,生活垃圾不能隨便掩埋,因為很多垃圾,像塑料之類的很難降解,有些即使腐爛了也起不到保護環境的效果,遇上暴雨天,雨水一衝,這些垃圾會全部隨着這條溪流進入到庫區,飲用水污染了,那時再來治理就遲了。

造成農村環境衞生狀況差的因素

農村環境衞生狀況差,且長時間得不到治理,我們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其一,基層領導對農村環保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不少農村的基層領導對加快發展農村經濟,解決農民温飽問題比較重視,但往往是注重一時的經濟發展,缺乏可持續發展觀念,忽視環境保護,認為農村的天地廣闊,有點污染沒關係。甚至少數領導認為發展起來了,環境污染自然就可以解決了,還存在先發展後治污的不正確觀點。其二,環境監管、保障體系不健全。與城市系統、嚴密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相比,農村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嚴重滯後。環境監測、環境監理和環境規劃在農村難見身影,農村環境治理的範圍廣,牽涉部門多,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而按現行的監管體系,農村幾乎成了環境保護的死角。職能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全面形成銜接協調的執法管理網絡。同時環保部門管理人員不足,裝備器材落後,鄉鎮一級環保幾乎空白。農村沒有環保基礎設備,就是有些新建的中心村,由於受條件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污水橫流,垃圾亂堆,蚊蠅滿天飛的景象。其三,農民本身的環保意識差。目前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認識不到環境污染深層次的危害性和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加之長期傳統的生活習慣短期難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環境污染的主觀能動性。

此外,農村垃圾種類不斷增多。過去,農村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垃圾總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環或可分解的東西居多,如菜皮可餵雞、泔水可餵豬、其他的可用來堆肥。長期以來,農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種自生自滅或放任自流的狀況。但隨着生產的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村垃圾的構成也發生了變化,現在農村除生活垃圾外,

養殖、生產、建築垃圾也迅速增加。近幾年,農村大量發展養殖、塑料大棚,大量建房,產生了不少白色污染和建築垃圾,但垃圾處理方法卻停留在原始狀態,不是隨處堆放,就是燒掉或倒入河塘。這也不能不説是農村環境衞生一直較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農村環境衞生差,不僅影響了農村的村容村貌,而且嚴重污染了土壤與地下水,給羣眾的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6

實踐報告主題:浙江農村環境污染情況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0日至7月24日

調查地點: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後溪鎮棠村

調查方式:實地考察,口頭採訪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環境污染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使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改善。

一 目前農村的環境狀況

近幾年來,鄉鎮企業迅速發展,農村現代化產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但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卻沒有注意保護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 水質污染

我們村之所以稱為棠村,是因為村子裏有很多的池塘,前身為“塘村”,池塘主要用來養魚。在我小的時候,池塘裏的水還是很乾淨的。但是這幾年,池塘裏的水質污染已經非常 嚴重,池塘裏已經無法再用於養魚。池塘已經荒廢,成為了一個個大型的垃圾場。水面經常發出一陣陣的惡臭,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些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池塘裏。尤其是這幾年,柑橘的價格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直接將一車車的桔子直接倒在池塘裏。現在一眼望去,池塘表面都是成堆的爛桔子。還有個原因就是村民們對於病死的家禽,小豬等處理辦法不好,大多扔在池塘裏。於是,路過池塘邊的人經常可以聞到一股刺鼻的腐屍味。

建議:村裏相關部門要及時給村民們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告訴他們環境污染已經造成的嚴重後果。同時,清理池塘裏的各種垃圾,對往池塘裏傾倒垃圾的村民進行罰款。爭取早日使水質得到恢復。

二 白色污染

在農村裏,很多地方還沒有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因此,塑料袋,塑料盒使用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在農村裏,很多塑料袋,塑料盒都是不可降解的。隨處可見各種花花綠綠的袋子。這些袋子大多有毒,如果用來裝食物則其中的有毒物質會一起進入口中,危害人的健康。不僅如此,由於這些盒子,袋子大多不可降解,完全分解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如果它們散落在土壤裏,會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從而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這些塑料品,還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

建議:農村要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規範塑料袋的使用來源。提出用布袋或籃子購物。對於使用過的塑料袋要統一回收處理。

三 空氣污染

在農村裏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把很多垃圾直接進行焚燒處理。而這些垃圾中通常包括很多塑料製品。因此,若直接燃燒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黑煙以及刺激性氣味,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有毒物質。長期吸收這樣的空氣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建議:對於生活中的各種垃圾應當進行分類處理,()可以回收的要進行回收。對於塑料製品更不能直接焚燒,應當統一回收進行處理。

四 農業污染

這是一種農村特有的污染,它主要來源於農業措施中使用的化肥和農藥。它們的殘留物被雨水淋溶後隨徑流進入水環境,以及水土流失一起被帶入水環境。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污水灌溉和集約化養殖場的污染是其根本來源。一些不可分解的農藥還會隨蔬菜等進入人體,給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還有一些未經處理的死家禽,牲畜等的屍體直接丟棄在土壤裏,他們攜帶的病菌,病毒進入水中,土壤中則產生生物污染,最後危害的還是人類的健康。

建議: 儘量使用可以分解的農藥,不要過多使用化肥,農藥,對於病死的家禽,牲畜不要隨意丟棄。應當統一進行合理的處理。

通過這次調查,我對自己村子裏的環境污染情況有了較為深刻的瞭解。我深受啟發:我們居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並且號召更多的人一起來保護環境。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7

自從我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開展以來,我以認真的態度進行了學習,這次按照縣委的部署,我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我鎮建成省級生態村3個。實施二次改水工程,農村飲用水安全率達100%,自來水受益率達100%,全鎮村村通上水泥路。特別是全鎮組織實施“文明生態村”、“文明小康村”、創建活動以來,充分發揮鎮域資源和生態環境現狀、功能與特點,先後重點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到20xx年前,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鎮。通過示範鎮的創建,各類農業生態模式、農村循環經濟得到有益探索與發展,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鎮村面貌及人居環境明顯改觀,社會事業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進步和提高。

目前,我鎮正處於快速城市化、工業化的過程中,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加上經濟發展採取了以大量消耗資源的粗放經營為特徵的發展模式,重經濟效益,輕環境效益的現象嚴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農村環境的制約因素:

1、水環境調節功能下降。表現在以下二個方面:一是河道淤積與河牀抬高,導致水環境調節功能下降,大部分河道淤積嚴重,鎮村河道淤積土方達120萬方,平均淤深達0。8米左右,最高達1米以上。

2、農業面源問題突出。農業的迅猛發展,農藥、化肥、農膜的不合理使用,種植業複種指數較高,大棚等設施栽培不斷擴大,致使“十五”期末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比例仍達30%,使土地板結,有機質減少,土壤肥力下降,對鎮域內有機食品的開發與發展產生制約影響。畜禽糞便得不到充分處理排放水體;秸稈綜合利用率不高,少數農民焚燒秸稈或推入溝河,使河流富營養化程度高。

3 、農村居住環境改善緩慢。農村人均基礎設施投入差距較大,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規模小、配置不均、經濟性差,衞生廁所普及率幾乎為零,排水、污水處理等設施基本空白,未建立垃圾收運清理系統,生活垃圾和廢棄雜物亂堆亂放,畜禽散養,村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缺乏,環境髒亂差,農民行路難、用水難、環境差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一、村莊環境綜合治理

全面推動村莊環境綜合治理,結合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實施修建村莊道路、河塘整治、垃圾清理、污水處理、村舍改造、村莊綠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環境建設,落實每村編制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按時序進度,每年完成7個村的整治任務。加快“一池三改"步伐,推動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淨化沼氣池工程建設。鼓勵開發使用太陽能、秸杆制沼氣等清潔無污染的節約型能源。

重點工程:

1、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與管理機制建設。

2、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

3、農村生活污水淨化池建設

4、農村户用清潔能源建設工程

5、環境優美鎮、生態村創建工程

二、道路環境建設

繼續完善公路網絡結構,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全面實現鎮到村通四級的發展目標,把農村公路延伸到規劃的農民集中居住點,實現真正的“村村通”。村裏主幹道要水泥硬質化,道路要實行“户户通”,主幹道要按照城鎮建設標準,兩側配置路燈。

重點工程:

1、農村道路通達工程

2、綠色通道建設工程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8

1.我國農村環境現狀

近年來,隨着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1環保工作從創建生態文明村做起。各地將“生態文明村”的建設標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有效的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很多村莊已建立起綠化帶、垃圾集中收集點、排水溝等;環保能源被廣泛應用;家禽家畜開始實行圈養,禽畜糞污得到有效的處理和資源再利用。

1.2水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展開。政府加強對工業結構的調整,重點治理化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造紙企業及主要流域,加強對水源的保護及水污染的防治[1]。

1.3農村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工作進一步展開。近年,農民自願投資的主體作用和農村信用社融資主渠道作用得到很大的發揮,解決了農村沼氣建設資金困難的問題。各村將沼氣的開發利用與生態村的相關工作結合起來,對新農村的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另外,秸稈污染也是農村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解決秸稈污染問題,各農村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大部分秸稈粉碎作為牲畜的飼料,變廢為寶。

1.4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壯大綠色資源。各農村積極營造農田防護林體系,使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從而建立起林、田和諧發展的成功模式

總之,由於我國政府對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視,農村環保工作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使農村環保工作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由於遺留問題的存在,農村現在的環境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目前,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工業化等步伐的加快,農村環境總體呈惡化趨勢。

2.農村環境面臨的嚴重問題

2.1飲用水的污染問題仍存在。我國農村飲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淺層水及地表水。隨着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各種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生活污水和禽畜養殖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農村環境的基礎設施又不完善,使農村飲用水資源日趨短缺。

2.2大規模畜禽養殖 污染問題較嚴重。目前,畜禽養殖業的發展極為迅速,是農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但因為不能妥善的處理好畜禽的糞便,使禽畜糞便污染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2]。據調查,我國農村畜禽糞便的處理方式及比例為:隨便堆放25%,直接堆放到田中60% ,其他15%。

2.4秸稈焚燒對水體和空氣的污染。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的秸稈產量很大,儘管大部分會被用作飼料、肥料等,但還有一部分被直接燒掉造成大氣污染,或者堆放在田間地頭及河岸,阻塞河道,污染水源。據調查,目前,農村秸稈的處理方式及比例為:直接燒掉25%,飼養牲畜62%,當作有機肥料8%,燃料5%。

2.5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成主要問題。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使得我國農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成為污染農村環境的重要問題。

3.農村環境問題的原因

3.1思想認識不足。部分羣眾思想覺悟不高,對農村的環保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有些部門也由於認識不足沒有把環保工作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我國一直都存在注重城市、輕視農村進步的理念和現象,因此,環保的相關法規和策略在農村不能得到較好的落實。另外,有些地方為保護經濟利益,輕視環保工作的開展,對環境問題視而不見。

3.2資金投入有限。我國對城市環境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很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給予的重視不夠,尤其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較少,且將這些有限的資金分散發給各部門,這使得農村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來加強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

3.3相關機構不健全。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機構不健全,縣級政府並沒有設立專門的環保機構,而且村鎮沒有專業的環保工作者,這就造成分工不明確,沒有相關的責任人,管理上混亂不堪,監管力度受到嚴重的影響。

3.4技術落後。在我國農村,對於污染的治理技術相對落後。就目前來看,沼氣的有效利用技術和相關的推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於其他方面,如對污水及生活垃圾等的處理並沒有成熟的技術,因此,也嚴重影響了環保工作的開展。

3.5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養殖業污染、化肥農藥的污染等方面存在無法可依的現象,這就導致這些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加重了農村的環境污染。

4.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議

4.1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各級政府要認識到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對幹部及羣眾進行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努力營造人人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3]。另外,還要在學校展開環保教育活動,通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影響學生家長乃至社會,達到人人環保的目的。

4.2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我國各級政府應努力完善農村環保的相關政策,將農村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提到日程上來,因地制宜地制定政治方案。對環境衞生、畜禽養殖、垃圾處理等方面的問題,要制定詳細的整治計劃及方案,以便更好地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建立生態文明村。

4.3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我國各級政府應增加農村環保工作相關資金的投入,保證每年都有固定的專用資金用於農村環保工作。不斷地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解決農村環境中存在的重點問題,例如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生活垃圾的處理、畜禽養殖污染的處理等。政府應制定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儘快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

4.4加強農村環境監測和監管。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因此,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相互配合,積極建立有利於農村環保工作開展的環境監管體系,特別是村、鎮的相關機構的建設。努力建設協調運轉快、工作效率高的農村環境保護監管機構,不斷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加強監管力度。

4.5抓住重點問題,分類指導。受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各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因此,要因地制宜,將地區按特點分類進行環保工作的指導。我國農村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污水排放、垃圾處理、土壤污染等。要想更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第一,要做好前期的規劃工作,進行有效的統籌安排;第二,要提高節能減排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效率;第三,要推進生態文明村的建設工作,有利於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第四,加強工業污染源的治理,一定程度上限制污染企業的發展。

5.小結

雖然,我國農村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國各級政府和羣眾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爭取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做好。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9

現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問題愈來愈凸顯其重要性。不僅僅是大城市等供工業發達的地方存在環境問題,而今,農村的環境污染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經濟的發展也給生態環境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例如,家裏的水不再清澈,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着骯髒的雜物,水裏還會出現好多死魚的現象。查其原因,因為我們村裏有了幾個小型工廠,化工廠的排污是主要原因。近些年來,農村頻頻出現這種情景。除此之外,此刻農村開始現代化,居民集中居住,工業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所以帶來地表水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很多的生活污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我們周邊的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及日常生活的污水,而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羣健康造成了傷害,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包含很多有害的化學物質,所以,使很多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污染,並且這些難以處理的。

再加上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的城市垃圾向農村轉移,從而農村固體垃圾污染加重。目前我國農村每年有很多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並且這地固體垃圾大部分是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廢舊電池之類的有害物質。

還有,最重要的是白色污染問題。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很多土地,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包含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為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樣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閲資料,查閲書籍並問了一些教師得出:白色污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很多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頭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明白太陽是一種温度可到達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為氣體。這麼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污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對環境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明白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誰會明白每一天隨意丟的一個塑料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能夠使天堂變成地獄呢這個結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質較城市人口低的農村加強環保意識、環保知識的傳播勢在必行。

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我們應當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儉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

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完美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此,我們提議從我們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我們學校早已經設置了“垃圾分類存放處”,我們就要積極參與和宣傳。

3、不要浪費,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分錢。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進取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發現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要主動制止!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0

農村衞生工作是我國衞生工作的重點,關係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大局。為促進我縣衞生事業的發展,年初,縣人大常委會把農村衞生工作列為今年一項重要的審議議題。審議前,組織了調查組,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建平的帶領下,對我縣農村衞生工作進行了調查。

先後聽取了縣衞生局有關工作彙報,深入走訪下各、福應等12個鄉鎮、街道,實地走訪縣人民醫院等5家縣級醫療機構和8家鄉鎮(中心)衞生院,分別召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3個相關部門及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座談會,聽取意見,瞭解情況。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衞生部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關於農村衞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農村衞生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公共衞生事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農村衞生工作情況調查報告由提供!

(一)農村衞生工作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

近年來,縣政府把農村衞生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縣“xxx”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制訂出台《關於加強農村公共衞生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試行意見》等相關政策文件。省、市、縣重視農村衞生事業投入,xx年共投入4450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1895萬元,加大了對公共衞生和醫療事業的投入力度。積極開展衞生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衞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各鄉鎮(街道)重視衞生工作,明確分管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落實,抓好本區域內的農村衞生工作。

(二)農村公共衞生工作紮實推進。

一是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成效顯著。“農民健康工程”是xx年省、市、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我縣全面開展農村公共衞生三大類12項服務,xx年為13萬多名農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分類管理。該工程受到了上級有關領導的肯定,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先後進行採訪報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轉有序,三年來,已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xx年,全縣參保人數33萬多人,參保率達78%,累計有近40萬人次享受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參保農民患者的醫療負擔。

二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有效開展。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高度重視非典、人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實施免疫規劃,兒童“五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積極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縣無重大疫情發生。

三是積極做好農村婦幼保健工作。紮實開展“母嬰健康工程”工作,xx年孕產婦首次實現零死亡,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開展環境衞生整治活動。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衞生環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縣共有560個自然村建起了自來水站,19萬多人用上了自來水,拆除露天糞坑8000多隻,建成公廁349座,完成4。7萬户廁所改造。五是無償獻血工作成績突出。全縣無償獻血工作6次被評為省、市“無償獻血先進縣”。xx年10月,縣政府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單位榮獲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三)農村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衞生服務網絡。形成了7家縣級醫療衞生機構、18家鄉鎮(中心)衞生院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42個村級社區衞生服務站。

二是對鄉鎮(中心)衞生院推行股份責任制改革,在中心衞生院全面實行經濟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改進服務模式,鄉鎮(中心)衞生院經營狀況得到了一定的好轉。

三是農村衞生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嚴把人員入口關,嚴格要求,考錄優秀畢業生,充實到農村醫療機構。實施了鄉村衞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通過開展“十佳駐村醫生”評選、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組織各類學歷教育等形式,進一步提高農村衞生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四是全力抓好醫療質量建設。制訂了《仙居縣醫療質量建設工作方案》,加強醫療單位自身能力建設,通過開展等級評審,提高了醫院的管理層次和服務水平。

開展了“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爭創百日無事故”活動,切實加強醫療安全教育,實行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制訂完善了鄉鎮(中心)衞生院醫療質量考核標準,建立每月督查通報制度,抓好督查落實。五是衞生監督工作不斷加強。認真貫徹《食品衞生法》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衞生許可、職業衞生等專項整治,加大農村衞生綜合執法力度,促進食品衞生和用藥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衞生工作的氛圍還不濃。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做好農村衞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人的發展以健康為本的意識及大衞生理念還不強,未形成農村衞生工作合力。衞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衞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還不夠,廣大羣眾衞生主體意識不強,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衞生保健知識,預防為主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共識,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仍然沒有改變。

(二)農村醫療衞生服務能力還不夠強。

一是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滯後。我縣醫療機構普遍缺少發展規劃,經營場所十分緊張。縣人民醫院作為全縣最大的綜合性醫院,佔地面積僅40畝,醫療用房十分擁擠,遠遠滿足不了羣眾的醫療服務需求,xx年醫院遷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項和土地報批,但由於各種原因,至今未動工,嚴重製約了醫院的建設和發展;中醫院、婦保院、精神病院等縣級醫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衞生院的經營場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緊張、條件簡陋,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至今還在租用房屋辦公;多數醫療單位普遍存在設施設備落後等問題,鄉鎮衞生院還沒有配備救護車,難於開展有效的醫療衞生服務。

二是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與醫療衞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全縣醫療衞生人才缺乏,特別是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嚴重缺少,在全縣1350名衞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僅佔14。9%,高級職稱只佔6。8%;鄉村衞生技術力量更加薄弱,514名衞生技術人員,本科學歷只有16人,高級職稱僅有6人,中級職稱也只有96人,人才問題嚴重影響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和醫療可信度;基層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差、壓力大、工資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還未落實。

三是醫療質量仍需提高,醫療秩序有待規範。醫務人員服務意識不夠強,病人外流現象不少;醫療糾紛發生呈上升趨勢,醫~件時有發生,處理難度較大;個體醫療單位數量多,管理較難,打擊非法行醫難度大。四是村級衞生服務網絡薄弱,全縣722個行政村只有42個村級服務站,羣眾就醫不便反映較大。

(三)農村公共衞生建設緩慢。

一是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還有薄弱環節。各類傳染病預防及重大疾病防治任務依然很重,羣眾疾病預防觀念不強。

二是食品安全隱患和藥品監管問題反映較大。農產品調入問題越來越突出,農產品檢測體系不健全,檢測設施設備落後,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突出。農村藥品供應網絡不夠健全,藥品監管相對薄弱,羣眾用藥安全難以保障。

三是農村環境衞生整治任務艱鉅。農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較為突出,橫溪、白塔等鄉鎮及周邊平原村、城郊結合部等沒有集中供水設施,直接飲用地下水,由於地下水污染,飲水安全問題突出,羣眾呼聲較大;露天糞坑仍普遍存在,改廁任務較重,有的村雖然建了公共廁所,但後續管理工作跟不上,沒有發揮作用;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展緩慢,城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運作機制缺乏,環衞設施缺少,垃圾處理問題突出;排污問題沒有引起重視,排污設施沒有配套,地下污染嚴重。上述公共衞生問題的存在,致病返貧現象突出。

(四)農村衞生投入相對不足。縣財政雖然每年對衞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但衞生事業經費所佔同級財政支出比例卻不斷下降。社會資金投入衞生事業渠道不寬,數量不多。由於投入不足,制約着疾病預防控制、衞生執法監督、改水改廁等公共衞生建設以及醫療衞生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更新,影響了我縣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速度。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不夠完善。

一是對農醫保的政策宣傳不夠,部分農民對農醫保的認識存在偏差,羣眾參保積極性還不高。

二是農醫保政策還不夠完善。羣眾對門診報銷、在外地看病報銷手續、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等意見較多。

三是籌資難度較大。我縣外出人口較多,以户為單位收取難度較大,部分鄉村幹部存在畏難情緒。有集體經濟的村由集體支付,影響村經濟發展,幹部反響較大。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強化保健康促發展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做好農村衞生工作的良好氛圍。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做好農村公共衞生工作、加強醫療衞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縣政府要從落實執政為民的職責出發,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衞生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衞生工作的綜合領導。要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農村衞生工作方針政策,制訂農村衞生事業發展規劃,明確目標,落實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在農村衞生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形成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重視和加強對衞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衞生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羣眾的衞生主體意識,增強預防保健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農村衞生工作,營造保健康、促發展的社會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衞生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服務水平

一要加強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要對各醫療機構發展作出統籌規劃,明確發展規模。要高度重視縣人民醫院建設,儘快研究,科學確定建設方案,積極組織實施,加快解決目前縣人民醫院用房緊張的突出問題。重視縣級醫療機構和鄉鎮(中心)衞生院的發展,抓緊縣疾控中心、城關醫院的遷建工程建設,積極幫助解決縣中醫院、婦保院和橫溪、白塔、下各等中心衞生院的擴建問題,重視解決縣精神病院用房緊缺、醫療條件落後、經費缺少等實際問題和一些鄉鎮衞生院的危房問題。更新醫療機構的設施設備,提高醫療檢查可信度,適應醫療發展需求。

二要加強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醫療機構的生存與發展,關鍵取決於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技術人才決定着醫療技術水平。因此,要加大醫療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進人才引進和考錄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強在職醫務人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中、高級醫師及執業醫師的從業比例,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人員整體素質。重視解決醫療衞生人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障問題。

三要加強醫療質量建設,規範醫療秩序。縣人民醫院要培養和集聚高、精、尖醫療專家,不斷推進全縣醫療衞生技術上新台階,減少病人外流。鄉鎮(中心)衞生院要加強醫療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全科醫術水平。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要重視發揮中醫藥在農村衞生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積極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間醫藥技術及祖傳祕方。要加強醫療衞生行風建設,抓好醫德醫風,增強醫務人員服務意識和職業自律意識。加強對個體醫療單位管理,發揮個體醫療單位方便山區羣眾就醫的積極作用,堅決打擊各類危害農民羣眾健康的非法行醫行為,規範醫療秩序。

四要深化醫療衞生管理體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換機制、加強監管的原則,從解決羣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深化醫療衞生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強化公共服務職能,規範服務行為。要推進鄉鎮(中心)衞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資源,改進服務模式,形成有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提高效率。加強村級衞生社區服務網絡建設,擔負常見病初診治及預防保健任務。發揮社會個人舉辦的醫療機構作用,完善鄉村衞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提高整體效能。

(三)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衞生建設,為農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衞生是人民健康的源頭。

一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重點傳染病、職業病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健全農村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處理重大疫情和公共衞生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要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要認真實施母嬰健康工程,重視產科、兒科建設,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礎素質。

三要加強藥品、食品衞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督網絡,加大藥品購銷監管力度,組織對農村衞生機構的藥品採購渠道、質量、期限及藥價的檢查,保證農民用上安全、有效、價廉的藥品。要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為載體,積極開展衞生綜合執法監督,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及餐飲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對化肥、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和生長激素等農業投入品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儘快建立縣藥品農產品綜合檢測中心。

四要進一步重視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環境衞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橫溪水廠建設,及早解決橫溪、白塔等鄉鎮的飲用水問題,加強城郊結合部的自來水管網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城郊居民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要加強農村衞生户廁建設,公共廁所建設要因地制宜,發揮已建公共廁所的作用。要抓緊縣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力爭如期建成使用。改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提高處理能力,建立符合我縣實際的城鎮、鄉村垃圾分級處理運作機制。要重視鄉村排污設施建設,農村環境衞生整治要充分發揮居民、村民的主體作用,引導建立良好的衞生習慣,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農村環境衞生,提高生活質量。

(四)進一步加大投入,為農村衞生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要嚴格按照中央、省級有關農村衞生工作政策規定,增加對農村衞生的投入,其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衞生事業經費投入佔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衞生事業經費主要用於發展農村衞生事業,保證衞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衞生經費及農村衞生服務網絡建設資金。

要合理安排鄉鎮(中心)衞生院基本醫療服務經費和農村衞生事業發展建設資金,加強農村衞生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衞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投入體制。

(五)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羣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認識,廣泛深入地開展政策宣傳和典型引導,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意識、互相共濟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提高參保率,減輕村級經濟負擔。

二要認真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從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對醫療報銷、手續辦理、報銷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定點醫院設置等問題,要專題研究,加以改進。

三要積極做好農醫保的籌資工作,形成有效的籌資機制,用好、管好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保證合作醫療資金有序運轉,發揮農村合作醫療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農民健康水平。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1

摘要:

農村衞生工作是我國衞生工作的重點,關係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大局。近年來,xx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關於農村衞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農村衞生工作,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公共衞生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環境、整頓、監管、治理

前言:

農村環保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為了解我鎮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進一步開展,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我們xx中學農村環境衞生調查小組成員對我鎮農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先後深入xx村、羣玉村、越江村、鄧家村等村,對我鎮農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處理、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飲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就進一步防治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整治鄉鎮環境,提高鎮村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xx鎮農村環境衞生的調查情況。

(一)調查的意義。

農村環境衞生建設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發展和農民身心健康,因此農村環境衞生建設刻不容緩。搞好農村環境衞生建設是改善投資環境、發展農村的必經之路。農村環境衞生建設應引起各級有關部門重視,要保證對農村環境衞生建設的資金投人,並鼓勵社會力量對農村環衞建設的投人。

(二)調查的目的。

通過對農村衞生狀況的調查,分析了農村存在的環境衞生問題及其成因,並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三)調查內容。

xx鎮農村的生態環境、政府的舉措和村民的協作程度。

(四)調查時間、對象、形式。

1、調查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調查對象:xx鎮農村户籍人員、xx鎮政府(村)幹部。

3、調查形式:本次調查採取入户溝通調查、走訪村委會索取資料的形式進行。

(五)調查研究的具體過程。

1、調查人員:

(1)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成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外輔導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導老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調查研究的具體任務及時間安排:

(1)調查走訪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主要任務:調查小組成員入户溝通調查(寫好調查日記)、走訪村委會索取資料(複印好資料)。

②調查走訪人員安排:

xx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體討論階段:

①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任務:統計數據、集體分析討論xx鎮農村存在的環境衞生問題及其成因,提出了整治農村環境衞生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3)報告撰寫階段:

①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撰寫負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負責整理xx鎮農村衞生狀況調查結果人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負責整理加強農村環境衞生的對策與措施人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xx鎮農村環境衞生狀況調查結果。

(一)調查數據統計。

(二)調查數據(情況)分析。

我們調查小組人員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對xx鎮農村環境衞生狀況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過去,xx鎮的環境衞生方面不太盡人意,人們羣眾環境衞生意識不強,xx鎮政府幹部對環境衞生重視不夠。去年第一次城鄉環境整潔行動的督查,xx鎮因環境衞生“髒、亂、差”, 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岳陽市的“十差”候選鄉鎮之一,受到了領導們的批評。

隨後,xx鎮黨委政府知恥後勇,痛定思痛,通過集中整治,大力行動,積極深入推進鎮村環境綜合治理,在去年第三季度在岳陽市城鄉環境檢查中,xx鎮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成功的脱掉了“十差鄉鎮”的帽子,鎮、村衞生面貌全面改善,居民幸福指數顯著提升。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對xx鎮環衞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倍感欣喜和自豪,對xx鎮、村兩級幹部在環境衞生整治方面所做的如下幾項工作感受很深。

1、xx鎮政府在全力推進集鎮環境整治。

從去年xx月份至今,xx鎮共投資xxx萬元,具體完成了以下工作:

(1)出資完善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徵收集鎮規劃範圍內3。5畝集體土地作為集鎮公共用地。

(2)對鎮區違規搭建的攤棚、違規設臵的廣告招牌依法進行了拆除,進一步規範了攤販、門店的物品擺放秩序。

(3)對鎮區三角坪地段進行油砂硬化xxxxm2,其它地段硬化道路、場坪共xxxxm2,新建了兩個中心花壇,集鎮新增綠化面積xxxm2。

(4)對鎮區原有xx公里下水道進行了清淤和改造,新鋪設安裝地下污水處理管道xxxx米,安裝各類交通標識牌36塊,噴塗各類交通標示線、字xxxx㎡。

(5)對鎮區三角坪及主次幹道亂停亂靠車輛進行了整治,重新規劃了車輛停放地點,實現了所有營運車輛進站停放,交通秩序明顯好轉。

(6)在鎮區各主要街道添臵路燈xxx盞,安裝大型廣場燈四座,鎮區亮化得到提升。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2

一、基本情況

全市撤鄉並鎮後有鄉鎮89個,有行政村1502個。全市原有農村鄉鎮衞生院98所(昌圖、開原一些鄉鎮衞生院並沒有因為所在鄉鎮撤併而撤銷),現實有農村鄉鎮衞生院76所,解體22所,佔22.4%。全市現有農村鄉鎮預防保健機構(防保站)103個,其中與所在鄉鎮衞生院合屬辦公有47個,單獨設置、獨立辦公有56個。

全市現有村衞生所和在村醫療診所總計2670家,平均每行政村有1.8家。其中,承擔婦幼保健工作的有1285家,佔48%,承擔預防保健工作的有1520家,佔57%。全市有174家村衞生所享受所在村預防保健、婦幼保健等報酬補助,佔11.4%。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

1、全市農村鄉鎮衞生院建設嚴重滑坡,解體、半解體鄉鎮衞生院較多,現已經解體22所,名存實亡的有22所,其餘鄉鎮衞生院大都處於虧損運營、舉步為艱、難以維持的狀態。

2、人才匱乏、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服務功能低下。全市農村鄉鎮衞生院現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寥寥無幾,有大專學歷人員僅佔5.9%,有中專學歷人員佔23.3%。有各類技術職稱人員佔53.9%。在醫療服務功能上,能夠開展下腹部手術的有22所;能夠開展產科住院分娩的僅有30所。

3、房屋破損,設備陳舊、老化等問題非常嚴重。現全市農村鄉鎮衞生院危房面積已佔50%以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現全市多數農村鄉鎮衞生院醫療設備如x光機、心電圖機、b超、手術器械以及常規化驗等設備大多數為80年代左右購置,陳舊、老化問題非常嚴重,現在不少設備已經不能使用,都無力更新。

4、拖欠職工工資問題非常嚴重。目前全市大多數農村鄉鎮衞生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拖欠職工工資問題。據昌圖、開原、西豐和調兵山等地目前不完全統計,全市拖欠職工工資5000多萬元。拖欠退休職工工資問題也比較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拖欠退休職工工資近4000萬元。目前全市農村鄉鎮衞生院多數退休職工工資每人每月僅開30—50—100元不等,絕大多數都達不到社會低保線的工資標準水平,退休生活無法得到保障,目前已出現了多起退休職工要求增加退休費的羣體上訪事件,帶來了相當大的社會安定隱患。

5、農村鄉鎮衞生院職工下崗後沒有任何經濟補償。據統計,全市農村鄉鎮衞生院目前有下崗職工1676名,佔職工總數的37.8%。職工下崗後沒有任何經濟補償,並且下崗後因為是事業單位職工,受政策等原因限制,下崗後享受不到企業下崗職工所能夠享受得到的社會低保待遇。目前全市大多數農村鄉鎮衞生院退休職工和在職職工都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6、農村公共衞生工作十分薄弱,難以適應農村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處理。目前全市農村鄉鎮預防保健機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僅佔4.5%,無學歷人員佔57%以上,非衞生技術人員佔29%以上。多數農村鄉鎮預防保健機構房屋破損,業務用房面積狹小,辦公設備短缺,疫情無法網絡上報,冰箱、冰包等冷鏈設備以及疫區、疫點消毒設備和婦幼保健設備等陳舊、老化問題比較嚴重。

當前我市農村衞生工作問題原因儘管是多方面的,但我們認為,問題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當前農村衞生事業經費投入極其嚴重不足。目前全市農村衞生事業經費投入是在80年代中、後期實行財政分級包乾時、按當時農村鄉鎮衞生院全民職工年人均850元、集體職工年人均750元標準核定的基數進行投入並延續至今一直未變。近二十年來,物價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職工人數增加,但財政撥款卻沒有增加。即便如此,多數農村鄉鎮衞生院的財政撥款還以種。種理由被削減、拖欠,有的還被停撥。多年來,農村鄉鎮衞生院生存與發展建設實際上是處於無衞生事業經費投入狀態,生存與發展建設遇到了危機。

2、農村鄉鎮管理體制不利於農村鄉鎮衞生院的生存與發展建設。應該説90年代初將農村衞生院下放到鄉鎮主管,當時對調動鄉鎮辦醫積極性,增加衞生投入收到一定效果,但隨着鄉鎮財政困難加大,許多衞生院陷入了生存危機,實踐證明鄉鎮管理醫院的體制不利於農村鄉鎮衞生機構的發展和建設。

3、面對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轉型,管理體制僵化。目前全市農村鄉鎮衞生機構人員在管理上仍然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調配,人員能進不能出,人員進入把關不嚴,非衞生技術人員較多,人浮於事問題非常嚴重。隨着農村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農民就醫流向的變化,計劃經濟下形成的鄉鎮醫院的醫療格局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

農村鄉鎮衞生院經營不景氣現狀,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民羣眾對農村鄉鎮衞生院的就醫需求。農民羣眾現需要一般手術、住院分娩和一般中毒搶救以及一些較疑難疾病診治等都需要到縣以上醫院去診治,這樣一來就增加了農民羣眾間接的就醫經濟負擔,從而加重了農民羣眾看病經濟負擔,農民羣眾目前面臨着新的"就醫難"問題。目前一些農民羣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也比較突出。

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對農村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轉型,沒有改革農村鄉鎮衞生機構管理體制,調整農村鄉鎮衞生院醫療佈局,大力發展民辦醫療機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衞生資源的作用,改革滯後是影響我市當前農村衞生事業發展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後工作意見

中央、國務院於XX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衞生工作的決定》(中發[XX]13號)文件,並召開了全國農村衞生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於XX年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衞生體制改革、加強農村衞生工作的意見》(遼委發〔XX〕21號)文件,並召開了全省農村衞生工作會議;省編委、省人事廳、省衞生廳聯合下發了《遼寧省鄉鎮衞生機構改革指導意見》(遼編辦發[XX]190號)、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衞生廳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遼寧省農村衞生事業補助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遼財社[XX]358號)。面對我市當前農村衞生工作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我們的意見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農村衞生工作要求,改革我市現有農村衞生體制,增加對農村衞生事業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衞生工作的領導,以此進一步做好農村各項衞生工作。

(一)、改革農村衞生體制

1、調整由政府舉辦鄉鎮衞生院辦醫格局,重點抓好鄉鎮中心衞生院和偏遠鄉鎮衞生院建設。根據地理區域、交通條件和醫療技術水平等原則,重點建設鄉鎮中心衞生院和偏遠鄉鎮衞生院。鄉鎮中心衞生院原則上每10萬左右農村人口確定一所,全市重點建設20左右所。偏遠鄉鎮衞生院,全市重點建設10所左右。由各縣(市)、區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提出重點建設鄉鎮中心衞生院和偏遠鄉鎮衞生院初審意見,報請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凡確定為重點建設的鄉鎮中心衞生院和偏遠鄉鎮衞生院一律上劃到縣(市)、區衞生局管理,由縣(市)、區政府舉辦,為衞生事業單位,納入縣級財政差額預算管理。

2、將其餘鄉鎮防保站統一更名為一般鄉鎮衞生院,主要承擔所在鄉鎮預防保健、婦幼保健等公共衞生工作,並承擔鄉鎮的公共衞生監督和管理職能;負責對鄉村醫生進行指導和培訓。

3、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是農村鄉鎮衞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對農村鄉鎮衞生機構體制與佈局調整,一併對政府舉辦的農村鄉鎮衞生院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資源整合,大力提高農村衞生資源利用率,充分實現農村醫療衞生資源的共享。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3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電視媒體也曾報道過“垃圾圍村”的現象。以前人們只重視城市環境污染的問題,處於邊緣位置的農村地區的環境破壞問題往往被忽視。隨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重視村容村貌的整潔,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問題得到普遍的重視。

我通過實地考察和在農村生活對農村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調查和了解,簡要論述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背景原因、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及其解決方案

本文以餘姚市康山村為例,分析了造成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還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意見措施。

一、餘姚市康山村簡介

康山村地處餘姚市區北首,距市中心2公里,區域面積3。 5平方公里。東靠北郊村,南臨豐山前村,西隔姚江與畈周村相望,北止旗山、新橋村。交通發達,樑週一級公路,餘禾公路穿村而過,給我村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村土地總面積3026。6畝,其中耕地面積1384。6畝,山林1162畝,水面100畝。總人口2240人,下轄13個村民小組,農户849户,黨員99名,社員代表39人,村民代表40人。20xx年村總收入45110。3萬元,農業收入1935。3萬元,工業收入390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0589。84元元,村集體可用資金212。7萬元。先後獲得餘姚市衞生村,餘姚市計生工作先進單位,街道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村境屬姚江以北平原,地形平坦,間有小山丘,屬古瀉湖地貌,多粉泥土、黃斑泥。氣候温暖多雨,屬亞熱帶季風區。

近十年來,康山村新建了多家公司企業、工廠和化工廠,也發展起了農禽業、畜牧業和養殖業,為村子的發展帶來了動力,創造了條件。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為村子帶來了污染。污水、廢氣的排放、大量垃圾的產生都使村子的河流、土地、大氣有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針對這些情況,村委會也實施了各項措施,進行了治理。

二、康山村環境惡化的現象、特徵及危害

(一)康山村環境污染現象簡述

康山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為突出。該村的環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區域部分,而又以有居民帶更勝。康山村各個自然團都有小溪,這些水量並不豐富的溪流是當地主要的自然水源,不僅灌溉農田,有些當地居民和外地務工人員還經常用以滌衣洗菜和清洗器具。除此之外,在興建了許多工廠之後,大量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之中,雖然已及時處理過該問題,但也對環境造成了影響。曾經的河流還是相當清澈的,沒有水藻,魚蝦也豐富,平時不僅用以洗米,還有許多人去游泳。但是現在已經儼然不是那般模樣,小河裏沉積了厚厚的淤泥,水藻、水葫蘆遍佈,湖水也發綠發臭,部分流段出現斷流現象。

處於這樣的生活環境之下當地村民雖不滿這些情況,已很少使用河水,但也沒有人會主動清理河流。有的居民還在門前溪流中餵養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鴨糞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們還在這樣的水質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據食物鏈的原理,最後傷及當地居民在所難免。

除了水污染,垃圾污染也是比較嚴重的。經常有村民在路邊或者田裏焚燒垃圾或農作物剩餘。焚燒時產生的大量濃煙和焚燒後剩的垃圾灰不僅污染了大氣,也影響了農田的質量。此外,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不如城市居民,即使已經建造了一些公廁和大垃圾箱,但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

另外,在化肥、農藥被推廣之後,大量化肥和農藥被用於田地中,並且隨着水流進入河流之中,這不僅對土地有污染,對河流也造成了污染,更會間接影響到人和動物的身體健康。

(二)康山村環境污染的特徵

1、污染來源多樣。污染源有當地農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生活垃圾和工業生產排放的垃圾,如農作物垃圾、化肥農藥、家禽家畜糞便、瓜果皮、塑料袋、污水等。

2、主要表現為水源污染、垃圾污染。水中產生的水藻過多過快,家禽家畜糞便排放,污染遠遠超過了溪水的自淨能力;生活垃圾過多,垃圾隨處亂扔。

3、污染區域集中於居民區、工農業生產區。很多居民為圖方便就近傾倒垃

圾,所以很多門前和路口段都堆積了很多垃圾廢物。

4、污染時間的全年性。

5、治理的艱難性。環境破壞了需要治理,但是農村環境的治理起碼受到一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1)農民文化素質低下,環保意識薄弱,對環境污染問題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工廠不願治理排放的污水廢氣,因為會影響他們的利益。人們對公共衞生的維護還缺乏認識。

(2)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奇缺。污染起來是舉手之勞,而要治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規模的治理、清除和保護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持是不現實的。

(三)康山村環境污染的危害

這樣的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的嚴重性和廣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當地生態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內魚蝦大量減少,土質遭到破壞。

2、不利於飼養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人是環境污染的最終和最大的受害者。因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環境下成長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滌後的蔬菜;人們所呼吸的是惡臭難聞的被污染後的空氣。

4、間接危害到城市區域。當地被污染的農產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間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於當地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環境換取的繁榮一定是不持久的。總有一天人們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局面。它將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時代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6、對當地形象影響不好。環境的破壞是人們素質低下的表現。

總而言之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時百害而無一利,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當地居民的重視,抓緊治理。

三、康山村環境污染的治理

縱然是困難重重,總不能因噎廢食。權衡利弊,人們還是支付不起環境污染的沉重代價。它所帶來的危害不只影響一個人,而是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人,還有今後的子子孫孫??

治理環境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治理農村環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條件的措施,這樣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方法。

(二)依靠廣大羣眾。“人民羣眾的力量是無窮的”。要發動羣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脱離了羣眾,一切都是空談,毫無價值。

(三)從根本入手,標本兼治。這個根本就是要通過環保教育提高廣大羣眾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發揚熱愛家鄉熱愛家鄉河山的精神,杜絕不良衞生習慣,積極愛護公共環境。人的覺悟提高了,自然就不會再做有害生態環境的事,環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護好。

(四)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這是我國在治理環境污染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根據上述幾點原則方針,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一)加強環保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從分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宣傳教育工作應該由村委會安排人員專人專辦,這項工作應該長期堅持不容放鬆。

(二)制定本村的環境保護工程表。比如先增加公用垃圾箱的數量,並每天增加清理次數;同時開展河流治理,定期打撈河流中的垃圾、清理水藻等。

(三)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全體共同協商制定後嚴格執行,必要時可使用強制措施。

(四)責任到户,責任到人。每户居民負責自家門前路段流域的環境衞生。

(五)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設衞生監督員巡視本村衞生。污染公共環境者應給予一定的罰款。

(六)探索新的運作模式。一個村可以成立一個環保合作組織,每個組設分理處。每個自然團應該選擇合適場所作為垃圾處理場,垃圾焚燒場應遠離居民區。將垃圾分類處理,並進行適當的回收利用。

(七)開展衞生評比工作。在本村轄區範圍內的各個小組或自然團之間進行衞生評比工作,定期評比一次,評比出最佳衞生團隊和最差衞生團寨通報全村,表揚先進批評落後。

(八)嚴禁在上游河段飼養或放養家禽家畜,以免動物糞便造成水質污染。

(九)要控制農村工業污染。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嚴把建設項目環境准入關,禁止淘汰的、落後的生產工藝和污染嚴重的技術、產品向農村轉移。加強對企業進站廢水檢測,防止超標排放廢水進入管網。繼續抓好化工產業的整治,最好能建立污水處理站,並與城市污水管網相連接。對農村的企業實行分類治理,關停淘汰一批非法小加工點,搬遷整合一批基本符合條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確保水質提升。結合行業實際,提出准入條件和排放要求,通過治理來整合提升一批,淘汰取締一批,促進該行業的規範健康發展。

(十)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對新改擴建的規模畜禽養殖企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已投產的規模養殖場,按要求建設污染處理設施並進行限期達標排放。爭取在三年內完成80%畜禽養殖户污染治理,20%農户的生活污水得到處理,全村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置。加強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大投入,爭取出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補助政策,因地制宜利用管網接入集中處理和厭氧動力、生化處理和人工濕地處理等辦法,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度。推廣大嵐鎮有機垃圾太陽能處理的模式。

四、結語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我們並不希望生活早污濁不堪的環境當中,我們呼喚青山綠水,那就要從我們每一個做起,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做起,有時候文明只是舉手之勞。

關於全市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情況的調查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而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市農村環境形勢嚴峻,環境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因此,加強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提高環境質量,建設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我市農村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畜禽養殖污染嚴重。在對新鄭市幾個鄉鎮的調研中我們發現,多數村莊養殖户的養殖設施簡單,除少數村莊外,大多數村都沒有對畜禽糞便進行綜合利用處理,如養殖户聚集的新鄭市八千鄉南部的幾個村莊,多數養殖户都是在自己的家裏進行飼養。少則幾千只,多則上萬只,空氣質量十分惡劣。並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蒼蠅,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活環境。

(二)生產生活污水和生產生活垃圾大部分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在我們調查的幾個鄉鎮中,池塘邊、小河旁、村邊地頭多數成為了農村的生活垃圾場;鄉鎮企業較發達的鄉鎮,都沒有污水處理廠,企業的生產廢水、廢渣和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流或滲入地下。特別是地處城鄉結合部的一些鄉村,個體企業較多,產生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無人管理,環境監管失控。造成農村污水橫流,垃圾遍地,使農村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到目前為止,流經新鄭的雙洎河水質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村水環境的惡化不僅危及農民的身體健康,也影響了農產品的食品安全。

(三)農業生產中過度使用化肥、農藥。這是多年來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不但使農田土壤層有害元素含量超標、板結硬化,水源污染等問題突出,同時也使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突出,降低了農產品質量。農產品殘留通過“米袋子”、“菜籃子”最終也將影響到城鄉居民的食品安全。

(四)能源利用方式落後,清潔能源利用率底。目前,我市農村的主要能源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利用率不高。這樣既浪費了木材、破壞了植被,又污染了大氣環境。有些農村燃燒秸稈現象仍時有發生,產生的煙塵也給城市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五)思想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包括當地農民在內都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視,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思想依然存在。同時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體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對較低,這就造成治理資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難和不足,制約了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

二、幾點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立法。我市應儘快依法制定和實施一批地方性農村環境保護法規、規章和標準。使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堅持綜合利用,實現有效治理。一是要通過綜合規劃和設計配套,使畜禽糞便資源化,儘量實現零排放,解決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的難題。二是對新、改、擴建規模化養殖項目,在項目立項、

選址、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嚴格把關,引導鼓勵企業走綜合利用的路子,實現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三是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農牧、魚牧、果牧相結合的牧—沼—果、牧—沼—魚、牧—沼—菜等種養模式,實現對有機營養物質進行多層次的利用,達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新鄭市新村鎮的文士灣村農民發展豬-沼-果種養模式已有十幾年的歷史,這種模式不僅使農民一年四季不用買煤,也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同時也使飲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加快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步伐。各地要結合文明村建設,協同農辦、水利等有關部門,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扶持,加快農村改水改廁步伐。在這項工作中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資金和農民的承受能力來制定方案,避免操之過急,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四)加快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程度。各級政府應採取一些扶持政策,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予以重點補助。可以先選擇基礎條件好的鄉鎮,建設污水處理廠,其他鄉鎮以後逐步建設。建制鎮要單獨或聯合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廠(場),提高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

(五)積極推行生態村鎮建設,大力推廣和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生態村鎮對農村環境建設具有榜樣和示範作用。可以借鑑外地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特色和產業特色探索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村鎮建設。

(六)加大對鄉鎮企業環境監管力度,確保生產廢水、廢氣、廢渣的達標排放。一是要加大對鄉鎮企業環境監管力度,建設一套完善的環

境監管制度,確保鄉鎮企業生產符合環境管理要求;二是要對污染嚴重的企業予以關停;三是嚴格控制村莊新辦企業,並逐步引導村辦企業進入鄉鎮工業園區,便於集中管理,確保達標排放。

(七)廣泛宣傳發動,提高思想認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及時報道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揭露和批評違法行為,提高農民羣眾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羣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維護農民羣眾的環境權益,尊重農民羣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農村環境質量評價結果應定期向農民羣眾公佈,對涉及農民羣眾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應當聽取當地農民羣眾的意見。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4

隨着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城市地區對企業的環保門檻越來越高。為降低生產成本,大量企業開始向農村地區轉移。由於面臨發展經濟的壓力,這些地區在放寬招商引資標準的同時忽視了環境保護,使污染轉嫁現象有了可乘之機。於此同時,農民為保護自身的生活環境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維權活動,有些維權活動甚至造成了農民與當地企業、政府關係的僵化。如何協調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成為實現農村和諧發展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

本次調研主要是在實地考査xx縣xx鎮xx村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採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調查當地農民的環境意識,分析當地農民維權特點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闡述了農民環境維權的困境,並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一些改善維權困境的建議。

關鍵詞 污染轉嫁 農民 環境意識 維權困境

一、xx村環境轉嫁狀況

經過實地走訪,我們認為,xx村污染轉嫁問題主要體現在鮑邱河的水質污染和外來垃圾污染上。

(一)鮑邱河的水質污染

根據調查問卷,村民們認為排在第一位造成鮑邱河水質惡化的原因是“企業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這印證了xx村的環境污染是由污染轉嫁引起的。根據學界的通説,污染轉嫁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工藝和生產線的轉移,即將高污染、搞耗能的產業、工藝、設備轉移到另一區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轉移地;另一種是廢物、危險品的轉移,即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將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污染廢棄物、含有放射性的廢物、有毒有害物質及其他危險廢物轉移到另一區域。“企業污水排放”屬於工藝和生產線的轉移,據村民們介紹,鮑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近的兩家鋼鐵企業,這兩家企業是xx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黑色金屬製品業(屬於高污染產業)的龍頭企業,企業排放的未達標的污水污染了鮑邱河。“生活垃圾”則屬於廢物、危險品的轉移,上游燕郊產生的生活垃圾未經處理排入鮑邱河,這些污染廢棄物順着水流到達xx村,造成了當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來垃圾污染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意外的發現了外來垃圾污染,其觸目驚心的程度是我們沒有料想到的。據村民們介紹,外來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從附近的北京、廊坊等地運來的,他們把可以賣錢的垃圾回收,其餘的直接就地丟棄。村裏外來垃圾堆放點的規模令我們乍舌。以一座收廢舊的房子為中心,方圓2-3平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別是房子背後的一眼池塘,塞滿了各色各樣的垃圾,垃圾發酵後混雜在一起的惡臭讓人無法呼吸。

二、農民環境意識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總結出一些污染轉嫁背景下農民環境意識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第一,農民的環境認知意識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認知意識仍有待加強。隨着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在農村的普及,農民與外部世界聯繫越來越密切,他們通過大眾媒體對環保方面的知識也有了一定的接觸,瞭解了環保的重要性。但由於國家的環保宣傳主要集中在城市、宣傳內容也以城市居民為受眾設計,貼近農民的環保宣傳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農民的環境認知意識在理性層面仍較欠缺。

第二,農民有提高環境認知意識的願望和需求。隨着環境污染由城市轉向農村,環境污染對於農民不再是一個遙遠的詞彙,農民都有了解更多環保信息的願望。對與自身關係密切的環保信息,例如遭到環境侵權後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當地環境質量信息等,成為農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環保信息。他們普遍抱着“學以致用”態度對待環保信息,希望掌握這些信息後能更好的解決自身面臨的環境問題。

第三,農民的環境維權意識有較強的滯後性。只有當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到自身生產生活時,農民才會想到維權。我們在訪談中瞭解到,xx村村民維權始於村裏的飲用水受到污染,已無法飲用。在企業污染環境的初期,農民並不知曉,或者雖然知曉,卻由於自身沒有受到實質損害而未及時維權,環保知識的缺乏和權利意識的薄弱導致了農民維權意識的滯後。

第四,農民的環境維權意識有一定的狹隘性。農民在環境維權中對政府有極大的依賴。從環境監管、接受環境投訴、到負責解決環境問題,只要出現了問題,農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政府。這與我國傳統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關。傳統中國,行政權力強大,行政權力同時行使了司法權和部分立法權,演變延續至今就成了“只要找政府一切問題就能解決”的現象。但在沒有分析各種維權方式利弊的情況下,盲目依賴政府,會使農民維權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當找政府後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這種對政府的嚴重依賴會轉化成對政府的嚴重失望。當然,農民維權意識的狹隘性也與其對其他維權方式的不瞭解以及其他維權方式的無效性有關。以環境訴訟為例,我們的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民對環境訴訟不瞭解,就更不用説利用訴訟維權了,而現階段環境訴訟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難以進入農民維權的視野。

三、農民維權的困境

為什麼農民的維權之路如此艱辛?xx村村民在問卷中給予了我們一些啟示,結合調研中的所見所聞,我們對農民維權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國家政策的偏差、政府在諸多領域的缺位與農民對政府的依賴之間的矛盾

我國長期以來的政策都體現了“重城市、輕農村”的特點,不僅農村經濟發展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農村的環境和農民環境權的保護也為公共政策所忽略。雖然這幾年國家不斷出台各種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糾正,但幾十年積聚產生的問題不可能馬上得到解決。

此外,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的諸多領域存在缺位現象,具體表現在:第一,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及其他資源投放嚴重不足。中國環境保護投資幾乎全部用於城市和工業,農村的環保設施投入幾乎為零。 這一問題在xx村也存在:村裏沒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設施,生活垃圾隨意傾倒;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鮑邱河。第二,農村環保機構不健全,監管力度不足。我國的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點源污染防治的基礎上的,對農村環境污染及其特點重視不夠。當前,最基層的環保系統是縣一級環保機構,只有少數鄉一級政府設有環保辦公室、環保助理、環保員等,但這些機構和人員的工作職責並不明確,使得廣大農村地區基本屬於環境監管的空白狀態,無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環境污染的發生。

中國農村鬆散的組織結構在集體行動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別是在提供像環境保護這種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環境維權過程中,農民表現出對政府的嚴重依賴,但國家政策的偏差和政府的缺位使得農民無法從政府獲得其期望的結果。這一矛盾已成為農民維權活動中最顯著的矛盾。

2.政府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理念之間的矛盾

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之間本應該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但由於多年來我國奉行“經濟指標至上”的發展觀念,一些農村地區的基層政府在發展過程中“唯經濟論”,盲目擴大招商引資規模,降低招商引資門檻,哪怕引進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也在所不顧。引進上述項目之後不但不對其進行環境監管,反而為其污染環境提供種種便利,對觸犯環境法律的責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斷增長的同時當地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先污染、後治理”這種本末倒置的發展理念本應該予以摒棄,但對經濟增長的盲目追求使得這一錯誤觀念仍有生存空間。

3.農民對自然環境的嚴重依賴與其在環境保護中的雙重弱勢地位之間的矛盾

農業是最大限度依賴於自然的生產部門,農民的生活資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於自然資源,如飲用水、燃料、食物等。雖然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獲得生活資料的途徑更加廣泛,但從自然界直接獲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徑,這使得自然環境對於農民的生存和發展質量有更直接的影響。但農民在環境保護中卻處於雙重弱勢地——相對於污染企業的弱勢和相對於城市居民的弱勢。 相對於污染企業的弱勢地位,使農民在與污染企業談判和抗爭中處於劣勢;相對於城市居民的弱勢地位,使得農民在分配環境保護資源、組織城市污染轉嫁等方面處於劣勢。這一矛盾使得農民的環境權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農民環境維權能力的薄弱與環境維權的複雜性、高成本之間的矛盾

首先,由於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農民的環境維權意識不強,缺乏抵制環境污染的主觀能動性;或者雖然有較強的維權意識,但不瞭解必要的維權知識,不知如何維權。其次,小農經濟在當今農村仍普遍存在,農民之間的聯繫較為鬆散,這使得對集體力量依賴性較強的環境維權在農村難以開展。再次,基層政府的不支持也減弱了農民的環境維權能力。有的基層政府與污染企業關係密切,甚至包庇、縱容污染企業的違法行為;有的基礎政府對農民維權活動抱有偏見,認為農民是在“胡鬧”,為了保持當地社會穩定,對農民的環境維權活動進行壓制。另外,農民的經濟條件也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環境維權能力。

與此同時,環境維權比一般維權更復雜、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現在:第一,證據收集的難度很大。環境污染損害的滯後性和複雜性使得環境污染案件的因果關係難以認證;另外,環保部門攝於政府的壓力常常不敢出具鑑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實的鑑定。第二,環境維權的成本很高。證據的收集、因果關係的證明等都需要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的介入,這必然產生高昂的律師費、鑑定費用,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農民無法支付這些維權成本。第三,維權結果的不確定性。即便農民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收集證據、並向有關部門反映了相關情況,結果並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業大多是當地政府的利税來源,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環境執法。

四、建議

完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等立法方面的建議,早已引起國家的關注,我們無需“老生常談”,我們在該部分提出的建議主要結合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的農民維權困境,圍繞“如何在實踐層面保護農民環境權益”這一主題展開。

(一)建立農村環保機構,保證環境保護資源的公平分配

鑑於現實中環保部門往往受制於地方政府,無法公正執法,因此應建立一個獨立於地方政府,直接受環境保護部管轄的環保執法系統。為了彌補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的缺位,政府應建立農村環保機構並配備相應人員,提高基層環保執法者的業務能力;明確農村環保機構的職責和執法手段,防止權責不分,互相推諉現象的出現;擴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投入,確保農村環境保護經費充足,環境檢測設備齊全,為農村環境執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質上的保障。

(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在環境維權方面對政府有嚴重的依賴性,因此作為溝通政府與農民橋樑的村委會無疑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目前我國農村已經普遍建立了村委會。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委會有負責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職責,這其中當然包括代表和維護村民的環境權益。村委會的普遍性和職責的法定性,由村委會代表農民主張環境權益無疑是一個“性價比高”的選擇

但現實中村委會作為代表維護農民權益仍存在不少困難,第一,村委會代表農民維護環境權益沒有經費支持。目前村委會的經費很少,假如將本來就少的經費拿出一部分用於環境權益的維護,村級財政將更加捉襟見肘。為此,國家可以加大對村級財政的轉移支付,提高村委會的活動能力;還可以賦予村委會為採取環境維權行動合理籌措資金的權利,但同時也要建立監督機制,防止該權利成為村委會謀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會代表村民提起訴訟的資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質疑。現實中,法院常以村委會“與案件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為由,拒絕村委會代表村民提起訴訟,鑑於農民維權力量的薄弱性、環境污染的集體危害性、環境維權的複雜性等原因,法律應該確定村委會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訴訟。

(三)完善環境宣傳教育體系,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

農民是農村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農民的維權意識,對於改善農村環境意義重大。首先,應藉助社會輿論、媒體等途徑,增強廣大農民對環保知識、環境維權等的認識能力,鼓勵農民積極維護自己的環境權益。調查中我們發現,大眾媒體在環境信息的傳播方面已成為農民的首選,因此社會各界應利用好這個平台,提供更多易於農民接受的環保信息。其次,建立農村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目前地方政府或者對本地的環境狀況不甚瞭解,或者有所瞭解但不對農民公開,這些做法是與我國的信息公開立法相違背的。因此,應儘快建立農村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為農民監督當地環境提供條件。再次,支持各種ngo向農民提供環境維權服務。這可以有效解決政府對農村環境資源供給不足和農民對環境資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由於農民對ngo的瞭解較少造成農民在遇到環境問題時向ngo尋求幫助的意願較小,因此,政府應該創造寬鬆的政策、法律環境,並加強引導,讓更多的ngo走進農村和農民,為他們提供相關環境服務。

(四)擴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適用範圍

目前中國的法律援助對象主要是生活困難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農民工,不包括在農村居住的農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對象“生活困難”,但農民沒有固定收入,難以證明自己的收入狀況。二,農村貧困面太大。我國農村人口比例較大,法律援助機構的力量和資源本身並不充裕,無法滿足農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較窄,農民因環境污染所受到的損失往往不符合申請法律援助的範圍。

由於中國農村人口多,貧困人口數目較大,對農民提供法律援助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我國應針對農民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法律援助機制。為了解決法律援助資源緊張的狀況,該機制可以是一個多方參與的機制。一方面,政府應充分依託現有的法律援助機構和資源向農村傾斜,;另一方面,政府應鼓勵並積極創造條件,讓社會各界為農民提供相關的法律幫助。

農村環境調查報告15

應國家xx規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號召,在學院團委暑期社會實踐籌備工作逐漸開展的前提下,我們綠色行動團隊-濰坊分隊於7月25-7月27號在壽光市洛城街道開展了我們的調查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目的是尋找農村垃圾污染現象,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調查活動順利進行。

本次活動的主要活動地設置在“蔬菜之鄉”-壽光,我們幾個人分成三支小隊,分別到不同的區域去進行問卷調查、實地造訪、羣眾交流等方式獲取各種信息。壽光作為一個農業比較發達的城市,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棚蔬菜,據調查,壽光40多萬個蔬菜大棚每年要產生近120萬噸蔬菜垃圾和秸稈,大棚垃圾也成為了一個不可忽略的環境問題,雖然絕大多數地區都已經設置了大棚垃圾存放點,由專人統一清除並且通過技術處理生產出沼氣和有機肥等,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還是有一部分地區由於地形偏僻或者道路難行而並沒有設置垃圾存放點。

上述圖片中,大棚垃圾或堆放在路邊,影響交通,或聚集到一塊,無人處理,這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同時,對農民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隻有一小部分人關心大棚垃圾的處理問題,大多數人表示無能為力。本次調查活動我們掌握了部分農村垃圾污染的數據,這為我們分析問題,查詢資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兩天的調查走訪活動,我們得出幾點結論:第一個是大棚垃圾年年會有,而且數量非常多,這比較符合“破窗效應”,如果一户農民亂扔垃圾到一個點,那麼不久之後,這個地方便成為垃圾集中地。第二個是農民的環境意識不強,雖然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習慣性的普及環境保護的知識,但是,總是感覺力不從心。此次活動,讓我瞭解了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雖然工業污染很少,總體環境比較美,但是大棚垃圾還有待於改善,這個,我們會在後續調查中陸續尋求解決辦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