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4篇

作文9.58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優秀的名言吧,名言可以帶來警醒和激勵,有助於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事。什麼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4篇

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1

1、習文通古今,惠民在人心。

2、弘揚傳統美德,繼承傳統文化。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4、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5、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勸孝歌》

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8、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9、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0、傳承弘揚文明,鼎立世界中華。

1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2、人必先自愛也,然後人愛諸;人必先自敬也,然後人敬諸。——揚雄《法言·君子》

1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唐〕韓愈《師説》。

14、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

15、人之有德與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策》

16、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1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18、傳承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

19、傳統是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極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毀。——恩格斯

20、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2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2、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23、師以質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 ——(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24、最革命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古老的傳統的人。——羅曼·羅蘭

2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6、狗咬人,有藥治;人咬人,沒藥醫。

27、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説》

28、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29、千古文化留遺韻,一代文明展新風。

30、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

31、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32、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3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34、弘揚傳統文化,守護精神家園。

3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36、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北朝樂府民歌

37、古老的種子,沱生命的胚芽藴藏於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裏播種。——泰戈爾

38、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39、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孝經。天子章》

4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4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42、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4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44、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形勢解》

45、博覽五千年,塑造當代賢。

46、文化遺產,讓中國更有魅力。

4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4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衞靈公》

49、不師者,廢學之漸也。——《呂衡州文集·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

50、傳統文化,讓生活更美好。

51、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

52、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孟子·公孫丑上》

53、發誓發得靈,監房無罪人。

5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55、繼承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56、無論哪裏,原則的基礎就是傳統。——美國

57、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58、若要好,問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齣。

59、傳承國學精華,陶冶精神情操。

60、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61、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

62、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63、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6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5、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66、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67、疾學在於尊師。 ——《各氏春秋·勸學》。

68、保護古蹟,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69、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70、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71、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7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7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7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75、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苟子》。

76、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77、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麼傳統就一無可取。——艾略特

78、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79、業精於勤 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80、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81、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宋)劉過《湖學別蘇召叟》。

8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

8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84、弘揚文化遺產,構建文明世界。

8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6、傳華夏文化,通古今未來。

87、有理擺到事上,好鋼使到刃上。

88、弘揚傳統文化,締造華夏智慧。

8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9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91、保護歷史文化,啟迪現代文明。

9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93、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94、不是你的財,別落你的袋。

95、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 ——楊雄《法言·學行》。

96、知儒道孝易,看學苑汶林。

9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98、當着真人,別説假話。

99、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學而》

100、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孟子

101、傳播東方智慧,文化潤澤心靈。

10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10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04、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0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衞靈公》

10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07、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108、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0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0、弘揚傳統文化,共建幸福中華。

111、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鑑》

112、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説》

113、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輝煌。

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2

一、弘揚傳統文化的名言警句

1.,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4.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5.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6.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7.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8.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0.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破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

11.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2.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13.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4.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15.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二、弘揚傳統文化的勵志名言

1.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2.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3.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管子·五輔》

4.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5.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6.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7.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8.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9.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10.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1.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3.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14.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15.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6.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17.,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

18.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9.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20.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三、關於弘揚傳統文化的名言

1.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2.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4.損,謙受益。——《尚書》

5.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7.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8.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9.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10.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1.於勤,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12.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3.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傳》

14.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15.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

16.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策林》

17.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8.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19.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0.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3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1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衞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説》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于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關於傳統文化傳承的名言}.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關於傳統文化傳承的名言}.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鹹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5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關於傳統文化傳承的名言}.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62.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關於傳統文化傳承的名言}.

64.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71.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81.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鑑》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關於傳統文化傳承的名言}.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莊子·山木》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116.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關於傳統文化的名言4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

釋義: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所在,不能夠光看一個人的成就而否定別人。所謂持有所短,寸有所常,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勢,我們在瞭解文化的時候,不能站在狹隘的角度去看待,一定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明白當事人的'心情和他寫出的文字是怎樣的一種訴求。

2.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釋義:我們應該對國家的利益看得比個人的利益還重很多,在戰國時候的顏就是因為為國家奮鬥,為國家犧牲,所以才有了5000年文化的傳承,才不會被外國的帝國主義所滅亡。只有當一個民族團結的時候,我們才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有更多的發展。

3.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傳》

釋義:雖然我們一直在説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也不能過於迂腐,有一些變化,我們不需要為具有一些祖宗的規矩,我們也一定要要做出改變。人只有不斷的變通,才能夠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古代的傳承只是給我們一個精神的撫慰,以及一個方向的指引,我們一定要探索出更廣闊的天地。

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釋義: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在,信用體系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一個沒有信用的人,他會被這個社會所唾棄,一個沒有信用的人,他在這個社會將舉步難行,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他。

標籤: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