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元宵節習俗合集(15篇)

作文2.2W

元宵節習俗1

江蘇泰州過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習俗合集(15篇)

元宵節泰州有5大習俗,吃元宵、鬧元宵、猜燈謎、放煙火、送吉祥。

吃元宵是我國民間普遍都有的一個習俗,“北方人稱為元宵,其實就是南方的湯圓。”因為“湯圓”與“團圓”音近,代表“團團圓圓”,寄託了家庭幸福和睦的美好願望。

泰州的鬧元宵主要是舞龍、舞獅,蕩湖船、挑花擔、滾連湘等民俗表演,大家穿着錦繡服飾,一起狂歡。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猜燈謎最早出現在宋朝,大家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以燈懸謎,所以叫“燈謎”。

放煙火也是流傳很久的習俗,“放煙火主要是驅災避難、祈福”。古時在泰州,城裏富貴人家會在這天買煙火燃放。農村貧窮人家買不起煙火,就自制“孔明燈”,在中間裹上“燈芯”,用火點燃,放上天。

送吉祥則是泰州部分鄉鎮特有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親戚朋友要給新婚的新娘子送橋樁、送子觀音等,以祝福早生貴子。還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橋,同樣是求子。

江蘇江陰元宵節的.習俗

在江陰,舊時一些鄉鎮有在元宵節接灶君的習俗,從正月十三日起,便在灶前掛荷花形燈盞,以示對“灶君”的敬意,同時在屋檐下懸點彩燈,正月十五晚上要在灶上擺設香燭、供果,迎接灶君,祈求保佑。

正月十五鬧元宵、賞花燈的花樣經就更多了,長壽有百鳥燈;西石橋有茶花擔、高蹺;申港有舞段龍,利港有調九獅;華士有漁籃花鼓,都素負盛名。舊時,燈會以城隍廟懸燈敬神為最盛。正月十三上燈後,觀者如潮,彩燈目不暇接,一直延至十八日“落燈”。城隍廟內有兩處尤為引人流連忘返,一處是名為“鏡台”的一盞大紙燈,裏面點燃許多支蠟燭,熊熊燃燒,火光透過糊燈的水晶紙,像一座耀眼的立體粧鏡。另一處是正殿中城隍娘娘戴的龍冠與鳳冠,平時不輕易示人。冠上的翡翠,是用翠鳥的羽毛粘上去的,龍冠上有大小39條龍,鳳冠上有大小31只鳳凰,全部是金片、銀線裝飾而成。那是由7個一流銀匠,花了3年功夫才雕鏤成的。可惜這些江陰城隍廟內的瑰寶,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的炮火隨同城隍廟一起化為灰燼。城隍廟被毀後,近旁的東隱道院稱小城隍廟。

早些年,江陰農村老百姓對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比較淡薄的。生產隊裏冬閒的日子並不長,一般在春節前一週的時候,生產隊長才不安排活計,而到了年初八,就聽到生產隊長吹起下田出工的哨子。元宵節那天,家境殷實的人家會安排吃“團圓”(湯圓),絕大多數人家是沒有什麼特殊的“紀念”的。雖然也有“調龍燈”、“舞獅子”的活動,但不普及。

現在,人民生活富裕了,許多元宵節的傳統活動又在農村中恢復起來。每逢元宵佳節,江陰城鄉同慶,共同上演“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的盛況。

江蘇武進縣元宵節的習俗

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江蘇蘇州元宵節的習俗

蘇州習俗,自元旦至元宵節,火爐中燒炭墼,稱為“歡喜團”。淮安人傳説,吃湯圓可以接到財神,所以從大年七年級清晨各家就開始煮湯圓,直到元宵節,天天都有湯圓吃。

元宵節習俗2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日,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

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為了我國全民性的狂歡節,所以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習俗:

大部分地方元宵節習俗有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還有擂鼓、舞龍、舞獅等活動,但南北各地風俗也有獨特之處。

1、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製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麪、高梁米面等。

3、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日。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所以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習俗3

今天早上起牀,媽媽説要下元宵吃。我聽了,心花怒放,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愛吃元宵的啊! 媽媽先往鍋裏倒上一大半的水燒開,再接二連三地將元宵寶寶們放進鍋裏“泡温泉”。沒過多久,媽媽掀開鍋蓋,一股熱氣便迎面撲來,一個個元宵寶寶在沸騰的水裏跳起了“芭蕾舞”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放到桌子上,我抄起一個勺子,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子旁。

碗裏那潔白無瑕的元宵寶寶們有大有小,個個都從水裏探出小腦袋,好奇地望着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我舀了一個小的`,靠在嘴邊,吹了吹,送進嘴裏,再一咬。啊!軟軟的,香香的,甜甜的,裏面那飽滿的濃汁都流了出來。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

我“風捲殘雲”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飽飽的肚子,滿意極了!

元宵節習俗4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在有着[]00多年曆史的古都北京,元宵節這一天更是熱鬧非凡,尤其在明清時期,一到農曆正月十五,北京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來人往,看花會和賞燈會,使整個北京城洋溢在歡樂的氣氛裏。

老北京的民俗節日氣氛歷來是十分濃厚,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活動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一是花會,在白天舉行,地點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裏,以各種娛樂活動為主,包括耍獅子、踩高蹺、扭秧歌、劃旱船、猜謎語及各種小吃的叫賣和民間工藝品的展賣等。其中以耍獅子的場面最熱鬧,所謂的耍獅子也叫“舞獅”或“獅子舞”,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同時也是一種很流行的民間體育形式,遇有喜慶的日子,藝人們相聚在一起,舞獅、耍獅,表現歡樂喜慶的。特別是每逢民間的重大節日,更是熱鬧。小到由一兩個人舞動的獅子,大到由五六個人舞動的獅子,伴着鑼鼓,翩翩而舞,氣氛異常活躍。

二是燈會,在夜間舉行,一般從正月初十開始就行動起來,人人動手,家家户户扎花燈、點花燈,特別是到了元宵節的夜晚時分,更是舉燭張燈,結綵為戲,供人觀賞,所以元宵節又稱“燈節”。在明清時,花燈的樣式最為繁多,數不勝數,蓮花燈、八寶燈、八角燈、高角燈、龍燈等,特別是在今天的“燈市口”一帶,更是花燈薈萃,買賣花燈、放花燈、賞花燈,成了一條燈的'河流,“燈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來。

三是吃元宵,這是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古時候人們把元宵這種食品叫湯圓、湯糰或糰子,只因在正月十五這天食用,所以便把這一天叫成了元宵節。為什麼元宵節要吃元宵呢?因為元宵節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陰曆年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又含着一個“圓”字的同音字,象徵着團圓、美滿、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們多取其意,要吃元宵。那為什麼又有“鬧元宵”之説呢?“鬧”就是指熱熱鬧鬧地歡樂一天的意思。因為我國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一年中比較清閒的是“冬仨月”,元宵節過後,氣温逐漸變暖,萬物復甦,冬閒已經過去,就要備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閒了,所以元宵節這天歡樂一番,既是一種“放鬆式”的休閒活動,更是表現人們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用歡樂的笑聲和喜慶的鑼鼓聲,在吉祥的氣氛中,迎接豐收一年的來到。

近二十幾年來,元宵節已被賦予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和人文色彩,其活動內容也不僅僅是看花會、賞燈會和吃元宵,而是向多元化方面發展。人們藉助這個喜慶的節日,開展多種文化娛樂活動和經濟交流活動,在祥和、喜慶、美滿的氣氛中,相互傳遞一份真情和愛心,希望新的一年幸福快樂。

元宵節習俗5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與土元十五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三個合稱“三元”,分屬於天、地、水,“三官”的誕辰。因元宵是節日食品而得名。元宵節又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我們鄉村的元宵節非常的熱鬧。看,有舞龍燈的、有逛廟會的、有放水燈。

鄉村的元宵節主要活動是觀賞花燈,所以又稱“燈節”。在這個節日裏還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灶火、猜燈謎等習俗。

在這天晚上有的人 還 放許願燈,放水燈,再把自己家裏的`燈全開起來,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把這麼多的燈都開起來?是不是太浪費電了?”媽媽説:“不浪費,那叫‘滿堂紅’。”哦!原來如此,在這元宵節的時候,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地方的村民舞龍燈,可熱鬧了。我們還在橋頭兩端點上燈。有些大人會一起打牌,搓麻將,鬧到很晚很晚的才肯罷休。

在元宵節的這天晚上,電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精彩節目插放,有小品、舞蹈、歌曲,反正應有盡有。於是,我又天天盼望過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之一,我喜歡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6

舞獅子

舞獅在我國曆史悠久,從北方到南方,從城市到鄉村,逢年過節及慶典盛世都可以見到歡快的舞獅活動,把老百姓的歡喜心情表達的是淋漓盡致,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着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獅舞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獅舞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獅舞的生動描寫。現存獅舞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南獅具有較多的武功高難技巧,神態矯健兇猛;北獅嬌憨可愛,多以嬉戲玩耍為表演內容;根據獅子假型製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獅舞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元宵節習俗7

閩南元宵節習俗一、馬隊閣

以兒童着嶄新古裝,各飾戲中角色,騎在盛裝的馬背上參加遊行。閣,採用古代的閣棚,如牀狀故又稱“閣牀”,上面架起長方形的棚子,分“粗閣”和“細閣”兩種。上有綵綢或佈景,兒童1至3人,粧成戲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後由4人扛閣遊行,這是“粗閣”。“細閣”則是閣中有一個古裝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形象古樸優雅。

閩南元宵節習俗二、獵户陣

獵户陣全陣成員數十人,各披“獵裝”,分別手執各種兵器(十八般武藝齊全),為首者披掛戎裝騎馬開路,陣中還有若干人扛着禽獸及虎皮隨行,頗有架勢。不時還打出各種套路,十分壯觀。

閩南元宵節習俗三、元宵燈會

元宵花燈象徵子嗣繁衍、人丁興旺。元宵燈節形成後,人們又根據燈與“丁”同部首的關係,將元宵花燈與生男聯繫起來,認為花燈具有使婦女生男的神力。在閩南、粵東方言中,“丁”與“燈”諧音,兩地人們則據此認為花燈有預兆生男的吉祥意義。因此,元宵節掛燈、送燈、婦女觀燈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其是生男孩的意義。

閩南元宵節習俗四、“請替身”

舊時泉郡元宵節有“請替身”之俗,“替身”又稱“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紙人,其數目應與自家人口數相同。晚上“請替身”時,需擺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婦先焚香,斟酒,少頃,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觸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時口中念道:“吃肉緊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災。”然後把“替身”送到户外燒掉。人們認為這樣可在新的一年消災弭禍,前途光明。

閩南元宵節習俗五、祀“棕蓑娘”

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準備好一隻一寸長的小紅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後結伴到廁所內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綆(織),教阮紡。教阮綆布好布邊,教阮做鞋好後跟。教阮舉大針、補大求;舉針仔,挑繡球。舉剪刀,剪花樣,剪得照人照人樣。”祀畢,焚化小紅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其意在於乞求來日心靈手巧,精於女紅。

閩南元宵節習俗六、吃元宵

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謂之祭春,並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圓滿吉慶。元宵節前後,若有親友來訪,也常以元宵待客。

閩南元宵節習俗七、敬神明

元宵節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後閤家吃潤餅菜,寓意團圓美滿、包金包銀之吉兆。

閩南元宵節習俗八、“聽香”

“聽香”者一般為小姑娘或青年婦女,主要是預卜姻緣,或祝福夫婿出門做工、討海、“過番”平安賺大錢。“聽香”者先在自家廳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點迷津,然後手執一炷香,按占卜准許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門邊和窗下,以聽到屋裏人家説的一句話,去圓析所問之事的結果。過去泉州有“正月十五聽香小仙夢”之俗語,如果元宵夜聽得不過癮,耐心等到中秋夜,還有機會再聽聽。

閩南元宵節習俗九、元宵“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傳統藝術形式,有人們熟悉的“貢球舞”(綵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籠吹、、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獅、弄龍、閣車、高腳戲、歌仔戲、裝人、紙塑巨像、“旗鑼鼓槍”等。

閩南元宵節習俗十、“裝人”(粧人)

即化裝成古戲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稱“裝人”。前導持一面卷書牌,上書表演單位(境、村)名稱,繼以五音鑼鼓開路,表演節目有人們喜聞樂見的“陳三五娘”、“鄭元和”、“親姆打”、&ld

quo;西遊記”、“白蛇傳”、“打鐵記”、“騎驢探親”、“公背婆”、歌仔戲等等。

閩南元宵節習俗十一、錢鼓舞

一種傳統古典舞蹈。表演者各執皮製錢鼓按音樂節奏起舞,形式多樣,有綵女錢鼓舞,有配合“昭君出塞”的遼人錢鼓舞等。

元宵節習俗8

時逢元宵,我輕執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欄頭,只望夕陽拍遍芳亭。你輕倚在我的肩膀,閉目呢喃。望着滿亭的碎金與斜掠的雙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滿,只有安祥。

黃昏裹着一層薄紗退去,月兒便浮上柳梢。清淨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濕透一片情誼。你的耳語在靜靜縈迴,於我的胸前,我的腦海。不知月宮上的仙子,是否還深情地望着吳剛?也不知那棵桂樹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燈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帶着孩童般的天真牽着我衝進花海。天上下着絢麗的煙火雨,雨點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顏。你輕扯我的衣襟,只為人流的喧鬧。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燈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燈火,還是身旁帶笑的你。

你拉着我選一對花燈,一朵旱蓮,一朵雨荷。於來往不息的人流裏,兩朵花綻着粉撲的笑顏,如你我的笑顏。我此刻只願:今夜永駐,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們的歡顏。

花零水流,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陽顫影。只是夕陽在芳亭上只拉出我那條長長的.孤影,碎金亦被潤得迷糊。眼前猶是那對春燕,唯不見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陽,落入山崗。

月據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靈。我的胸膛,我的腦海,也不止地湧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廣寒宮寂寥,把你偷去?還是你忘時日?冰冷的月光傾注在我的臉上,留下淚花。

煙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涼在我的心頭,我彷彿只剩一個空殼,沒有靈魂。此刻的我終於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煙火,而是身旁曾帶笑的你。

人流將我衝至花燈前,還是一朵旱蓮,一朵雨荷。花影裏映着陣陣的憂傷,眼影裏泛着曾經的你。我的淚終於決堤,濕月亮,也濕衣襟。我此刻只願:悄無今夜,悄無今夕。天上,那顆星終於暗,地上是我的傷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陽卻不曾升起,我顫抖的手在發黃的草紙上書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不知紙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淚水?

元宵節習俗9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吃元宵代表着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2、耍龍燈:

舞龍是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裏面節目之一。龍是中國古老的圖騰,正月十五耍龍燈已經遍佈全國各地,乃至全球各個華人聚居的地方!

3、舞獅子: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

4、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5、送花燈:

送燈又稱送花燈,漢族傳統民俗,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6、踩高蹺:

踩高蹺亦作“踩高蹻”,一種民間雜技。表演者裝扮戲劇或傳説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腳裝置的木棍,邊走邊表演。高蹺會一般由羣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7、祭門祭户: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迎紫姑:

迎紫姑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漢族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傳説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漢族民間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9、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着節日盛裝,成羣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莒縣農村男女老少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走老貌”,據説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10、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活動,這項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説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元宵節習俗10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新年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母親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着冰櫃裏琳琅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母親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父親母親帶着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麼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後,我在網上閲覽了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説啊。

以前,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和傳説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祕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元宵節習俗11

一、吃元宵

吃元宵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習俗,多在元宵節吃,也有當點心吃,一般有多種餡料,其中豆沙餡的最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還有酒釀小圓子等種類。意喻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二、觀燈

觀燈是元宵節期間的漢族傳統民俗活動。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漢族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漢族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漢族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四、耍龍燈

耍龍燈又稱舞龍、龍燈舞,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漢族舞蹈。

五、舞獅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元宵節習俗12

一、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

1、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

燃燈之俗始於漢代,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另一説元宵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2、元宵節掛花燈的傳説。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而手機短信就留出了空間,即便僅是轉發短信、牆角。手機短信由於網絡寫手的介入而顯得精彩紛呈,是用我的名字為題材創作的。而現在,這是其中的兩種。唐代的`燈會是“以白糖,如此表達友情,或煮司或油炸。於是,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賀卡。由於”春晚“節目追求雅俗共賞,期待未來家庭幸福,郵局裏更是堆積出小山般的掛曆郵品、棗泥等為餡,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每到這一天夜晚,團團圓圓,即互動又輕鬆。

3、元宵節的簡介。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元宵節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裏,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着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二、元宵節的習俗。

1、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温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2、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

3、踩高蹺、。

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元宵節習俗13

老上海元宵節習俗:舞龍舞獅

元宵節大街上有舞龍燈、戲獅子等表演,龍燈分金龍、青龍、白龍。舞龍燈邊行進,邊翻滾,舞者如痴,觀者如雲。豫園元宵燈會精彩紛呈,《瀛壖雜誌》記:“上元之夕,羅綺成羣,管絃如沸,火樹銀花,異常璀璨,園中茗寮重敞,遊人畢集……遠近亭台,燈火多於繁星,爆竹之聲累累如貫珠不絕,藉以爭奇角勝。”

這一夜,滬城內外大街深巷上,小囡低拉兔子燈、大孩高舉小紅燈,燦燦華燈,如流星閃閃,幾分神祕,恍如夢境!詩云:“錯認瑤池卻未真,滿園花柳及時新。試燈風裏遊人集,半是嬉春半探春。”“十里珠簾都不卷,看燈人看看燈人”。夜深,豫園九曲橋等處燃放大花筒、九龍、花蝴蝶等焰火……

上海農村農田裏掛上一盞燈,稱做“望田燈”,預兆五穀豐登,討個太平年成。吳淞一帶店家掛跑馬燈、魚燈等,鄉間各廟宴神,在廟門前立燈塔、架橋燈,饒有情趣。

清文人陳伯熙在《上海軼事大觀》中寫道:“元宵懸掛燈綵,婦孺輩牽率夜遊,有‘走三橋’之語。”昔人有詩云:“元宵踏月鬧春街,同走三橋笑墮釵。一路看燈歸去晚,卻嫌露濕牡丹鞋。”城隍廟豫園一帶,嬉春仕女,鞭絲帽影,鬢影衣香,踵趾相錯,肩背交摩……

老上海元宵節吃什麼

今天,我們一起來尋覓記憶中老上海鄉村元宵節幾段塵封的剪影:上海縣農民元宵夜食南瓜、苦草、高粱圓子,黃、綠、紅三色兆豐年;或做12只大圓子,用手指在圓子頂端撳出潭印,蒸熟後看潭中積水多少,以卜當年每月雨水。川沙居民元宵愛吃謝年的“收心餛飩”,入夜,寺廟前高懸七層至九層紅燈,農人手持火把走在田頭“調火龍”,唱:“花三擔,稻六石,赤米綠豆收兩石”,祝禱豐收;他們還點燃田邊茅草,俗稱“炭茅柴”。

南匯地方家家做高粱、糯米圓子,中午包餛飩,夜裏,孩子們玩“炭茅蕩”,舉着火把繞着自家的田頭邊跑邊喊一些祝願自己家種的莊稼比別人好的話。寶山的桶形天燈別有情趣,點燃油燈,帶着人們美好的祈願冉冉飄向深邃的夜空……奉賢元宵夜,農家點燃天香蠟燭,祥瑞之光可兆豐年。此地做的湯圓大不同,花包形稱“花包圓”,稻堆形稱“稻堆圓”,寓意糧棉大豐收。崇明地方糯米繭團形狀巧,兩頭大來中間小,元宵中午,包的餛飩叫“兜財”,下午,用筷子插上繭團,放置田頭,祈求豐收,叫作“齋田頭”。

老上海元宵節習俗:掛紅燈

夜裏,高竹竿上掛紅燈,走村兒童提彩燈,還有人玩 “摜火球,照田財”。金山、松江地區元宵夜,有人在田間揮野火,有人把燈籠檐前掛。有人上街舞龍燈,有人出行“串馬燈”。嘉定農家正月半吃的餛飩叫做賀年羹,又以麪粉團捏成缸甏等狀蒸煮,稱為“蒸缸甏”,看“缸甏”潭內水汽多少,卜一年之晴雨。青浦有些人家愛吃用薺菜、油豆腐、粳米粉等做的糊塗羹,寓意太平無事糊里糊塗過一年。

老上海元宵節習俗:走三橋

元宵夜,吳淞等地還有“走三橋”風俗,婦女結伴相行,或拖兒攜女,或挾持嬰兒衣衫走過三座大橋,認為可實現一年保平安,求生貴子,祈祝幼兒祛病消災等願望。滬地鄉村亦有“卜流花”舊習,炊前,用糯米或玉米等投入煮沸的鍋水中,穀物爆開粉碎為末,是大好徵兆!據説元宵之夜少女去觀井水會顯得更美麗,此時,天空一輪明月、皎潔如玉,地上一片燈火,良辰美時,此刻,俯視井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可愛,顯現出花容月。

老上海元宵節習俗:扛三姑娘

滬郊農家有元宵節“扛三姑娘”“迎紫姑”習俗。“紫姑”俗稱“坑三姑娘”,是傳説中的“廁神”,即用一隻淘米籮,籮上插一隻銀簪,由幾個姑娘“通神”邀請田角姑娘、場角姑娘、坑三姑娘等“三姑娘”“降神&rdquo

;,或用淘籮或畚箕下縛一隻筷,由二人扶着,讓筷在木屑或糠秕上寫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婦女參加。詢問吉凶禍福,是一種迷信活動。

元宵節觀燈乃舊民俗,也叫“燈節”“燈夕”。

舊時申城除抗戰期間和社會激烈動盪的.年頭外,每年元宵節前,城隍廟一帶大小店鋪、住户開始張掛起用綾絹或紙等其他材料製作的五光十色的彩燈,有嬰戲、祥雲、銀絲、蘭草、荷花、彩蝦、蝙蝠、鳳蝶、金蟾、飛鳥、八仙和走馬燈,還有兔子、螃蟹、鯉魚、鰲山、蚌殼、福字、風車燈等。豫園內的四美軒、得月樓等茶樓、扇莊、店鋪還在彩燈下懸掛燈謎給遊人“猜謎謎子”。

上海人的元宵湯圓

據説湯圓或與唐太宗有關?相傳大將李靖率兵出征,回朝後春節已過,太宗便在上元節叫廚師用糯米做成糰子,犒賞將士。這種食品後人稱為“唐元”,人們取其形狀圓圓滿滿,有閤家團圓之意。

正月十五鬧元宵,晚清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歲時》雲:“肉餡餛飩菜餡圓,灶神元夕接從天。城廂燈市尤繁盛,點塔燒香費幾千。”元宵佳食湯圓又名圓子、湯糰、湯元、糰子、元宵、浮圓子、糖元等,有鹹、甜多種,它和端午粽子、中秋月餅、重陽節糕、清明青團一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符號。

元宵節習俗14

元宵節事關人生大事,它可是一年僅一次的情人節!(和全國相親大會!)要知道,古代很少自由戀愛,公子小姐被深牆大院隔開,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談戀愛?洞房花燭之後吧!但是,古人也想追求愛情啊,元宵節就光榮地站出來了!

單身的公子小姐,早就對出街同行玩樂翹首以盼了,對他們來説,元宵節就像一場全國相親大會!小姐們顧盼多姿盈盈笑語,公子哥風流倜儻步步生風,《紫釵記》裏霍小玉一扔紫釵,男主李益一撿,佳偶天成!《大明宮詞》裏薛紹一摘面具,就捕獲了太平公主的芳心。這萬人空巷的相親大會,你説能發生多少故事啊!只要看對了眼,以後還能翻牆見!畢竟,《西廂記》裏的張生,為了見崔鶯鶯可是沒少翻牆的!對於訂了終身的情侶來説,他們會在元宵節當晚約會!不管這見面之路有多艱難!畢竟翻了那麼多次牆,就這一天光明正大撒狗糧!

我們來看看,這元宵約會怎麼操作的。

新年還沒過,趕緊讓小廝丫鬟傳書信,溝通下元宵夜碰頭地點,去信才沒多久,就老盼着回信: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你問能不能矜持點?答: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朝思暮想,日盼夜盼,終於到元宵節這天了!翩翩公子興沖沖出門!驚!街上人也太多了吧!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四目一對,激情燃燒,但穿越人牆過去也忒難了!別説衣衫整齊保持形象了,能活着擠過去就很難了好嗎!

戀愛一晚,終須一別,公子掏出信物,假裝豁達: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小姐淚眼朦朧: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感動天感動地,感動到丫鬟小廝起雞皮。

比見面更難的`是,有的人,等了一晚上都見不到對象,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元夜、花柳燈月都依舊,就是不見去年人。被狗糧包圍的公子哭着説:再也不想吃狗糧了……

總的來説,古人約會難,難於上青天!和古人相比,我們很幸福了,畢竟古人只有一個情人節,我們天天都是情人節啊!我們不用寫信翻牆,也不用吟詩作對,可是你以為禮物就不用買了嗎?這就不是一年一次的小出血了!3.14、5.20、七夕、聖誕節、元旦節、2.14,哪個日子約會不送禮物?想想還是回古代划算啊!

元宵節習俗15

1、紀念平呂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2、花燈的傳説

傳説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踩高蹺是我國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在漢魏六朝百紅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託。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據説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生存需要去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藝術源於生活,在古代更是如此。踩高蹺原本是人類與自然條件鬥爭下的產物。高蹺起源於勞動一説,可依據晉人郭璞的一條註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着木蹺,手長是手中拿着長木製作的捕魚工具。這條註釋所描繪的情景類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的捕獵場景,他們平時捕魚的形象是踩着一根木蹺在淺海中撒網。

此外,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裏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着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踩高蹺和高蹺會在元宵節是最吸引老少男女的慶祝活動。

每到農曆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個高蹺表演隊伍的人數一般十幾人。高蹺表演者都是傳統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曉的人物和戲裝打扮。

踩高蹺的隊伍一出現,就會吸引大批的男女老少來觀看,尤其是在春節期間的正月十五,人們會主動來到往年的高蹺會和踩高蹺的表演地點來觀看,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的踩高蹺表演深受各個年齡斷人們喜愛。

高蹺會一般由羣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告知人們正月的慶祝活動的高潮即將到來!尤其是在十五元宵節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會放鞭炮道來表道謝辛苦,表示慰勞,也有很多給一些數量的紅包。接到紅包後,高蹺隊會在此逗留進行表演,進行答謝。

高蹺的隊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閒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北京城各處遊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南北方踩高蹺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具有差異性。

高蹺表演者通常都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進行跳躍和舞劍的表演。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

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我國各地踩高蹺的形式豐富多彩,表演百花齊放。

我國各地正月十五鬧元宵的高蹺豐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齊放,並且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其中北京的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東北地區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着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着木蹺,身着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