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關於聽雨作文彙編5篇

作文2.18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聽雨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聽雨作文彙編5篇

聽雨作文 篇1

説實在的,我不喜歡 下雨的天氣。但有一種心情 ,卻總在雨天裏泛起。

每逢夜雨連綿,我習慣 坐在窗邊,酌一杯啤酒,聆聽雨聲沙沙,藉着酒精的温度,再次開始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在雨夜中氾濫而過的思緒……

我彷彿變身為一個精靈,從窗口縱身輕盈飛去,穿梭遨遊在密密的雨絲中,穿插在雨點隨意編織的雨網中,上下飛舞,御風前行。夜雨細密,周圍黑漆漆的,但我心中的唯一的目的地,永遠閃耀着光亮,那是兒時媽媽 握着我的小手點亮的油燈,它召喚着我。油燈的亮光穿過雨縫,在濛濛的雨水霧氣中永遠清晰,即使燈光微弱,卻從不在乎黑暗的阻擋,雖然是隻有豆點大小,天空漆黑一片,那亮光,在我心中,永恆。我借亮光給我的力量,撲扇着翅膀,穿梭着、飛舞着。

我是愉悦的,在夜雨裏穿越,雨點在夜空的落痕,編織出一片長生千萬年的喬木覆蓋的原始森林,陰濕但寧靜,清新且肅穆。這是我兒時的記憶?我在家鄉的田野自由 穿行?

雨裏雨外,兩個世界。

我在雨縫間以最靈巧的'動作穿插跳躍着,呼吸着自由的空氣,這是家鄉的空氣;我在雨的縫隙中穿行,我在家鄉的田野中歡呼。彷彿間,我看到兒時的夥伴,也趁着這夜雨,翻山越嶺,穿梭於夜雨森林,飛歸家鄉。

我在夜雨的縫中飛翔,自由,自在,快樂 ……

翅膀濕了,我越飛越低,而我卻越飛越近。我盤旋在家鄉田野的上空,俯視家的房頂,依稀看到媽媽的身影……

我在自家的上空飛落,又一次聽到二十年前歡聲笑語,又一次呼吸二十年前家的氣息,我輕推我家的門……

到家了,可我只是精靈,長輩們卻不知道我已聽聞他們的呼吸。

而我也不知道,我的長輩們曾經多少次也揮動他們翅膀,或在某個夜雨風動的夜晚,落停在我的窗前,呼喚着我小名兒。

忽然,兒子的歡笑驚醒了我,我猛一哆嗦,杯子裏酒淋濕我的衣裳,涼涼的。

家鄉與我被這雨夜阻隔,我與家鄉卻又因這夜雨相連。

我的孩子 ,若干年後,你是不是也穿越雨林來看我?

聽雨作文 篇2

天空像一張繃得緊緊的黑賬,一道雪亮的閃電劃過長空,像一根長鞭,更像一柄利劍,把天幕劃開了一道口子,雷公公由遠而近的“轟隆隆”光臨了,風婆婆也“呼呼”的緊隨而來,那氣勢真讓人很害怕。

一會兒,黃豆大的雨點從天空上摔下來,打在玻璃窗上啪啪直響。雨越下越大,我透過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間像掛着無比寬大的珠簾,迷茫茫的一片。雨落在對面的樓頂上,濺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層薄煙籠罩在樓頂上;雨水順着窗户滑下來,像無數斷了線的小珠子,在玻璃上玩着“溜冰”的遊戲。

雨砸在樹上,像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在演奏美妙的`曲調,悠揚悦耳,十分動聽。你聽,雨聲小而慢時,彷彿蠶在吃桑葉,發出輕微的“沙沙”聲,有時“叮咚”作響,宛如山澗清泉,優雅動聽;雨聲大而急時,好像氣勢磅礴,飛流直下的瀑布,時而洶湧澎湃,彷彿滾滾的波濤,時而萬馬奔騰,發出“得得得”的馬蹄聲。

我沉醉在這優雅的雨聲裏,誰知天公不作美,馬上收回了哭臉,換了一副笑臉出來。這時,東邊的天際,出現了一道彩虹,讓整個天空穿上了絢麗的綵衣,散發出七彩的光澤。路邊的樹葉上,還掛着用雨珠編織的小帽……這一切彷彿是一場雨的餘韻。

聽雨作文 篇3

雨在中國古典詩詞裏面是一種重要的意象。詩人或詞人借景抒情,往往用雨,聽雨更是古人的一種喜好,而雨聲在詩詞裏面,更是讓人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享受豐富的審美體驗。

“風也蕭蕭,雨也蕭蕭,是誰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有情人的生活情趣都浸潤在這雨打芭蕉的聲音之中了。雨打芭蕉是中國傳統審美中的特色之一,看到芭蕉不由便想起了風雨。在中國的審美傳統中,除了雨打芭蕉,還有雨打梧桐。梧桐雨也如芭蕉雨一樣,令人心醉抑或心碎。“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點點滴滴”這種微弱而悽清的雨聲,滴落在詞人的耳裏,更滴落在她的心上。我們的心也被打動了,這是令人心碎的雨聲。雨打荷葉也別有一番風味。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殘)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連綿的秋雨敲擊在凋衰的荷葉上,這低沉深遠的意境與羈旅漂泊的情韻,難免使人聯想到淒冷的人生風雨。平凡的殘荷,平常的雨,兩者碰撞在一起卻激盪起我們心靈的漣漪,仔細傾聽,含英咀華,那雋永的情味就幽幽地飄逸出來。

春天的雨往往給人喜悦的感受。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杜甫《贈衞八處士》)

你能聽到雨剪春韭的聲音嗎?是雨聲在響,還是撥高的春韭發出成長的歡歌?然而人生的聚散離合卻給詩人平添許多感慨。

當然,春雨更多的是給人以希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的夜裏,綿綿密密的細雨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詩人傾耳細聽,聽不清楚,只好出門去看。“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原來雨意正濃。詩人不禁想像“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份聽雨看雨的.喜悦“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地洋溢出來。這樣的細雨是要用心去聽才能聽得到喲。然而,春天夜雨也讓孟浩然擔心了一夜。“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聽着夜裏的風雨聲,他擔心着被風雨吹打的花兒,是否已是香損玉銷隕落了許多。這夜的風雨一定沒有讓他睡好。這種惜花愛花的心情也只有詩人自知了。

王維的朋友就要遠行。渭城早晨的微雨是那樣的輕柔,輕柔地你聽不見聲音,因為它只能濕潤地面上的塵土。“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但友人的情誼卻是那樣的誠摯與熱烈。“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雨、這情、這酒,讓人心頭永遠充滿温馨。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詩人在春天的景物中獨自欣賞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而對在高處且聲音動聽的黃鶯毫不在意。春潮帶雨,水勢湍急,本是渡船行舟之時,可這渡船偏偏幽閒在橫躺在水面,聽任潮拍雨打。這潮聲這雨聲裏,也藴含着許多的無可奈何,作者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憂傷情懷,含蓄在流露出來。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瑾)。秋天的雨更是平添幾份愁緒。“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在秋天的夜晚,雨點敲打着發黃的樹葉,淅淅瀝瀝地響個沒完沒了;燈下的白髮人漫話着人生的淒涼。

秋雨有時也寄託遊子的相思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時。”(李商隱《夜雨寄北》)這夜的雨好大,也一定下得時間好長。這雨漲滿了池塘,這相思也湧滿在他鄉作客的遊子的心。巴山的夜雨是相思的雨,點點滴滴落在相思人的心坎上。巴山的雨是暖人的雨,明日的相會讓人心頭充滿憧憬。

初冬的寒雨在夜裏悄悄來到潤州。那一夜的寒雨想必為王昌齡平添許多離愁別緒。“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但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和晶亮純潔的冰心,把作者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展現無餘。寒雨之寒不僅在自然現象,更在人的感受裏。杜甫《絕句四首》其一:“欲作魚梁雲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這裏的氣氛驚險寒冷,以至連雨聲也使人不寒而慄。聞雨聲而起寒意,這雨聲確實嚇人。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所聽雨聲給人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蔣捷《虞美人·聽雨》)聽雨者,並非僅僅是聽聲,當聽人也,聽心也,聽情也。這雨聲裏有春夜喜雨的歡欣,秋天夜雨的愁緒、親人間的真情、朋友間真摯的情誼,情人間的相思、對人生社會的感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雨聲原來包含如此豐富多彩的內涵,真當好好聽聽雨聲。

聽雨作文 篇4

你聽,雨,它悄無聲息地來了。它的步伐很輕盈,當我還在大街上散步時,它就來了。不像夏天黃豆般的雷陣雨,反而細細的、柔柔的,彷彿是一位慈祥的母親對她孩子地撫摸。我跑回家,站在窗子前,閉上眼睛,用心靈傾聽雨的聲音。那邊的雨滴是個合唱團,它們歡唱着,用歌聲表達對世界的期盼;這邊的雨滴擁有美好的心靈,它們小聲祈願,希望自己可以滋養草木;更多的雨滴都是三個一夥,五個一羣,嘰嘰喳喳地討論自己會飄到哪,會看到怎樣的風景;有的還調皮地落在我的臉上,我想,它們應該是知道了我在傾聽它們的聲音吧。

這所有的聲音聚在一起,竟組成一場音樂會。正當我陶醉其中時,雨卻突然停了。我有點失落,還沒聽夠哩。我睜開眼時,才發現,這場音樂會沒有結束。雨落在蒼翠欲滴的樹葉上,就變成了樹葉的綠色;落在嬌嫩的花朵上就變成了可愛的.粉色;落在大地上就變成了大地的顏色;落在雨傘上就變成了雨傘的顏色。噢,這些雨滴多好玩啊。

突然,風吹來一陣談論聲,我彷彿又聽見了小雨滴們找到新朋友的喜悦和對這片土地的祝福……近處,屋檐上的雨珠還在往下滴。滴——嗒——滴——嗒。你聽,雨的聲音;你聽,大自然的聲音。

聽雨作文 篇5

走過了十六條河,穿過了十六條路,邁過了十六個門檻,我總以為看透了世事,總感覺在紛雜的人世間日漸成熟。可是在那個下雨的夜晚,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對特殊意境的體會才剛剛開始。

那天是星期天,雨從半夜開始下,淅淅瀝瀝的一直下個不停。我獨自躺在小屋中,雨點落在地上啪啪作響,打在屋瓦上,敲在盆碗裏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如揚琴在敲奏,似古箏在撥動,像妙齡少女在歌唱,清脆且韻味十足。我感到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聽到如此美妙的音樂。我的心隨雨跳動着,空寂的房屋伴着美妙的音樂,我如同在夢中一般,此刻我不知身在何處,心中的愁緒化成一片灰燼。

瓦似乎是專為雨設置的樂器。雨天裏,一旦雨接踵而至,瓦便神奇十足地奏響音樂了。盡職的瓦專注地演奏者,聽雨的人便漫溢出悠長不盡的情思。實際上,一個人願意靜下來聽聽這雨聲,那他心中一定有某種牽掛和感喟,甚至是連自己也不易覺察到的。但雨聲卻牽動了你的心絃:垂死的老將有“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回味;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多情的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無限遐想;離鄉的遊子由情自然生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歎。

雨還在下着,少女的心還在飛着,雨聲中的女孩想必是美麗動人的。

林黛玉詩云“秋窗已覺秋不盡,哪堪秋雨助淒涼。”納蘭性德也有“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原來雨絲就是情絲,斬不斷理還亂。李清照有“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正所謂遙念伊人人千里,越想不相思,越是相思滿心湖。

聽雨,聽情,聽心。

標籤:聽雨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