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通用]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作文2.2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300字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1

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魂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户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神的剪紙文化。

例如:十二生肖剪紙中的子鼠。它的腦袋圓圓的;鼻子尖尖的;還長滿了許多鬍子;身子活像一顆大瓜子;它的尾巴彎彎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腳像書法中的一點;兩隻耳朵豎起來,直直的,好像是怕別人發現它上桌偷油吃。

民間藝術剪紙,是它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與燦爛。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2

粵劇是廣東特有的傳統文化,粵劇的角色分生角和花旦。

爺爺告訴我,文武生是一劇之首,他一場劇裏要換兩套衣服,因為文武生顧名思義就是既有文又有武的嘛。美豔台柱——武生,是粵劇裏最威猛的角色了,他的裝扮非常威猛,連臉上都要抹上紅色、黑色或白色。爺爺説那是他最喜歡的角色,當然也變成我最喜歡的角色了。

爺爺告訴我,粵劇裏最美麗的'角色是花旦。花旦一般化粧的時間都在一個多小時,好長呀!

醜生,是粵劇裏的戲班笑匠。醜生有男醜和女丑,女丑也叫彩旦。就憑着他們那幽默的表情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把觀眾的肚子都笑疼了。

爺爺告訴我,粵劇要做到十全十美很難,必須口、眼、身、手、步都做到位,而且演員每天早上都要吊嗓,好辛苦。

紅船——是粵劇裏過節日時坐的船,紅船一般最多可容納72人。粵劇還有很多戲棚故事,如祭白虎、燒香除妖等。要知道,粵劇還有很多幕後功臣,他們都很辛苦。

粵劇還有很多名人,比如:陳笑風、羅家寶、羅品超、紅線女等。

粵劇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聽了爺爺的介紹後,我對粵劇更感興趣了。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3

今天,《品德與社會》課上,老師讓我們講“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許多同學都講了,其中我記得最牢的故事是“壓歲錢的來歷”。故事講的是:

在很久很久以前,民間有一種可怕的怪物叫“歲”,“歲”每年的大年三十夜晚都回來和小孩玩,如果“歲”高興的話只會讓小孩生一場病,如果“歲”不高興的話就會讓小孩死亡。有一對夫婦晚年得子,所以非常愛護這個孩子,大年三十這天夜晚,這對夫婦怕“歲”來傷害孩子,就一直守在孩子身邊,到了深夜,夫婦也累了,就拿着幾枚銅錢給孩子玩,夫婦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夫婦醒來一看,孩子安然無恙,以為“歲”沒來。後來才知道,在當天晚上,夫婦睡着後,“歲”就來了,“歲”看到小孩手中的'銅錢後,便見錢眼開,不再逗小孩玩,拿着錢就走了。到了以後,發壓歲錢就成了民間習俗。

聽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壓歲錢的來歷。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傳統文化的故事,可以上網查資料。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4

“走嘍,去貼春聯了!”我興致勃勃地拿起了春聯。

爸爸邊貼邊問我:“遠航,你知道為什麼要貼春聯、放鞭炮呢?”

爸爸給我講起年的傳説:有一隻叫“年”的怪獸,它頭上有一隻觸角,到除夕的晚上就到村子裏吃人,人們只好上山躲避。有一個老婆婆來到村子裏,人們告訴她“年”的事情,讓她快逃,她卻説她能制服“年”。“年”又來了,她用紅紅的.春聯把“年”的眼睛刺得睜不開了,“年”只好用爪子捂着眼睛,接着老婆婆又燃起了鞭炮,噼裏啪啦的爆炸聲嚇得“年”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原來貼春聯、放鞭炮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哩!”

“現在人們還是習慣在春節貼對聯、放鞭炮,不僅僅是驅魔避邪,更重要的是藉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

“往左一點!”我正聽得津津有味,爸爸的喊聲把我從沉醉中喚醒。我這才意識到該自己貼春聯了。

晚上,人們盡情地燃起了鞭炮、放起了煙花: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射出的子彈,有的像流星從天而降,一時間把天空裝扮得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我喜歡這多彩的除夕,因為它充滿了神祕,充滿了喜慶和歡樂。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5

中國傳統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關係。歷來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

在夏天,熱了就打開空調、吹風扇。使我想起了一年夏天,在參觀故宮時滿頭大汗。我的心中產生了疑問,故宮中生活的皇帝和皇后怎麼乘涼呢?

在“宮中好乘涼”的活動中,故宮老師為我們解答了一下。原來故宮四周有護城河,圍繞着故宮四周。在古代他們會把窗户打開,讓風吹進來叫做支窗,他們也會穿涼快的衣服,喝茶解暑……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使用扇子扇風,有中國人發明的圓扇和團扇。也有古代少見的摺扇,為什麼在古代時期摺扇很少呢?因為摺扇是日本人發明的,起初先傳到朝鮮,再傳到中國。

説了這麼多,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一起在圓扇上畫蘭花。大家畫的蘭花顏色各不同,有的'畫藍色的、有的畫紅色的、而我我畫的是粉色的花瓣,剛開始大家都在報紙上練習畫蘭花,練好畫蘭花後,大家都開始在自己的扇子上畫蘭花。

手裏拿着自己親自制作的扇子扇風,感覺好涼快!彷彿回到了古代,體會到了古代人在宮中乘涼好方法,扇子代表着古代的歷史而且環保……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6

刀剪劍、傘、扇屬於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增加行為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而發明的。它們不僅具有可供欣賞的物質外觀,也在長期的製造和使用過程中逐漸積累着精神文化的內涵,成為體現歷代人民智慧、情感和審美文化的載體。

x月x日,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刀剪劍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由得發出一聲聲驚歎。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剪刀中有那麼多學問,如:全手工製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藉助小錘、拋光、砂輪等小型工具進行半機械化製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爐子上加熱,然後不停地錘打,使鋼和鐵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個大小一致的剪刀片。這個工序比較難,如果沒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斷鋼,做成的剪刀片上會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斷了。此外,製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純鋼尖,沒有韌性,剪到硬一點的東西就會斷。

在那裏我還見到了奇形怪狀的剪刀,有的只有半邊;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參觀完了,我覺得作為一箇中華兒女,真是一種榮幸,我為祖國驕傲!

傳統文化作文300字 篇7

家訓,對於今人來説,是個比較專業的説法。但在古時,卻是常用詞,因為“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中國的家訓智慧,自古及今,源遠流長。

所謂家訓,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閣序》中説過一句名言:“他日趨庭,叨陪鯉對。”説的正是早期的`家訓。

《論語·季氏》篇記載:“(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雖然這是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對孔鯉的教育,但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所以這段記載也被視為中國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範之一,而孔子所説的“不學詩無以言”和“不學禮無以立”則成了古代早期家訓的典型內容。

家訓其實也很簡單,不過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長輩教育子弟或晚輩的教育內容。這些內容十分寬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舉止、個體修身、交友處世,乃至出仕從政、建功立業等各個方面。這些內容中的精華被行之於文、傳乎後世,便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家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