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書籍

實用的走進書籍作文4篇

書籍2.5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進書籍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走進書籍作文4篇

走進書籍作文 篇1

班會課上,老師緩緩走上講台,説:“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走進書裏去。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是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電腦和電視慢慢都成為了我們的最愛,使我們原本寧靜的生活泛起了一陣陣波浪。但是你們知道嗎?玩電腦、看電視會讓你們的學習退步,而看書會使你們增添更多的樂趣,使你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老師剛説完,班裏一下子沸騰了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有電腦迷反駁:“玩電腦能使我們放鬆,讀書只會讓我們覺得生活更加枯燥!”有的則不滿地説:“看電視能使我們瞭解國內國外大大小小的事情,玩電腦能鍛鍊我們的反應能力!”有的支持老師的説法:“還是讀書能使我們增添知識!”還有的小書迷説道:“看電視、玩電腦不是浪費我們的時間,不過有時間也應該去多看看書,這樣才對我們的成長有利!”

這時老師示意大家聽一聽小書迷李溟的意見。李溟清了清嗓子,娓娓動聽地説道:“有些同學一旦玩電腦就停不下來,上癮了,控制不了自己,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還會受爸爸媽媽的批評。我覺得有時間應該多看看書。只有遊弋在茫茫書海中,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本內容豐富的書,與書中主人公對話,才會真正感受到快樂,生活才會因此變得豐富多彩,否則心靈的窗户就會黯然失色!下面,我向大家推薦幾本書,叫《青銅葵花》《天藍色的彼岸》,它們都講述了發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令人感動的故事。”

李溟一講完,台下便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站在一旁的老師也語重心長地説:“是啊!書到用時方恨少,讓我們一起在書海中遨遊,探究更多的知識,播種文學的種子,提高我們的閲讀水平吧!”説完,老師帶着我們去圖書館看書了。

是啊,“書是不開口的老師”。我們應該多看書,看好書,走進書裏去,因為看書能使我們更聰明,見識更廣,更好地學會思考人生。

走進書籍作文 篇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如高爾基所説,書籍在中國文明五千年來,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就像一位導師,有什麼不明白的都可以問它。書就像一位可以交心的良友,有什麼遭遇,有什麼挫折,我們都可以敞開心扉向它傾訴。

小的時候,家裏的書櫃上擺滿的是一些大部頭的連環畫,我從這些書裏逐漸認識了這個世界,書裏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帶給了我快樂。看懂了一個故事,我就講給院子裏的孩子們聽,他們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我,就連大人們都誇我。

後來我識字了,家裏的書櫃上也就由《三國演義》、《水滸傳》這類半文字型的書籍所佔據。書中宋江、李逵、劉備等人物鮮明形象把我吸引了。我似乎跟着故事中的主人公進入了那個時代,跟着他們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忍受悲傷,一起上刀山下火海,一起感受那蕩氣迴腸的傳奇經歷。

又過了些年,我上學了,書也跟着變成了全字形的百科書目,比如《十萬個為什麼》、《中國青少年知識百科》......。這些書讓我漸漸看到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原貌,知道了人類的文明。

合上書,閉上眼拂上臉的是一陣陣清風,想到的是作者美好的語言,感悟到的是無窮的真理。來吧!讓我們與書為友,讓書籍走進心靈。

走進書籍作文 篇3

書,深奧又淺薄的東西。放在智者手裏深奧;放在愚人手裏淺薄。

聽父親説,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別人家的孩子拿來書就“拆”,我就沒“拆”過一本書。母親説,這是遺傳,的確,父親母親都愛看書。

書像海洋,什麼都有,那裏面豐富的世界,值得我們不斷探索。今天,我們發現了貝殼裏的珍珠,明天,可能又會發現其他珍奇的生物。海無盡,給了我們不斷探索的空間。

所以,我願做一隻自在的小魚,暢遊在書的海洋。

書像天空,沒有盡頭,我們可以前後左右自由馳騁,還可以直直向上飛,高一點,再高一點!天無涯,給了我們向上的動力。

所以,我願做一隻自由的小鳥,翱翔在書的天空。

書像大地,造就了人類,並給人類以智慧,使人類不斷取得成就。地廣闊,帶給我們無窮的智慧。

所以,我願做一株茁壯的小草,紮根在書的大地。

海無盡,天無涯,地廣闊。書是探索,書是向上,書是智慧。

但是,這些定義的前提是把書放在智者手中。如果,把書放在愚人手中呢,等於廢紙,毫無作用。

那麼,什麼是智者?智者就是會讀書、讀好書的人。做智者其實很簡單,不必有超乎常人的頭腦,也不一定要接受貴族式的教育,只要用自己平凡的頭腦努力學習、開發智慧,就會成為智者。

書海無盡,書天無涯,書地廣闊。朋友,還等什麼?快走近書籍吧,讓我們一起,不斷探索,不停向上,開發智慧,成為智者。

走進書籍作文 篇4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豐富多彩且與眾不同的.,其中大多會有一樣東西陪伴他們許久,這便是書籍。

我的生命始終被書籍佔據大半位置,它讓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着不同的人生,觸摸着不同的青春。

“一步踏盡一樹白,一橋輕雨一傘開,一夢黃粱一席酒,一身白衣一生裁。”一首詩帶我走進一個嶄新的世界,小橋輕雨,隻身一人,黃粱一夢,纏綿悱惻……這是從其他地方感覺不到的新奇,書的一角便在我的青春中冒芽。

後來,書便一點兒一點兒得寸進尺的侵略我青春的江山,直到我徹底淪陷。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書中總結出了人生的千百種結局,他用他睿智的眼光閲盡世間百態,我從他的書中讀懂人生——不要難過不要回頭,願你所願終能實現。

我從《歲月忽已暮》中,懂得選擇,懂得取捨。

“我珍惜我靈魂的清澈,我忠於我不愛的自己”,這句話出自《長江圖》,它教會我什麼是忠誠。“洪荒時代,寒武是蕭索,白堊是繁複,之後是無愛紀,滄海桑田,因絕了愛慾,地不老,天不荒”,這句出自《黑白》中的話,教會了我什麼是信仰。

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慶幸我的青春有書籍來上色,因而錯過一些繁雜與斑駁,少了一些悔恨與折磨。

我的青春,幸好有書。

標籤:書籍 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