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老師評課稿集錦15篇

其他8.47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師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老師評課稿集錦15篇

老師評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

1、上週,我們組年輕、聰慧、好學的張莉老師為我們呈現了一節《大大的荷葉》。為了上好這節課,張莉老師認真的研讀教材,虛心的向組內的老教師請教,並不斷的進行試上,十個班幾乎上了一遍。課堂效果也已顯而易見,下面我們就讓張莉老師從自己的備課、上課以及課後的反思等方面來分析一下自己的這堂課。

2、剛才我們聽了張莉老師對自己課的闡述與評價,從她的反思,我們既看到了這一節語文課的成功又明白了這一節語文課的不足之處。

下面我們進行評課階段,“者迷,旁觀者清”參加我們今天評課的老師都是我們語文教育教學方面的行家裏手,各位老師,可以暢所欲言,既要吸取本節課的成功之處,也要提出可改進的地方,以求進步。

(1)下面有請一年級組的楊倩老師對張莉老師的這節課,談一談自己聽課的感受。

總結:楊老師,再次感謝楊老師精彩的點評。

聽課的感受。

總結:感謝馮老師從以一個語文教師的語文情懷,以敏鋭的眼光對這節語文課做了精彩的引領指導。

(3)下面有請四年級組的老師對張莉老師的這節課,談一談自己聽課的感受。

總結:老師的點評彷彿又把我們帶到了昨天的課堂,非常精彩,謝謝!

(4)下面有請五年級組的老師對張莉老師的這節課,談一談自己聽課的感受。

總結:有人説,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正因為課堂教學藝術的缺憾才顯出它的真實與美麗、生動與鮮活。因此理想的課堂教學與現實總有差距,我們研討的'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能停下的是我們實踐的腳步。再次感謝老師精彩的點評。

聽課的感受。

總結:老師的評價很中肯,能夠捕捉教學中的亮點、突出重點進行客觀的評價,有理有據,具有很好的指導性。

結束語:如果説聽好課是一種享受,那麼聽各位老師的點評更是一種享受。各位的點評是一種診斷和激勵,是零距離的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觀念、調整教學、發展能力的有效平台。同一個課堂,同一個夢想。帶着各位老師的鼓勵和點撥,希望張莉老師們在教學藝術的探索之路上不斷前行,不斷實踐,不斷探索。本次評課活動到此結束!

老師評課稿2

黃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內容的補充。教師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查找了許多資料,為學生的課堂討論做了準備。同時也使學生獲得了書本以外的許多信息,從而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黃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了以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或所謂的引導為主的模式,教師在課堂上成為導演,搭建各種平台,還課堂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地表演,全員參加,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體會。

在課堂教學中,黃老師給學生積極參與的機會,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他們的衣、食、行等方面的風土人情。這比單純的老師教,學生聽效果來的好,這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這也充分體現了老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

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教師通過地圖為載體,讓學生讀圖獲取知識,從而發展的學生的讀圖能力。自然景觀和生產景觀與生活景觀關係探究,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採用引導學生帶着自身的感覺體驗、認識,參與教學過程,並結合小組合作討論活動,來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這就很好地體現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老師評課稿3

今天有幸聆聽了趙老師精彩的課。特別感謝趙老師給學生上了一堂有示範指導意義的課。

趙老師親和力強,循循善誘,注重啟發。《我的老師》一課的教學設計感強,注重情境創設,學生很快進入文本,活動充分。我最佩服的是趙老師閲讀視野的開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實效、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

課堂上老師不僅關注到文字本身,關注到學情和作者,更關注到對教材的整體規劃把握。

魏巍的《我的老師》是一篇典範的讚頌教師的散文,言簡義豐,手中見奇,主題是學生一望便知的,而值得學生研究的推敲的本文的藝術特色:如何用多件事寫一個人,如何安排敍事有詳有略,以及將敍事與抒情相結合的寫法。我看到趙老師引領學生通過仿寫學習寫作手法,學以致用,學有所得。

在這堂課上,學生的收穫頗多的。

首先,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在誦讀中學習寫作技能;其次,老師注重學生的概括能力的訓練和情感方面的`引導,例如,教給孩子如何概括敍事內容,如何借事抒發自己的情感等;教師更注重學生的思維強度和創造性寫作。

這堂課在趙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讀、學、寫,教學思路清晰,高效的完成了本節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的頭腦始終在動,思維的含金量很高。我個人認為趙老師這節課是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

老師評課稿4

課文《我最好的老師》文字雖顯平淡,但感情卻不平淡。作者對懷特森先生前後甚至有着截然相反的評價和感情,這一切皆因懷特森先生用極為不尋常的設計帶給了我們嶄新的懷疑主義。

“水嘗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單老師就從情感衝突入手構築對話來學習這篇文章。教學目標制定為: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學習本課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圍繞學生的關注點“作者寫了懷特森老師什麼事”、“懷特森到底是什麼樣的老師”、“他為什麼是最好的老師”、“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引領學生走進課文,走近主人公。

單老師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峯迴路轉深感“佩服”。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學生的感情變化是在品味和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中自然發生的。這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三維目標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可以融入情感這一磁場中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過程、有方法、當然更有態度和價值觀。

此外在第二版塊的學習中,單老師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然後歸納出文章的寫法:一事一議,並談談還有哪些課文也是一事一議。

到最後的拓展訓練,單老師還設計了一個“實話實説”: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説説你的.看法。從學生的發言看,除了兩個學生認為這樣會讓學習不好的學生無所適從外,其他人都從不同側面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論證,有的甚至還引經據典呢!

單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是閲讀原著《一個這樣的老師》,比較兩篇文章。這樣的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説,拓的是課文的意藴,展的是課文的內涵。

可以説,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學生學得興趣盎然,一旦擁有了“學習興趣”這位“最好的老師”,教師的教就成功了一半了。對於那些循規蹈矩不愛動腦或者調皮搗亂根本不想學習者,不讓他們的大腦“睡覺”尤其重要。

作為語文教師,拿起語文書,靜下心來讀,沉入課文讀,找準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語文能力在課堂上得到有效提高,這就是本次教學給我最大的啟示。

老師評課稿5

今天聽了馮老師教學的一節有關小括號的運算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對本節課,結合自己的教學做一點評:

1、在混合運算中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理清運算的順序,在這一方面,馮老師做的非常到位,從剛開始的複習舊知時,教師就讓學生説説要先算什麼,運算的順序如何,明確順序後再進行計算,為本節課的新知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學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時,老師在每做一道題之前,都要讓學生先説説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然後再去算,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好的培養,今後相信老師即使不説,他也會先觀察順序然後再去計算的。

2、本節課的重難點有所突破。在課堂上馮老師注重了對學生方法上的引導,每次遇到計算時,都要問大家,先算什麼,尤其是遇到小括號時,總是要問大家:為什麼要先算他呢?這樣就會使本節課的重難點時時呈現在大家面前,大家就會時刻提高注意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去練習,而且馮老師注重了知識的總結,及時給大家總結算法,結合具體的例子,讓大家認識小括號的作用,有必要時時都用小括號嗎?

3、練習形式多樣,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比如有:比一比,算一算;給小樹苗治病;火眼金睛;動物找車廂;找朋友;小猴摘桃等等,而且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既有指明口答的,也有共同交流解決的,還有指明板演的,等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目的還是讓大家都學會如何計算,本節課相信教學效果一定很好。但是有一個小小的瑕疵就是上面的字設計的太小了點,學生很難迅速的看清,可以適當的大一些。

建議:

1、在開課時引入小括號時用的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例題,當老師出示信息之後,我覺得他們不可能就會提出一個問題吧?可以讓他們再多説幾個,也許有人就會提出加法的問題,可以為後面的第二種方法做一個鋪墊。

2、在練習中可以設計一道實際應用的題型,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去試一試,也可以檢驗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老師評課稿6

《小草的生命》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課文語言優美,形象生動,繪聲繪色地敍述了小草頑強的生長過程,歌頌了小草不畏艱難困苦,蓬勃向上,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胡建華老師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出發點,以引領者、合作者的身份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語言之中,真正讓學生感受語言,熟悉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師生在課文的重點,難點之處進行探索,交流互動,利用課文這個“例”,讓學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實現“例”的增值。縱觀整節課,亮點紛呈,精彩不斷,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1、以學生為主體,努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理念新。

胡老師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終身發展,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學生去體驗、感受小草的形象與內涵,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教學目標定位準。

胡老師堅守語文教學的本真,圍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教學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來設計教學,三維目標有機整合,體現年段和教材訓練重點(舉例略)。課時目標具體實在,準確、科學、實用。

3、體現閲讀教學特色和學生認知規律,訓練過程實。

教學過程中,胡老師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熱情,以巧妙的切入,動情的渲染,靈活的方法,機智的點撥,恰當的評價等多種方法組織教學(舉例略),體現了訓練的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過程。整節課情、景、理順序清晰,調動學生進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給學生以情感的薰陶,精神的滋潤。

4、以語言訓練為本,品詞、析句、明理、悟情,語文味濃。

圍繞教學目標,胡老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摳詞摳句,潛心會文,認真思考,把語言文字活化為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例如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的讀(自讀、聽讀、評讀、合作讀、角色讀、表演讀、配樂讀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換詞比較,動作演示等方法體會“冒”一詞在句子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引導學生以“巖石媽媽”、“小詩人”的身份誇一誇小草,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對小草精神的讚頌,昇華了情感美。

5、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學方法活。

教學過程中,胡老師善於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例如,創設“巖石媽媽”與“種子寶寶”的對話情境,以“貧窮”一詞為切入點。從小草的生活環境入手,聯繫學生的經驗,初步瞭解小草惡劣的生存環境,感受巖石媽媽的擔心與關愛,小草的堅強和自信。又如,師生合作,通過做一做、説一説、讀一讀、議一議、練一練、演一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進入到小草的角色之中,在課文特定的情景中去體驗小草的艱辛與喜悦,進一步體會小草堅強,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使學生與文本產生情感的共鳴。

6、專業知識全面、厚實,學科視野寬,教學功底深。

在不斷地學習探索與教學實踐中,胡老師逐步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聽她的課是一種愉悦和享受。她的教學語言規範、簡潔、流暢,具有親活力和感染力。課堂上能做到關注學情,適時調控,引領和評價能力強,教學智慧豐富,值得我們青年教師好好學習。

提幾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課堂顯得過滿,指導學生“靜心會文”略顯不足。

2、動態學情的處理方法上有失偏頗,例如前排一個男生表現很積極,發言未經認真準備,老師的評價使他有受挫之感。

3、教學時間應緊縮一些,這節課超時多了點。

老師評課稿7

今天,我在墳台中心校參加了太和縣中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的決賽,讓我對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有了飛躍似的提高。懂得了教學設計與多媒體高科技緊密融合的好幾點技巧,更大的收穫是張老師的《難忘的潑水節》課堂教學給我的啟發和反思。

我總喜歡把自己和同行的人相比較,迴歸平靜,才理解年輕的張芹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豐富內涵:

一、課堂上年輕老師少有的平和大方的態度,常話説得好:"老不看三國,少不談水滸"。張老師的課不張揚、不浮誇,教學流程像起伏的`遠山,平靜的潭水一樣有內涵和深度。叢生字詞認讀到句段文本的解析,環環相扣漸入佳境。哪怕是在開"小火車"的識字教學中也能用"火車火車從哪兒開?"的温馨的話語來導入。

二、張老師的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有廣度和深度,比如:對"祝福"一詞兩個字的偏旁的辯論,就藴含着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教育;對多音字"鋪""盛"的注音和組詞的拓展就開闊了國小生的視野,同時也鞏固了原有的知識點。

三、同時,張芹老師對教材的開發和研讀,有讓我佩服的地方。張老師的這堂課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看到,大膽的在課堂上展開對一個自然段文字的分析,能夠彌補對國小語文教學中短文閲讀的短板。比如:在解讀第三自然段時,張老師大膽的提問:可以用"走來"代替"趕來"這個詞語嗎?為什麼呀?再如:生活中你看到什麼時候、在哪些場合要鋪上紅地毯呀?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啟發學生思考,又能鍛鍊國小生説話能力。達到了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的大語文目標!

老師評課稿8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三個兒子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第一課時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看到幾個兒子?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感知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並想辦法認識它,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②再讀故事,邊讀邊想,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2.檢查識字情景

3.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紅,這些句子也是課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可是他。

4、讀下頭的句子,練説“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句式。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三、朗讀交流,發現閲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一:(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可是他。”)

(指名生讀)

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四、寫字

1、請學生説説哪個字書寫時要注意。

2、示範寫“胳膊,晃盪,停”幾個字。

3、指生上來板書,指出優缺點。

4、學生書寫。

聽課評析

本課教學中,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教師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説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這一點十分不錯。

老師評課稿9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一)知識背景及新課程、新教材

本單元圍繞考古這一主題開展聽、説、讀、寫多種教學活動。旅遊作為當今社會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在英語學習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名勝古蹟是旅遊的重點內容之一,名勝古蹟中的許多發現都來自於考古工作。所以archaeology也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學主題。

本單元所選的語言素材涉及中外名勝,有利於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增強世界意識。正如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所提:學習考古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觀看歷史教育片的過程中,“拓寬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本單元的教學對教師本身歷史文化修養、廣闊的知識面等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體現了師生共同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的“與時俱進”的理念和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利用已有知識談論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漢朝、唐朝等時代人們的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生產工具等,為以後閲讀英國的`《巨石王》和中華文明的起源奠定基礎。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他們利用表達好奇功能結構談論他們所感興趣話題。

3.聽力是這一課的難點。聽力材料介紹是古代法國人用來射箭的一種武器。材料長,對武器的結構的解釋比較複雜。但是學生聽過材料後能夠順利地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這裏不要求學生理解細節,只要能完成練習就行。

二、3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學會談論古代人的生產、生活;

2.學會表達對什麼東西的好奇,如:

i wonder what/ who i really want to know

i’m curious toi’d love to know

i wonder if/whether what i’d really like to find out is i’m curious about i’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3.學習一些與考古有關單詞、短語和句式,如:archaeology及其派生詞,curiosity, bronze, dynasty,decoration, artifact, unearth, spear, pot等。

(二)情感態度

1.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總體學習目標,以便激發學習學習積極性。

2.從談論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漢朝、唐朝等時代人們的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生產工具等入手使學生到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情操。增強學生學好英語自信心。

3.通過開展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其團隊精神。

(三)學習策略

1.認知策略:通過-ology, -ological, -ologist等詞根的學習,掌握archaeology, archaeologist, archae- ological等詞,同時掌握同類詞的學習方法。

2.調控策略:通過聽力讓學生了解到聽力有時很難,不可求全責備。可以材料調整聽力要求。有的要聽懂細節,有的甚至要推斷隱含內容,但有的只需要掌握大意。

3.交際策略:通過談論古代人的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生產工具和談論興趣等真實交際活動提高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表情、動作等非語言手段提高交際效果。

4.資源策略:讓學生了解博物館、名勝古蹟和書籍資料一樣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四)文化意識

1.瞭解英語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態度。

2.瞭解西方國家部分古代用具。

3.通過中外古代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老師評課稿10

今天上午,聽了吳老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蹲踞式起跑》。課後,根據“聽課、議課、評課”的教學流程,體育教研組由我代表對這一節課進行講評。

1、本課在教學過程中能體現以學生為主的主體性,教師為學生創設自主、自學、自練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對不同個性、不同能力的學生能採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注重他們身心發展的敏感期和身心特點。

2、本課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習,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蹲踞式起跑的相關知識,基本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而且提高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

3、本課中的組織、教法、引導、評價和師生互動,使學生左右大腦和身體各部分得到平衡與協調發展,達到掌握運動方法、增強體質之目的,更有效地促進他們的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正常發展。與此同時,兼顧學生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競爭力。

4、本課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蹲踞式起跑”對四年級學生來説,還是很熟悉的一項運動,但吳老師很巧妙地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內容雖然簡單枯燥,但吳老師卻通過使用起跑器追逐練習把課堂教學淶萌の棟蝗唬暗男巳じ擼斡胄鄖浚鑾苛碩土渡硤搴脱暗募際蹌康摹

5、另外在基本部分再補充一點我的一些想法:

①、先採用直立→重心前移身體前傾快速跑,讓學生體會以快速擺臂帶動起動速度的過程。

②、再採用站立式起跑→聽信號快速起動,讓學生體會以快速擺臂帶動快速步頻如何從靜止到讓自己在最短時間達到自己的最快速度。

③、最後學習蹲踞式起跑→起跑後疾跑,讓學生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優勢,學習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後的疾跑銜接動作要領及方法:重心逐漸抬高,後蹬腿快速蹬地起跑,步幅逐漸加大,快速擺臂帶動步頻,儘快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自己最快速度,並保持最快速度進行途中跑。

6、不足之處:

①、教學重難點不夠明確。教師雖然講解了動作要領,做了示範。但是教師卻流於形式,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練習。特別是利用小組合作體會身體逐步上升,學生只是完成任務,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小組長沒發揮作用。設計雖好,沒落到實處,難點的突破就成了紙上談兵。

②、分組不合理。由於課前對學生的瞭解不全面,有的小組部分同學學過這一技術,這組的其他同學在學習時得到的幫助相對多一些,學習進度快;而有些組的同學以前都沒學過這一技術動作,因此,學習進程慢,這就造成了不同小組的學習資源不均衡,直接導致了學習進程有快有慢。

7、需要改進的地方:

①、全面考慮,精心設計,在突破重、難點的方法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成效。

②、全面瞭解學生情況,合理分組,優化教學資源。

③、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提高專業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總之,現在的體育課都是處於新課改的階段,既要努力緊跟時代的步伐,勇於大膽探索,展示新課改的理念,又必須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有的放矢,講究踏實誠信,量力而行,把握好可行度。因此教師在教學課上要充分體現自己的應變能力,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重教學的真實過程和實際效果,不盲目追求時髦,不搞花架子,這樣才利於公開課的作用,使前來學習的老師有之可學,用之可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老師評課稿11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xx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解釋“贈”。我們以前也學習過一首題目中有“贈”的古詩。(生回憶《贈劉景文》)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Ww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學習生字:

(1)畫出生字詞,經過拼音認讀,自我讀----指讀----齊讀

(2)指導寫字

3、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抽生讀,教師、學生評價

5、這首詩反反覆覆讀了多篇,什麼感受?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説説這首詩你的感受?(李白和王倫的情誼深)

6、再帶着這種感覺讀

7、抽生讀、齊讀

8、學生彙報此刻讓教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成果。

9、師生配合朗讀古詩A、教師讀題目以及作者和詩句前3個字,學生讀後三個字B、調換C、學生齊讀全詩

三、體會意境深情誦讀

四、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拿出練習紙把此時李白、汪倫最想説的,或是自我最想説的把它寫出來。

聽課評析

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是這堂課的難點。

老師評課稿12

很榮幸聽取了XX市學前教育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公開課展示暨送課研討活動。本次活動為期一天,一共6節教學活動,其中科學領域2節,健康領域2節,語言領域1節,藝術領域1節,每位老師的教學方法、活動設計都新穎獨特,使我收穫很多,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感觸很深:

一、教學設計新穎、獨特

每一節課老師的環節設計都非常的新穎,很有創新意識,靈活應變能力很強,如XX市實驗幼兒園的劉老師設計的活動課《好朋友》從一種新的思路來展示了這節精品課,首先談話導入,放開讓孩子自己説一説自己的好朋友,説一説好朋友的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從而引領幼兒,提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敢説。接着熟悉故事,讓幼兒在一種温暖、舒心的`語境氛圍下,想説、願意説,同時整個活動中老師的迴應也恰到好處,如:活動開始時,出示了一張兩個小朋友站在一起的圖片,讓幼兒猜一猜他們是什麼關係?這時,幼兒有的説:他們是好朋友、雙胞胎.......這時劉老師便迴應幼兒:他們手挽着手,肩並着肩,好像一對好朋友。劉老師能時刻想到總結提升幼兒的話語,拓展幼兒的經驗,環環相扣,最後讓幼兒自己給故事取名字來結束了本次活動,劉老師的課不僅設計新穎,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

二、教學智慧突出,亮點層出不窮

在教學活動中,老師無論是教學手段的運用還是教學活動的組織,都凝聚着老師的智慧,如利津三幼的王豔芳老師的藝術活動《噴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選材來源於我們的生活,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中讓幼兒在感受音樂強弱這一環節,老師特別注重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聽音樂中一遍遍感受音樂的強弱,從而為幼兒更好地用動作表現音樂噴泉的各種造型做鋪墊,每一個環節無不滲透着老師的智慧。

三、幼兒教學應以遊戲為主線,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做,做中悟

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孩子都是愛玩的,尤其更愛遊戲,如王京老師的《玩玩大皮球》這節活動課,自始至終以遊戲為主,讓幼兒在自主玩,探索玩,打老鼠洞等一連串游戲中盡情的玩。如燕雁老師的《週轉箱》從一開始便以角色扮演"小司機"來貫穿整個活動,活動中幼兒由逐項練習走、跑、跳,到最後整合練習,讓幼兒在"運送物資"中練習快速跑"走過小河"高處跳"翻過山丘"大跨步"跨過水坑"等,幼兒在體育遊戲中表現出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同時也滲透着關愛和感恩教育,從而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做,做中悟。

四、教學中應多投入情感,多參與幼兒的活動過程

一節好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比如説劉老師的這節語言課《好朋友》她的語言非常有節奏感,有韻味,表情自然和藹,每一句話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感覺很親切,感染着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敢説、想説、願意説。

總之,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刻苦鑽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我,在教育工作崗位上紮實幹、努力幹。

老師評課稿13

一、評教學目標

本節課,王老師課前認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學過程有條理,制定了基礎知識和能力目標.符合了教學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實情.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評教學重、

本節課的重點是:《人類的“老師”》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課文,重點講人類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發,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等方面以生物為師,進行發明創造。老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遇見的實際的問題做重點的講解,是符合課標的要求的,也是符合教材內容的合理安排,通過學生的閲讀,思考,教師的點撥,加上學生的回答來完成,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評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師主要採用了講述法,指導自主學習法,引導質疑等,相對多樣,而且能交叉進行。課堂上基本能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發言,能利用新課程的理念知道教學,培養了學生的'閲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四、評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首先是複習提問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麼是人類的老師?)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承上啟下自然的引入新課。

2、教學過程中思路清晰,知識表現清楚,板書工整,大致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教學,對於實際的課堂應用教學能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作出及時而富有成效的調整。體現了老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獲取知識的快樂。

五、評教學功底:

老師上課時,教態自然,速度適中,語音清晰,即威嚴又親切。板書設計醒目,佈局合理,書寫工整,美觀、大方,目的性、針對性比較強。可見老師的教學功底是很紮實的。

六、評教學效果:

老師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不拖課,學生基本都學有所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七、教學建議:

1、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否多予以走動,更加貼近學生,和學生交流,可以激發學生的即興思維和答案,有助於課堂氣氛的調動。

2、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時間不夠充分。老師在出示課件時,稍有些盲目,先讓學生彙報,後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台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而且相應的效果可能更好。在教學中,要多注重對耗子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語要多樣化。

老師評課稿14

一、課前導入,乾淨利索,直入主題;談話質疑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發現?你想了解什麼?(人類的老師是誰?它們為什麼是人類的老師?)

生:回答。

評價:

1、課題就是中心,直入主題,乾淨利索。

2、啟發學生質疑,一方面激發了學生閲讀、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篩選出了中心問題,為後面的探究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從而提高了探究性學習的實效。

二、在教學中注重於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在初讀課文時,老師提出了自學要求,讓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把學習的空間完全留給了學生。在彙報交流的時候,老師儘量的'讓學生互相交流,放手學生,讓學生自己理解字詞。在檢查課文朗讀時,也是讓學生自讀自評。

三、注重評價。

在教學中,教師非常注意對學生的評價。不論是讀課文,還是回答問題,老師都會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評價,而且注重學生間的互評。

建議:

一、再次讀課文後,老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講到人類的老師有哪些,他們教給人類什麼,並讓學生先同桌交流,再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讓一名學生上台板演,其他學生一邊看,一邊對照自己畫的。

評價:對這個環節的設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集體交流,就應該指名讓學生彙報,其他學生可以補充。這樣既避免了一個學生在上面寫,其他同學在下面乾等,造成的冷場局面,又可以讓學生經歷傾聽和參與表達的過程。如果這樣,不但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最後,老師用大屏幕出示人類的老師教給人類什麼?邊放課件邊板書,忙了個不亦樂乎。

評價:這個環節,我認為還是先讓學生彙報,老師可以點撥。最後讓彙報的幾名學生一起上台板書。這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

老師評課稿15

在聽了李老師《壓強》一課後,筆者進行了以下分析。

1 整體感覺

老師從新課程的理念出發,採取了分階段逐漸深入的教學模式,由淺入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動態的課堂,充分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在輕鬆,平等的氛圍裏讓學生小試牛刀,初步品嚐了科學探究活動中成功的喜悦,又通過教師的例題講解和習題落實了知識與技能目標。從引入遊戲,比較大象和芭蕾舞演員的壓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應用,還有課後留下的關於路面損壞情況的調查報告,無一不體現了教師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了控制變量法和類比法。李老師落落大方,親切自然,板書規範。本節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1)引入——以競賽的形式創設了男女生比賽切蘿蔔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眼球,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進入新課時,怎樣把一個切蘿蔔的祕訣轉化成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呢?李老師體現了課堂引導者的作用,通過三張圖片,引導學生通過圖片中的共同點得出了壓力的概念,並強調了壓力在什麼情況下等於重力,為學生提出問題和猜想與假設做了知識與技能的鋪墊。

(2)探究部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親身體驗,觀察自始至終。例如: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鉛筆的筆頭和筆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對比實驗,貼近生活,給學生的體會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中,雖然課本對這個內容進行了介紹,但李老師並沒有拘泥於課本,紙上談兵,而是讓學生充分經歷這個階段,提高了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有的同學就設計了利用同一塊橡皮泥,比較拉力不同的時候繩對橡皮泥拉痕深淺不同的實驗,非常不錯。

在設計實驗時,老師充分融入到學生中,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如:在進行實驗時應該採用什麼方法?怎樣顯示出壓力作用的效果?

在這幾個過程中,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運用科學方法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課堂的氣氛和諧,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學生收集信息,積極尋求着現象中的因果關係,並歸納總結,最後兩個同學一組上台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在知識的傳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用控制變量法設計進行實驗,在引入壓強概念的時候又讓學生類比速度的觀念和表達式。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教師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4)規範化。李老師在講授例題和學生通過視頻展示平台展示解題過程時,對書寫、單位、科學記數等等方面,做了進一步的規範和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5)多媒體輔助與板書相得益彰。多媒體展示精美的圖片和受力分析,視頻展示平台展示解題過程,板書規範、美觀,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課件只能展示教師預設的教學資源,而課堂是動態的,利用合理規範的板書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課堂因此真實而生動。 3 改進意見

但是教無定法,每一位老師對每節課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談談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幾個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進建議。

(1)在課堂的`引入部分,用遊戲和競賽的方式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但是要注意實驗的方便和安全性。學生對刀具的使用並不熟練。在日常的生活中,關於壓強的例子隨處可見,我建議可以用細線和細繩來比較切割肥皂的難易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

(2)在概念的教學上,要注意學生的理解,突破難點。在本節內容中,壓力和壓強的概念是難點,學生也容易弄錯。所以在教學中要予以強調。如:壓力的概念中有兩個關鍵詞:

垂直和表面。在壓強中,對壓強表達式中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應該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鞏固和理解。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師是先要同學思考什麼影響壓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讓學生體驗鉛筆實驗,我認為這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是否改為先讓學生體驗實驗,在體驗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進行猜想。

(4)在學生提出猜想時,老師不應該對猜想帶有過多的指向性痕跡,否則探究性實驗就可能變成驗證性實驗。我在上這節課時,就有的同學提出壓力作用的效果可能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多種猜想之後,老師在從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關部門因素和無關因素等方面逐步篩選,確定探究的課題。不能因為教師的種種原因而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

(5)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現象更加的直觀和明顯。如學生實驗中海綿的形變效果不明顯,可以選擇質地鬆軟的體積更大的海綿塊,並且在海綿的側面畫上一些黑白相間小格,通過格子形狀變化的情況來顯示出壓力作用效果的不同。

標籤:集錦 評課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