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國小教育論文15篇

教育1.09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教育論文15篇

國小教育論文1

【摘要】在中國小的體育教學中任課教師需要穿插講解必要的體育衞生保健知識,學生在掌握體育衞生保健知識之後更能夠了解體育鍛煉的方法手段,避免在運動中受傷、避免體育運動的盲目性、使學生在運動中能夠做到合理、科學、高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目的。

現代科學證明,要使中國小生身心健康發展,必須使中國小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疾病的預防和體育鍛煉相結合,忽略了任何方面都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當前中國小體育衞生保健知識教學現狀

第一,中國小生體育衞生保健知識的普及率總體不高。根據全日制國小體育教學大綱,我國普通國小的體育衞生課程教學計劃規定,一二年級規定為每週5學時,三四年級規定為每週6學時,五六年級規定為每週8學時。從實際調査來看*我國國小的衞生保健課與國家規定的16學時相比差距還很大。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中國小大約只上2學時的理論課,內容為體育課堂常規及體育課的目的任務,再有1學時為風雨教材,內容為體育明星的故事及大綱中規定的其中一項教學內容,衞生保健課大約只有1學時,實施好的學校可能多一兩學時,而差一點的學校則1學時也保證不了。可知,普及率是相當低的。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體育與健康課的課時,國中部分相當於每週3學時,高中部分相當於每週2學時。而在衞生保健教育與實施方面,國中一年級到三年級均為12?14學時,這裏還包含體育基礎知識的教學。可見,體育衞生保健知識的總課時除去體育基礎知識的教學大約只有18學時。有許多學校只考慮升學率,可能每學年只有一兩課時,差的學校可能1課時也保證不了,而高中部分,學校升學率抓得更緊,情況更糟。

第二,教育職能部門還需切實督促學校落實教學大綱要求。現實中國家教育職能部門雖然對各級學校和下屬各部門下達了有關體育教育的文件,但並沒有對各級學校和下屬部門進行全面的核査,沒有完全檢査他們是否按文件的要求去做,或者説沒有對那些學校和部門給予一定的壓力,也沒有根據學生的成長和時代發展的需要,提供學生所必需的衞生保健知識。從而導致諸多中國小校根本不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和良好的衞生習慣的培養以及有關體育保健知識的教學。

第三,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足。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尚未普及,許多學校仍以應試教育的方式進行常規管理,這就導致了許多學校只片面地注重升學率,任意剝奪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或者有的學校開體育課只是讓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而不讓學生了解必要的衞生保健知識,甚至在一些中國小的畢業班停止學生的體育活動和體育課,更不可能重視學生的體育素質和良好的健康衞生習慣的培養。當然,也不可能去根據《體育法》的要求去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第四,體育教師“心有餘而力不足”。首先在教學中,由於學校領導的不夠重視〃片面強調抓升學率,提高學生其他科目的成績,對體育課形成一種若有若無的心態,隨意支配,大大影響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其次,部分體育教師即使有加強學生體育衞生保健知識訴求,也因為學校的種種規定和要求使體育教師自己放棄這一工作激情。再次,由於體育教師自身的修養不夠,存在一種混日子的念頭,認為體育課還是以前那種“放散羊”的形式對體育課不負責任。諸多情況的影響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在理論課上不給學生提供有關的體育理論保健知識,在實踐課中也不能提供必要的保健知識,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保健習慣。

 二、對策與措施

第一,教育職能部門應加強體育教學過程的管理。衞生保健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應盡義務。國家職能部門應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和全日制中國小教學大綱的要求,嚴格要求下屬各級職能部門,親自檢査各個中國小所安排的教學時數、教學內容、教科書、教師的素質以及教學設施條件等方面,特別是衞生保健知識課的教學時數和教學內容,以及體育教師所掌握的體育衞生保健知識的程度更要進行認真的考核,要由面到點、有表及裏地進行嚴格的管理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必要的體育衞生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衞生習慣;另外,教育職能部門要制定適合我國當前國情的中國小體育衞生保健知識教學大綱,同時指定國家統一的教科書,並適量增加體育衞生和生理保健知識,為國小生的體育基礎課保駕護航,同時要對中國小進行監督'使規定能夠落到實處。如制定大綱指定上課時間等,使衞生保健教育內容系統化、規範化,並適合學生的需要;同時,應鼓勵適合本地區實際的教科書和選用教材 “一綱多本”這樣才能恰到好處地把衞生保健教育辦好,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第二,要加強中國小體育衞生知識的基礎教育。建議對學校體育、衞生保健教師進行培訓學習,成立學校健康組織,制定規章制度領導掛帥,由教育職能部門進行檢査與評估,要定期對教師進行體育衞生與保健知識培訓,使體育教師對此方面的知識不斷更新,同時對體育教師加強思想意識教育,要使其對中國小的體育衞生保健知識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同時做好中國小校長的工作,要讓校長認識到學生身體的健康遠比文化課知識要重要的觀念。學校應認真重視對學生的衞生保健方面的教育,由領導到教師、各級加強,做到以提高和普及學生的健康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降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不必要的體育運動損傷,同時學會在運動損傷發生時及時進行科學的處理,真正做到教育要求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第三,加強體育衞生保健課程在體育課中的授課比例。加大體育衞生保健知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比重使學生初步瞭解體育衞生保健知識與日常生活有關的部分。例如,在做準備活動和放鬆時,有些學生認為沒必要。這時,應向學生闡明做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適當舉例指出不做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會造成的損傷;在夏季體育教學中,應及時向學生傳授預防中暑的常識,傳授科學的飲水方法,加強游泳的安全教育等衞生保健知識,這樣做都能收到好的效果;進行長跑教學時,結合長跑當中長出現的“極點”現象,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極點”的出現和如何掌握克服“極點”的方法。

三、小結

對於中國小生來説,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積極手段,衞生保健則是保護學生健康有效的預防措施,兩者是從不同角度共同作用於學生身上。各個中國小校應該在國家職能部門的監督下,每個體育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認真地進行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更要重視學生對體育衞生保健知識的學習。這樣,有助於學生合理地安排體育鍛煉和學習,使體育鍛煉和學習都科學化、合理化。因此,中國小生必須掌握必要的衞生保健知識,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國小教育論文2

一、教育懲罰概述

(一)教育懲罰的含義

教育懲罰是一種教育方法,是指對學生的某種思想、行為給予否定性的評價,通過採取一定的措施使之改正,並使之逐漸內化為受教育者的自覺約束力。教育懲罰的本質是一種“合理懲罰”,即教育者要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之上,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徵、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犯錯誤的動機、危害程度等,按照相關的制度與規定,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操守,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處罰原則和嚴謹的處罰程序,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做出強制性的矯正。

(二)教育懲罰的對象

教師落實教育懲罰的對象是懲罰行為所指向的客體。因此,教育懲罰的對象不是學生本身,而是學生的違規行為。

二、教育懲罰對國小生的意義

(一)培養國小生的責任意識

站在教育意義的角度上看,實施教育懲罰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或過失承擔應有的責任。懲罰的過程應當充滿尊重,應當以明晰道理為理念,不僅要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性質以及錯誤造成的危害,給學生指出改正錯誤的方向,還要對學生積極承擔責任、改正錯誤的心態給予肯定和鼓勵。如一些教師在對缺乏責任心的國小生實施奇教育時,在將其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後果進行闡述之後,採取讓其保管班級鑰匙並要求其提前到校為同學們開門的懲罰措施,獲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因此,在國小班級管理中,科學、合理的教育懲罰是幫助國小生增強其責任心的重要手段。

(二)培養國小生的集體意識

班級管理與學校教育一樣,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具有很強的組織紀律性,以對入學者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直接目標活動,促進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集體主義是我們國家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生是否具備集體主義觀念及精神,決定着學校教育的成敗。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們必須要注重教育學生培養其集體意識,促使學生養成集體認同態度。

在班級管理教育懲罰的過程中,需要以集體紀律作為保障,當個別學生髮生違紀行為時,不僅會給學生自己造成不良影響,還會對集體目標的實現產生不良影響。教師在此時選擇實施懲罰不僅能夠維護集體紀律的權威性,還能使實現集體目標得到保證;同時,國小生也會產生與集體共榮辱的思想,其集體意識也會逐漸變強,能夠在集體活動的參與上變得更加主動、更加積極。

(三)培養國小生的民主意識

在素質教育被大力提倡的今天,把民主意識教育提上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懲罰雖然是由教師來具體實施的,但實施過程中所依靠的並不是教師的權威,而是由大多數學生的意願所決定的,取決於其對懲罰的認可度。

因此,教師在實施教育懲罰時應當廣泛徵求學生的意見,尤其是在制定班規班紀時,應當注重學生民主意識的充分發揮,有效調動起國小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來,並組織開展學生民主討論會,在會上形成和完善合理的教育懲罰,制定出與教育實際更加契合的班級管理規範,以培養國小生的民主意識。當出現了個別學生的違紀行為時,教師可以按照既定的班規,或者是徵求班級中大多數學生的意見,實施合理的懲罰,這不僅可以使違紀學生更容易接受,而且還能在班級當中營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圍,獲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增強國小生的耐挫力

科學、合理的懲戒制度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堅強的性格,能促進學生形成責任感,能夠促進學生提高抵抗並戰勝誘惑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鍛鍊其意志和尊嚴感。在班級管理的實踐當中,我們應當注重賞識教育,要樂於表揚學生、激勵學生,幫助國小生建立起自信心,形成我必卓越的信念,謹記天生我材必有用,促使孩子們充滿自信、積極上進地成長。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賞識,批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是賞識,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孩子們無法正確認識自己,使他們形成“自己永遠是對的”的錯誤觀點,進而導致他們的內心十分脆弱,一旦有不同意見出現,就無法適當、及時地使自己的心態和想法得到良好的調整。尤其是現在許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備受全家人的寵愛、呵護,成了家裏的小皇帝,養成任性、唯我獨尊、自私、不管別人等等不良習慣和傾向,容不下一點別人的批評,更無法採納別人的建議,缺乏責任感,一遇到問題就一味抵制,不接受規矩規範,無法承受挫折,耐挫力極端低下。

三、把握懲罰程度,合理實施教育懲罰

(一)保護國小生的自尊心

在當下的國小班級管理中,有很多教師都把學習、運動、勞動作為懲罰的手段,如當學生犯了錯時,就用學習來對學生進行懲罰,罰他們抄生字、做作業、背課文;或者用體育運動來懲罰,罰學生到操場上跑三圈,或就地做若干俯卧撐等;或用勞動來懲罰,罰他們掃廁所、倒垃圾、揀廢紙。這些懲罰措施其實都是不恰當的,甚至是錯誤的:學習本來是一種很好的享受,體育鍛煉也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勞動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件光榮而高尚的事情,但是當把其與懲罰相聯繫並強制學生執行時,產生負面影響就是不可避免的。做了錯事或者違反了班級規定就要去學習、去進行體育鍛煉、去參加勞動,時間持續久了孩子們就會把它們跟罪責感、恥辱感、厭惡感相聯繫,因此,在實施教育懲罰時必須要正確把握懲罰程度,注重保護國小生的自尊心,促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和勞動熱情。

(二)界定教育懲罰的範圍

從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來看,筆者認為需要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將對學生的表揚作為主要的手段去帶動班級及學生的共同進步。因此,在懲罰的實施過程當中,必須要避免進行大面積的懲罰,因為對大多數學生實施共同懲罰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導致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還會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消極對抗心理,引起學生甚至是家長的反對。中國有句俗語,即“法不責眾”,當班級中沒達到要求的同學的比例超過了50%時,作為教師首先要做的應當是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反思,要合理界定教育懲罰的範圍,不能為了達到自己的要求就一味對學生進行懲罰。

(三)做好罰前教育和罰後疏導

懲罰會使學生產生痛苦的體驗,而且還會把這種痛苦的體驗牢記心頭。雖然經歷了懲罰之後學生會停止錯誤行為,但對其內心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會產生叛逆的想法,痛恨老師甚至是抵制老師;有的內心會受到很嚴重的打擊,認為自己不再被老師喜歡,從而任由自己消極、墮落。因此,在對學生實施具體的懲罰措施前,必須要進行耐心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對自己所犯錯誤的原因得到充分的認識。懲罰之後還要對學生的行為、情緒進行細緻的觀察,以便及時疏導,防止學生產生嚴重的思想包袱。

(四)與其他教育方法結合

教育雖然有法,但是並沒有定法,而懲罰也只是教育的方法之一,因此在使用時不能孤立,要與其他的教育方法、手段相結合,如説理、鼓勵、感化、引導、獎勵、溝通等,這樣才能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是需要被老師、同學認同的,即便是經常犯錯誤的學生也不例外。同時,如果老師一味地對違紀學生進行批評,勢必會給這些學生戴上“壞學生”的帽子,從而造成其他同學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對他們的健康發展不利。因此,面對這類學生,教師在對他們的違紀行為或錯誤實施批評時,應當給予適時適地的表揚,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促進進步。

四、小結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本文的分析層面還相當淺顯,當然,對於國小班級管理中的教育懲罰問題,我會進行持續的思考和研究,我將在今後的從教歲月裏不停地加強學習,總結從教的實踐經驗,增強我對教育懲罰問題的思考與認識並不斷深化,並致力於解決我在教育教學中所產生的關於教育懲罰的困惑,加強班級管理。

國小教育論文3

國小教學管理就是科學地組織好、處理好、協調好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流程,提高辦學質量,提高學生管理水平。教育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教學管理也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工作的前提。

目前,我國的國小教育工作已經取了很大的成績,但在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教育管理工作者應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並對完善和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提出解決措施。

一、國小教育管理的策略

(一)決策民主化

決策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核心工作,只要講究民主化,不僅管理者能從困境中擺脱出來,而且會使決策更加科學和可行。為了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在每週召開的行政例會上提出決策內容,通過討論的羣策羣力作決定;

二是把一些重大的決策草案的任務分解給分管人員,分管人員組織相關人員研究,提出決策意見,再集體通過;三是涉及全校性的重大工作,先由分管人員與相關人員一起擬出決策草案,交由校委會討論或召開教師座談會予以修正後通過。這樣的決策過程發揮了中層管理者的工作潛能,汲取了全體教職工的智慧,尊重了各個層面的民主權利,也加深了學校教職工對決策的理解,為決策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二)執行規範化

決策的落實、制度的執行,最主要的是規範化。每個職能部門都要制定出明確且操作性強的工作規範,按規範辦事;尤其是各層面的領導者要率先垂範,做出表率。必要時,在執行過程中如考核評優、職稱評定等內容要予以公示。領導者身體力行,是無聲的號角。無言的紀律。學校管理者只要把這些抓在平時,無需插手下屬的具體工作,各項工作也會按部就班地進行。

(三)評價多元化

評價的多元化,應體現在評價主體的多樣化上。一是教師自評,每節課的反思,每學期的工作小結,每一學年的考核,教師都要寫出總結或述職報告;二是學校內部的互評,各職能部門、教研組和各邊村國小及教職工之間的互評;三是學生、家長、社會評;四是上級部門評。多元評價的前提是深入檢查調研,這一環節不容忽視。只有深入課堂,深入平時,才能保證評價的準確性與公證性。

二、國小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環境文化能在無形中薰陶、感染學生,起着桃李不言、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為此,學校在整體佈局上追求創新。意藴深遠的標語,獨具匠心的特色綠化園地,温馨典雅的走廊、牆磚,別具一格的個性宣傳牌,各具特色的室內設計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無不折射出師生創新靈感與藝術文化交融的璀璨。另外,學校還在文化內涵裏滲透創新。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區分別設置了科幻畫、想象畫,並配有引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温馨提示語,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生。學校倡導班級文化建設以一班一風格,班班有特色為目標,積極打造班級創新特色文化,倡導不拘一格,個性化的班級形象。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在重視校園硬件環境文化建設和創新教育內容展示的同時,學校更加重視校園精神文化的塑造和校園文化內涵的積澱,依靠先進的辦學理念,創新型的管理模式,突出辦學特色,提升辦學品味。學校將創新教育融入校園管理的各個方面。為發展和提升師生的創新能力,學校不僅可以在校園廣播裏,增添校園特色音樂,浸潤師生心靈;還可以精心設計國小校園文化手冊,將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美設計收納其中,深刻地闡釋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理念、思路及文化內涵。

(三)課堂建設

課堂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也是發展和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品格生成的主渠道。首先,抓住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從讓學生敢想、敢説、敢質疑、敢於標新立異人手,在落實知識目標的同時誘導、薰陶學生,逐步生成創新人格。其次,拓寬教育渠道。學校鼓勵學生多讀書,制定各年級必讀書目和必背篇章,讓學生多積累。最後要堅持學創結合的學習模式,以智力活動為基點,把創造思維訓練落實於日常中,強調平等的師生對話,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倡導自助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長知識、增智慧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國小教育管理的模式

首先,提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方向標。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要培養和發展教師的主動意識,打破以前管理中出現的專政制,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教師平時的情緒變化,不要讓他們有奴役的感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工作中發揮主人翁的精神,把教學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去發展,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來保證更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育管理者平時加強對教師的尊重,使人性化與管理制度相配合。教師教育管理工作者平時應該多與一線教師進行溝通,因為一線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情況最瞭解,管理者應該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有助於管理工作的更好進行。此外,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精神,堅持為了一切的學生。

其次,建立科學的測評辦法和合理的課程體系。傳統的教師測評辦法往往是採用學生的成績來考核教師,這種測評辦法是有缺陷的,應該摒棄這種測評方式。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獨立自我管理能力,有意識的進行自我學習作為評價標準。同時採用評分制,這裏包括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學生,通過多方面的評分,使教師真正發現自己在授課和其它方面的不足,這樣才能有利於素質教育的提升。國小的管理者要更加註意放手讓負責一線教學的教師去探究一些新的國小教學方式,以及採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

第三,針對一些青年教師,他們不缺少專業的知識,而是缺少實際的授課經驗,要經常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聽課,將其他優秀教師的授課經驗和自己的專業特長相結合,總結出更為科學的授課體系,並將其應用到教學工作中。由於國小教育存在它的特殊性,所以國小階段的課程設計要合理,既要求學生要掌握知識為以後國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又要使學生的心理成長得到保障。國小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必須保證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因此,國小教育管理工作要着眼於兒童心理階段和生理髮展的特點,從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出發,積極構建適合國小生的新課程管理體系。國小要進行人本主義的管理,還要注意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互相之間的結合。過去的教學管理比較注意服從,這樣在教育管理之下,會讓一線教師容易產生消極應對心態,從而無法獲得尊重和滿足,在工作過程當中就不容易進行配合以及服從。

而人性管理最為重要的就是讓被管理的一線教師能夠獲得精神上的尊重,和一線教師平等地進行交流,進一步地取長補短,在情感上進行互動,最終可以促進教學管理制度令行禁止,一線教師更加配合以及服從。國小的教育管理者要更注意發揮一線教師的工作自主傾向性,並且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後促進這些國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因此,管理者要更多地對教師理解以及尊重,最終以人性管理配合制度化的管理,促進國小教育管理的發展。

國小教育論文4

摘要:閲讀是國小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從相關調查研究結果得知,當前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不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缺少人文性教育。因此本文從藉助文章背景、課外教學等多種途徑分析基於人文教育視野下的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望給予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人文教育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不管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最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語文,因此在國小閲讀教學中藉助人文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有的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藉助文章背景感悟人性光輝

國小語文閲讀課文教材涉及人文、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內容,可以説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且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國小語文教師在閲讀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詳細介紹閲讀材料文化背景,讓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時的具體生活情境和文化背景,進而讓學生深層次體會與感悟閲讀內容。可以説學生科普作者人生經歷或寫作具體背景,使學生能走進作者的寫作世界進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文化之美。例如某國小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抗日戰爭時期文章時,就先給學生介紹抗戰爆發原因,抗戰過程及結果,讓學生掌握文章知識的同時培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且神情緬懷為國家而犧牲的抗戰烈士,更能引發學生的愛國思想共鳴,提高人文意識。再例如某國小語文教師在講解《司馬光》一課時,就在引入文章之前詳細介紹歷史著名史學家司馬光,通過了解司馬光的從政經歷及對文學史做出的貢獻後懷着一顆敬意的心閲讀課文,深度感受司馬光的高尚品質。在分析文章字詞運用及表達技巧時,吸納文章向讀者傳遞的人文情懷,從而促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也能提高國小語文教學效果。

二、藉助閲讀教學培養人文素養

國小語文選取的閲讀教材都是古今中外的優秀名篇,但內容有限,如果教師想借此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效果不高。所以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擴充閲讀範圍,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淺到深培養學生閲讀習慣和閲讀能力。此外教師還要通過培養學生自主閲讀能力來進一步深化其人文素養。語文閲讀教學中受課堂教學時間限制和繁重教學任務影響,有必要指導學生預習讓其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提高閲讀教學質量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桃花心木》一課時,某國小語文教師就提出,同學們,我們在上節課已經學習閲讀基本要點,現在有哪個同學可以給老師説一説在進行閲讀時應注意哪些要點。學生回答:“閲讀中要注重閲讀內容的分層學習,閲讀材料一時找到其中存在的規律,閲讀材料二是應用其規律,材料三則是歸納和總結閲讀規律。”之後教師又提出:“這位同學總結的很好,只有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今天我們所學習的《桃花心木》中就應用橫向閲讀理念,大家在閲讀這篇文章時需要從三個階段進行橫向閲讀:第一階段:同學們先自己閲讀後分析這篇文章中的優美句子。第二階段:分析文章主旨,種桃花樹的人身上藴藏怎樣的品質以及自己從中學到怎樣的品質。第三階段:自己寫有關桃花木的讀後感。通過完整的閲讀教學體系使學生深度理解課文傳遞的人文素養知識,提升自身內涵。

三、藉助課外閲讀拓展人文視野

國小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課文閲讀,從而更好地拓展人文視野。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是告知學生閲讀範圍,教師要教給學生閲讀方法,保證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有效閲讀。通常和課內有關的閲讀材料都是語言優美和主題深刻、內容詳細和主題深刻,這種閲讀材料要有精度,有利於學生加深對問題理解能力,學生也會在閲讀中產生新思維且通過課外閲讀拓展逐漸擴充學生綜合知識。例如某國小語文教師在講解《草船借箭》一課時,就先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聽過三國演義嗎,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嗎?”。學生立即回答:“聽説過,這是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故事。”教師又提問:“那同學們指導誰《三國演義》中最聰明的嗎?”學生回答:“諸葛亮”!教師:“是的,這篇文章表現了諸葛亮高深的智慧謀略以及從容不迫的品質。為了加深同學們對諸葛亮的瞭解,需要在課後閲讀《舌戰羣儒》、《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空城計》等故事,大家要仔細閲讀,之後在反覆品讀《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課外閲讀了解更多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同時分析這些故事中諸葛亮如何通過自己的才智獲得勝利,思考如果自己處於諸葛亮的位置該如何表現,看自己是否能從中學到什麼知識。通過課外閲讀擴展學生知識面,從不同教材中提升人文素養。

四、結語

總之,基於人文教育視野下開展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強調的教學觀念,也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尤其國小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階段,因此語文教師應藉助人文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薇.人文教育理念下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xx(3).

[2]談蓉.人文教育理念指導下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探討[J].情感讀本,20xx(23):85-85.

[3]張殿志.人文教育視野下的國小語文閲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z2).

國小教育論文5

新課改強調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材內容,恰當使用遊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主要就遊戲教學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展開討論。

一、遊戲教學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培養協作能力

在參與英語課堂遊戲中,教師能夠有效培養國小生的團隊協作能力[1].另外,譬如角色扮演類等需要眾多學生參與的英語遊戲,對於國小生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也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遊戲教學法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在與他人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知識。

(二)培養思辨能力

國小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利用遊戲教學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良好的思辨能力。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自身所學知識參與到遊戲當中,並使其學會在遊戲中主動獲取和積累相關知識,而教師只充當“知識引導者”,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幫助。

(三)提升學習能力

國小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提升其英語綜合能力,其中既包括詞彙等理論知識的積累,也包括英語拼寫能力、閲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遊戲教學法,如帶領學生依照課文內容進行角色扮演等,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遊戲教學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緊扣教學內容

在國小英語教學課堂中運用遊戲教學法,首先需要教師深入分析教材內容,挑選出適合編排成遊戲項目的教學內容,進而結合當前比較受學生歡迎的遊戲形式實施遊戲教學法。比如,在一年級上冊的Colours Lesson 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轉盤遊戲的形式完成顏色詞彙的教學。在該遊戲當中,教師需要事先在轉盤上設置若干顏色,之後不同顏色的外圍部分標註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單詞卡。然後,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計時比賽的方式,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詞彙卡放置在正確的顏色當中。這樣,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其加深對顏色單詞的理解與記憶。

(二)結合教學難點設置遊戲

熟練運用句法、句型等知識一直以來都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講授這些知識時,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遊戲教學法[2],設置相關的遊戲,幫助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突破重難點,充分理解和熟練掌握知識內容。比如,教師在一年級上冊的 Numbers Lesson 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國小生準確理解和記憶英文數字,可以通過將英文數字編排成深受學生歡迎的歌謠並配以相應的手勢動作,使得學生在邊説、邊唱、邊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深對英文數字的認識和記憶。

(三)利用遊戲進行練習鞏固

在國小英語教學進入練習鞏固階段時,教師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趣味性的遊戲活動,將以往枯燥、乏味的練習變得生動、有趣。例如:教師在幫助學生複習Body Lesson 一課中人體各部位的單詞時,可以組織學生玩猜詞搶答遊戲。即教師隨意指出身體的某個部位,要求國小生快速準確地説出與之相對應的英語單詞並將其拼寫出來。利用這一遊戲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得每一位國小生都能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國小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其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3].

(四)有效把握遊戲進程

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遊戲教學法,教師要始終重視對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尤其是要對遊戲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遊戲教學法能夠充分發揮其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作用。另外,教師要科學組織和管理遊戲時間、學生參與遊戲過程中的紀律等,並及時引導學生從遊戲中獲取相應的英語知識,進而避免學生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遊戲上而非英語學習的情況發生。

三、結語

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緊扣教學內容和重難點知識設置遊戲,在練習鞏固中融入遊戲,並有效把握遊戲進程,促使遊戲教學法發揮真正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彤彤,馬秀峯,張明娟。教育遊戲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xx(1):90-93.

[2] 陳芝英,林珊珊。基礎英語教學研究與教師發展:遊戲在國小英語課堂運用的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8):118-119.

[3] 姚雅麗,凌茜。遊戲教學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xx(4):102-105.

國小教育論文6

一、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表現

1.教學內容上過分的知識化傾向。幼兒教育需要對孩子進行綜合全面的培養。但現在很多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過分偏重知識,而忽視德、體、美、勞等方面。在幼兒教育中,將國小教育的內容提前在幼兒教育中進行,有的幼兒園甚至選用國小的教材。幼兒教育的國小化傾向十分明顯,他們要求孩子在學會漢語拼音後,能夠熟練背誦和書寫聲母、韻母,能夠標註一些字的拼音;要求孩子在計算上具備高位加減法的運算能力;在孩子的識字能力上,要求認識常用的500甚至更多的漢字。有的幼兒園還要求孩子能夠背誦大量的唐詩,甚至要會一些英語的會話。這麼多的學習內容,無疑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沉重的負擔,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十分不利。

2.教學方法上過分依賴教師授課。有些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以教師授課為主,分配給孩子自由活動和遊戲的時間非常少。這樣的幼兒園教育無異於一個國小模式。教師在前面講課,孩子在下面聽課,不守紀律的孩子還會受到教師的批評。教師對孩子不能完全理解的內容要求幼兒以反覆重複的方式去死記硬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演示少、遊戲活動少、師生互動少,讓幼兒在機械的記憶中緊張而枯燥地度過一天又一天,很容易讓幼兒對學習產生厭煩和畏懼情緒。

3.教學評價上過分強調學習結果。教師以孩子是否掌握拼音、漢字、運算等作為評價孩子學習的唯一方式,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是否喜歡學習、是否感到學習的困難、是否對沒學會的知識感到迷茫等都被教師忽略。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方式是對孩子天性的扼殺,造成孩子缺乏學習活力和熱情。

二、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原因

1.家長的過分期望。我國的家長几乎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視。有的家長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對孩子進行知識的教育。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每天都在督促孩子學習,考查孩子的唐詩、運算等智力知識,而孩子一天過得是否開心等缺乏應有的關注。

2.幼小缺乏良好的銜接。我國教育部門規定國小屬於九年義務教育,國小不應該進行入學考試。但現實的狀況是很多優質國小面對眾多的生源而舉行入學考試或面試,家長和幼兒園不得不提前進行國小知識的教育。

三、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解決對策

1.形成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教育合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的身心發育還處於比較初步的階段,對家庭和家長有很強的依賴性。家庭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在幼兒園按照幼兒的成長規律教學時,需要家庭方面給予支持、理解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共同教育環境。

2.做好幼兒園和國小教育的銜接。消除幼兒教育的國小化傾向不等於放棄幼兒到達國小入學前的過渡和銜接教育。幼兒教育應着重對幼兒對知識啟蒙,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及自我管理能力,讓幼兒更加獨立和堅強。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不要刻意去灌輸國小的知識,應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幼兒喜歡對知識的探索和學習,形成獲取知識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3.加大對教育的監管力度。一方面,政府教育部門或社區應建立對幼兒園教育內容、形式及水平的監管機制,杜絕灌輸國小內容。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國小入學考試的監管,實現國小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國小教育論文7

一、論文包括內容的順序及要求依次是

(一)論文題目(黑體小二號居中)空兩行

(二)作者姓名(楷體四號居中)空一行

(三)作者所在單位(楷體小四號居中)空一行

(四)作者有關信息:聯繫電話郵箱郵編

(五)中文摘要(摘要內容楷體五號,字數在200字以內,“摘要”兩字黑體五號並用方括號括起,其前空兩格)

(六)中文關鍵詞(關鍵詞楷體五號,數量為3—5個,“關鍵詞”三字黑體五號並用方括號括起,其前空兩格,關鍵詞之間空一格)

(七)正文(具體格式要求請參見“三、論文正文格式”)空兩行

(八)參考文獻(具體格式要求請參見“參考文獻格式”)空一行

二、頁面及段落要求

1.全文頁面設置:

紙型:A4,方向:縱向

頁邊距:上:2.5釐米,下:2.5釐米,左:2.5釐米,右:2.5釐米

2.全文段落:

縮進:左:0字符,右:0字符,特殊格式:(無)

間距:段前:0行,段後:0行,行距:1.5倍行距

三、論文正文格式

正文宋體小四號

正文中標題的要求為:(□□表示空二格)

□□一、××××××黑體三號

□□(一)××××××黑體小三號,標題號用圓括號

□□1.××××××宋體四號

□□(1)××××××宋體小四號標題號用圓括號

□□①××××××宋體小四號

□□正文宋體小四號

四、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黑體小四號,“參考文獻”四字前空兩格,其後加冒號)

[1]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書刊名稱》,出版社。宋體五號(書刊類)

[2]作者姓名,《論文題目》,《雜誌名稱》,出版年份,第×期。(雜誌類)

[3]作者姓名,發佈日期:《論文題目》,網址。(網絡類)

國小教育論文8

摘要:教育見習是職前教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由於部分高校存在教育見習走形式、效果差等問題,本文提出通過U-S合作培養,創新教育見習模式,實現課內外一體化,逐層遞進的模式,對不同階段的教育見習目的、任務、內容要求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並對見習效果做相應反思,期望能為同類院校教育見習提供借鑑。

關鍵詞:U-S合作;教育見習模式;創新

1國內外關於教育見習的研究現狀

國外關於教育見習的研究有以下兩大類:(1)教育見習內容的研究。使見習生關注專家教師的學生管理策略、如何聽課評課、借鑑優秀教師經驗等。如:Watkins提出了三個策略解決新手教師駕馭課堂教學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Beckett提出培養教師勝任力來改善學生的學習策略。(2)探討校外實踐基地指導教師與實習見習生的關係問題。如:Parkay和Standford認為,建立良好的指導關係有利於提高教育實踐的成效和效果。我國有關教育見習的研究現狀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關於教育見習的模式研究。如:北京師範大學教務處趙欣如、杜春光等(20xx)指出:北京師範大學結合免費教育師範生培養工作,積極探索教育見習的新模式。(2)關於高職院校師範專業教育見習存在的問題研究。如:葛慧(20xx)指出: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教育見習已經成為師範生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師範專業不僅要高度重視教育見習的研究,還要重視教育見習的組織與安排,更要重視教育見習各方面的改革。(3)關於教育見習與教師專業化進程之間的關係研究。如:周波(20xx)以浙江師範大學與金華五所中學“夥伴合作”項目為例,探討現有教育見習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在教育見習評價中引進發展性評價理念和原則,能有效幫助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促進其專業發展。綜上所述,國內外教育見習當面的問題已擁有豐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對制度與實踐模式創新問題缺乏深入研究。總結以下幾點:(1)關於教與實踐的系統個案研究缺乏,與某地區結合實際情況結合的實證研究較少。(2)偏重於研究普遍現狀,對於某一特殊環節的某一特定參與者研究較少,如:師範生個體價值觀、實習基地學校與師範生的關係、高校主體在教育實踐中所處的地位、作用、職能等成果仍相當有限。

2U-S合作培養,教育見習模式創新的具體內容及做法

2.1見習目標

(1)瞭解當前國小教育現狀、認識當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動向,樹立職業信念,堅定為教育事業的奮鬥。(2)初步接觸教學實踐,通過課堂觀摩參與教學活動,掌握教育教學活動環節及組織,瞭解國小生的身體心理狀況,熟悉國小教師的職業內容。(3)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為日後的學習明確方向,為未來的教育實踐打下基礎。

2.2見習模式創新

(1)採取集中統一實踐和分組分批結合的形式,實現課內外一體化、逐層遞進、校內外結合的教育見習模式,多層面、立體化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技能。(2)實行“校外實踐指導教師”及“校內實踐指導教師”相結合的教育見習管理體制。每個見習基地即市內國小會有一名大學教師掛職校長助理並負責學生的見習帶隊指導活動,同時,聘請市內國小優秀教師擔任校外實踐指導教師,實行通識指導與專業指導、現場指導與遠程指導相結合的見習指導模式。(3)學院每年組織召開教育實習基地學校聯席會議,確定各基地學校所接納的人數,見習存在的問題,並做相應的調整。

2.3教育見習實施內容及步驟

根據由淺入深、逐步深入的原則,教育見習具體分為三個階段:入學至大學一年級下半學期的見習入門階段、大學二年級的見習提高階段、大學三年級上半學期的見習發展模擬階段。不同階段有各自不同的目標內容和要求。第一階段:見習的初級階段(1)目標:本階段為見習的第一步,是見習的啟蒙階段。主要了解當前國小教育現狀、認識當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動向。初步進入國小,瞭解國小的日常管理模式、學校組織運行機制等。(2)內容要求:其一,組織學生觀摩並參與國小的活動,如:參與國小的班隊活動、觀摩國小的教研活動等。其二,邀請優秀教師為大學生做學術報告,使學生樹立職業優越感,通過與國小一線教師座談討論,瞭解目前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向,如何成長為一代名師等。第二階段:教育見習提高階段(1)目標:本階段使學生了解課堂教學步驟、如何管理課堂、瞭解國小教師的日常工作,發現國小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特點。(2)內容要求:組織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實習學校進行課堂觀摩,每位學生都有專門的校外指導教師對其進行溝通和指導。要求學生每兩週進國小聽課觀摩一次。在觀摩的過程中學生能真實的接觸教學實踐,明白課堂教學步驟,瞭解教師課堂管理策略,熟悉國小教師的日常工作,掌握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狀態。同時,也能使學生將自己的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運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並改正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併為後期的教育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階段:見習昇華階段(1)目標:通過觀摩熟練掌握學科教學過程及步驟,內化班主任管理的理論,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備課、講課、評課,同時,能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能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為未來的畢業論文選好題目。(2)內容要求:此階段的內容:其一,觀摩教師的公開課、示範課,瞭解學科教學過程,與校外指導教師座談討論,幫助見習生改變角色,學習如何聽課評課,怎樣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等,通過班主任工作的體驗,瞭解班主任管理的策略和智慧。其二,在觀摩聽評課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實踐,組織學生進行試講模擬,優秀見習生可以在國小進行交流展示。這一方面為見習生提供了學習、經歷和體驗的機會,另一方面讓見習生明確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最後,召開見習生表彰總結會,通過見習實踐分享、展板製作使見習生對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總結,同時,對優秀見習生進行表彰,號召向其學習。更多的見習生能發現當前國小教育存在的問題,能認識到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不足,也能為自己的畢業論文找好合適的選題。

3教育見習的效果及反思

通過U-S合作,校內外實踐結合的方式改進教育見習,取得了一些成果。(1)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提高。通過入學就接觸國小,理論聯繫實踐,學生對於未來的職業有了清晰的認識,體會國小教師的日常工作,也增加了學生的自豪感。90%的見習生都感到當初進國小校園,國小生對其敬禮並稱老師時,他們都深深感到驕傲。當然也感受到了老師的分量,老師要給學生做好榜樣。不難看出對於教師這個職業,學生的認同感很高,並非是大學聯考填報志願的無奈選擇。(2)實踐技能大幅提高。通過創新教育見習模式,增加學生實踐機會,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優化學生教學技能。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得到了社會各個機構的認可。如:我院學生何志妍、李淑萍及李曉雨在20xx年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技能決賽(陝西賽區)獲得了一等獎。此外,我院學生的就業率達到了90%,這也與注重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密不可分。在安康市各所國小的頂崗實習的學生也獲得了各個校領導的一致好評,招教和特崗教師的命中率也非常好。由此可見,教育見習這個鍛鍊學生實踐能力的環節有多麼的重要,如果這個環節沒有達到目標,那麼很難促使師範生角色的最佳轉變,很難完成教育實習實踐的種種任務。(3)教學反思、教學研究意識和能力有提高。為進行實踐技能訓練之前,學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教學學管理、教學理念等知識。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怎麼開展教學研究知之甚少。通過教育見習等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80%的同學能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國小在教學管理、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比如:主、副科時間分配、學生安全教育、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等問題,部分學生通過參與國小的教研活動能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策略。同時還能針對自己設計的模擬教學進行反思總結,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趙欣如,杜春光等.創新教育見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20xx(8):7.

[2]葛慧.高職師範專業教育見習的改革問題研究[J].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xx(4):108-110.

[3]周波.教師專業化進程中的教育見習發展性評價探析——以浙江師範大學與金華五所中學“夥伴合作”項目為例[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5):67-68.

[4]陳珂.地方院校國小教育專業教育見習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教育學刊,20xx(6):155-156.

國小教育論文9

一、引言

本文不拘泥於某一個國家和地區,而是力圖從世界背景看私立中國小教育的發展和現狀,並儘可能地依據具體數據來説明觀點,從而鮮明地區別於我國很多學者在介紹外國私立教育時所常用的定性方法。

寫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為教育決策提供些許相關決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開始實施的國務院《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這 句話既明確了政府對我國民辦學校給予鼓勵和支持的良好願望,也對民辦學校的“補充”功能作出了原則 性的規範。然而,這裏的“補充”是維持民辦學校現有辦學規模的補充,還是允許其適度發展的補充,尚無明 確説明,只能等待《條例》的“實施細則”來作出規定。而本文可作為“實施細則”的一個小小的註腳,因為 我國民辦學校規模的預測和確定,不能完全忽視國外相關領域的實踐、發展和經驗。

本文數據全部取自於《世界教育報告》裏的有效數據。所謂“有效數據”,就是比較系統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數據,也有九十年代的數據。一個國家僅僅擁有一個時期的數據,則不在選擇之列,因為無法作前 後對比。在這一原則下,筆者選擇了98個國家和地區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數據和78個國家和地區的私立中等教育 的數據。數據均為同一個指標,即私立學校學生數佔同一階段學生總數的比值。通過對這個比值的對比和分析 ,我們將得出幾點結論,並將結論作淺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國私立初等教育的發展與變化

(1)本表依據的是1980年至1992年間私立初等教育學生數佔學生總數的比值的變化情況,例如美國,1980年 的比值為11%,而1992年的比值為10%,其變化特徵為下降,儘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個國家和地區中,私立初等教育覆蓋的學生數佔同一階段學生總數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國家和地區 有53個,佔54%;有所下降約有28個,佔28.6%,而沒有變化的有17個,佔17.3%。

(3)表明:國外的私立初等教育,儘管在各國的發展存在着不平衡,但發展和上升的勢頭是明顯的。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個百分點;格林納達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個百 分點。

(2)在變化最為劇烈的國家和地區中,增幅在7個百分點之上的有8個,降幅在7個百分點之上的僅有3個。

(3)增減幅在5個百分點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共有15個,佔98國的15.3%,説明多數國家的增減幅在5個百分點之內,私立初等教育變化的相對平穩是明顯的。

(4)就地區分佈而言,增降幅較為劇烈的國家和地區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亞洲,很少出現在歐洲(東歐除外 )和北美洲,説明這些地區的私立教育發展已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不大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公私立初 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兩組比值代表了兩個極端,雖然就統計而言,它們都不在常態分佈範圍之裏,但12年間未出現較 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機構與其環境已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契合。

(2)這些國家的比值,無論是特殊的高,還是特別的低,絕大多數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儘管上升的幅度多 數在兩個百分點之內。

(3)比值較低的國家,其公立教育的普及和發達是勿庸置疑的,然而這些國家似乎十分珍惜那百分之一和百 分之二,而不是政府缺乏財力來舉辦這很小一部分的教育。

(4)國別的地區分佈中沒有表現出特別之處。

釋讀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規模在0~4%之間的有26個國家,佔26.5%;在5~9%之間的有17個國家,佔17. 3%;在10~24%之間的有34個國家,佔34.7%;在25~49%之間的有11個國家,佔11.2%;在50%以上的國家有10個 ,佔10.2%。

(2)比值在25%以內的國家有77個,佔78.6%;在50%以內的國家共88個,佔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數國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規模都在25%以內,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種補充。

三、78國私立中等教育的發展與變化

(1)依據的是1980年至1992年間私立中等教育學生數佔學生總數的比值的變化情況,例如比利時,1980年的比值為64%,1992年的比值為66%,其變化特徵為增加或上升。

(2)在78個國家和地區中,私立中等教育覆蓋的學生數佔同一階段學生總數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國家和地區 有42個,佔53.8%;有所下降的有31個,佔37.9%;未發生變化的有5個,佔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範圍而言,上升勢頭是明顯的。

(1)博茨瓦納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個百分點;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個百分點。

(2)增幅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有9個國家;降幅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有4個國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國家, 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個百分點之上;如果與表2相比,則可發現私立中等教育的變化幅度大於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區分佈而言,升降幅劇烈的國家和地區多位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發達國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國家中,除孟加拉國、斐濟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國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數前10位的國家中,除斯里蘭卡和希臘未發生變化外,其它國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從表7與表3的比較中可以發現:私立中等教育相比於私立初等教育,發展的勢頭更為明顯一些,例如就 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數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則由48%上升到62% 。

(1)私立中等教育規模在0~4%之間的有7個國家,約佔9%;在5~9%之間的,有14個國家,佔17.9%;在10~ 24%之間的,有26個國家,佔33.3%;在25~49%之間的,有19個國家,佔24.4%;佔50%以上的國家有12個,佔1 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內的國家,佔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間的國家有40個,居三分之 二多。

(3)如果按照10個百分點劃段,那麼則發現:10%以內的,有23個國家;11~20%之間的,有17個國家;在2 1~30%之間的,有12個國家;換言之,多數國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規模在30%以下。

(4)可以發現:多數國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規模要大於私立初等教育的規模,因為 私立初等教育規模在25%以上的國家,僅佔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規模超過25%的國家,約佔40%。

四、結語

自1980年至1992年,私立初等教育規模有所下降的國家和地區有28個,佔98國的28.6%,私立中等教育規模 有所下降的國家和地區共31個,佔78國的40%弱。由此我們可從反方向得出:世界私立中國小教育的發展是明顯 的。私立中國小教育繼戰後初期的大發展而曾出現較為嚴重的下滑,那麼為什麼八十年代以來能夠出現這種反 彈呢?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增加教育服務的品種,擴大家長和學生的選擇。而選擇的 背景,自然是人們對教育質量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的反映,以及人們對公立教育信心的不斷下降。因此,鼓勵私 立中國小教育的發展成為不少國家的共識,這裏的鼓勵不是以犧牲公立教育為代價,而是儘可能的創造適度競 爭的氛圍,以帶動公私立教育質量的共同提高。如果説傳統上私立教育的發展往往是與宗教因素、個人行為相 關更多的話,那麼這個時期政府行為的日益凸現則是其突出的特點。

國小教育論文10

1、弘揚綠色生態文明--昆明市官渡區曙光國小生態文明教育紀實

2、揚州市國小生性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3、農村國小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4、教育敍事在國小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運用分析

5、賞識教育在國小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6、論國小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7、我國國小應急教育體系優化研究

8、淺析學前數學與國小數學的銜接教育

9、淺談西藏農村國小科學教育探索及展望

10、天文學在促進國小生科學素質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11、教育信息技術讓國小數學課堂生輝

12、新形勢下國小德育教育探索

13、淺談如何開展國小語文素質教育

14、探析國小教育遊戲在移動平台下的應用優勢

15、基於教育功能分類的國小校園户外景觀設計初探

16、留守兒童及隨遷子女教育狀況對照研究

17、探討國小語文教學中經典教育的實施及應注意的問題

18、國小數學教育中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探討

19、淺析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20、淺析新時期背景下國小教育的重要性

21、影響城郊國小家校共育的主要因素及應對策略

22、如何在國小音樂課堂中實施創新教育

23、國小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措施研究

24、淺論師範畢業生應對當前國小教育應該具備的能力

25、淺談國小音樂教育的創新

26、淺析“以人為本”視角下的國小教育管理模式

27、國小階段現代禮儀教育實效性問題淺探

28、在國小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

29、教育遊戲在國小數學中的運用

30、國小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研究

31、試論國小教育中的合理懲罰問題

32、怎樣創建國小體育高效課堂

33、武術教育對國小品德教育的影響分析

34、淺談信息技術在國小教育中的應用

35、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36、芻議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

37、淺談國小美術教育的特點和教學方法

38、國小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探討

39、談國小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開展

40、國小美術教育不要脱離美育軌道

41、國小男教師缺席背後的教育隱痛

42、人口流動背景下上海市國小教育資源承載力分析

43、美國國小法治教育內容架構--以HM版社會科教材為例

44、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45、國小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成對策

46、國小語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策略

47、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教育

48、國小英語課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49、遊戲輔導在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50、國小軟筆書法教育的現狀及策略

51、影響國小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應對策略

52、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國小教育管理探析

53、卓越國小教師藝術素養教育需求及發展路徑

54、以“兒童教育”為本位的卓越國小教師培養

55、國小語文素質教育實施探究

56、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國小美術教育的特點和方法

57、陶行知生活教育對當今國小語文教育的意義分析

58、古代兒童教育對當代國小教育的啟示

59、國小高年級學生情感教育探究

60、淺析農村國小美術教育的改革策略

61、淺談傳統文化教育進入國小語文課堂

62、試論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現狀及優化措施

63、探索教育遊戲與國小數學融合的途徑

64、淺談國小教師的教育倭化現象

65、遊戲教學在國小低年級學生英語單詞教學中的運用

66、新形勢下的國小德育教育探索

67、關於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

68、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教育的有效生成--基於桂東山區寄宿制國小的調查

69、農村國小教育現狀及改善策略

70、造成國小師資質量呈現下滑態勢的成因分析

71、解析國小數學教育中的語言教育問題

72、對西藏地區國小教育困境及其解決途經的研究

73、農村國小美術教育發展研究

74、國小思想品德與素質教育

75、音樂遊戲在國小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

76、淺析國小美術教育創新思維

77、治理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合理路徑探索

78、英國國小藝術課堂中教育戲劇的評估要素研究

79、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

80、國小教育應適當迴歸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81、國小教育中的智慧型教師基本能力分析

國小教育論文11

一、國小高年級德育教育的改進

聯繫實際生活,進行情感教育助人為樂,為他人服務,是國小生德育教育實踐的直接經驗積累。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們互幫互助,在學業上相互輔導、監督;分組進行勞動體驗;維護學校安全衞生;為低年級的學生做好榜樣等等。學生們通過親身的體驗幫助別人,從中收穫快樂、經驗,我們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實施。

二、國小高年級德育教育的教學方法

從國小高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特徵來看,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都是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逐漸生成到發展成長的。事實上,思想道德是源於我們的現實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體驗實際的生活中得到豐富、擴展和昇華的。

1.在社會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

我們高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到國中去學習、生活,學生們的思想逐漸走向成熟,然而,他們的生活實踐、生活經驗還是很欠缺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帶領高年級的學生走出學校,安排適當的社會實踐。在我們教師的帶領下,進入到社區,去發展實踐能力、獲取直接的社會經驗、增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學生們在自身的實踐中,思想品質會得到完善,德育意識會有所提升。我們安排學生們進入社區“清理小廣告貼”,在清理的過程中,不僅美化了社區的環境,我們還可以給學生們講解小廣告的危害,使學生們有社會公德的意識。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到社區去慰問老人,打掃社區衞生等等,使得學生們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體會到助人為樂的樂趣,逐步培養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質。

2.在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

高年級的學生也是喜歡玩的,喜歡參加活動的。我們把德育教育與活動結合起來,就會受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我們可以在高年級的學生中開設講座,講述有關博愛、責任心等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可以組織辯論賽、徵文活動,可以組織社會公德調查活動。

三、結語

總之,我們作為高年級的班主任,應當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對學生們的狀況進行全面的掌握、分析,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們的思想品德加以關注。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

國小教育論文12

“人無誠信不立”、“國無誠信不穩”。 “狼來了”的故事家喻户曉,説謊終將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誠信教育對於一個人,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國小生來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為了瞬息萬變社會發展的需要所必須要進行的。筆者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學,談談國小生的誠信教育 。

國小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國小生誠信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筆者認為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在經常性的遲到、曠課、撒謊、抄襲同學作業等,而且僱人代做作業,考試作弊等等“偽學”現象也屢見不鮮。校園中存在的誠信問題使得部分國小生整日 無所事事,不思進取,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與誠信對國小生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馳,最終墮落為所謂的“問題”學生。國小生誠信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複雜的 。

首先,由於國小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經驗貯備少,認識能力不足,難斷是非;遇到實際問題時,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其次是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常處於中心地位,是家中的“小皇帝”,容易造成很強的虛榮心。當然父母品行、家庭中存在的諸多不和諧,社會的誠信危機,也會為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出現不誠實的現象。

第三、俄國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説:“教師把國小生造就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教師是一面鏡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國小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教師也存在不誠信現象:上課遲到、下課拖堂、上課時接打手機。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為,給國小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同時學校走應試教育的老路,重智育、輕德育,也是當今學生誠信缺失一大原因。

國小生誠信教育的策略

當今國小生誠信缺失普遍存在,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怎麼來對國小生進行誠信教育,讓孩子從小懂得要做一個誠信的人呢?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家庭對培養國小生的誠信至關重要.。因此我通過辦家長培訓班、開家長會、開校訊通等多種方式要求家長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誠信教育;“以誠待人,以信辦事”,就是説為人要誠實,答應別人的事情要盡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長認為“老實人吃虧”而教唆孩子耍圓滑,終究造成孩子的誠信存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誠信教育,對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 同時作為家長要具有誠信的品德,做一個誠信的人,不對孩子説謊話,做到言而有信,欺騙會給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父母要在言行上為孩子樹立榜樣,以良好的品格來感染孩子、薰陶孩子。 要用心營造良好的誠信家風。古人云:“家風淳,子孫賢”,誠信家風是孩子成長的沃土。誠信品質的養成,要靠長期的薰陶。在家庭生活中,每個家庭成員良好的言談舉止,誠實守信的品質,特別容易潛移默化,相互影響,從而共同進步。由此可見誠信的家風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誠信品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建立良好學風。把日常小事作為誠信教育的重要途徑,俗話説:教育無小事,從細微處見風格,從小事中顯精神。在學習生活中,教育同學借東西要及時歸還;做錯事要勇於改正;對好人好事的情況,應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讓學生給學生提供和樹立榜樣,在相互學習中,培養國小生整體的誠信品質。

(3)教師以身示範,國小生最崇拜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潛

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應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與黨的教育方針,與學校的教學工作保持一致,切實給國小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應言行統一,表裏如一,不失信於國小生. 在要求學生怎麼做時也想想自己該怎麼做。同時結合語文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滲透誠信教育,幫助學生走出誠信認知的誤區,讓他們懂得怎樣制止、抨擊不講文明誠信的行為。多給學生提供與現實生活接觸的環境,使學生接觸到更多有關誠信的具體實例,這樣,學生的印象更深刻,也更利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認知。

(4)採取靈活的形式,寓教於無形中,根據國小生年齡特點。以“不説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開展主題班會,講身邊的誠信故事,開展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説一句誠實的話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教育的重要性。發動班上學生收集《誠信擺渡人》等寓言小故事。使學生們在故事中感悟到“誠信”的重要,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強化誠信意識和道德情感。組織誠信活動,使學生身體力行,在體驗中成為誠信小公民。

當然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幾次活動就能實現的,要讓學生養成信守承諾的好品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長期不懈的努力。讓國小生在良好的家庭、社會、校園環境中通過感悟——體驗——再感悟——再體驗的循環反覆過程中不斷提升誠信品質”。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好學生。

國小教育論文13

兒童文學作為國小語文教材中的主要題材,結合兒童的相關思想和心理活動進行設計,有效的貼閤兒童的實際需要,滿足兒童成長的發展需要。兒童文學是為兒童而生,主要是結合兒童的相關特點而進行創作的,結合兒童的理解能力和興趣,將知識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遞給兒童。在國小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無疑佔據了大部分空間,是推動國小語文發展的核心動力。對於少年兒童,也就是國小生來説,在各方面能力尚不完善,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可以充分挖掘兒童的潛力,使其更好的接受教育。在兒童的整個發展階段,國小語文教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各項事物的態度和看法,直接影響學生以後的發展。對於兒童文學來講,自始至終與國小語文都是有着一定的內在關聯的,周作人曾經在《兒童的文學》演講中提出過,其與國小裏的文學是相通的,二者沒有明確的區別,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1兒童文學是國小語文教材的精髓

在整個國小語文的教育中,無疑語文教材是最具有權威性的,教師的所有教學內容和計劃都圍繞着相關的教材進行,在教材的相關理論知識框架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擴展和延伸,結合國小生的實際理解和接收能力,完成整個國小語文的教學。學生對於語文的學習興趣,除了教師起到一定的作用之外,語文教材也是關鍵性因素。如果沒有兒童文學,語文教材將是枯燥無味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動性,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兒童文學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使學生的閲讀興趣得到最大的發揮,結合相關的題材,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也能夠為國小語文教育提供一定的輔助作用。在國小語文教材的編寫中,整個大綱對編寫類型的要求,均是兒童文學的常見文體,為兒童文學與國小語文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語文教材收錄的兒童文學作品題材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兒童詩、散文、小説等。兒童文學是國小語文教材的主要核心內容,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主要資源,構成了整個語文教學框架中的豐富內涵。

2兒童文學有助於實現國小語文的教學目標

對於兒童的世界,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對於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是片面不全的,兒童文學可以豐富兒童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的思想更加趨於完善。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講,主要是本着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知識傳輸,來使學生更好的認知世界,豐富自己的價值和知識體系,拓寬學生對學習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在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使學生能夠初步理解和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和薰陶,發展學生的個性,並對內心世界起到一定的豐富作用。兒童文學本身是為了兒童的成長進行編寫和設計的,能夠與國小語文的教育目的有效結合,更好的推動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共同完善對學生的教育。

通過兒童文學中優美的文字描述,很大程度上能夠對兒童產生影響,通過其內涵的思想、情感以及語言,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觸動作用。審美是一個人發展過程中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通過兒童文學,可以充分挖掘學生內心對美的追求,樹立和培養兒童的審美意識。隨着素質教育的開展,在國小語文的教育中,更多的是融合了一定的素質教育內容,兒童文學中的相關觀點,以及故事的背景含義,會對學生的內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為兒童文學,來完善相關的素質理念的傳遞,使學生具備更高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避免被社會生活中的不良信息所迷惑。

3兒童文學是引導兒童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

文學是廣泛而且深層次的,其影響涉及到各個方面,對於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都離不開文學的指引。對於國小生來説,在剛剛接觸知識的階段,對於文學的熱情和積極性處於高峯階段,此時抓住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兒童文學的相關內容,能夠有效的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奠定基礎。兒童正處於好奇心和求知慾旺盛的時期,對於新鮮的事物往往充滿一定的渴望,兒童文學能夠充分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好的認識整個世界,使其避免被周圍狹小的空間所束縛。在眾多的書籍中,排在前幾位的為幽默故事、探險故事、卡通讀物、偵探小説、寓言故事、偵探小説等。通過兒童文學,兒童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從文字中挖掘有趣的事情。兒童文學中包含一定的情感基礎和思想意識,學生在對文學進行理解和剖析時,潛意識裏會對文學中的相關理念有一定的吸收,從而在內心有一個價值觀的大致概念,明確是非正誤,為以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兒童文學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是結合兒童相關特點的一種文學,能夠充分與兒童的思想意識和心理動態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相關理念,促進兒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是非觀念。在整個國小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的地位逐漸提高,推動了語文教育目標的實現,為國小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知識環境。因此,在進行國小語文教育時,應充分認識到文通文學的價值,進行充分的利用和發揮。

參考文獻

[1]劉海平.兒童文學在國小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考試周刊,20xx.

[2]賈玉東.淺議兒童文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xx.

[3]陳正芳.兒童文學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

國小教育論文14

一、“審美與快樂”式國小教學的概念

所謂的“審美與快樂”,就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為目標,通過用音樂自身的美,來感召學生和薰陶學生,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音樂當中的美。同時,我們通過採用遊戲的方式,讓國小生能夠更好的對音樂進行感受和探索,從而更好的滿足學生在交往以及活動當中的具體需要,並且讓學生在活動當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審美與快樂”的主要特徵包括:1.主體性,國小的學生是我們進行“審美與快樂”教育的主體;2.審美性,我們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國小生的音樂審美;3.愉悦性,我們主要採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4.創造性,注重對於國小生創造性的激發;5.綜合性,教學中我們講究音樂、舞蹈和歌曲的三位一體更好的讓學生系統的瞭解音樂。

二、“審美與快樂”教學的實施方式

在“審美與快樂”的實施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嚴格的按照新課程標準來進行實施,其指標主要包括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對於音樂的情感態度兩個方面。實施過程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具體方面來把握。

(一)操作的基本原則

1.體驗性原則

在音樂教育當中,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我們可以採用播放一些世界著名曲目的方式來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同時我們在進行音樂播放的同時還應該積極的創造一些與之相關的環境,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從中體會到音樂的意境,這對於國小生來説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2.快樂性原則

國小音樂課程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國小生對於音樂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主要採用遊戲的方式來進行音樂的教學,這樣對於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國小生更好的感知音樂,無疑具有十分巨大的幫助。

3.個性化的原則

在進行教學的內容選擇時,我們還應該充分的體會到國小生在性格以及性別上的具體差異,我們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儘可能的照顧到不同性格、不同性別的學生,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

(二)在進行名曲欣賞的過程當中怎樣推進“審美與快樂”

音樂本身就是一個“審美與快樂”的結合體,我們通過進行名曲欣賞的方式,來進行“審美與快樂”的貫徹實施,是我們進行音樂教學的一個十分必要的途徑。筆者結合自己數年的教育經驗,在進行名曲的教學過程當中主要採取了以下策略:

1.體驗式的感悟

國小音樂教學的最主要核心就是為了加強國小生自身對於音樂的審美觀念,而要想加強國小生對於音樂的審美首先就要加強學生的體驗,在具體的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以加強國小生對於音樂的審美體驗為主要基礎,同時通過課堂來加強國小生的審美經驗累積。在加強國小生音樂審美的過程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程序: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國小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國小生的表達能力。以課堂教學歌曲《頑皮的小杜鵑》為例,首先我們在進行教學時,要創設一個具有春天生氣盎然的意境:“當我走在草地上漫步時,這時候突然傳來很清脆的歌唱聲,仔細一看原來有一隻杜鵑鳥,它在做什麼?這首歌曲中講述的是什麼啊?它的歌聲是怎樣的?誰能夠聽出來啊?”。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的發揮國小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在想象中加深對於音樂的瞭解與記憶。其次,讓學生進行相互的交流,交流對於音樂的理解、發現與探索。這樣的教學由於更加的自由而且快樂,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喜愛,而且在此過程當中學生還能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豈不是一舉兩得?

2.合作的學習模式

所謂的合作主要是給學生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更好的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在具體的音樂活動當中我們主要採用小組交流合作與集體交流合作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具體的主要包括:交流、討論等。我們在進行音樂欣賞《瑤族舞曲》時,首先,通過完整的音樂欣賞來導入教學。其次,讓學生在繪畫板上各自以線條表現各段落。再次,國小生分組交流各自探索的線條,討論出共同方案並記錄在繪畫板上。第四,各組分別介紹本組的設想。第五,分組遊戲。各組國小生邊聽音樂邊想像音樂所表現的情節,討論如何創編遊戲,並自行分配角色、佈置場地、選擇適當的道具即興合作表演。

三、“審美與快樂”教學實施的意義

(一)可以培養國小生積極快樂的情緒態度,提高學生在活動當中的參與意識

實踐證明,實施“審美與快樂”式音樂教育後,國小生對音樂的情感態度有了顯著的差異,尤其音樂活動中國小生所表現的快樂感、主動性以及專注性等方面。在選材、組織中注意國小生性別、個性、能力等的差異,注重為各種兒童提供多元的選擇空間,他們對音樂的排斥感明顯降低,開始喜愛並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可以增強國小生的音樂能力

實施“審美與快樂”式音樂教育可以增強國小生的音樂能力,尤其是國小生對音樂的感受、想像與創造等能力。通過實施,可以有效激發國小生的觀察力、洞察力與想象力,國小生可以明鋭地感覺到教學中所用音樂上的細微變化,對於音樂的想象也頗為大膽豐富。

四、結語

國小的音樂教育本身並不是所謂的精英教育,而只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音樂審美的提高以及對音樂有初步的瞭解,因此我們在此過程中更多的採用“審美與快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更好的滿足學生在情感上以及心靈上的需要,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國小教育論文15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除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外,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在國小教育中,語文因其具有較強的情感、心理、角色傳遞和交流功能,所以在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把積極心理滲透教育貫穿到國小語文教學全過程,既能有效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掌握,又能夠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

一、優化語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潛在學習動力是貫徹積極滲透教育的根本途徑

1.要善於發掘教材中的心理滲透教育因素。語文學科是語言教育和情感體驗的結合。無論是從工具性還是從人文角度考慮,語文教學都與情感教育密不可分。在給學生講解教授文字作品中,既要重視傳授語文知識,同時也要重視進行情感傳遞和心理教育。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智力價值和精神價值,輕鬆自然地導入,使教學內容既有意義又易於接受。同時,要發揮好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的特點,如人物、事物等,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進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識,學會自我控制,培養自我發展能力。要將心理教育與語文學科緊密結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淨化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心理教育。

2.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音樂、美術、朗讀、遊戲、表演等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合理考慮其趣味性、參與性和競爭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樂於參與,並通過這些活動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樂。把遊戲、表演等學生所喜歡的娛樂形式引進課堂,通過遊戲、表演等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振奮,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3.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發展認知能力的同時增強自信心、團隊協作精神、競爭意識,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心理,容易為學生所接納。以合作的理念,科學定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民主合作關係,以互動的理念,促進教與學之間的“教學合一”關係,有助於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心理教育與課堂教學無形滲透

1.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奠定心理滲透的基礎。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也是能否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教學內容在安排上應當深淺得當、難易適度,應當立足當前,着眼發展,適當前瞻,難易度設置在“跳一跳,夠得着”的水平。授課時,應當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講授新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之中,實現從舊到新的自然過渡,使學生在心理上既求新若渴,又不至於產生畏難心理和失敗感。

2.營造平等、合作、民主氛圍,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要尊重學生的價值和尊嚴,關心理解學生,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去感受內心世界,並用學生的內在參照標準去感知他們看到的外在世界,還要能傳達出學生的感受,即用一份童心去引領他們,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語文教師在運用心理學知識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學科教育進行良好的滲透的同時,還必須運用心理學知識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並鼓勵他們。

3.啟發探索新知的學習心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判斷能力、推理能力、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及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提高學生創造的自主意識與能動性的主陣地。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經常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地站在不同的角度,向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問題、發揮想象,鼓勵他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彼此借鑑。要藝術地發散學生的想象,激起他們情感交流和求異思索的衝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靈活施教,採取多種多樣的心理滲透教育方法

1.在閲讀中滲透。這種方法主要是對學生課外閲讀進行一定的調控,在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時,有意識地編印一些心理閲讀資料,向學生推薦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閲讀刊物,達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如語文課在選取閲讀練習的文章,給出作文的材料、試題素材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選取有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的文章或片斷,使學生在訓練中受到教育。

2.圍繞主題滲透。如講《晏子使楚》一課時,在完成人物和結構的分析後,學生歸納的主題為“讚揚了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可順勢發問:“為什麼説‘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同學們的討論轉入到晏子的智慧和善辯上,並認為是晏子的“智慧和善辯”維護了齊國的尊嚴。接着提問:“怎樣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於是展開了一次有關人際交往的小討論。

3.結合人物滲透。如《將相和》一課,通過討論藺相如與廉頗這兩個人物形象,讓同學們從性格方面來分析人物。同學們對藺相如與廉頗是怎樣的一個人進行探討後,認識到了性格的好壞對人身心健康的利害關係,同時加強了他們在人格和人際關係方面自我改善的意識。

教有規律,法無定法。在學科教學中的心理滲透教育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是潛移默化的。它不是外顯的,它要求老師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給學生或代替學生去做出判斷和抉擇,而應當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接納自我,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標籤:論文 國小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