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國學

【必備】國學作文集合五篇

國學2.57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國學作文集合五篇

國學作文 篇1

人生天地之間,浮沉紅塵之中,所尋不過兩者:生活之趣味,生活之意義。生活的趣味,如素湍清流,不時激盪起心的漣漪,惹人遐思。生命的意義如江河湖泊,而國學經典如江河之外的汪洋大海。

唐詩裏藴含着詩人的情懷。“天子呼來不上船,一心只謀三分田”中李白的瀟灑。“回城射鵰處,千里暮雲平”中王維的激情與豪興。“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中王勃的愁思彷彿一切的一切都藴含在一首詩上。這些詩把詩人的情感傳遞給我們,我們把這些詩作為昇華靈魂所需的養料!

宋詞中,有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對妻子的悼亡詞,有李清照“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中悽清寂寥深秋懷人的境界,有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後名。可憐白髮生。”的有志報國志不伸的悲憤,這些情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元曲裏,有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有張養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對統治者的憤慨。吟唱的曲,痛徹的心都為人生點亮光明。

《孟子》中説過:人恆過然後能改。一個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經受磨練,並且不能退縮,要勇於面對失敗,在失敗、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

《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更是讓我受益。一個人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所以在學習方面,一定要學思結合。

《弟子規》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需要我們人人都能夠做到,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頂嘴,不插話,不做父母不讓做的'事。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國學經典,他們藴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會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國學就像一杯香茶,我們要去細細地品味,汲取其中的精華。俗話説“腹有詩書氣自華”,用國學經典來充實自己,真好!

國學伴隨着成長,多讀國學經典,得充實的生活。

國學作文 篇2

國學,是涵蓋了中國各種優秀文化精髓的學術。而國學經典,則是其中最優秀的文化精品,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成長一定要有國學經典的陪伴。

國小時我讀經典。《三字經》告訴我要懂禮儀,尊師長;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弟子規》則告訴了我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文字琅琅上口,讓兒時的我愛不釋手。在一遍一遍誦讀的過程中,我由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變得開始明白什麼是“孝”,什麼是“規”。做人處事的基本法則,已經在我的頭腦中成形。

國中時我讀經典。《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不能一味只讀死書,也不能整天空想,只有將學與思結合,才能學到真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教會了我“三人行,必有我師”“不以下問為恥”的求學態度;“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讓我明白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論語》中還有“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我讀論語,彷彿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難怪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説這些經典著作是一杯杯茶,脣齒留香、源遠流長,那麼唐詩就是一幅幅畫卷,栩栩如生、不勝枚舉。

在這六百年間,就有不計其數的詩人湧現。有的描繪山水,悠然自在;有的描寫戰亂,豪邁奔放;有的思念家鄉,孤寂淒涼;有的詠歎歷史,見解獨到。但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簡潔、押韻、生動、準確。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了他對生活無所求的恬淡閒適。而其中的一俯一仰,通過一個“見”字體現了他不經意之間的動作。“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表達了詩人陸游的赤膽忠心。而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更是在改了十幾個字後才決定的。而有着政治軍事才能的杜牧在《赤壁》裏大膽假設,把硝煙瀰漫的戰爭勝負寫得如此藴藉……正是因為這些,唐詩才被人賞讀,被人視為經典。也正是這些經典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薰陶我們,讓我們去了解詩人的內心世界與歷史。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國學讓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味人生的真諦。從一個動作、一句話、一件小事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古人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

都説學無止境,國學也是沒有盡頭的,而藴藏在它之中的精華,恐怕我們窮盡一生也學不完。

國學經典伴我們成長,與我們同行,它陪伴並滋養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永不衰落!

國學作文 篇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國學經典。國學就好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優。墨子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些先輩用智慧,為後人留下的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也讓我們受益非淺。

從上幼兒園,媽媽就有意識的讓我接觸國學經典,從《三字經》到《弟子規》,都能朗朗上口。我非常喜歡《三字經》的韻律,兩三個星期的時間,我就能倒背如流。但其中的哲理卻不太理解。每逢家裏來了客人,媽媽卻讓我大膽的表現,背給客人們聽,贏得了陣陣掌聲。慢慢的,我體會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些都是先輩們留傳下來教會我們後輩做人要向善,既使環境再艱難,也一定要學會與人為善。

在《論語》、《弟子規》、《禮記》中學會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孝敬父母,做人榜樣的力量非常重要,當我國小畢業,升入國中的時候,國學經典一直陪伴着我,這些古文聖典正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氣息,這種氣息就是國學經典的氣息,獨特而富有哲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我在學習中有懈怠的時候,我就讀讀這句話,鼓勵自己,為自己加油打氣。在最好的環境裏,做最好的自己,不幸負青春少年時光。我的語文老師張燕老師常教育我們讀經典,頌國學。《老人與海》、《昆蟲記》都成為我們日常必看書籍之一。

千萬種經典講出了恆古不變的道理,孝順父母,熱愛國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不幸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我真的非常享受這些國學名句。千萬經典,孝悌為先。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用國學來鞭策自己,警示自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未來的日子,國學會一直陪伴在我左右,積極努力向上,在最好的年紀,做最好的自己!

國學作文 篇4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早上,天陰沉沉的,一朵朵灰色的雲遮住了天空。雖然天氣不是很好,但這並不能抑制我內心的激動,因為今天學校要舉行國學詩詞大會,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名參賽選手。

下午,我們來到多功能活動室,只見32台機器神氣地站立在那兒,好像在等待着我們的到來。終於可以一顯身手了,我一定要加油,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我悄悄地對自己説。

很快,工作人員引導我們按序號排好了位置。漂亮的晶晶姐姐是主持人,她微笑着説:“開始答題,請聽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什麼?”原來是選字填空,這太簡單了啊!這不是唐朝李賀的《馬詩》嗎?我把“鈎”字填了進去,信心滿滿地點擊了“提交”鍵。主持人公佈了答案,“鈎”正確!自豪顯現在我的臉上。

接下來做了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我感覺非常順手。這中間,評委老師給了我們評價,還為我們講述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真是娓娓動聽。競賽繼續進行着,做到第十二道“三十六宮格”湊7字詩句時,我一眼看過去,發現這麼多的字可以湊成兩句詩:一句是“春肖一刻值千金”,還有一句是“萬紫千紅總是春”,到底是哪一句呢?正猶豫不決時,我又仔細看了一遍題目。原來,“春肖一刻值千金”的“肖”字不對。於是,我迅速湊成了“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一句。還剩幾秒鐘,這最後一題可是四分啊,要是錯了,那就晉不了級了啊!千鈞一髮之際,我點擊了“提交”,緊張的心情一下子輕鬆了。

最後,主持人公佈了名次,我獲得了年級第三名。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這次我拿了第三名,但我暗暗鼓勵自己:國學詩詞大會,硝煙四起,我還要繼續努力,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

國學作文 篇5

我有一個秀美、團結、樸實的祖國。她是那麼的美麗——桂林甲天下的山水,南京熱鬧繁華的新街口,北京的八達嶺長城,韶山偉人故居……

這個樸實團結的祖國裏住着許多團結的人民。當老奶奶過馬路時,小孩子去扶;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個座;在汶川大地震時,許多人不管自己的危險,拼了生命去救被壓在石塊底下的人民;當有人遭到搶劫時,總會有一些人出手相救;當人家家裏起火時,鄰居家就會拿着一個可以盛水的東西去救火……雖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我們還是很團結的。

我國現在繁榮富強,經濟飛速發展,東方大國正如初醒的睡獅,如靜卧深潭百年的巨龍正在騰飛入九霄。一幢幢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各種各樣的商店在街道出現,琳琅滿目的商品讓我目不暇接。

我們的祖國十分繁榮——伴着早晨和煦的陽光,老人們結一起公園裏練習太極拳,孩子們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一起嬉戲玩耍。到了晚霞似火的黃昏,許多人在散步。他們滿足的神情映着夕陽的餘暉,這些,就足以證實了祖國的繁榮景象。

在朝氣蓬勃的校園裏,每個早晨都回蕩着莘莘學子們琅琅的讀書聲;上課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的老師一手拿着教案,一手執着粉筆,為學生講解難題;下課了,校園裏充滿了大家的歡聲笑語。我們知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為了培養我們付出了無數的心血,我們熱愛祖國,歌頌祖國,定會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而努力學習,努力奮鬥!

啊!祖國啊祖國,我是多麼愛你啊!

標籤:五篇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