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父與子讀後感15篇(通用)

觀後感7.75K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父與子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父與子讀後感15篇(通用)

父與子讀後感1

讀書我感悟出了道理,這道理讓世間的人民懂得了親情、友情。這我看過的有趣又感人的。

這對父與子真好笑!我們就看那面吧《為了讓兒子高興》兒子在一邊哭,這時光頭老爸走來問:“孩子,你幹什麼哭啊?”刺蝟小孩:“我無聊,不開心。”“孩子,我陪你玩,玩什麼?”“我要你當小狗”為了讓兒子高興,只好當小狗。就這樣光頭老爸下了樓,出了門,爬在街上,這時他的同事看見了他説:“嗯,這不是光頭嗎?怎麼扮狗呀!”這時光頭老爸拿起帽子遮住臉怕被同事認出。可這刺蝟兒子卻在偷偷地笑。

你看多有趣,一個刺蝟兒和一個光頭老爸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使很多人看到了親情的幽默。看到這些漫畫我悟出了在生活中雖然有時父母是嚴厲的,孩子是淘氣的,父母有時打自己的孩子,有時罵自己的孩子。孩子都感覺很痛、很傷心,其實父母比我們更加痛。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親情!

父與子讀後感2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淚水一滴一滴地掉下來,使我最受感動的是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這時,我想到我的爸爸。記得我八歲的時候,媽媽去進貨,只有爸爸和我在家,我睡覺老愛踢被子。當天晚上,我發高燒了,我對爸爸説:“我很難受。”爸爸起牀一摸我的頭説:“你發燒了。”半夜起來給我熬藥。爸爸用小勺子一口一口的`喂着我。我的身體好了起來,爸爸卻累出了病。

我家經濟緊張,爸爸捨不得花錢,但總是煮幾個茶葉蛋給我吃。我問爸爸:“你為什麼不吃?”爸爸説:“你年紀小,身體要緊,我不吃不要緊。”爸爸又瘦了許多。

母愛是關懷的,但父愛是無私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棟樑之材,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

簡評:父母之恩,不知道怎麼報答才好啊!~~真感動,為你能感受爸爸媽媽的愛而感動~!

父與子讀後感3

在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漫畫書,名叫《父與子》。這本書通過一個一個幽默、温馨、感人的故事講了一個父親和一個兒子之間的濃濃親情。

故事裏的父親可愛、童心未泯、脾氣暴躁、具有正義感,兒子調皮、聰明、善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的'愛對方。有一個故事名字叫《足球》,讓我非常感動:有一天父親和兒子在玩球,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個坑裏,父親不顧一切的下到坑裏去幫兒子找球。球找到了,可是父親的光頭先從坑裏露了出來,兒子誤認為是球,用腳踢了一下,父親頭上起了個大包。兒子嚇哭了,又自責又愧疚。父親忍着着痛笑嘻嘻的説:沒事,沒事。還有一個故事,兒子向父親要一個玩具火車,父親就是不給,表情很兇惡,把兒子嚇的哇哇大哭。當父親在鏡子裏看到自己兇惡的表情時,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很自責,就自己打自己屁股來懲罰自己,我又好笑又感動。……許多感人温馨的故事,讓我理解了我的爸爸對我的愛,雖然有時他會打我、罵我。但我知道,在他心中我是NO。1。

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更加的愛我爸爸,也更加體諒他。

父與子讀後感4

看了題目,大家就知道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了。那麼,我想問一句:”你看過《父與子》這本書嗎?“沒有?沒有沒關係,我先給大家講上一個小故事。

”夢遊“的兒子

9點了,爸爸把兒子抱上牀後坐在背對着兒子房門的沙發上看書。但兒子有點餓了,於是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咔嚓。“兒子打開房門出來了,爸爸聽到動靜回頭一看,只見兒子緊閉雙眼,摸索着走出來。兒子徑直走向食品櫃。爸爸走近一看,看到兒子背上有一張牌子,寫着”夢遊中!“看着兒子背後的牌子,爸爸無語。兒子大搖大擺地拿着零食走回房間。兒子邊吃邊想:嘿嘿,看來下次還能用這招。

現在你知道了吧。

《父與子》是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的`不朽傑作,它譽滿天下、風靡全球。作者塑造了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處處充滿着智慧之光,時時流露着純真的父子之情。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好玩的故事:父與子突然繼承了兩百萬馬克和一座豪華宮殿,於是他們決定去度假,但是為了救一個像人的路牌而在荒島上過了一段時間……

這就是《父與子》,有興趣你也可以去看看。

父與子讀後感5

我姐姐有一本書叫《父與子》,其中一段兒子在為作業發愁,結果他爸爸幫他完成了作業。我覺得他爸爸做的不對,家長們是不能幫小孩做作業的。

第二天上課時,老師發覺這作業是他見過最糟糕的。兒子便告訴老師是他爸爸幫寫的,兒子把老師帶回家裏,老師把爸爸打了一頓。我感覺老師不該打爸爸,應該把爸爸叫到辦公室教育一下。

還有一段是説一個壯漢要打兒子,爸爸站在兒子前面,把剛剛種上的樹給拔了出來,把壯漢嚇跑了。這就證明爸爸非常愛他,不惜一切代價的保護自己兒子。還有……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是:爸爸對兒子的愛無處不在,用時間陪伴着兒子快樂成長。可我的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只能偶爾帶我出去吃飯看看電影。不能像《父與子》裏面的爸爸那樣,希望我們生活中,父母都能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暑假裏我會到爸爸店裏陪陪爸爸,在店裏幫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偶爾和爸爸一起玩玩手機遊戲,爸爸説:“這是勞逸結合,不能沉迷遊戲。”下班了,我和爸爸一起跑步回家,我的生活有了爸爸的陪伴而更加快樂。

父與子讀後感6

在書店裏,我扯着勁非要買《父與子》這本書,鬧得天都快翻啦,媽媽沒辦法,只好給我買了這本《父與子》。看過《父與子》的人一定會把我比喻成《父與子》中的那個淘氣的小男孩。《父與子》這本書是德國的卜勞恩寫的,整本書共有138個故事,並且特別的搞笑。

它主要講了一對父子養了一條鯨魚,沒想到鯨魚把他們的'房子撐破了,於是,他們搬到了沙灘,但是他們兩個成了囚犯,因為裏不讓養鯨魚,總是有警察發現他們,於是,他們搬到了月亮上,這下安穩了,警察找不到他,家人找不到他,誰也找不到他,於是,爸爸和兒子就在月亮上住了一輩子。這個故事中兒子很調皮,爸爸很傻,兒子特別愛幹壞事,爸爸特別愛幹傻事。我看完這本書,這倆人的所作所為能讓我笑得半死。我們生活中一定也有這麼一對父子!

我長大也要寫一本《父與子2》主要寫他們兩個在月球上的故事,一定要寫的比《父與子1》還搞笑。

父與子讀後感7

《孩子吵大人鬧》這組漫畫選自埃·奧·卜勞恩的《父與子全集》,你看了也許會發笑,也許會感歎。下面我就來説一説我對這件“孩子吵大人鬧”的事情的看法。

我們很容易看懂這組漫畫:兒子和他的朋友吵架了,於是哭着去向父親告狀。父親氣沖沖地帶着兒子去找他的朋友時,忽然看見那個孩子的父親也帶着他找來了。兩個大人邊吵邊指手畫腳,兩個孩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後來,大人們氣急敗壞,竟拳腳相加,而兩個孩子卻在一旁玩起了遊戲。這個故事我最先看覺得很可笑:兩個孩子幾分鐘就能和解,兩個大人一攙合進來可就麻煩了。既然這樣,兩位家長又何必互相找麻煩呢?我後來假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假如兩位家長不是互相説理,而是教育他們的孩子不要指責別人,而是想一想自己的錯誤,那麼事情的.結局一定是皆大歡喜。生活中也是這樣。現在有許多家長也像畫中的父親那樣,不考慮自己的問題,卻一味地指責別人。如果他們換一種心態,豈不是更好?這樣不僅能避免吵架,還能教會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

《父與子全集》是很好的一部漫畫,它看似可笑,卻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它有歡笑,有感動,引人深思……希望大家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呦!

父與子讀後感8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我的姨媽送了一本彩色雙語版的《父與子》,雖然低年級已看過,但是它還是讓我看的愛不釋手。

此書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獎故事幽默風趣,此書的文字是根據《父與子》的'漫畫而編,全書採用中英對照的方式,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緻的畫面閃爍着智慧之光,社工、時時流露着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更震撼人心,此書讓讀者既能更好的理解漫畫的幽默,又能學好英文,可謂一舉兩得。其中一些連環畫更是深深吸引了我如《海蝦帶來的煩惱》、《逃學的人》、《假面舞會的化粧》·····這些漫畫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我笑的前仰後合,有時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我想如果你看了這本書你也會和我一樣看的愛不釋手的,快來加入吧!

父與子讀後感9

本書的作者是埃.奧.卜勞恩,原名埃裏西.奧賽爾,德國幽默大師,著名漫畫家。1903年3月18日生於德國福格蘭特蓋滕格林村,童年時搬到了卜勞恩市。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對有趣的父子倆所發生的故事:第一次,父親幫兒子寫作文,但是因為錯別字太多,被老師打了。第二次,母親讓父親去叫孩子吃飯,兒子正在讀書,父親把兒子叫走了可自已卻開始看書了。第三次,父親帶兒子去兜風,可車子突然出了問題,兒子等不及了,跳下車,踩着滑輪車從爸爸身邊一閃而過,爸爸突發靈感,把汽車當成滑輪車......第四次,父親為了讓兒子逃票,拿箱子蓋在兒子頭上只露兩隻腳,沒走兩步,檢票員叫住了父親,可箱子自已跑掉了。第五次,父親聲稱自已是神槍手,可在為孩子表演時出了意外,子彈飛到一半落到了地上,兒子把靶子摘下放到地上,父親又開了一槍,這次子彈還是飛了一半就落到地上,可子彈正中靶心。有關父與子的`故事還有很多,想知道就打開書看看吧。

這部作品塑造善良、寬容的形象,流露出父子之情。

父與子讀後感10

《父與子》是由一組組生動有趣的畫面組成的,它温馨、幽默,流露出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感人至深。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父子情深。

其中我最喜歡的片段是《玻璃碎了》。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兒子不小心把玻璃窗打碎了,父親在一怒之下把兒子趕了出去。當父親的平靜下來的時候,心裏又開始後悔了。父親想即使兒子把玻璃打碎了,也不能把兒子趕出去,而應該提醒他在玩的時候要注意。父親越等越急,在房間裏踱來踱去,作者只是在父親身後畫了幾條線,卻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很着急的心情。

父親實在等不及了,就出門去找兒子,作者在父親的頭上點了幾個點,表示汗水,這樣寥寥幾筆,讓讀者感受到父親的'心急如焚,最後父親終於找到了兒子。

我非常喜歡作者這種巧妙的方法,它畫起來簡單,只是寥寥的幾筆,卻包含了父親和兒子之間濃厚的感情。

父與子讀後感11

我看過很多的書,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書是《父與子》。這是一本幽默風趣的連環畫,是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創作的。書裏面一個個幽默、感人的'小故事,就是卜勞恩和他兒子真實生活的寫照。一幅幅有趣的圖畫,向我們展現了親密、深厚的父子情。

父愛是偉大的。書中有一則故事:願做孺子牛。講的是兒子哭着喊着想要去騎大馬。父親靈機一動,就趴在地上來當大馬,讓兒子騎在他的背上。“太好嘍,大馬,趕快走!”兒子高興的叫着。父親馱着兒子來到大街上,不顧行人異樣的眼光,吃力的向前爬去。突然,街上竄出一條狗汪汪大叫,嚇得兒子目瞪口呆,渾身發抖。父親立刻“汪汪汪”學狗叫,把狗嚇得跑開了。

父親也是兒子的玩伴、朋友。書裏的父親和兒子一起去公園玩蹺蹺板。他們坐在兩端,起起落落開心極了。但是這個蹺蹺板上寫着“兒童專用”,這時候管理員來了,父親看到立刻蹲着走,變得和兒子一樣高,太搞笑了!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我的爸爸。父愛如山,他每天為我們的生活辛苦忙碌。雖然不能時刻陪伴我,但他只要一有空,就會親自接送我上下學,陪我快樂的玩鬧。我要好好學習,讓自己變得優秀,來回報父親深厚的愛!文/尹子文

父與子讀後感12

《父與子》是由德國的埃。奧。卜勞恩畫的,這本書畫出了父親與兒子的幽默感。如《喂天鵝》:父親帶着兒子來喂天鵝。結果食物都喂光了,天鵝就拍着翅膀大叫,父親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把煙斗放在了天鵝的嘴裏,天鵝就大搖大擺的遊走了。如《汽車出了故障》:父親開車帶着兒子,結果汽車出了故障。父親怎麼也修不好。過了一會兒,父親看見一個小孩滑着滑板車,父親把腿伸到外面,也想滑板車一樣滑了起來。看到這裏,我不由為父親的.幽默感到敬佩。如《取火》:父與子在孤島上做了一把弓箭,射死了一隻海鳥。兒子看父親在鑽木頭,感覺很奇怪。兒子想起來帶火柴了,就把火柴拿了出來,父親非常驚訝。

卜勞恩寫了《父與子》這本書,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儘管如此,德國法西斯統治者卻容不得他。一九四四年三月,他遭到逮捕,在臨行的前一天夜裏,他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麼偉大的寫作家,他要是還在,就可以再給大家畫畫了。

父與子讀後感13

偉大的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創作的《父與子》,這本深受大家喜愛的連環畫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

書中的父與子其實就是卜勞恩與他的兒子,而書裏描繪的故事也就是卜勞恩父子之間的`故事。幽默搞笑的一個個故事,讓我廢寢忘食,大笑不止。

看過這本書後,我覺得裏面的父親很愛很愛他的兒子,有一篇叫《尋找出逃的兒子》,兒子用球打破了玻璃,父親打他,兒子逃走了,父親在家等,等了幾個小時也不見兒子,心急了出去找,沒找到,回家時兒子又打破一塊玻璃,還被球撞了一下,看見兒子,父親激動地抱起兒子……孩子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父親雖然嚴厲,但是愛子情深呀!還有一篇《哄兒入睡》,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哄他的兒子睡覺,可兒子十分頑皮,不管父親怎麼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後,父親哄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的身邊睡了,這時候,兒子也摟着父親的脖子甜甜地睡着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着看着,我不禁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因為我也有深愛我的父親,我感覺很幸福呢!

父與子讀後感14

我讀了[德]埃·奧·卜勞恩親手創作的《父與子》這本漫畫,讓我特別欣賞這位父親的勇敢和信念。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早已被那充滿想象力的封面給吸引住,父親的煙斗冒着如同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一樣大的煙圈,兒子就在那煙圈中跳來跳去,而煙圈的煙卻沒有散開,你們説説看,這想象力多豐富呀!還不止這些,背面封面還有趣一些,一個很大很大的'鴿子,把父與子倆個人給叼走了,就是這個時候才告別了朋友們,有人肯定會問為什麼不反抗鴿子呢?因為父與子被好多人嘲笑和辱罵,所以才告別了大家。故事講述的是父與子一生的事。

我特別喜歡這一本書,有時在夢裏也能夢見父與子。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故事是:一天家裏突然失火,兒子一人在家,父親得知家中失火後,飛快回家,看火中的兒子,膽小的父親勇敢地衝進火中救出兒子。我讀玩了這個片段,非常敬佩這位父親的勇敢、救兒子的信念,不拋棄愛子,願付出。

有一次夢,我夢見了父與子,跟他們一起踢足球、做潛艇、海上玩,參觀父與子博物館和父與子花園……這個夢很短暫,一下子就過去了,我期望再在夢裏和父與子見面。

父與子讀後感15

每次在書店看書時總能看到《父與子》被擺放在醒目的地方,有時的我也會津津有味地翻看這本書。可在那時的我看來那不過是本有趣的漫畫罷了。經過這次靜下來的心細細品讀,我才明白隱藏在趣味漫畫背後的深刻含義。

《父與子》描繪的是一對父子温馨快樂的生活。一個長着刺蝟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長着大鬍子、和藹、善良、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搞笑畫面。而這也正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聖誕節事件。聖誕節來臨,父子互相準備了禮物。父親為兒子買了小帽子、槍和圍棋當做聖誕禮物送給了的兒子。而年幼的兒子也用自己平時積攢的錢為父親買了手套、枴杖和領帶作為禮物。拆開禮物時父子看着對方為自己準備的禮物都落下了感動的淚水,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濃濃的愛意温暖了那個寒冷的聖誕夜。

平時的我們總是心安理得的接收着來自父母的禮物和愛,哪有想過父母同樣需要我們的愛和禮物。禮物也不一定是物質的,只要在空閒時為父母捶捶肩,洗洗腳,同樣能讓父母明白我們的愛。愛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要學會去接受與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