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燈謎

【精品】猜燈謎作文集合10篇

燈謎2.48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猜燈謎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猜燈謎作文集合10篇

猜燈謎作文 篇1

今天就是元宵節了,説起元宵節,大家肯定會記起猜燈謎這個習俗。我先給大家例舉一個燈謎。一口咬住牛尾巴(打一字),你知道他的謎底是什麼嗎?是“告”!這麼一看,謎底還是很形象的,那我接下來就好好給你介紹一下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煙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測。因為猜燈謎可以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猜燈謎的意義與價值:元宵節猜燈謎是一種富有譏諫、規誡、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測,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可以平平安安。因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猜燈謎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媽媽,我劉新雨和他媽媽要去“樂天馬特”超市猜燈謎,因為猜對一個燈謎就可以得到一袋元宵。

上午我們來到“樂天馬特”,到三樓去找猜燈謎的地方。等我們到了一看:呀!人好多啊!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我們趕緊去看燈謎。因為昨天晚上媽媽給我看了許多燈謎,所以我大部分都知道。 我就隨便拿了一個,上面寫:七年級(打一成語)。我交給收燈謎的叔叔,説:“是日新月異。”他説了一句:“對了。”然後就給我了一袋元宵。我可高興了!接着媽媽猜了一個,劉新雨和阿姨各猜了 一個,也各得到了一袋元宵。我想再猜一個,收燈謎的叔叔説每人只能猜一次,要把更多的機會給別人。

媽媽猜完後又去買了一些蔬菜,然後我們就帶着我們的“勝利品”回家了。

猜燈謎真好啊!

猜燈謎作文 篇3

據説古代元宵節,人們總要猜燈謎。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的文藝遊戲。

在熱鬧的美政社區,正開展着一年一度的猜謎會。叔叔阿姨們已經拉起了一條像長龍一樣的繩子,上面掛着許多許多的猶如鱗片一樣的粉紅色卡片,那是一個個燈謎,它們吸引來了好多小朋友。

小朋友們有的圍着自己已經猜中的燈謎,叫喊着社區工作人員來核對答案;有的幾個人湊成一組討論着這些燈謎的謎底;有的看見了不會的燈謎,急得皺着眉頭苦思冥想。這些燈謎有猜《水滸傳》裏的人物綽號的,有猜《三國演義》里人名的,有的猜的是歌曲名,還有的猜的是電影片名。我也來到了掛着燈謎的繩子邊上,我看見了上面寫着:“久旱逢甘霖(打一個水滸傳人物綽號)”的燈謎,我想這雨可真及時啊,忽然我的腦瓜裏一下子閃過一個念頭“及時的雨不就是及時雨宋江嗎?”接着我又和我的夥伴猜出了“農產品(打一個成語)”和“皇(打一個成語)”,它們的答案分別是“土生土長”和“白玉無瑕”。其他很多小朋友都猜出了一些燈謎,我和那些猜中燈謎的小夥伴們一起興高采烈去社區工作人員那裏領獎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獎品居然是一疊垃圾袋,哦,我明白了,原來社區工作人員是想告訴我們不要隨手亂扔垃圾,保護環境,不要讓垃圾侵佔了我們的生活空間。

啊,多有趣的猜燈謎活動啊,我還是第一次參加,他鍛鍊了我的大腦,又讓我積累了很多詞語,讓我愛上了猜燈謎。

猜燈謎作文 篇4

正月十五那天,心語作文班舉行了激烈的猜燈謎活動。

那一天,我早早地就來了。這真是人山人海呀!這麼大的一間教室,被擠得水泄不通。

老師説:“現在猜燈謎活動正式開始!”第一項:放鞭炮!“叮”“咚”開始猜謎!老師的話像是喊出來的。

我們大家不管是家長還是同學全都認真地猜了起來。有站着猜的,有坐着猜的,還有邊走邊寫邊猜的,場面十分熱鬧。我也找了一條謎語“十”難道是1一相 交?不會。又找了一個“骨頭在外面,肉在裏面”打一植物。一看這個,我嚇了一大跳,這植物還怎麼活呀?骨頭在外面,我沉默了好久,終於想出來了,是豆角, 我連忙跑到 兑獎處,大聲説道:“是豆—角”老師也大聲説:“有—人猜道了”真掃興。

我又猜了一個“雙喜臨門”打一地名。是重慶。我又到了兑獎處,結果又有人猜了。

這次,雖然一個獎也沒拿到,但是我的心仍很高興。

猜燈謎作文 篇5

正月十五那天,我住的小區居委會組織猜燈謎活動,中午我和媽媽興沖沖的趕到小區中心花園,呵!這裏可真熱鬧呀!只見花園中間的樹之間、走廊上拉起了繩子,上面掛着五顏六色的紙條,紙條上寫着燈謎,燈謎前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羣,從蹣跚學步的孩子到頭髮花白的老人,熙熙攘攘,有的手捏燈謎,緊鎖眉頭,專注地思考;有的搖頭晃腦,嘴裏還念念叨叨,在反覆推敲;有的拿着小本子寫寫畫畫;有的'則熱烈討論,奔走相告……而花園東側的兑獎區則已經有人手拿燈謎紙條,信心十足的排隊等候兑獎了。

見到這熱火朝天的場面我也不甘示弱,急忙和媽媽加入了猜燈謎的行列。我找到一個藍色的紙條,只見上面寫着:“小小飛賊,武器是針,抽別人的血,養自己的身。(打一昆蟲)”這太簡單了!“小小飛賊”不就是指會飛的昆蟲嗎?“武器是針”是帶刺的昆蟲。“抽別人血”不用説那肯定是蚊子了!我趕緊摘下這條燈謎,緊緊捏在手裏,生怕被別人拿走了。心想:“要是都這麼簡單就好了!”

我們再接再勵,好容易猜中了5條燈謎,趕緊拿着去兑獎了。兑獎區更是熱鬧,人們挨挨擠擠,熱烈的討論着自己手中燈謎的答案,猜對的興高采烈去換獎品,猜錯的只好不無惋惜地把手中的燈謎掛回原處。只見有兩個十來歲的小孩在人羣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猜對了二十幾條,最後乾脆不猜了,去幫居委會的人兑獎了。我真羨慕他們!

我和媽媽最終猜對了9條燈謎,兑換了一塊肥皂和兩條毛巾。我們拿着戰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猜燈謎可真有趣呀!

猜燈謎作文 篇6

下午,我和爸爸到公園打羽毛球,只見很多小孩和家長也在公園裏玩。我突然看見一條橫幅,上面寫着:鬧元宵,猜燈謎。我頓時來了興趣,和爸爸説:“我們也來猜猜吧。”爸爸説:“好的。”

工作人員拿出燈謎的紅條幅掛在繩子上,我們立馬走上去,一邊看一邊想。首先,我看到了猜成語的燈謎,有“啞巴打手勢”、“盲人摸象”、“電鋸開木”、“快刀斬亂麻”等等。我一邊説出答案,一邊想着。此時,工作人員講還沒開始猜,我們又往下看去,有打一字的、有歇後語的等。我和爸爸説:“歇後語的比較難,還有打字謎也難。”這時,鄰居家的妹妹也來了,參與到我們的隊伍,就這樣我們你一句我一句猜着,走着。

猜謎開始了,我嚷着叫工作人員來我這裏,我説出答案,結果不對,真是鬱悶;我又來到一條“曲終不見人”前,答道:“潛影”。對了,工作人員給我做上了記號。我們繼續尋找,有很多我們會的,結果由於人多被別人搶走了。

真是有趣的活動,可是我不知道的太多了,我心裏暗下決心:要多讀書,增長知識。

猜燈謎作文 篇7

猜燈謎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猜燈謎作文 篇8

一天,我和阿姨正津津有味地讀着“摩爾莊園”的新時報,咦,這是什麼?

定眼一看,原來是人們盼望已久的“正月十五,猜燈謎”。這可難不倒我,可是,這遊戲在哪?我又重新把目光投向時報,哦,原來在“西部遊樂場”, “東部遊樂場”和“淘淘樂街”。我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一看,花燈下擠滿了人,大家你擠我推,熙熙攘攘。我點了一個燈籠,它出現了一條字符:站着百分高,身躺十寸長。裁衣做數學,它會幫你忙。我左思右想,突然靈機一動,是尺子呀!答對了。接着,我又開始第二道題:啞巴打手勢。一個成語在我的腦海中一閃就過,我想起來了,就是心靈手巧。因為一個啞巴,只能通過肢體語言表達他的意思,能讓人們成功的瞭解到他的意思,不是心靈手巧是什麼?可是,好像有個詞語似乎更能表達呀,就是不言而喻。我三思而後行,選擇了不言而喻。對了,我成功了,果然思考的答案比憑直覺的答案來得可靠。現在是最後一個,我的心裏難免有些緊張,雖然它只是個遊戲,但是什麼事都要從小事做起。

這道題真是難倒了我。字謎的字數很少,但是意思很深。字謎是這樣的:雙手贊成。我苦思冥想,這不是棄械投降嗎?我毫不猶豫地準備點按鈕時,阿姨阻止了我的行為。“也可能是多此一舉呀,你上課舉手,舉兩隻手,這不是多此一舉呀!”我又陷入了苦海中。我想了又想,找到了一個反駁阿姨的思考。 “那它説的是雙手贊成,投降不就是贊成了嗎?”我胸有成竹地説。 “這……”阿姨被我反駁的啞口無言。我趁這個機會,點了確定。耶!又答對了!

這次的猜謎遊戲,讓我明白了人要有自己的主見,雖然是自己的主見,但也要經過大腦思考。今天的收穫讓我回憶無窮,受益無窮呀!

猜燈謎作文 篇9

“媽媽,快點兒。”“再快點兒”……我一次次催促着媽媽。朋友們,知道我為什麼這麼着急嗎?那是因為我要去參加班裏的猜燈謎聯歡會。在這次猜燈謎聯歡會上,李老師要對設計班級幣入圍的同學獎勵我們班發行的班級幣,這可是班級幣的首發儀式,而我設計的班級幣又入圍了,我怎能不充滿期待呢?在猜燈謎聯歡會上,李老師還要對優秀的燈謎設計者頒發最佳燈謎獎,我對我做的“三羊開泰”非常有信心。這一連串的喜悦,讓我恨不得飛到學校,唉,往常短短的路程,今天怎麼這麼遙遠呢?

終於來到了學校,來到了班級。哈哈,我們的李老師過了一個新年更加漂亮了。首先李老師給設計班級幣入圍的同學頒發了班級幣,摸着嶄新的班級幣,哦,太棒了!接下來是評選最佳燈謎獎。果然我的“三羊開泰”獲得了最佳燈謎獎,而且李老師還專門介紹了我的“三羊開泰”的製作過程,誇獎我用柚子皮、桂圓籽、幹辣椒等材料做的“三羊開泰”栩栩如生。這次我獲得了班級幣和最佳燈謎獎雙獎項,我真是太興奮了。

頒發完獎項,李老師帶我們去神祕的三樓會議室,那可是我們的燈謎現場,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來到三樓會議室,哇,真漂亮。這有西瓜燈,那有蓮花燈;這有灰太狼燈,那有龍燈……哈哈,我發現了我的“三羊開泰”。一個個燈籠掛在一起,漂亮極了,非常有元宵節鬧花燈的氣氛。燈籠下面掛着一個個燈謎,同學們躍躍欲試,都想一展身手。李老師讓我們先收齊急切的心情,我們要先照相。也是,這是我們國小生涯最後一次的燈謎會了,我們必須留下我們珍貴的合影。在美麗的燈籠圍繞下,我們把歡樂定格。

開始猜燈謎了,同學們爭先恐後,拿着一個個燈謎仔細看起來。我拿到一個圖畫燈謎,四隻倒着的腳,是什麼呢?我感覺答案呼之欲出,可就是想不起來。我努力使自己激動的心平靜下來,哦,有了,“四腳朝天”,我終於猜對了一個。我環顧了一下四周,有的同學已經猜到兩三個燈謎了,我必須加快猜燈謎的速度了。一個燈謎,又一個燈謎,我的大腦在高速運轉着。很快燈謎被大家猜得差不多了,我的收穫也頗豐。最難猜的要數李老師的燈謎了,大家聚在一起猜李老師的燈謎。“十一人為僕”,謎底是什麼呢?大家一個個緊皺,有的用手點着自己的腦袋,有的不停踱來踱去,有的插着腰,還有的坐在椅子上出神地望着地面……一個個字,也被同學們説出來,卡、傘、來……,都不對,終於“走”這個字被喊了出來,李老師喜笑顏開地説“對了”。李老師給我們講了為什麼是“走”,聽了李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燈謎聯歡會在我們的不捨中要結束了。感謝李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活動,讓我們的國小生涯這麼豐富多彩。真心謝謝您,我們敬愛的李老師!

猜燈謎作文 篇10

聽説凌公塘公園裏有幾隻橡皮鴨,我就迫不及待地讓阿姨帶去看看。到了公園,沿着凌公塘南岸向東走,沒幾步就看見黃燦燦的橡皮鴨浮在水面上,最大的有阿姨的客廳那麼大,那麼高。因為不能騎上去,也不能鑽到裏面去,所以我沒什麼興趣了。

這時,哥哥指着樹上的一串串紅燈籠説:“快看,有燈謎!你們快來猜呀!”我和阿姨飛快地跑過去,如同一陣風。“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打一成語。”這第一個謎語就把哥哥難住了。我就直接看旁邊那串燈籠下掛着的謎面:“半個西瓜樣,口朝上面擱,上頭不怕水,下頭不怕火——打一日常用品。”阿姨隨口説:“是淋浴噴頭,還是燈?”我和哥哥感覺都不對,所以我們先不猜了。又走了一會兒,我們看見又一串燈籠下面的謎面是:“中間是火山,旁邊是大海,海里寶貝多,趕緊快快撈。”我還在想的時候,阿姨就説是火鍋。我和哥哥覺得很有道理,趕緊讓阿姨掃二維碼答題,可是要元宵節才開始。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念念不忘第二個謎語,想了好一會兒,我興奮地對阿姨和哥哥説:“我猜到了,是雨傘!”阿姨問我為什麼。我就説:“雨傘打開的時候像半個西瓜,它上面是雨水,能滅火,撐着傘又不怕水了。”他們直誇我真聰明。一到家,阿姨就幫我查謎底是不是正確的,手機一查答案居然是果子。不會吧?我們仔細看了一遍,原來我把題目記錯了,應該是“上面不怕水,下面不怕火!”

真沒想到,把不同的句子換一下就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啊!猜燈謎真有趣!

標籤:燈謎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