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熱門】清明節國中作文彙總五篇

清明節1.6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國中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清明節國中作文彙總五篇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1

爺爺離開人世已經好幾年了。爸爸説我是爺爺唯一沒有訓過的人。 爺爺第一次來我家時,他給我的感覺並不像其他老人那麼慈愛,他也不像別人那麼會講些關心人的話讓人高興,爺爺的脾氣很不好,有時會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爸爸媽媽吵架。但爺爺從來不罵我,或許是因為我很聽他的話吧。

小時候的我很好吃,因為爺爺每次來看我,除了帶那個老式的大黑包外,什麼也沒有,我這個好吃鬼也禁不住責怪爺爺,説他一點也不心疼自己的孫女兒,可是他什麼也不説,只是習慣性的拍拍我的小腦瓜。以後他來,包中總有一點小東西,哪怕是一包餅乾,一塊糖果,爺爺也帶來給我,看着我喜滋滋的吃掉,他好像格外開心。從此,我的愛好中又多了一項——喜歡翻爺爺的大黑包。後來,爸爸告訴我,爺爺那邊窮,這些東西都是爺爺捨不得的,一點一滴,一毛錢一毛錢攢起來買給我的……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回憶起來,原來總是告訴爺爺,我家要搬新房子了,你可要多住些日子。也許是命運在捉弄人吧,就是搬入新房的那年前,臘月的二十三,爺爺走了,他沒有住上新房子,就走了,一去不復返,永遠的離開了他唯一的孫女……

每當翻開一張張照片,看着爺爺那張平凡而又嚴肅的臉,每當回憶起那一串串與爺爺在一起的往事,回憶起那個普通而又熟悉的大黑包,雙眼就不由的潮濕,每當回鄉來到老房,彷彿爺爺就在我的身旁。爺爺已成為淡淡的往事,但我對爺爺的'思念和敬愛永遠不變。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2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3

春風拂過楊柳青,轉眼又是一年。不知不覺間,太太已經離開我一年半了。春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太太啊,您慈祥的面容,甜美的微笑,令我至今難忘。與您在一起的日子,都是我最快樂、最美麗的時光。我的思緒又飛回到您還健在的時候……您住在一間小屋子裏。到了八十高齡,年已仗朝,雖然生活已無法自理,躺在牀上,但心情依舊開朗。

記得有一天,我來看望你。我坐在牀邊,仔細地端詳着您的面容。啊,皺紋已爬上了您光潔的額頭,白髮也多了不少。您的手温柔地撫摸着我的臉龐。我笑了笑,説:“太太,您最近身體怎麼樣?”太太笑着説:“太太身體好得很。”説便從枕邊拿出了幾張皺巴巴的毛票,遞給了我。我搖手示意不用了,但太太卻執意給了我。

睹物思親常入夢,訓言在耳猶記心。那天,您去世了。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炸在我的耳邊。我怎麼也不敢相信,那位慈祥的太太,竟會就這樣走了。

我來到您的靈堂前。您穿着紅衣服躺在放滿鮮花的架子上,面帶微笑。婆婆泣不成聲,我也惘然淚下。靈堂上,寫着“金桂華之靈位”的墓碑立於眼前。我佇立良久,才知道:太太真的走了。

山清水秀風光好,月明星稀祭掃多。如今,我只能在您的墓前放下一束白色的雛菊送給您,有了花香的陪伴,您就不會孤單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太太,在這清明時節,我懷着無比哀痛的心情思念您。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了,現在我就來説説這個烈日當空的清明節吧。

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兩位姑姑在下午1點30分整,頂着烈日,提着一大堆的東西,來到奶奶的墓前。

奶奶是在我還沒出生前因病逝世的,我不能和她説話,不能和她握手,甚至不能和她對視。我是多麼想念她啊!

因為奶奶是20世紀去世的,當時各户人家還比較貧困,所以奶奶的墓不大、不起眼。我們來到墓前時,那裏的雜草已是多如牛毛,幾乎把奶奶的墓全部掩蓋住了。於是,大人們戴上手套,拿起鐮刀,讓我到一旁的空地去,他們便拿起鐮刀使勁地割斷那些雜草。過了許久,雜草才被割掉一把部分,總算是有了一塊空地。

之後,我把紙錢一張張地放到墓地上,用大塊的石頭壓住,爸爸拿起幾包鹽,灑在了被割斷的枝葉上,我便疑惑地問道:“奶奶生前喜歡吃鹽嗎?”引的大家哈哈大笑,爸爸一邊笑一邊説:“我聽説把鹽灑在樹枝上可以停止樹枝的生長。”聽完爸爸的話之後,我便感到了一種尷尬的心情湧上心頭。

我們處理完奶奶的墓地之後,已經2點30分啦,我算了一下,我們掃奶奶的墓共花了1小時。

清明節是熱鬧的,也是悲傷的,我應該懷着激動且盼望的心情迎接下一次清明節的到來,這一次的清明節更是令我難以忘懷。

清明節國中作文 篇5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藴含着許多先輩們的事蹟,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思念着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裏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跟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跟您相見。這怎麼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跟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跟姐姐一起去盪鞦韆,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跟姐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後我跟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這熟悉的景象,我跟姐姐便思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這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這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這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着我跟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爺爺説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着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跟姐姐在前面抬着小樹苗歡快地跑着,這個緊隨其後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孩跟姐姐聽着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跟小女孩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跟姐姐最後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思念跟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跟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跟一年一度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