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集錦九篇

清明節4.77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見聞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集錦九篇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1

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坐火車和汽車來到了爸爸的家鄉——湖南的一個小山村。車快到爸爸的家鄉時,我就從車窗由裏往外看,看到了爸爸家鄉的美麗景色,有山,有河,山青水秀,感覺真美,遠處還不停傳來布穀鳥的叫聲,我心裏頓時高興極了。車到了,我們一下車,爺爺、奶奶就滿臉笑容,非常熱情和激動地接待我們,奶奶摸着我的頭用當地口音笑着説:“八年沒見,羅煜都長這麼高了,長這麼大了,哈哈!”我當時聽得半懂不懂,但心裏美滋滋的,我還是第一次來爸爸的家鄉,還是第一次看到從來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聽爸爸説,爺爺、奶奶只在我過1週歲生日的時候才到城裏來看過我,那時我根本不懂事,我現在來到這裏,感覺這裏就是我經常夢見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第二天是清明節,全家吃過早飯後,就要準備上山去掃墓了,一個家族的人都到齊了,我看到了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和堂姐妹,我高興極了,堂兄弟和堂姐妹們先用當地口音和我交流,使我聽得半懂不懂,後來他們就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我交流了,聽到他們講的普通話,我既感到好笑又感到很親切,好笑的是他們講的普通話發音不準,聽起來挺生硬的,有的像繞口令一樣,有的像外國人講中國話一樣,挺好玩的,親切的是他們都很淳樸和友好,確實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清明節見聞600字

上山掃墓了,南方清明節的山上格外漂亮,燦爛的陽光照耀着大地,到處是盛開的映山紅,布穀鳥傳來歡快的叫聲,確實讓人感到了寒冬過後春天的無比温暖,讓人心曠神怡極了。在掃墓過程中,我在山上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陶瓷作坊,看到了緊張忙碌的製作工人,看到精美的`陶瓷,看到了精湛的手工藝術,讓人看了後流連忘返,浮想連翩,想不到在這遠離大城市的山上還有這麼精湛的手工藝術,還能製造出這麼好的陶瓷來。

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看到了遠方彎延清澈的河面上橫跨着一坐古色古香的漂亮七拱橋,在七拱橋的一端河岸上還有一所綠樹成蔭的漂亮學校,在直通七拱橋公路的兩邊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民宅,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頓時湧上心頭,讓人的心情舒暢極了,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山上帶着映山紅花香的清新空氣真讓我陶醉,我似乎看到了爸爸家鄉的明天,感覺爸爸家鄉明天會更美好,我真禁不住想説:“爸爸,你的家鄉真美麗,你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我愛這裏的一切!”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吟起這兩句詩時,我總會想起剛剛過去的清明時節的情形。

4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及親戚們從三亞回老家,坐在車上,此時一想到要拜見已去世的愛我的老太公,我的情緒忽有些激動、悲哀。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奔波,最後回到了爺爺家。爺爺家裏人很多,有大人、小孩,熱鬧極了。

吃完午飯,大人們開始拿起鋤頭、鏟子雲墳地給墳墓“大掃除”,媽媽和嬸嬸們忙着煮拜祭祖先的飯菜。下午二點多,我和表弟跟着大家去墳地。

來到墳地,爸爸、大伯、叔叔等人忙着給墳墓打掃、貼紅紙;我和表弟繞着老太公、老太婆的墳墓追趕打鬧。這時,表哥陳澤鼎戴着草帽扛着鋤頭忽然大喊一聲:“我就是關羽,誰敢欺負我!”惹得我和表弟哈哈大笑,但一想到老祖宗,我就停止了笑聲。大人們幹完活後,便在老太公等人的墳地上擺上豐富的菜餚、點心、牛奶、水果等等,待燒香後,我們子孫便在草蓆上跪拜祖先。我悄悄地觀察大人們,只見他們的表情很悲傷,我心裏也很悲傷。此時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在心裏自創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陽光烈,此人回鄉過清明。摸了墳墓看墓碑,此時想起老祖宗。”

當拜祭完老祖宗後,我心裏想:明年我還要來拜老祖宗。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3

在今年的清明節這一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我和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叔叔阿姨去安康看油菜花,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穿山隧道,終於來到了我們要去的地方,首先我就看到了,漫山遍野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黃綠相間,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大小不一、各不相同。散發出甜甜的香味,蜜蜂在花叢忙忙碌碌的採着花蜜、蝴蝶在花叢中跳舞,這裏的景色好美啊!麥苗、藍天,在春風的吹拂下,唱出悦耳動聽的歌,我還摘了好多五顏六色的花,把花都放到瓶子裏,好漂亮哦!

我們在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叔叔阿姨帶着我們去了香溪洞,啊!香溪洞的景色更美麗,青山綠水美極了,最後我們去了漢陰,參觀了油菜花節,在油菜花叢中我們玩了捉迷藏的遊戲,我們就好像小蜜蜂一樣飛來飛去,哥哥還給我講了一首詩,“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花叢中做遊戲真棒啊!我們玩的特別高興。

吃過晚飯,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漂亮的油菜花,離開安康。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4

清明節這天,有許多人在趕路,有的回老家、有的去烈士陵園,還有的……

在烈士陵園,許多學生們都組織着去悼念,大家胸前佩戴着小白花,在烈士的墓碑前默哀,在此時此刻,心中一定會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別人都體會不到的心情。烈士陵園裏還有一座烈士紀念館,裏面有烈士的遺物,、對於烈士的介紹,還有烈士們的照片,看了可以使人深有感觸,使人不禁流下眼淚。

清明節不僅僅只是參觀紀念烈士陵園的,還要回老家呢!

清明時節,回老家悼念去世的老人是很正常的事。跟着大人們走到祖墳前,磕頭默哀,燒一些黃紙,來悼念逝世的長輩,使人有些鼻子酸酸的滋味。

清明還有一處一一廟會。古代有一幅叫《清明上河圖》的名畫,畫的就是清明時節廟會的繁華景象。實際上現在的廟會大多數都是買東西的,還有的耍雜技,多才多藝,有聲有色。

清明,哀思駐存;清明,濕潤眼珠;清明,繁華多樣。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和小表妹一起去園山踏青。

園山好漂亮呀!園山的樹木鬱鬱葱葱的,樹木把園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們找到了一條新路。我們看見一條瀑布,看到瀑布我想起了一首詩是《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走到路上的時候我看見有一個大石頭在那裏,那個石頭好大好大,像一把大傘一樣!走到半山腰時我和小表妹汗都出來了,我們累的水都喝完了。我們千辛萬苦地到了山頂上了!我們好開心,我們終於走到了山頂。

大家也是去踏青吧!我終於知道了清明節大家都要去踏青的。我知道了我們堅持勝利就在眼前,你們説是不是呀!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6

時間真如劍飛一般,一晃已經到清明瞭,清明是一個祭拜死親人的日子,在清明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去給自己去世的親人燒紙,主要是為了紀念他們,今年清明的時候,我跟着爸爸回了老家,給 爺爺奶奶燒紙。

清明那天一大早,鄉親們就紛紛起牀,做着過清明的準備。在家吃完早飯,我和爸爸乖乖地等着隊伍的到來。不久,外面傳來“咚??鄙?B嗌??納???壬?斐梢黃??倘繅磺?幌燁??菜埔 場雷雨奏:喇叭的“嘀嘀”是閃電的預報,鼓得“咚咚”是雷公的來臨,鑼的“啪啪”是雨姑娘的腳步。

聽到這些,不用説,一定是隊伍來了。我和爸爸加入隊伍,跟着領頭走。敲鑼打鼓是我們老家過清明的一個傳統節日,主要是提醒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7

清明節要到了,我們一班同學為了給烈士陵園掃墓。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老師讓我們做起了小白花。小白花雖然市場有賣的,不過,自己親手製做的小白花,更能寄託對先烈的哀思啊!

首先,老師給我們白紙,有的同學四張紙,有的同學三張紙。然後老師給我們發了一條條白線,我們拿在手裏,像一條條白蛇展現在我們面前。開始做花了,大家都聚精會神地動起了手。

我聽着老師的講解,我認真地一邊聽,一邊做。首先,我將3張紙疊在一邊,然後從一邊起來回折,然後摺扇那樣,折成一條,再把它對摺,中間扎線,綁緊,再把紙一層以接起,小白花就成了。

我看着做好的小白花,心想:明天掃墓,我做的小白花一定了漂亮。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8

清明節那天晚上5:00就起牀了,那時我問爸爸怎麼了,爸爸説:”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得早早回老家上墳呀!我聽了後恍然大悟,非常高興。“我們就上路了,到了老家我看見了我的兩個哥哥,和弟弟浩傑,還有三爸等等,那裏有一個規定是女的不許去,所以我的姐姐們都沒有去,我們上了好多墳,到第二個墳時,我還拿着鏟子給墳上添新土呢!

回到家奶奶讓我去她的院子裏玩呢,那裏草特別的綠,好像綠地毯一樣,我們躺在草地上不知不覺的睡着了。

下午我們離開了老家又回西安了,下午爸爸和姐姐還有媽媽阿姨帶我們一起去水上樂園玩,到了那裏,人山人海,我們迫不及待的跳進水裏那裏太好玩了!有水上滑梯、水上翹翹板等等,我看的眼花繚亂,我們一直玩到第二天早晨,但我們還是捨不得離開,便又玩了一會水上滑梯,這個滑梯特別好玩比一般的滑梯好玩多了,這個滑梯,是衝下來的時候有水一直通向水裏,玩到中午,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水上樂園,我們又去了秦嶺山,一路上我們看見車非常的多就像一條條巨龍緩慢地向前行駛,開往秦嶺山的路就像迷宮一樣七拐八彎,最後終於到了目的地,這裏的山綠油油的而且高聳如雲,還聽見了小河潺潺流水的聲音,姐姐像小猴子一樣跳下去玩水,姐姐一會從刺刺球裏撿毛栗子、一會潑水玩,玩的可高興了。不一會爸爸媽媽叫我們吃飯,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們吃完蛋糕,天已經不早了,我們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這裏。

啊!這個假期玩得真高興呀!

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篇9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着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