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日記範文錦集7篇

清明節2.94W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清明節日記範文錦集7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四月的春風來了帶來了一縷牽掛了,又到了每年的四月四日,在外漂泊的遊子們都紛紛回到自己的故鄉,來祭拜、懷念自己已經逝去的先人類,我也不例外,也跟着家人類回來了自己先人類的故鄉——邵陽。那天,正下着濛濛細雨,天空上覆蓋着一層灰白色的霧,路上肯定也少不了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我們在擁擠的小商店門口,買到了一切關於祭拜祖先的一些常用物品,也來到了邵陽的公墓,為什麼要造一個公墓?可能是後人類怕先人類寂寞,因此都把大家夥兒都聚在一起,“聊聊天”什麼之內的吧!我們帶着一堆堆沉重的祭拜物品來了山底間,我們靈巧的穿梭在山林中間,聞着那桃花開放後的香味,順着那泥土小路,慢慢悠悠的行走在山林裏面,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終於到達山頂了,我放下那使我討厭的東西,開始傲慢的去找先人類“居住”的地方,順便和他們説一説“悄悄話”,可找來找去,我也什麼都沒有發現,一轉頭看,長輩們早就已經找到了,早都開始擺放自己帶來的祭拜物品,我傻乎乎的跑過去看着,當時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拿一些假錢幣來用火燒,我天正的問了一問母親:“媽呀!他們燒假錢幣幹嘛呀!無聊呀!”媽白了我一眼,又開玩笑的説道:“額,由於先人類在天上沒有錢花啊,因此我們要送給他們一點錢上去!”我還沒有緩過神來,奶奶便叫我來祭拜祖先們,順便説:“爺爺奶奶們呀!你們在天上人間要顯顯靈呀,一定要保佑我們家裏的孫女考上著名大學呀!拜託啦!”我頓時心裏“咯吱”了一下,心裏變想到:這個迷信的祭拜方法來達到某種要求的方式我最好不要相信,考大學應該靠自己,如果這種發現流傳在當今社會上去,那麼在他們眼裏只要這麼一拜,不費任何力氣,每一個人都可以考上清華北大咯!迷信呀!我便尷尬的跟着奶奶的節奏鞠了二個躬,便就下山了。

祭拜完了,天空上也泛起了濛濛光暈,天變得晴朗的,太陽公公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我們開開心心的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其實,雖然先人類已經過世,但是他們在後人類心中的位置絲毫沒有動搖一份,這就是當今社會上説的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就叫做親情!

清明節日記 篇2

清明節到了,我跟隨爸爸到鄉下去上墳。

坐上公共汽車,我不禁心潮澎湃。是呀,有一段日子沒去鄉下了,鄉下會變成什麼樣字呢?院子裏的棗樹是否已冒開了嫩芽?爺爺養的的這隻小花貓是否已當了媽媽了?還有屋檐下的這對小燕子夫婦應該千里迢迢的從南方飛回來了吧………

這時汽車停了,原來已經到站了。我和爸爸匆匆下車,一抬頭便看見了村口這一排熟悉的白楊,這堅毅的白楊,經歷了一個嚴冬的風雪摧殘,竟還是這樣的高大挺拔,英俊瀟灑,真令人欽佩!走進村子,熱情的街坊四鄰忙着打招呼,這股熱情勁兒讓人不忍拒絕。

到大伯家寒暄小坐後,我們就要到先人的墳頭上去上墳。去之前一定要帶上幾個先人愛吃的瓜果點心或買上幾枝他們喜歡的花,送給在天有靈的先人們。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燒上一些紙與冥幣,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深情在這裏述説。完後,我們拔掉墳地上長出的雜草,再培上幾掀土,擦拭刻着先人名號的碑文,忙碌極了。

一切完畢,我們幾個上墳的人要集體鞠躬,表示對先人的尊敬。此時,已到中午,上完墳,我們便又步履匆匆的回到大伯家。

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很多親人都回到了家鄉去拜見我們已經去世的親人。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安葬先輩的山腳下。我們拿好了割草的鐮刀和鋤地的鋤頭,懷着沉重和枯燥的心情一步一步地向山上爬去。到了山上,我和和哥哥爬到山上去割那些野草。割完草之後,我拿出寶糕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先輩們請了安。對他們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一段長長的鞭炮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先輩們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清明節,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

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唐朝詩人杜牧寫的'古詩《清明》。

今天是4月5日,我爸爸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和,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説了。

我們一家八口人來到祖墳前面,伯母和媽媽先是仔細地把祖墳上的雜草拔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菜和茶杯放在墓碑前。同時,爸爸和伯父點燃了鞭炮,爺爺和奶奶點了幾根香。我和姐姐學着爺爺和奶奶的樣子,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他們在説些什麼,我也聽不到,但是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的祖宗。”我知道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處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伯父拿出酒,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在墓碑前面的土地上。

祭奠好祖先後,我們一家人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在途中,我心想:“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個有用的人,好好孝敬長輩。”

清明節日記 篇5

對於死者,我們只能懷念。那麼已經遲暮的老人呢?為人子女者不能盡孝,活着還有什麼意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熟悉的話語多少總能引起我們些許共鳴吧!回到學校的我瘋狂的思念爺爺。父母是盡孝的,物質上的儘量滿足,行為上似乎也總在牽就,叔叔阿姨們也是從心裏在關心着爺爺的。可是為人子女的還需要懂孝啊!年輕的風光,常使老人們心高氣傲,而老年的孤獨又無情的打擊他們的自信心。他們有自己的價值意向,而我們關心的同時有多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分析,將心比心的照顧了。

十分的尊敬爺爺的。似乎任何詞語都不足以描寫我心之感受,對爺爺也絕不是憐憫,更不是可憐。我知道這是無奈的,靠着父母供給,我是沒有任何資本的,也不夠資格去評判任何一位親戚。奶奶的過早離世,我懂得爺爺的半生是孤寂。也許與爸媽總存在些許隔閡,他們似乎也沒怎麼真正的交談過。對於叔叔們,他有的也只是照顧、幫忙,從未索取什麼。我知道大半生裏他就缺了一個真正能交心的人。如今耋耋老矣,爺爺你可知兒孫的心麼?你可知作為孫兒的多想能早點工作,多想能在你最後的日子盡孝,多想讓你能真真的安享晚年。

今夜難以成眠,為着至今依舊孤寂的爺爺!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象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緻呀!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台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於烈士們的寶地。這裏可真壯美呀!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説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説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衞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呀,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温室裏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清明節日記 篇7

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二天,由於昨晚的一陣暴風與一場陣雨,氣温降了很多,但並不影響我們出去遊玩踏青。

我與媽媽一人騎一輛自行車去濕地公園,最近我的車技進步不小,不一會兒我們就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公園裏的人還真不少,有的全家來玩的,有同事丶朋友結伴而行的,個個臉上都露出了笑容。我們順着河邊走,腳踩着厚厚的青草很舒服,河水很清澈,時不時還看見一羣小魚游過來,偶爾還能看見一隻青蛙浮在水面上,一動也不動像是在享受春天温暖的陽光。

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一小片梅林,雖然只有十幾枝,但每一枝都開得很豔麗,紅的似火,白的如雪,散發着淡淡的清香,讓人流連忘返。

我真愛這美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