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臘八節

精選臘八節的作文四篇

臘八節3.2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臘八節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臘八節的作文四篇

臘八節的作文 篇1

臘八,攜裹渾身雨雪快步奔跑,壓迫得年味直抵人們的心房。年味,是盛滿在孩子碗裏一碗多彩的米肉粥,飛舞着的雪花更正粥的味道。臘八,是土鍋灶前母親忙碌的身影,油膩的圍腰布粘滿油膩膩的笑容和母愛。年味把臘八拿捏成立春的味道,人人心中譜寫出節日的歡歌。

臘月,一截歷經歲月而不腐爛而經久彌堅的樹根,根憑藉滄桑枯乾不了祖輩趟過河水攀越高山的念想。臘月被樹根枯竭出串串碎片和孔洞,枯或是腐都恰到好處,皆天然雕飾,是夢想凝聚出的精華!臘八節熱氣騰騰,煮熟一坡山地。坡上棵棵長滿綠芽迎接春天的桃樹,枝枝朝向陽光,驚羨些許趕早的眼神。臘八以虔誠燃燒一炷香爐。繚繞的香,把年味在禪意的雪落裏緩緩沉澱,日子不再飄渺而空曠。臘八潔白如雪,招呼家人圍坐火塘。火塘裏樹兜火炸開快樂的火星,可是親情炸開了年味?

臘八隆起一座山,父親揹着夕陽下山時隨意砍伐一聲悠長的吶喊,一同被砍疼的還有陽光還有雪原。

年味,是大漢文化,臘八粥以多味甜膩的呼吸醇香整個華夏。

臘八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臘八節,天上還是飄着小雪花,馬路上的雪都被汽車壓得結結實實,帶着刺眼的光芒,讓行人都小心翼翼的行走,一不留神就會摔上一跤。中午爸爸開車到學校來接我,怕爺爺騎着車子不安全,今天中午奶奶包餃子吃,回到家後奶奶已經做好了,端上了熱乎乎的餃子,我們感覺好幸福啊!

我先數數盤子裏有幾個餃子吧,1、2、3、4……哈哈,一共15個,看來我還能吃上,平時媽媽總是愁我吃飯不好,最近幾天我特別能吃,上次也吃了15個呢,媽媽都不敢相信,因為以前我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吃6個餃子,別忘了我長大了,今天的餃子真好吃,我敢蘸着大蒜吃,一會盤子裏的餃子就吃光了

臘八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早上,我小鬧鐘響了,媽媽把小鬧鐘舉到我面前,説:“寶貝,快起牀,你看看媽媽今天留什麼言。”於是,我就睜開迷迷糊糊雙眼看了一下,上面寫着:“臘八節快樂,快起來喝臘八粥了。”然後,我就起牀了。

洗臉刷牙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看到了媽媽做“臘八粥”。你們猜猜我媽媽做“臘八粥”熬了幾個小時?告訴你們吧,是兩個小時。臘八粥中放有小米、黑米、黑小米、糯米、圓米、花生、玉米、紅薯,熬好後臘八粥看起來非常美味。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臘八節”由來吧。“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在古代,“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與神靈祭祀儀式,祈求豐收與吉祥。因為在十二月舉行,所以稱該月為“臘月”,稱這一天為“臘日”。後來“臘日”這一天固定在臘月初八,“臘八節”就這樣產生了。

在臘八節這天,有喝“臘八粥”傳統。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臘八粥。臘八粥熬好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是好兆頭,象徵着“年年有餘”。

有地方還有臘八蒜、臘八豆腐、臘八面。在我們河南省,有地方稱臘八粥為“大家飯”。到了現在,我們在臘八這天還是會喝臘八粥,但是沒有祭祀,沒有饋贈親友,只要一家人一起喝粥就可以了。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喝“臘八粥”了嗎?這下你們知道“臘八節”由來了吧,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臘八節的作文 篇4

臘八節到了,在臘八節要喝臘八粥,我們都知道,但是同學們知道為什麼喝臘八粥嗎?別看只是一碗小小的粥,裏面的知識和裏面的材料一樣豐富的很!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關於臘八粥的知識吧!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還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煮粥供佛。傳説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還可以增福增壽。所以人們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粥裏有紅棗、蓮子……總計不下二十種。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這樣複雜能不好喝嗎?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花樣,再放在鍋中煮。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

臘八這天,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以便過年吃餃子用。臘八過後,人們就得選擇吉日,打掃衞生了。城市過年與農村過年差不多。打工的大人們盼着過年,盼的是回家團圓;小孩也盼,盼的卻是無憂無慮的玩耍,沒有人拘束,沒有人責罵。孩子們還可以買各種食物、各種玩具和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好像不放鞭炮不過年似的。孩子們玩的同時,大人們得去採購年貨了。他們必須預備好過年的東西。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在這一天人們基本將年貨都預備好了,打開冰箱,雞鴨魚肉、糖、飲料、糕點,樣樣齊全,便有了些年的味道。

過了二十三,大人們領着小孩去挑選新衣服,等待着新年的到來。多數店鋪已關門,回家準備過年了。 一碗粥有這麼多知識,中國真不愧是文明大國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