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錦集7篇

端午節1.0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400字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錦集7篇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我的外婆住在鄉下。大部分雙休日,我和父親母親都去外婆家。

外婆很愛我們,她每天掰着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快到雙休日時她會變着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很小的時候,就曾聽説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傳説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被迫投汨羅江自殺,當地人民怕他被江裏的魚蝦吃掉,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到江裏餵魚蝦,同時用龍舟和鑼鼓驅趕江裏的魚蝦,想方設法救屈原。每當吃着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純樸和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有在端午節時才能吃到粽子,現在我幾乎想什麼時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着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米花生仁和一小塊肥豬肉,沒什麼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藴含着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着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着那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江,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行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日,在端午節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温馨的哦!可今年的端午節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説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説,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説: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一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温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在所有的節日中,我最喜歡過端午節,端午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大概與屈原有關吧。我的老家是秭歸縣,也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里。

端午節那天清早,人們就上山割艾蒿,順便在山裏割回包粽子的棕櫚葉。艾蒿割回來後,用紅繩繫着。或掛或插在門的上方或兩側。用來驅邪辟邪。

吃過早飯,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將棕櫚葉洗淨晾乾,奶奶將昨天就浸泡的糯米、紅棗或是綠豆、黃豆按比例包進粽葉裏,用繩紮緊。奶奶每次都包很多,包好後用大灶蒸。剛蒸出來的粽子香、甜、軟、粘,糯米的香、粽葉的香、紅棗和紅糖的甜加在一起,好吃的'沒法説。

每年端午節,我的家鄉都要舉辦龍舟賽。有一年,在我家門口舉行了隆重的龍舟賽。端午節這天,江邊匯聚了好多人,江面上有各色各樣的龍舟,岸兩邊彩旗飄飄。比賽前,划槳手個個精神抖擻,躍躍欲試。只聽見一聲槍響,江面響起了加油聲,划槳手個個握着船槳奮力划着。坐在龍頭的指揮,一邊喊着“一二、一二”,一邊打着大鼓。江面上,一艘艘窄長的小艇被裝扮得五彩繽紛,在鑼鼓聲和加油聲中你追我趕,猶如彩龍在江面遊動、騰飛。衝刺的時候,更加激動人心了,龍舟像射出的箭,直奔終點。大家緊張起來,吶喊聲響徹雲霄。勝利者揮槳高呼,擁抱大喊。最有趣的是獎品——給贏得比賽的選手發粽子,粽子有柚子那麼大。看到這麼大的粽子,選手和觀眾都哈哈大笑起來。

過端午節,不僅能吃香甜的粽子,看精彩的龍舟大賽,更重要的是讓咱們永不忘記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不忘他憂國憂民的精神。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5

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我就會讓奶奶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的端午節奶奶卻對我説:“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裏,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説:“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捲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説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着在卷好的粽葉裏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

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裏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裏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泄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説這樣象徵着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6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眾為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裏,作文素材《端午節的作文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為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20xx年的端午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7

漸地在中國流行起來,如:聖誕節,大家玩着飛雪互相送些禮物,萬聖節,小朋友帶着假面具挨家挨户敲着門伸着手大叫,不給糖果就搗蛋,而我們國家也始終堅持着傳統的節日如————————端午節。

端午節在古時又被稱為端陽節,是每年五月之初固定的節日,每到這個時候,無論是上班的爸爸媽媽,還是在上學的哥哥姐姐無不臉上帶着笑容。而今天的端午節已被列為世界非文化遺產名錄。

説起端午節,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説出一二,聽得最多的仍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後因楚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跳江自盡,後人為了不讓魚兒蝦兒吃屈原的肉身。使用荷葉和竹葉包裹剩飯等投入江中,他們相信這樣不僅使屈原保持完身,更讓江裏的龍王保佑自家。而後這樣的風俗也言傳至今,投江之食也成為了我們口中説的粽子。

在我們家,每年外婆都會根據我們各自喜歡做着不同口味的粽子,如:姐姐喜愛的鹹粽,二姨和媽媽喜愛的裏面包裹着豌豆的粽子,而爸爸和我喜歡的白粽。直到去年外婆去世後,粽子再也沒有我們喜愛的味道,可是,如今每吃一口粽子都會想起外婆跟我們做着粽子的樣子,心裏暖暖的……

除了食粽子以外,許多地方還興起喝雄黃酒,划龍舟等節目,如今的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更是我國最為代表的文化。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端午節這個富有意義偉大的節日一定能得到世界更多人的認可,來傳承它其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