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精選】冬至的作文500字集合六篇

冬至節2.7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的作文500字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冬至的作文500字集合六篇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1

冬至,按通常習俗,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豆腐、吃餃子、喝老母雞湯,迎接就要到來的數九寒天。

小時候的那個年代,物質條件差,生活艱苦,吃上一頓餃子可是件歡喜事,也是件難事。寒風凌冽,家裏的老人早早起來去菜市場,捏着肉票排隊買肉。即便低聲下氣,營業員也是將頭抬到天上,隨便賞一塊。那一塊肉基本見不到瘦肉,白花花的,得用力抓住才不至於滑落。順便買些蔬菜,回家後擇好洗淨瀝乾切碎,和那已經剁好的肉泥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葱、姜、油、糖、鹽、醬油等,攪拌均勻。餡料準備好了,大人們又開始和麪,一遍一遍地揉,一拳一拳地揣,直到面不軟不硬方才滿意。

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便在桌面上清理出一塊位置開始包餃子。根據年齡和能力,家裏人各有分工:母親搓面切面頭,我擀皮,外婆包餃子,年幼的弟弟將包好的餃子整理到竹匾中,高齡的曾外祖父負責下餃子。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當時,看着外婆拿過一張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兒,轉眼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呈現在面前,感覺像變魔法一般。

餃子包到一定數量時,便燒開水下餃子了。那一隻只白胖的餃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滾,煞是可愛。水開三遍之後,餃子熟了。揭開鍋,香氣撲鼻,饞得人直咽口水。盛出兩大盤,一盤送給沒空包餃子的左鄰右舍,一盤自家老老小小共同分享。吃着,説着,笑着,繼續包着。那餃子裏包入了温馨、幸福,吃餃子更多的是享受濃濃的親情。

歲月流轉,兩位老人已仙去,而現在的我們又忙於工作和家務,很少再有時間和母親圍在桌邊包餃子。即使調配的`餡兒再好,只要是用那買來的餃皮包裹,總少了那一份餃子香,卻又多了一份思念、一份渴盼。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2

傾聽着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温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着説:“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誇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説,“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着説。“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在全家的笑聲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3

今天是冬至,老師讓我們要跟着媽媽學會包餃子,體驗一下從擇菜、和麪到把餃子包好吃到嘴裏地過程,冬至天吃餃子600字作文。我圍上圍裙,戴上套袖,把手洗乾淨,準備工作做好了。

第一步是和麪,先把面舀一碗放到面盆裏,然後用水一點一點的灑在面上準備把麪粉和成團。我是第一次和麪水加多了麪粉就稀了,水加少了麪粉就和不成團,550字作文《冬至天吃餃子600字作文》。“媽媽,快來幫幫我”我都着急了,媽媽過來教我把面和好。媽媽真厲害 面和好了,面盆上也乾乾靜靜的。

第二步是擇菜,我們擇的菜是韭菜,先把韭菜壞的菜葉摘掉,然後把韭菜洗乾淨,晾乾上面的水分,再把韭菜切好放到一邊。

第三步我們把切好的韭菜放到早就準備好的肉餡裏,再把香油、鹽、花椒粉、醬油等各種調料放好用筷子把肉餡拌好。我端起來聞了聞,真香,媽媽這時對我説:“香嗎?我們趕快去包餃子吧!”我高興的點點頭。

我和媽媽開始擀餃子皮,媽媽對我説:“擀餃子皮要左手拿着皮右手拿着擀麪仗,右手使勁擀,左手要跟着轉,知道了嗎?”我在媽媽的指導下一個餃子皮擀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餃子,我也是第一次包,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先拿一個餃子皮放在手心裏,用勺子舀一勺肉餡放在皮裏,再把餃子皮對摺邊上捏上花邊,我好不容易包好了第一個餃子,我很開心。

終於吃上香噴噴的餃子了,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可真香。通過這次體驗讓我體會到了媽媽平時為了我是多麼辛苦。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孝敬媽媽。冬至裏吃餃子,還防止凍耳朵呢!你看餃子的形狀多像耳朵呀!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4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天子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怙恃尊長祭拜,如今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祝。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相傳漢朝時,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領袖,十分橫暴。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停頓戰亂,能過上太通常子。因最後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户户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北風砭骨。他瞥見南陽白河兩岸的同鄉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十分難過,就叫其門生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安排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救濟給百姓吃。服食後,同鄉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厥後,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構成“捏凍耳朵”此種風俗。以先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麪餃”,人們還紛繁傳説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每年夏曆冬至這天,豈論貧富,餃子是必不行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餃。”這種風俗,是因懷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作文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著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5

冬至來臨的時候,天氣一天天冷了起來。我心也漸漸冷了行起來。行走在沒有一絲雲彩的藍天下,石楠樹上掛着彩色的果實,香樟樹鬱鬱葱葱,梅花含苞待放,心應該是遠離荒漠的,可卻被莫名其妙的悲哀荒涼侵擾着,難過着,心也越加荒涼。

今生已經有多偶然,哪怕是至親母女。緣分可遇不可求,哪怕是父母和子女。真正的懷念,是在失去之後。當懂得親情彌足珍貴的時候,早已經沒有沒有了。在夢中相見母親,在幽幽的找尋中醒來,我會想是否有來生。假如有來生,但願有緣相遇見到母親,哪怕讓我看見您幸福平安,不像今生那麼辛苦,不再英年早逝。

我知道,嚴冬來臨的時候,春天不遠了。

那條和母親一起走過的小河早已經不在了。如果在,這個季節,河邊麥田裏應該有不多的薺菜,閒暇時可以採摘回家,那可真是美味。不久河畔的鳴蛙就會在耳旁,還有從水邊草叢裏提起了的成串的蛙卵,還有被我驚擾的蝌蚪羣,還有田埂上的野生報春……

還記得那個水還很涼的黃昏,我不怕水涼銑足而濯,臉上的和頭髮上欲甩未落的水珠,被母親的責怪。只可惜那時的我裝不下那淡淡的暮色,如果當時就能把它化成墨滴,暈一種結局,也許在這寒冷的冬夜,就是歲月留給我的温暖,是我對明天對春天的期盼。可是,那已經留在記憶的面孔,只在遠方相互注視。

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微笑又像往常一樣,隨黃昏隨天地暗去了,剩下的依舊是無窮無盡的念想。

季節輪迴,人生怎麼輪迴呢?親情怎樣輪迴呢?

冬至的作文500字 篇6

今天是冬至節,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湯圓。往年都是媽媽一個人做,我在一旁看着吃現成的。今天我決心試一試,讓媽媽享一次現成福。

媽媽聽了很高興,為我作了準備。第一道工序是揉米粉。我往粉裏倒進一點水,然後用手摻和。可是水太少,摻和來摻和去,就是粘不成團。我又倒進半碗水摻和。可這回水又放多了,盆裏的粉成了糊糊。忙了豐天卻一事無成,我有些灰心了。媽媽在一旁鼓勵我説:“做事要有耐心。再試着加點乾粉,慢慢來。”於是,我按媽媽的指點,邊加乾粉邊揉搓,終於把粉團揉成了。

開始做湯口了。心想,這回要容易多了,搓圓粉球誰不會做!我抓起一小糰粉,捏成半圈,把餡放進去,輕輕合上口,用手搓起來。誰知用力太猛,粉團散成了碎塊。我把餡和粉分開,重新把粉捏成半圈,放上餡再搓。由於不取用力,搓了半天,粉團也沒搓固,還裂開了一條縫。我又小心把縫壓緊再搓,好不容易才把第一個湯固做成。我把湯固放到大盤裏,看見它中間大兩頭小的怪樣子,我和媽媽都笑起來。媽媽又告訴我:“搓湯固的時候,用力要均勻,兩隻手要合起來,不能仲得太直。”我照媽媽的指點調整了姿勢和力度,結果一個比一個好。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就做了滿滿一大盤。

看着盤裏又白又圈的湯因,心裏真高興。我終於在媽媽的指導下學會做湯圈了,從原來只知吃不會做,變成了一個會做會吃的人。同時,通過這個“第一次”,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勤動手、勤動腦的重要性。因為任何一件事情要想熟能生巧,掌握規律,有親自實踐,反覆練習,並不斷總結、改進,才能達到目的。

標籤:六篇 冬至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