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關於春節傳説的作文8篇

春節9.28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傳説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春節傳説的作文8篇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1

大家一定非常喜歡春節吧,春節可以得到壓歲錢,可以穿新衣服,而且又大了一歲。

你們知道嗎?春節還有一個傳説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古時候,有一個怪物,它的名字叫年獸。每到過年的時候,他就出來害人。

有一天,馬上就要過年了。家家户户都搬着東西,走向去山頂的路。只有一位老爺爺,他沒有搬東西去山頂,而是看着別人搬着東西去山頂,一位年輕人勸告老爺爺説:“老人家,你還有心情在這裏喝茶?老人家,你是不是搬不動啊,那讓我來幫您吧。”“不用了。”老爺爺對年輕人説:“我是不會搬走的。”老爺爺的這句話打動了天上的神仙,於是神仙來到凡間,給了老人一個紅包,又因為年獸喜歡吃小孩,所以又用石頭變了幾個小孩。老爺爺不解的'問:“這個紅包有什麼做用?”那神仙説:“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年獸如期而至,他看見老人家的燈還亮着,便衝進了老人的家,這是,那個紅包發出刺眼的光,年獸就被吸進了紅包之中。原來那是個吸邪的寶物啊。因此,每到過年的時候,老人們都會送紅包給孩子們,來消除魔獸。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2

“喲,過年了”。鄰居大媽又開始大喊了,周圍的鄰居都被吵的睡不着覺了,我們心裏也都在抱怨着她。

大年八年級那天,我們開車去姥姥家,在路上爸爸給我講了一個傳説:在非常久非常久以前有一個怪獸叫“年”,它住在深山老林裏。每當農曆12月的最後一天,年獸就下山到山下的村子裏去吃人。每當這一天,人們就躲在家裏,提心吊膽的,生怕年獸跑到自己家裏,把他給吃了。

但這一次,有一個老人不怕,就在大街上站着等着年獸。年獸來了説:“你不回家難道不怕我把你吃了。”只聽老人不緊不慢的`回答:“不怕不怕,並且我知道你害怕什麼。”“什麼,你知道我怕什麼”年獸生氣地説。老人立刻從後面拿出了一大串鞭炮,又拿出了一個火折把大鞭炮點燃了,年獸看見了立刻像老鼠見到貓似的往山裏跑。村民們看見後高興的歡呼着,這時老人説:“年獸怕紅色和響聲。”説完老人便不見了。村民就用這種方法,把年趕到了更深的林子裏。並且每個村的村長都派了一名勇士去看守年。

故事講完了,也到姥姥家了,我們在一起吃了非常多餃子。吃完後,姥姥就帶着我去大街上看舞火龍了。

農村過年真的非常好玩!同學們過年了一定要來農村玩一玩兒,感受一下濃濃的年味兒!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3

在我們稷山,春節有許多習俗,如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吃餃子等。而我們家裏,還有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講故事。

媽媽的聲音總是那麼娓娓動聽,我百聽不厭:

在一個小村子裏,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住在水裏。每次春節,年就會在村子裏吃人,人們決定到山上去躲避年。有一年春節,村子裏來了一位客人,而人們當時正在整理東西準備上山躲避年,就沒有發現他。後來,一位老奶奶看見了這位客人,便好心地給他講了年要來害人的事,讓他趕快去山上躲躲。可這位客人一點也不驚慌,他説:“沒事,我今晚就住在你家裏,幫你們把年趕跑。”老奶奶不相信他,連着勸了他好幾遍,可他仍然堅持住在老奶奶家裏。沒辦法,老奶奶只好自己去了山上。

晚上,年果然又來到村子裏吃人了。可是它找遍了整個村子,都沒有發現人。這時,年聽到老奶奶家的院子裏有一陣響聲,跑過去一看,呀!大門上貼着火紅火紅的東西,頓時感覺害怕。接着,屋子裏跑出來一個穿着紅色衣服的.人,手裏提着一串鞭炮,直向年衝來。年嚇得落荒而逃,從此再也沒出現。

至此以後,每逢過年,家家户户都要貼大紅的春聯,放響亮的鞭炮,以此來驅趕年。

故事講完了,奶奶的餃子也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餃子,聊着貼心的話兒,別提有多高興了。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4

相信大家對春節都不太瞭解,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春節的傳説吧。

傳説中國古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就要到村子裏害人。所以,每到他發現老婆婆門前除夕,人們就會逃往深山。

有一年除夕,當大家都忙着上山時,從村外來了一個乞討的`老人,一位老婆婆給了這個老人吃的,並勸他趕快上山,可那老人卻獨自留在村子裏。半夜,“年”進了村子,看見了老婆婆家貼着大紅紙。忽然,院內傳來“砰砰啪啪”的響聲。“年”聽了,馬上慌忙的逃走了。

正月七年級,人們見村子平安無事,十分驚奇。鄉親們忽然想起了老婆婆,趕緊往家裏跑。看見了老婆婆和未燃盡的竹子。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年”最害怕紅色、火光和響聲。

就這樣,成了規矩。每年人們都會穿新衣、放鞭炮、拜訪親戚好友。

這就是春節的傳説,大家應該對春節已經有一些瞭解了。後天就是春節了,祝大家新年快樂,馬年學習更上一層樓!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5

歲時節日由來已久,歲時源於古代曆法,節日源於古代季節氣候,簡單地説是由年月日與氣候變化相結合排定了節氣令。

與二十四節同時並行的節日,在我國主要表現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間。確定節日的標準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圓缺為記。所謂朔日,是各月之七年級,又稱元日,正月的朔日,謂元旦,舊曆新年之始。元旦為一歲最早的節日。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慶大祭的節日延續至今,雖改稱春節,但民間仍然習慣稱新年。

年,既是時間概念,也是記時單位。年節無凝起源於計時單位的年。人類在漫長的矇昧時代,沒有時間的概念,過着山中無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隨着生產的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需要,逐漸從天象和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了一套測定和計算時間的方法。

我們的祖先早在以採集和漁業為生的舊石器時代,就對寒暑來往的變化,月亮的圓缺,萬物生長和成熟的季節,逐漸有了一定的認識。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國進入了原始農業社會,人們為了掌握耕作時節、不誤農時,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根據星象循環的規律,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週期;這對農作物的種植、管理和收穫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結束了人們盲目度日的狀況,開始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年的名稱出現較晚。根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曰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改歲稱招,周代才稱之為年(後來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為載,唐肅宗三載公元758年,又改為年)。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業發達而著稱於世界的國度,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從他們的遠祖棄的時候起,既好種樹麻菽,棄被人民推崇為農業的始祖,號稱后稷。到公劉之時,仍然務耕種,行地宜,所以,周民族是一個十分重視農業的民族。因此,年的時間概念最初就是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循環而逐步認識的。在《説文解字》中,最早對年解釋是谷熟也!《穀梁傳》記載:五穀皆熟為年,五穀皆大熟為大有年。這裏所謂有年指的是農業大豐收。在大有年的時候,人們一定要慶豐收。據記載,早在西周初年,人們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慶豐收活動。

在先秦時期,各地各代的歷法不一。西周時行周正,即以建子為歲首,(周曆的正月相當夏曆的十一月)。同時在豳國又行豳歷,豳歷的歲終是十月,即周曆的十二月;豳歷的歲首為一之日,即周曆的正月,夏曆的十一月。在《詩紀豳風七月》中,就記載了西周時期新舊歲交替時的風俗活動。一般庶民結束田間的農業勞動基本上已到了十月,進入冬季了。冬季室內是人的主要活動場所,人們常把向北的窗户堵上,在室內生火,用煙燻鼠,準備過年。所謂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人們收得棗子,釀製美酒,慶豐收,敬老人。朋酒斯饗,日殺羔羊,臍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美酒犧牲,歡慶新年,成為一項隆重的慶祝活動。與這種人的歡慶活動相對的是對神的敬獻。在豐收之後,人們為感謝神的保佑而舉行酬神賽會。酬謝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飯、新谷釀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來年再獲得豐收。在《詩紀周頌》中保留着一首秋收後祭祀祖先時唱的樂歌《豐年》:今年糧食收穫多麼多呀!糧倉是那麼高大,用豐收的五穀釀成酒和醴來祭祀祖先妣和神靈,讓神靈的恩澤遍施人間。

周代的這種歡慶豐年和祭祀活動,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日子,因此還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節日,但由於每年都有收穫後的慶祝以及冬季的來臨,這種天定日的祝豐活動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個基本的規律作為年節的雛形,為以後年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6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説)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7

我每年最期待的就是春節了,這裏面有個好聽的傳説呢!我來給你講講吧!

很久以前在天上,“年”和“夕”都是上帝的`手下,“年”很勤勞又能吃苦,可“夕”整天吃喝玩樂,上帝很生氣,把“夕”趕到人間。“夕”到了人間後繼續作惡,跑到森林裏吃動物,它把能吃的全吃了以後,就跑到村子裏吃動物,後面吃完了動物又開始吃人!大家一起去求神初期這個怪物,“年”對上帝説:“讓我去除掉它吧!”上帝允許了。“年”來到了人間,把紅絲帶拿出,捆住了“夕”,又把鞭炮打在它身上,終於,“夕”死去了。原來“夕”怕鞭炮也很怕紅色。人們為了感謝“年”,又把“春節”叫做“年”,也叫“除夕”。

我很喜歡春節,不僅僅是因為有一個美妙的傳説,還有響亮的鞭炮,紅紅的對聯和歡聲笑語……

春節傳説的作文 篇8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標籤: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