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5篇[精選]

重陽節5.23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5篇[精選]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

重陽節快到了,老師讓我們星期天幫助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開始行動了。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牀,我把作業做完後,便開始想:幫助誰做什麼事呢?突然,媽媽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媽媽興奮地説:“我們可以幫隔壁的爺爺、奶奶掃樓梯呀!”我立刻贊同了媽媽的説法。我拿起掃把開始掃樓梯,媽媽説:“掃樓梯的時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掃。”我照媽媽説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樓梯掃乾淨。媽媽拎過來一桶水,我問媽媽幹什麼?媽媽説:“掃完後要用水衝一下才乾淨。”於是,媽媽就把一桶水灑在樓梯上,看那水從樓梯的`第一階滾到第二階,從第二階滾到第三階……就像瀑布一樣,漂亮極了。

到了下午,樓梯上的水乾了,我想隔壁的爺爺、奶奶看見了,心裏一定很高興,看掃乾淨的樓梯,我的心裏有一絲絲的甜意。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2

今天,就是九九重陽節。我想給爺爺奶奶一個大驚喜,所以一大早就起來做準備了。

我總是想不好該送什麼?突然我眼睛一亮,心想:自己做的才有意義,我可以做個愛的早餐。説做就做,我學着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繫上圍裙,想給奶奶爺爺做個荷包蛋。可我平時很少接觸煤氣,我努力的想着媽媽平時開煤氣的動作,伸出顫抖的手慢慢打開煤氣,火終於點着了。我往鍋裏放了一些油,油“吱吱”地響了起來,我拿着蛋,學着媽媽的樣子,在灶台上輕輕一碰,然後在鍋裏一掰,“譁”油星四濺,我用鏟子翻了翻,一會兒,荷包蛋就做好了,我嚐了啊沒放鹽。我又按照同樣的動作,又做了兩份這次可沒忘記放鹽。

我把那兩份放在餐桌上,奶奶爺爺看了感動極了,直誇我是好孩子。還説:“我們不喜歡吃荷包蛋,還是你吃吧。”我聽了立刻到廚房裏拿出沒放鹽的'荷包蛋,説:“我們一起吃吧!”我吃着沒放鹽的荷包蛋心裏鹹鹹的。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3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家鄉的九月九,除了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等,還有放紙鷂(風箏)的習俗。

九月九登高,“高”和“糕”是諧音,因此,節日期間,福州還有一種特製的糕,稱“九重粿”,即粿有九層,中間夾七層糖色,寓意節節高和登高消災之意。每逢佳節倍思親。福州的重陽節,還有掃祭祖墳的活動,這與清明的祭墳,合稱春秋二祭。現在福州的有些地方,仍保留九月九掃墓的習俗。

重陽節發展到今天,人們又賦予它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把登高與全民健身運動結合起來,把祭掃祖墳與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結合起來,有的還把它與海外僑胞牽線搭橋,招商引資結合起來,全國人大還通過了以每年重陽節為老年節的決定。節日期間,各單位、團體還舉行各種形式的登山、健身等體育活動。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4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温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南朝時,樑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遊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係臂,並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脱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5

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尊敬老人的節日,今天我和媽媽來到敬老院,我們走進敬老院,來到了4樓,我們去太婆的房間,看到太婆正在無聊的看着電視呢!我跑過去叫了一聲太婆,太婆看到了我,高興地説:“呀!你怎麼來了呀!你跟誰來的?”我回答道:“我和媽媽一起來的。”等我説完媽媽進來了。

太婆説:“來吃個蘋果。”外婆拿了一個的蘋果遞給我。我説:“我不吃,您留着給自己吃吧!”我剛説完這句話太婆就生氣了。説:“太婆給你的蘋果,你必須要收下,要不然的`話太婆就要生氣了。”

我看了看媽媽一眼,媽媽説收下吧,媽媽笑了一下。

我看了看太婆,就把她給我的蘋果拿來了,我跑到wc,把蘋果洗乾淨,然後拿了一張餐巾紙擦乾蘋果上的,然後就大口大口的吃起蘋果來。外婆看了看,高興的笑了。説:“這才好嘛!這樣太婆就不生氣了。

我也高興的笑了,我感覺太婆給我的蘋果好甜呀!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6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寫遊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了表示我們對老人們的敬愛,所以學校開展了一次活動,就是到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老人院去為裏面的孤寡老人門一起慶祝重陽節,為他們獻愛心。

這次活動可隆重了。由全校師生一起去慶祝。一路上少先隊的隊員們吹着號、打着鼓。這聲音震耳欲聾,彷彿它那小小的鼓點還表現不夠它滿腔的喜悦。我是一名攝影小記者,我用那小小的照相機跑前跑後的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不一會兒隨着這雄偉的聲音,我們來到了敬老院。敬老院裏面的爺爺奶奶們都用一張張慈祥的笑臉接待我們。隨後,我們就開始表演節目了,首先是一年級的唱歌表演;二年級的朗誦……節目就這樣順利的進行着,時間也一步步推移着。活動結束了,我們也順着來路回校。

經過這次的`慶祝活動,讓我有了許多的感受重陽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能讓我們為老人們、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獻出一份對老人的敬愛,讓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安享晚年,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着。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8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登高節”“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人們登高眺遠,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陽糕。關於重陽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桓景勇戰瘟魔的美麗傳説呢。

王維説:“每逢佳節倍思親。”我説:“思念親人重要,孝敬老人更重要!”我的奶奶已年過八十,身體仍然十分硬朗。今年的重陽節,給她送什麼禮物呢?做一件讓她自豪的事?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那次……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漫無目的地走在馬路邊。周圍的樹木沐浴着陽光,顯得生機勃勃。當我正陶醉於這迷人的.景色時,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大爺,老大爺手中拎着東西,好像要過馬路,但東西似乎很沉,老大爺走起來十分艱難。我趕緊跑上前向老大爺問好並主動幫他拎東西。老大爺看了看我,笑着説:“要是我的孫子長大後能像你一樣懂事,那我該多麼自豪呀!”頓時,我明白了:讓老人開心,就是讓他自豪!回到家中,我幫奶奶掃地、盛粥、捶背……看到奶奶笑了,我也笑了,因為我讓奶奶自豪了。

每個人家中都有老人,每個人也都會變老,孝敬老人不只是要在重陽節這一天,而要在每一天。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9

今天是重陽節,我和爸爸去奶奶家。

我們坐上了15路公交車,車上有許多人。車好像在慢慢爬行幾乎站站停。經過了許多站,終於到了終點站。我們下了車,到世紀龍買了餅乾、醋等食品,來到奶奶家。

我在奶奶家練習悠悠球,會了“搭繩收”,“出門收”,“彈門球”。相信可以打敗李讚了。一會兒,我和爺爺去田裏。田旁有一棵樹傾斜了,我們扶不起來,打算讓爸爸來扶。爺爺説這是上午拖拉機種麥時碰住的。爺爺見奶奶也在地裏,就和奶奶掐了很多菜。裝在三輪車裏。

後來我和爸爸、爺爺又拿了鉗子、木棍、鐵絲,來到菜地扶樹。這棵楊樹不是很粗,樹皮掉了一塊,傾斜着。爸爸和另一個叔叔扶起樹,然後又在地上挖一個淺坑,用一根木棍支着樹,然後,用鐵絲把樹和木棍繫緊擰好。

我們該回家了,爺爺把菜裝了滿滿一大袋,並騎着三輪車把菜送到車站,爸爸把菜提上車,我和爺爺道別。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是一年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來了!

九九重陽,代表着天長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愛老。從爸爸媽媽的身上,我感受到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登高遠眺、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別的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吃喝都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爸媽穿舊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卻總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有時還來不及聽奶奶説完一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今天我決心要聽爸媽的話:就是要慢慢學會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所有的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1

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佔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范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孃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説法。

陝西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説婦女此日以口採茱萸,可以治心疼。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麪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説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裏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2

我們的國家今年已經65歲了,恰巧今年的重陽節和國慶節湊到一塊過了。

重陽節是一個要孝敬老人的節日,也可以去祭奠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瞭解的`重陽節應該是孝敬老人、射箭、品菊花酒、登高等等。

我今天和奶奶、姑姑、姑父、爸爸、還有哥哥一起聚餐了,我給老人們分了魷魚圈,他們覺得非常好吃!我覺得心裏美滋滋的……

我以後要更加的孝敬老人,給奶奶倒洗腳水,給姥姥捶背,一次會比一次做的更好!

重陽節我幫太公拿報紙

重陽節那天,我回去看望我的太公,他已經94歲,手腳也不方便了。我看見他報紙還沒拿,就下樓替他拿報紙。以前在馬鞍山時太公的報紙一直都是我和姐姐去拿。信箱很高我夠不到,我就搬來了幾塊磚頭墊在腳下。

我用鑰匙打開了信箱,拿出了報紙,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我雙手遞給了太公,太公笑得合不攏嘴,接過報紙説:“謝謝你!”我説:“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希望太公身體健康,能活到100歲。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3

今天就是重陽節了,我一定要送姑父禮物,而且還要説幾句祝福的話呢!

可我昨天早上就把禮物送好了。接下來,你們就來聽聽我昨天早上經歷過的事情吧!早上,陽光明媚,不錯,不愧是個大好天,兒子,今天趕緊去買禮物送給二姑父,明天沒時間,而且是騎自行車去!你不是最喜歡騎車嗎?媽媽大聲説着。好的!接着,我就爽快的答應了。一路上,我遇到了好的'危險,比如:我在下坡的時侯摔了一跤。在超市我又忘了買什麼東西,買完了,我就去了姑父家,把奶送給了姑父,並和他説:節日快樂,祝您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姑父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説:謝謝你啦!不客氣。姑父,我還有事,要先回去了!姑父,再見。再見,再見。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可是你不送禮物也可以,因為你只要新意到了,就好了。最後我祝全天下的老人重陽節快樂!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4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遠眺吟出千古絕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灑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裏投下斑斑駁駁的亮光。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温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温暖的風中也凍得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似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似那些被拋棄與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陣陣秋風吹襲,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似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通行世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温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關於重陽節的作文15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於讓我盼來了。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裏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麼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衝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後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標籤:重陽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