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經典15篇)

文化7.73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文化苦旅》有感(經典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温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為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為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眾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藴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為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為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説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説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説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為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鋭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説,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為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為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為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為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為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為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2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之上,歷史的悠久建立在廢墟之上,文明的初級建立在廢墟之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之上。 ——題記

對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歡閲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這位老先生的文字,總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跟着他的思想理解問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獨特含義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在書裏作者餘秋雨老先生,將自己踏過每一寸中國的土地寫出了他自己的喜與憂,寫法真摯細膩,總讓我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的獨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種十分苦澀的回憶。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自序“報紙上説我書寫的很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生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春温秋涼,是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對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章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餘秋雨老先生站是以這樣的精神,寫下了這本書,這才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 讓他寫出瞭如此完美的一本書,他使我震撼。

僅是小感,與大家共品。

讀《文化苦旅》有感3

讀罷全文,瀏覽目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那《都江堰》。

長城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作者也承認長城“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在景觀上也有不小的觀賞價值。但是他更青睞那個似乎並不起眼的卻默默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的都江堰。顯然,作者是從整個實際意義的角度比較這兩大工程的。

接下來,作者並沒有直接切入對都江堰的描寫,而是又撇開一筆,寫去之前的心理活動“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平平淡淡的,我只好跟着作者這樣了。然而,不經意中,我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天地裏,先是“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終於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館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使我有種置身浩蕩水流面前的感覺。從平平淡淡到驚訝不已,作者並沒有故意造勢,只是如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卻如此令人入勝。

作者以潑墨般的氣勢寫了都江堰的水,是飛奔喧囂的水,是撒野咆哮的水,是充滿生命的活力與激情的水。“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眾目睽睽。”讀到這裏,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作者筆下的彷彿都不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掬可捧”的水了,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活物,是的,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筆下被寫活了!“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又是淡淡的一句,卻更襯出了都江堰水的生氣。

然而,這樣的水最終被人類馴服而造福人類,我彷彿悟到了作者的意圖,寫水又不止於寫水,而是要寫出背後的人來,寫充滿自信、爽利地馴服自然的人。李冰的政治綱領冰清玉潔,他的學問不那麼宏大卻永遠水氣淋漓。作者在思索為人之道和學問之道,都江堰流瀉出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作者似乎説了,又似乎沒説,越發引人深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4

初讀《文化苦旅》,總覺得越讀越像遊記,一本普普通通的遊記,但當我深入思考,餘秋雨先生的這本“遊記”,但當我深入思考,餘秋雨先生的這本“遊記”也似乎並不是那樣地簡單,他向我們傾訴的像文化長河那般的熱血情懷,他用自身的實際給我們上演一場苦尋文化的旅途。

其實我一直在想,“苦旅”中的“苦”到底是什麼,是對文化傳播的一種冥想,還是對行走大江南北之路程的辛苦,亦是對文化的一種否認或者是苦惱……我至今也沒有弄明白,但即使作者並沒有給出一種確切而標準的答案,我也通過一章章文字,讀出了許許多多的人生之道。

首先一段相對來説比較短小的文章《沙原隱泉》給我的震撼很大。“要來,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但它是這樣清澈和寧謐。”這灣清泉,確實來源於荒涼的山腳下,橫卧山底。“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把它填塞?夜班的颶風,難道從未把它吸乾”作者如此的描寫,讓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這股清泉,它勇敢而堅強,他不畏黃沙的阻擋,不屑颶風的凜冽,只求自己能夠保持一份純潔的內心而不骯髒玷污,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如此高的境界啊,我們也不會知道,我為了保持自己的淨亮之身,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啊!作者在書中又説:“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鋒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峯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這個“它”就如同隱泉,它會在高山崎嶇之地蔓延延伸,我希望我們都要成為這灣泉水,努力保持着自身最好、最亮麗的一面,並且要堅持不懈,堅強勇敢,努力向前奔跑,才能過好人生的每一道關卡。

《道士塔》也同樣是讓我感受至深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也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因為無知,掌管莫高窟的道士自作聰明地將珍貴的壁畫粉刷、挖掘;也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的文化魁寶用歷歷可數的銀元換給外國人;更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踐踏、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同時我們還應該有所覺醒,那個“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時代,如何讓人們有心去理睬荒涼之中的文化,“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唯有努力學習,奮起直追,用日益強大國力和永葆先進的文化捍衞我們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對於文化的追求,我可以説,餘秋雨先生的“苦求”並不能完完全全給它一個完美的答案,但確實讓我們明白了很多,在“苦”中默默地展現對文明的探索,對事物真相的追求……

感受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實際他是在訴説着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坎坷曲折的歷史,那是一條充滿艱辛和坎坷的路。如今,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的國民也不再是懦夫,外國人也不敢在國人面前“任性”。偉大祖國高樓林立、交通發達、技術先進、國富民強,毫不遜色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想,我們每個人如今那種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可以抵禦任何的愚昧和落後,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自強不息代代承傳。

讀《文化苦旅》有感5

老師曾經讓我們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一直不以為然,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心想:哼!“文化苦旅”,一定讀起來也很苦吧!可是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對它的看法發生了一個大轉變。

我發現:《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一場會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作者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作者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所以,作者把這稱為——“文化苦旅”。

於是,我跟隨作者走到書中,也開始了屬於我的“文化苦旅”。

在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我靜靜地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注目的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文化的、歷史的藴藏。

我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窗外車水馬龍,心想:“文化苦旅”結束了,我得到了些什麼呢?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暑假裏,我尋訪了秋雨故里——慈溪橋頭,踏着上林湖的瓦礫,抽一枝楊梅條,倚着斑駁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進餘秋雨,走進了《文化苦旅》。

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文化苦旅》像一條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洶湧地向我奔瀉而來。

旅行結束,我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年幼的我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以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讀完後卻留下一絲對歷史、文化的苦澀回味。

一個愚鈍的王道士,讓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無知是罪過,他當然不會知道自己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他不會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歷史原來只有留下遺憾,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難的時候才會更加寶貴。

幸好還有像範欽這樣為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錚錚鐵骨,讀到《風雨天一閣》讓我淚流不止,刻骨銘心,原來“書”還有這麼多危險的經歷。

是啊!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我們只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

還來不及細細揣摩,落日的餘暉已頑皮地照在餘爺爺的古藤老屋,餘爺爺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邊的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們從“上林越窯”出發,越走越遠。

點評:首先,“寫出真實的東西”,本文作為慈溪的的國小生寫出了“慈溪人”對《文化苦旅》真實的經歷和獨特感受,小作者緊扣“苦”字,我想餘雨秋的“苦”最早是應該是從上林湖出發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風骨,小作者聯繫生活,試着用超越國小生的眼光去觀察社會,深入歷史,試圖認識“餘秋雨”,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寫作。當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窯古風,時時仰望星空,越走越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7

難得有了一陣子的閒情逸致,便輕輕翻開了這本《文化苦旅》,讀後,感慨萬千。

或許有人會説,文化為我們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皆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但他們何曾想過,文化竟有苦澀的一面!

久遠的歷史之路,鮮花耀眼,可那鮮花一旁的一棵古樹,卻衰老滄桑,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風吹雨打。漫漫的歷史長河,宛如仙境,夢幻飄渺,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卻傷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濤的衝擊。

現在的文化總是將她們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漂亮的外表,那所謂的”打扮“,或許就是文化的經歷與結果罷。就敦煌莫高窟而言,它是由一位名為樂樽的和尚來到此處修築的,石壁精美,結構美觀,氣息古樸,夕陽之下,落輝滿窟,彷彿萬物都在它那柔和的眼中被看透,它如今的美麗,也就是綿綿歲月的傑作,還記得作者對它做出了這麼一個評價:它的歷史,就離不開工匠斧鑿的叮噹聲。是啊!一幅極佳的藝術作品,又怎不會是在千錘萬鑿之下誕生的呢?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現在可以看見一些企業家,坐在名貴的椅子上,抽著名貴的煙,他們都是一些成功者。難道一個人的成功天生便有?不,人們唯有在人生路上歷經磨難與挫折,在艱難險阻面前逆流而上,方能獲取經驗,為成功之路鋪上一塊又一塊的磚。

在少年時,我們需要經歷一些必要的挫折,或許也就是如此,我們往後的成就才會更加輝煌。

古今人皆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讀《文化苦旅》有感8

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飄着秋雨的日子,在濕漉漉的心情中感受那浸潤肌膚的冷麗;讀餘秋雨的書,最好在一豆油燈之下,藉着那淡淡飄忽的,陰陰涼涼的燈影,感受那悽豔的古樸。讀餘秋雨的書總能想起一句很蒼涼的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總是看到一個多情的文人,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單身孤旅,漂泊在文化與自然景觀之中,在悽豔的晚霞中投下一個天涯人的背影。宋代的范仲淹有“酒入愁腸”化作的相思淚,李白有“酒入豪腸”嘯成的劍氣,偏偏讀餘秋雨,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到的就是斷腸,偏偏這斷腸的心酸溶在一片悽美豔麗的文字中,讓你甘願斷腸。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隨他到了天涯,天涯沒有酒,只有大漠的風聲響起的羌笛,胡笳,只有陽關雪飄處烽火台上的葦草,只有洞庭煙波上繚繞的香煙和鐘聲。

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悲壯,那太沉重,卻有屈原投身汨羅攪起的三峽波濤,有昭君遠嫁時塞外的朔風;讀餘秋雨感覺到的不是蒼涼,那太蕭條,卻有廢墟的殘立石柱,有老屋的半壁蒼苔,有大漠的疏星殘月。讀餘秋雨感覺到的是冷豔,是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長毛飄飄的駱駝背上,櫓聲嘎嘎的吳江船上,鄉村旅店飄雨的窗前,老屋的冷月下,大漠的孤煙下,餘秋雨走過了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靜聽着千百年的風聲鳥聲,在腳印所到之處吞吐千年,飄泊天涯,寫盡天涯。秋雨在天涯,秋雨的文字在天涯,讀秋雨的文字,清淚與簫聲灑天涯。

“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陽,荒涼的曠野溶成一片,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這是孟姜女哭倒的長城旁,秋雨的沉思;“廬山沒有了文人也不太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就像一所廟宇沒有晨鐘暮鼓,就像一位少女沒有流盼的眼神,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這是在寄予了陶淵明,謝靈運的歸隱行跡,山水詩情和千古詩句的廬山上秋雨的感悟。餘秋雨帶着一雙鋭眼,一腔詩情,一顆多情的心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把一掬清淚沉澱成悽豔的文字,蒸餾出冷麗的美,令人唏噓不已,浮想聯翩。煙雨渺渺處,心在遠處飄忽,朔風獵獵處,腳印向大漠延伸,波濤浩淼處,餘秋雨看到了屈原的長劍,李白的輕舟,感慨出西施姑娘、白蛇娘娘灑在西子湖畔的淚,荒涼的古堡中他看到了秦關,大漠的炊煙中他望見了漢月。

讀着餘秋雨,追隨着餘秋雨的“苦旅”,讓你看到道士塔上空悽豔的晚霞下,一個民族的傷口如何在滴血,讓你看到沙漠的冷月下,莫高窟壁畫的流彩在60華里展現的飛天后人的興衰,讓你在不住的猿鳴中,看到白帝城的詩情與戰火,讓你在飄忽瑰豔的神話中,看到洞庭煙波上娥皇、女英飛動的裙裾和柳毅井下的龍宮,讓你看到六朝金粉所凝的秦淮河映照出的一段文化,讓你在夜航船上和多情的文人在欸乃的櫓聲中劃出一條晶亮的水路……

餘秋雨的文字中不僅僅是自然景觀,更是一段歷史,一段文化,餘秋雨叫它“人文山水”。他把他的足跡灑遍天涯,把他的文字灑遍天涯,秋雨在天涯,你的心也被帶到天涯……

驛路斷橋邊,烏衣紫巷裏,悽豔的晚霞映照出一個天涯人的背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9

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圖書館借閲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這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古蹟和人文歷史,給我們展現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奮鬥和心酸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

書中寫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畫是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當時,這些壁畫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純粹是出於藝術的追求,讓我們感到驚歎不已。

餘秋雨先生還寫到了江南的`風物,讓我們看到了秀麗的江南風景和婉約的江南之美,留念於書中。

讀過這本書,我不僅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感染了,這對於提升我的散文寫作能力幫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薦給每一位中國小生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你踏“雪”尋“梅”;沒有都市的歌舞昇平,你“夜泊”“西湖”。就這樣,你思考着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和歷史的蒼涼;就這樣,你描繪着江南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和世態人情;就這樣,你用你的筆直接觸向文人的心路歷程;就這樣,你詛咒着廢墟,又寄情於廢墟……我的心裏有説不出的憂傷感觸,聽你一一訴説。

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面對輝煌,永遠感召着我們的靈魂。而你,餘秋雨,沒有顧忌,沒有思忖,跪在莫高窟的洞穴前,在博大恢宏的民族文化面前體會着自己的渺小。

面對被破壞面目全非的舉世文化瑰寶,你痛心疾首,義憤填膺,剖析着王道士麻木的靈魂,引領他跪地懺悔。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面對這一出整個民族在顫悸的歷史悲劇,你無情地撕開她的傷口。

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

但你終究是明白的,於是,蹲縮在道士塔前寫下這樣的文字:“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

向他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泄也只是對牛彈琴,換來一個漠然。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覺無聊……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你在痛斥,痛斥王道士的愚昧;你在譴責,遣責清政府的冷漠麻木。而更多的,你在為祖國的古老燦爛文化的榮耀與恥辱而感慨萬千。

二一蓑煙雨任平生

“風到這裏就是黏,黏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裏纏成線,纏着我們流連人世間”。江南始終是有着那一份“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的柔情和恬淡,觸碰了你,觸碰了我,也觸碰了餘秋雨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江南,也便是由水和雲所鋪成的!

當轟鳴的機器與凝重的水泥世界,掩埋了遠古的那份單純和寧靜;當破碎的激情與饕餮的物慾橫飛,充斥着心底的那份善良和柔情。也只有在門口看着煙雨下的老人,雨水輕輕的`飄落在水中。這才知道什麼叫心靜如水,什麼叫“心,軟了,化了”。

時間越過空間,碧水驚秋,黃雲凝暮,霜冷長河般的歷史亦如追風而逝的秋葉,蓬飛零落。行着中華民族的文化,任淡淡的情緒在心底縈繞,江南依然恬淡如故!

或許也只有在這一方淨土,才能在俯仰之間,從容面對滄海桑田。重九的陶菊依舊繞舍似陶家,中秋的蘇月依然皎皎空中掛。

正如一種禪境,她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餘秋雨曾説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在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便是他,帶着崇敬和疑問瞻仰着這為大文豪。

從“垂淚千行便濯纓”到《永州八記》,那種入世與出世的蒼涼與孤獨封存了很久很久,直到被你的淚水所濕潤。

靈魂的居出不僅緣於世內之紛亂,更是宇宙深淵處一泓深潭。柳宗元有“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的打算,小小的仕途再也無法承載他那顆滄桑的心。於是,他來了,將困厄感傷的心境寄託與遊山玩水和紙墨之間。一切都很靜。

靜一點也好,從柳宗元開始,這裏歷來寧靜。

但他的心在滴血!

四廊台烽火空餘夢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你説。

因為廢墟吞沒了你的企盼,你的記憶。然而是你,定義了廢墟,又給了它新的詮釋。

廢墟,並不僅僅是斷壁殘垣散落在一片荒蕪之中的蒼涼。古羅馬的角鬥場、中國的圓明園、瑪雅文化遺址都可以説是古代文明留給我們的廢墟,歷史面對它們顯得有些殘忍,但它們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它們就如同時間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承載了不同民族厚重的發展歷程,昭示着不同民族文明的興盛與衰敗。讓人窺見到一個民族步履的蹣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遺言,使你不能不為之動容。人類的歷史是生命的延續,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也不會有未來。

因此你吶喊: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後記:蒼天緘默,大地無語。於是我終於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任,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苦在內心的敏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雖然這本書我讀不太懂,只挑了幾篇感興趣的細細讀了讀。本來我以為是遊記,但細細看,表面是寫美景,其實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能反映作者的生活、思想。

《莫高窟》讓我更深地瞭解了當時人民的愚昧,王圓祿的滔天罪惡,認為牆上的壁畫很是難看,所以刷了白白的漆,洞窟內終於像一個人住的地方了,但是,莫高窟原本紛繁的內心逐漸走向空洞與蒼白;因貪財,把經書壁畫,賣給外國人。這是國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其中我讀的最多的是《江南小鎮》這篇。文中描寫得很美,但作者好像還是掩蓋不住心中的苦悶。想到這種平靜想到的苦悶。精緻的石橋,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輕盈的炊煙,再看看那水中倒影着的柳樹、房子,一切都顯得格外幽靜,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與世隔離,沒有喧囂,沒有競爭,沒有艱險,如同作者之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這讓我想起了我去烏鎮遊玩時看到的。去烏鎮的路上,已是細雨綿綿,煙霧朦朧,並不像無錫那樣灰濛濛。第二天,地上濕濕的,空氣裏夾雜着泥土的芳香,我們去了西柵。來到那,租條小船,漁夫為我們划船。左看看,右看看,黑色的房子襯着碧藍的天空,沒什麼陽光,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沒什麼人,更顯自在。

下了船,走在深青色石板路上,窄窄的小弄堂,周圍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高高的門檻,古色古香。周圍的房子,都是些小鋪子,不管大小,每個裏面都濟濟一堂。這時,陽光也來湊熱鬧,更顯生機。

現在的無錫,已早已不是這樣的,也許餘秋雨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這本書。它不是愉悦的遊記,是苦澀與辛酸。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路,就是書。以足跡為筆,以學識為墨,以大地為紙,以山河為硯。去做一個行者,一個旅途上的行者,歷史軌跡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還愁無處可達嗎?

——題記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一時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為它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願望。而我此時,在讀了《文化苦旅》之後,真想衝出家門,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去尋一尋那沉甸甸的歷史,即便再“苦”,也義無反顧。而現在的我做不到,只能無盡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壯麗的馴順”;想象攔下車隊時血色的殘陽,訴盡歷史的淒涼;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隱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領悟;想象凌厲荒原,王維温厚傾訴友人的陽關古址;想象荒無人煙的喀什雪峯之上的人煙;想象“廢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偉業……我的靈魂在衝撞,在突破,終於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這扇門,它更加激動,攻勢愈發猛烈,想要帶上我的身體,撞破路的桎梏,不顧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門終於被撞開,我的靈魂還在不顧一切地痴痴衝撞,突的沒了阻攔,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衝了出去,彷彿一道看不見的光,它得償所願,終於在那些地方好一番遊覽,好一番驚歎,卻驚奇地發現,我的身體還在門邊遙遙張望,而我的靈魂只是與秋雨先生一番共視罷了。我這才頓悟,行者無疆,即便只是靈魂。

那個黃昏,無盡的宂長,那抹晚霞,無盡的悽豔,“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樣的傷痛,以至於血染天邊,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觸目驚心。

那個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對着如血的晚霞,伸出雙臂攔下了他們的車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是那樣的無奈。他苦苦辯論,終於,斯坦因在他的説服下留下了車隊,那一行人離去了,卻一次次的回頭,終於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後面,其實他們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難處,我不知道那是否帶着一種嘲笑的憐憫,我只知道這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批象徵民族自信的經文,註定要歷經一場千年後的劫難,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悲劇。我作為一個行者的“腳步”延伸回溯,彷彿看到了那千年後的人們永遠無緣目睹的場景,玄奘運回經文的途中,部分經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搶救補抄,終於有了這個藏經洞的一切,然而,卻在千年後被一個愚蠢無知的守護者和兩個連哄帶騙的小偷把這批文物統統拔離了原生的土地,構成一場掠奪。可憐秋雨先生,就連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攔下了偷運經文的車隊,處處混戰的中國也沒有一座城、一個人能夠保留他們,只剩下了覬覦和褻瀆。最後,換來的,只有沙漠裏的痛哭,彷彿受傷的狼最後的掙扎、哀鳴,他在哭訴什麼?是這個民族的傷痛嗎?

我好像在這裏初嚐了“苦”,歷史明晃晃攤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當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卻一語道破了這些行竊者的祕密。全書像這樣對歷史遺留下的深深傷痛而發出的憤懣並不僅僅只這一處。我細細思量,是啊,中國是一片多麼遼闊的土地,它的歷史又是多麼厚重,這裏的苦,豈是輕易便能嘗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難放下的筆,腳下永未停息的路,和從未有遺忘的歷史遺留,發出了最犀利的泣訴,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説是口無遮攔,但凡是他認定的歷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罵的結果,他寫到王圓籙,寫到斯因坦,寫到蔣孝琬,它是在一點一點撕破他們千奇百怪卻始終帶着罪惡的嘴臉,甚至不着痕跡的表達了對蔣孝琬所做之事的厭惡,又進而提升到對他本人的不屑;他寫到烏台詩案,更是對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愛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夥告狀的人是多麼的好笑善妒。

當然,並不僅僅只有歷史的沉痛是苦澀的,那些豐功偉績,那些美麗的文化背後也有着隱隱的苦澀。多少人的放棄與執着才成就馬克·波羅眼中杭州稱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麼悲哀煎熬的歲月裏熬盡了希望,苦苦做工,終於發現了歷史遺蹟卻因時日無多而無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筆觸寫到這些偉大的人們,好像替他們抒發了胸中苦悶,這苦悶是我們對於他們的苦而形成的`悲傷,其實他們一直豁達開朗,心甘情願,就像白居易、蘇東坡,他們甚至放棄詩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錢鏐放棄了政治上的建樹,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沒有明日的光芒,此時能找到遺蹟並寫在筆記裏留給後世,便已知足。這便使我們更加感懷。

豁達背後的苦,“苦”得如泣如訴。

秋雨先生在這場近乎宏偉的旅途中找到了歷史與文化的苦澀,那是作為一個行者的價值實現,秋雨先生腳下的路,心中的路,都匯聚成眼前的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還是不明白這苦的。

想要明白歷史與文化種種的苦,似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來一場這樣宏偉的文化苦旅,深切體會;一條,讓心靈在文字中頓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沒有慨歎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過旅途,而無病呻吟的慨歎是濫竽充數的天馬行空。是他,給予我們靈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腳步,穿行於大江南北,穿行於歷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種無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書中,不僅僅侷限於土地的無疆,更是時空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是多麼的豪邁與奔放,是最遙遠、最廣袤的無疆。“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帶給你無疆的未來。

土地的無疆讓我們領略時空的更迭變換;時空的無疆帶給我們獨立的思想;而思想的無疆讓我們忘卻了他們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人們,與我們毫無關聯,功臣也罷,罪人也罷。當我們有幸能夠得見那些歷史的遺蹟一眼,就好像來到了他們身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總有一個,要去體悟行者無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時正被年齡禁錮,沒有辦法來一場需要無限學識和勇氣的文化苦旅,那麼,你便放空自己,在侷促的房間也好,遼闊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開《文化苦旅》,你便成為了行者,能夠領悟無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國教授的影響,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走出書齋,踏上了旅途,開始了文化苦旅。最開始的黑白照片裏的秋雨先生,髮絲微亂,眼神中是沉重的嚮往、思索與追尋。我在他的眼裏找到了一枚厚重的靈魂。

行者擁有無疆的靈魂。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在距今半個世紀之久的明朝,寧波月湖西畔,一位身着朝服的官員揹着一隻近乎磨白了的藍布包袱,手中緊緊攥着一張卷邊的墨紙,佇立在湖邊,朝着遠方的晨曦久久凝望。他是範欽,他在尋找下一個文脈連接處。

範欽一生輾轉各地,最高官職以兵部右侍郎為終。很難想象,如此一位官吏,竟然與藏書這一項事業存在交集。餘老就曾在《風雨天一閣》一文中作出了個人的見解——先是功利,再是熱愛,最後堅守。不可否認,範欽的藏書事業着實創造了一番輝煌,但是藏書事業的開始卻是以謀求仕途高升為目的的。但是,在收集了各方政書、實錄、地方誌後,範欽在機械的搜尋、研讀、實踐官場理論後,恍然發覺自身興趣似乎與藏書開始了一段似有若無的微妙關係。適逢此時範欽在官場上遭受誣告而因“廷杖”入獄,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他一心求官酬志的熱情,卻轉而將這似火熱血一門心思拋灑在壯闊的藏書事業上。退去朝服,範欽走得更加輕鬆;拋去雜念,範欽找尋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脈,傳承的是延綿不斷的文化基因。

範欽的熱愛和堅守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以至於這座始創明朝的天一閣能夠逃離朝廷的搜刮、戰亂的危難與水火的無情,如今已併入於世界三大家族藏書閣之列。但就像餘老在書中反覆提及的,藏書雖然完好的保存了,但如果沒有廣泛的傳播與普及,再多再好的古籍也只能淪為一堆廢紙,在中華文明的'纜索上發出沉重的歎息。

“藏”不是終極目的,藏書的關鍵在於將其廣泛傳播。偉大藏書家範欽在這一點上確實略有欠缺,所以更需要如今的我們擔起使命。在多元文化競爭的社會轉型期,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層精神內核,將其坦示世界成為了我們的共同責任。同時,我們又面臨着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傳統到底應該用何種方式健康久遠地傳承?不經聯想到對待韓國泡菜申遺事件,與其計較泡菜的原產地在不在中國,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沒有韓國的好,不如將目光着眼於傳承、創新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傳播而論,不能持有故步自封的態度,更不能不問目的愚忠式地傳遞責任,而是要懷着開放包容的心態,在與世界各地區特色文化的交融互鑑中迸發出新的生命活力,以一種飽滿昂揚的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是在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無意間看到,便借回宿舍閲讀,只記得讀完整本書後,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再後來,大學畢業前夕逛書店時購得此書,心裏甚為欣喜。如今,我再次翻開此書,又重新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書中,餘秋雨先生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比如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等等,寫出了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這也是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文字,描述了中國深沉的文化,並抒發自我的情感。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為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景但有藴藏着人生的感悟。比如:"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池。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謂公務和事業,很可能不是你對這個世界最主要的貢獻;請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又很感興趣的'那些小事。"等等,無不盡顯餘秋雨先生的智慧,讀了這些語句,使讀者瞬間對生活大徹大悟,找到人生的目標。

正是餘秋雨先生的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但是這對我的人生規劃已足矣,很慶幸自己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書,這是一本歷史厚重的書,這更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這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隨了我已五年的時間,五年,近兩千個日子裏,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但是最愛不釋手的仍然是這本《文化苦旅》。

開篇的《道士塔》,就將我們帶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盛衰之中,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一頁一頁的細翻開來,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間,隨着餘秋雨的思緒,情感,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紙面上的文化苦旅。彷彿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隧道,中國歷史的一幕幕在重現,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繹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廟堂之高的君主,也有處江湖之遠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無名小卒。他們的故事,或令人傾佩,或令人振奮,或令人傷感,或令人悲哀,但是無一例外的全都留給了後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訓和更多的懷念之情。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經過了歲月的沉澱積累,終釀成了一份難得的精神食糧。

餘秋雨的文字,不僅有敍述的優美和悲憫的情懷,更重要的是在文字裏加入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讀書中的文字,彷彿穿越了時間空間,穿越了我們的心靈。字裏行間藴藏着最多的是對事件的剖析,正確和公正的總結。歷史已遠,當用另一種目光回望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理性的思索,一份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從十年前的結緣到今天,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讀這本書了。但是每當隨意的翻開書中的任何一頁,心情仍然會象最初時的激動,每讀一遍,理解則又多了一分,思考則又沉重了一分。

從遠古到現代,從異國到他鄉,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們進行了一次別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來的日子裏,如果有可能,我會帶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圖索驥,身臨其境的真實的去感受,以一種敬畏之情,沿着歷史的足跡,去尋訪那些曾經的滄桑往事。

標籤:苦旅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