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實用的文化建設工作計劃3篇

文化1.31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建設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文化建設工作計劃3篇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1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這個羣體存在方式的總和,是一個學校傳統、作風、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綜合體現,它包括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目前,我國教育改革正向縱深發展,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正是學校整體改革和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做好此項工作,已納入學校總體工作之中。校園文化的建設包括東西很多,比如校旗、校歌、校訓、校園網站、校史、校容校貌。

一、指導思想

以省、市關於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通知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和現代教育思想為核心,特別是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樂園,以科研課題為牽動,努力把我們的校園建成先進文化的傳播陣地,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和辦學水平。

二、基本思路:

學校要實施現代化的教育,必須建構現代化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不僅是一所學校以往歷史的積澱,更是學校自我發展的主題,它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通過提煉和昇華,形成具有核心意義的學校精神,促進整個學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方法等的變革,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創造的意識,成為培育現代人所具有的獨特財富和資源。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將從環境、行為、制度、精神四個層面確定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

三、主要任務:

1、美化校園環境,以文明優美的學習氛圍感染學生美好心靈。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突出高品位原則,校園總體形象文化的建設,一定要反映羣體精神風貌和審美情趣,讓具有知識含量和藝術水準的建築……。突出校園景觀的個性美,結構美和表達意境的抽象美,讓學生在理智上滿足,情感上愉悦的同時,又吸引學生去“主動參與環境,主動選擇環境”,使學生“成長於校園、樂知於學園、置身於花園、活動於樂園”,使校園文化產生吸引力,使學生形成審美力。

(一)加強校園建設、完善設施,優化育人環境。

(二)開展文體活動、學習活動、公益活動,並通過活動來達到育人的目的。

(三)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條例、措施、規定等強化人的正當行為。

(四)培養良好的校風,嚴明學校紀律,創造最佳的育人氛圍。

2、注重師生形象建設,營造新時期師生新形象。

師生形象的建設是流動着的校園文化。因此,我校效力於校風、教風、學風的建設,形成科學、技術與人文的統一整體,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1)着力於師資隊伍的作風建設。包括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教育觀念的轉變,業務素質的培訓,教學能力的提高等,要教育和引導教師具備與時代精神適應的教育理念,有每層複合的獨特的教師業務知識和能力素養,有教育智慧,充分認識教師新形象的內涵,更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着力於學生隊伍的學風建設。要着力於培養“團結、文明、勤學、奮進”的良好學風,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讓學生感受理想前途的教育、集體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鬥教育、知辱明恥道德教育,激發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覺進取的信心,培養學生具有典型的主人翁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3、突出辦學特色,營造求知氛圍

辦學特色是學校整體風貌的外化呈現,從本質上看是教育規律在學校內部的特殊運行,它是若干羣體、個體在素質教育的優化組合中脱穎而出的一種機制、培養理念和品位。它以辦學主體的正確的辦學思想為靈魂,體現在整個學校創造性的教育、管理工作上,以獨具一格的校風、校訓為標誌。

(1)學校要在辦學理念上做文章,大膽實踐、勇於探索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我校發展的辦學思路,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環境育人。

(2)要培養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集體協作精神,造就學生的創造性和開拓精神,發展學生的技能和科學精神,把“嚴明師生規範,弘揚優良校風,培養全面素質,造就卓異才能”發揚光大,成為全體學生學入心靈的人生信念。

(3)結合學校實際,把理想、信仰、情操、美德等相關內容編製成校本課程,並有計劃實施。 校園環境文化包括校門與操場、校舍與食堂、綠化與小品(雕塑)、走廊(中廳、櫥窗、壁畫、電子大屏幕)與教室、圖書館與實驗室、體育場與健身房、視聽媒體與網絡計算機、教具與學具。

校園行為文化包括課程文化(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教學文化(教書育人、教學模式、考試製度)、學習文化(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活動文化(藝術節、運動會、學生會與社團、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

校園制度文化包括體制文化、管理文化、機制文化(評優、提幹、晉職、獎勵、處罰)、人際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包括辦學理念、價值觀、人才觀(素質教育);校風、校訓、教風、學風(以上為風格)、校旗、校徽、校歌等等(以上為表徵)。

校園文化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物質(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基礎,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保障,行動,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4、加大對校園文化的宣傳力度,使其深入人心。

校園文化建設中,宣傳是一個重要環節。要想使其發揮育人效用,就要加大宣傳力度。不僅要在學校內部宣傳,還要面向學生家長,社會宣傳,學校的校風、校訓、校紀、校規、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德育模式、先進的理念等都在宣傳之列。尤其是我校多少年來積澱了各個時期校園生活,構建了開拓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整體育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整體水平的有效載體,進入校園我們感受到的是學校與社會就是有差別有區別,每個人心中都在維護我們的整體形象。因此,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為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貢獻我們的力量。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2

一、當前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近幾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日益富足,農村文化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民文化消費羣體結構、消費觀念等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隨着城市化和小城鎮建設的推進,以鬆陵、盛澤、汾湖、七都等鄉鎮形成具備各自特色的地方區域特色經濟的開發,農村個體私營企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服務行業的逐步興起,大量企業從城市向農村遷移,給農民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農村經濟構成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使多數農村居民的收入主體實現了工薪化,為農民增收注入了持續的動力。但是,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並沒有質的改變。農民的生活仍然很單一,幾乎所有的文化活動就在一台電視機上,不少農民三五成羣地邀約在一起搓麻將,或打牌,農村甚至成為不法團體開設賭博據點的基地。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發展極不協調,農村文化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國人素質的普遍提高,同時也帶來社會治理的'系列問題,因此,發展農村基層文化迫在眉睫。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客觀地講,近年來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以説是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農村公共文化報務體系建設還面臨着許多實際困難和問題制約,急需克服和破解。

1、農村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不夠完善。當前,文化傳播管理組織機構大多采用編制在文廣局,造成了人員工作不能到位、精力不能集中,文化工作附屬於鄉鎮中心工作。特別是在鄉鎮機構改革後,基層文化工作的組織管理職能相應弱化,難以盡到組織引導、藝術輔導的職責,使農村文化活動停留在自發的、散亂的、無組織狀態,難以發展壯大。

2、農村文化設施普及不夠,發展失衡。文化設施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公益性文化設施是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是培養和發展社會主流意識的重要陣地。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也是政府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而基層文化設施存在着總量不足的問題,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也很多。村一級的文化站、圖書室不是沒有就是面積不足,文藝設施更是少得可憐。有的擠在一些破舊的校舍廠房,有的還是借用其他房屋,作為臨時站舍,且站舍設施大多較落後。農村文化設施大多數為上世紀80年代中期投資建設,總體落後的面貌也沒有根本改變。論文參考網。

3、農村文化隊伍人員缺少,素質偏低。當前,農村文化隊伍整體素質不夠高,存在着數量不足,學歷偏低、年齡偏大,青黃不接的現象。文化站管理人員不能集中精力從事文化工作的情況也非常突出,各鄉鎮(街道)名義上都配備了文化管理人員,但有的在編不在崗,有的身兼數職,無暇從事文化工作,大多工作人員從事鄉鎮(街道)中非文化站業務的工作,大多數文化幹部處在“荒自己的田,種別人的地”的境地。村級文化管理隊伍更是薄弱。以我所在的鄉鎮來説,鄉鎮的文化工作人員很少甚至沒有組織村民參加活動。

4、文化經費的投入不足。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依託一定經濟的支撐,對基礎薄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來説更是如此,而經費不足已是多年來困擾農村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如農村文化建設沒有設立專門的發展基金;農村文化三項活動也沒有配套資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乏資金配套;新農村文化建設年很多活動因缺少資金得不到全面深入開展。

5、為農民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總量偏少、質量不高。特別是全國文化系統藝術表演團體深入農村演出場次越來越少。各種文化下鄉形式不是十分貼近農民的需求。老百姓反映,如在農閒季節裏可自行有組織的組織一些文藝活動,但由於場地,人員安排都十分困難。因此這些都不能滿足村民的需求了。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針對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解決問題。

1、文化體制方面,轉換機制,探索新路。長期以來,鄉鎮文化站作為事業單位由財政投資、政府包辦,人、財、物公有化,公有公營的主體決定着農村文化工作越來越與市場脱節。農村基層文化改革必須立足公益性前提,走市場化道路。按照市場規律積極地利用文化資產,制定規劃和具體措施,挖掘本地文化市場潛力,發展文化產業。政府要由過去主導、主辦文化向管理、協調文化轉變,文化中心由過去行政和管理職能向服務文化和經營文化職能轉變,扶植具備地方特色的文化經營團體,培育包括越劇、滬劇、地方特色文藝(蘆墟山歌、橫扇曲藝)在內的產業文化,允許其市場化經營,既保持其傳統,又形成市場生命力。

2、文化設施的長效運營機制。針對現有文化設施的短缺、老化問題。一要保障對農村文化事業的基本投入,加強、維護現有文化設施,保障現有設施的使用率,收回被租賃和挪用的文化設施,統籌規劃、合理配置、綜合利用農村文化設施,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大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要建立農村文化設施的運營管理長效機制。嘗試多種運營模式。推動現有行政直屬運營單位改革,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規鼓勵政府採購和外包服務,調動社會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參與的積極性。

3、加強新農村文化隊伍建設。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支隊伍建設:一是農村文化管理隊伍,積極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機制和管理辦法,解決鎮鄉、街道文化站人員老化、素質不高、隊伍不穩的問題,把文化幹部的工資待遇納入鎮鄉、街道財政預算,解決文化幹部的後顧之憂;二是農村文藝表演隊伍,包括文藝下鄉隊伍的建設培養等;三是文化經營者隊伍,通過規範和引導,不斷提高他們的經營素質和管理水平;四是文化指導員隊伍,通過有計劃分期分批地培訓,來努力提高工作能力。真正做到農村文化工作層層有人管,環環有人抓。注意發揮民間藝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中的積極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間文藝團體註冊登記和監督檢查制度。要通過改革文化隊伍的育人、選人、用人機制,不斷培育各類文化活動人才併發揮他們的作用。

4、落實農村文化資金保障。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投入是難點,也是關鍵。經費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瓶頸。當前,要發展農村文化,就必須加大經費投入的力度,為農村文化建設提供財力支撐。要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經費,健全農村文化投入機制。一方面要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投資保障機制,確保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支出;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為主,多層次、多體制的投資格局,保證農村文化建設所需經費。廣泛吸收社會各界的財力、人才,聯合運作,達到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時,要積極探索投入機制改革,對政府和集體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可採用項目評估、以獎代補等方法,提高投資效益。要採取減免税費的辦法,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農村文化建設,興辦民營文化,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繁榮農村文化市場。

5、解決文化產品、服務總量偏少、質量不高的問題。一是加大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創作力度。二是積極開展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傳播,持續深入開展創建特色文化村活動,繼續持續開展吳江“區域文化聯動”特色品牌活動。三是利用網絡等新興傳媒聚合農民團體,例如,使用網絡開展農民社區共建,xx比賽等等,充分利用新的方法凝聚農民生活、開發文藝產品。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廣大人民羣眾為本,切實提高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推動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逐步向農村傾斜。要積極從農村文化內部入手,通過挖掘優秀文化傳統激發農村文化的自身活力,發揮內因作用,促進農村文化內生先進。傳統文化的“根”在農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強健的生命基因,所以,發展農村先進文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其“內在因素”,促進“內生先進”,大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要積極探索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不斷開拓農村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增添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3

根據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學校當前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年度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工作計劃,以提高老師和學生的文明素養,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美化學校育人環境。特制訂年度學校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提高認識,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根據我校實際,為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體現校園文化精神,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校長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負總責。同時,充分發揮少先隊的先進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使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落到實處。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和學習生活場所,以實現以校園文化豐富多彩、校園秩序良好穩定,校園環境整潔優美為主要標誌的校園文明;基本形成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努力改善學校硬件建設,促使校園建設規範化,我校準備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綠化: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我們追求以綠為主色調,花開四季的效果。花草樹木的佈局錯落有致,疏密相間,讓校園到處充滿盎然的生機。讓學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時中增長知識。讓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的綠化活動,組織學生培植植物,並且設置專門的植物園,展示學生的培植成果。既鍛鍊了學生的勞動能力,增長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愛校熱情,陶冶學生的情操。

2、文化牆:“讓每一面牆説話”是我們對校園文化牆的構思源點。我們本着“高品位、重和諧”的原則,對學校的牆壁進行文化着裝。在內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力求在學生必經的地方,進行全面鋪展,點面結合,讓每一面牆所説的話,和它的外在形式和諧統一。

3、展示牌:為營造高尚健康的教育氛圍,拓寬學生視野,在校內公共場所設置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專題展示牌,使整個校園為之生動起來。展示牌分成數學、英語、手工小製作、環保等專題,分配給四個年級管理,展示後,組織學生寫出觀後感,評選出優秀展示牌。

4、班級板報:黑板報是一種方便的宣傳載體。內容既簡明扼要,又便於及時更新,易看易懂。充分利用黑板報及時宣傳新的教學動態,新的教育信息,及時通報學校的新聞消息,並按時更新,起到溝通學校與教師的橋樑作用。每月一個主題,各班圍繞主題進行特色設計

5、減少空白,增加花園,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賞心悦目的自然環境。

6、張貼永久性標語,改善學校人文環境。

7、增加操場圍牆的美化工作,為學校創造良好氛圍。

二、方法措施

1、以“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年”為工作核心。以教師幫助、觸發學生為主,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成功,教師幫助的成份要逐漸減少,目標是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教師通過創造條件和情景,以問題為形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使學生爭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層次的發展,逐步產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勵。

2、做好校園文化牆,以養成教育和新三字經為主要內容。圖文並茂,讓學生一看就懂。

3、做好孩子的特長培養工作。學校根據教師的能力情況,開設古箏外活動小組。

4、做好班級文化建設。一、二年級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和禮儀教育為主;三、四年級以誠信教育為主題。不同的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終達成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水平的目的。

5、做好師生成果展示工作。

6、以紀念日為契機,抓住時機教育學生。結合“六一”兒童節、“十一”國慶節及教師節等節慶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利用班校會﹑升旗儀式﹑實踐活動等多種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弘揚和培育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通過活動來提升校園文明。

7、做好師生成果展示工作。

三、保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制定行之有效的學校文化建設規劃,

2、多向兄弟學校學習,共同探討學校文化建設的捷徑。

3、校園的硬件建設和綠化、美化、淨化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根據廣大師生的需要和學校的需要,每年都要有更新,要做到長足發展。

4、資金保障:學校文化建設沒有資金的保障是很困難的,因而要多爭取上級職能部門的資金投入,做到合理使用經費,自己也要多想多做,堅持小投入、大收益,少花錢、多辦事,有必要的時候可以爭取社會力量。

總之,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努力為師生營造良好氛圍,用良好的校園環境陶冶人,用良好的環境為學校發展打好基礎。

標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