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我們的手》教學設計

設計1.02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的手》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們的手》教學設計

《我們的手》教學設計1

一、預習檢測:

1、上新課之前,我要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我會讀

傳遞陸地彼此托起星辰潔白的帆

2、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手。我們的手能做什麼動作呢?我們用手做的動作有的代表加油,有的代表勝利。有的指點迷津,有的傳遞關愛,我們的手多麼神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詩歌《我們的手》板書課題

二、交流釋疑:

1、出示課件: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體會手所傳遞的感情,進行仿照編寫活動,鍛鍊自己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現在請大家用手翻開書,齊讀這首詩歌。

3、出示課件:將這幾句話中的“是”可以換成哪個字。學生自由讀金鑰匙。

為了更好的完成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看自學指導。

4、課件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朗讀詩歌,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小節,並批註喜歡的原因。

(2)、帶着自己的感受,同桌互相讀一讀。

5、自由學習,5分鐘後檢查。

6、交流彙報

(1)、師:誰來談談自己喜歡的小節。

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小節並談感悟

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師:請同學們看插圖,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去散步,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他們很幸福。

師:你有過這樣的幸福時刻嗎?

生:自由説。

師:出示圖片。你就是父母生命的全部,一頭牽着爸爸的心,一頭牽着媽媽的心。在他們之間傳遞着愛,傳遞着幸福,誰能帶着幸福的感覺把這小節讀一讀。

評語:(!)這道愛的光芒,比燈還要明亮,亮的令人耀眼。

(2)從你那緋紅的小臉上,老師感到了你們很幸福。

2、誰還想説説你喜歡那個小節?(指三名學生讀並談自己的感悟)

師:聽了他們的朗讀,你聯想到了什麼?

生:自由交流。

出示圖片(汶川大地震、接見外賓)

是呀,孩子們,在發生大地震時世界各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在國與國之間搭起一座友誼之橋。接見外賓也搭起一座友誼之橋。

3、誰還想説説你喜歡那個小節?

師:為什麼説在心靈與心靈之間托起潔白的帆?

生:同桌交流。帶着自己的理解同桌互讀。

4、請同學們齊讀第四小節.

師:指三名學生説説自己是帶着什麼語氣讀的,並讀一讀。

師:請同學們帶着歡樂地語氣讀第四小節。

三、鞏固拓展:

我們的手是電線,我們的是橋,我們的手是船,我們的手是小鳥,我們的手還可以是什麼呢?請同學們仿寫一小節(出示課件)。

是啊,因為親情無限,所以作者説第一節。(學生齊讀第一小節)

因為友誼無界,所以作者説第二節。(學生齊讀第二小節)

因為心靈無暇,所以作者説第三節。(學生齊讀第三小節)

因為歡樂無邊,所以作者説第四節。(學生齊讀第四小節)

四、課堂檢測: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比賽背誦詩歌。

《我們的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3.學習以“是”為比喻詞的比喻句,並能仿寫。

4.體會“手”所象徵的感情,進行仿寫活動,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深切體會文中對手的比喻,從而感知手也能傳遞人們美好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請伸出你們的小手,看看你們的小手像什麼?再想想我們的'手都能做些什麼啊?(寫字、畫畫、翻書、疊被子、繫鞋帶……)再想想爸爸、媽媽的手能做什麼?手的功能有很多很多,能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們的手》,看看作者還發現了手的哪些功能。(板書課題)

2.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讀完課題後,想一想“我們”的手應該是指哪些人的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出示課件,聽朗讀錄音後集體讀。

2.出示課件,認準“幸”“星”“彼”“帆”“翔”的讀音,掌握“傳遞”“跨越”等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找“手”都是什麼?

(1)指名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思考:我們的手是什麼?(電線)討論:為什麼説我們的手是電線?讀第一句“我們的手,是電線。”後説我們的手起到了什麼作用。介紹“我們的手,是電線”所採用的修辭手法是比喻。

(2)指名讀第二小節,想,為什麼説我們的手是橋?起到了什麼作用?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談談自己對“我們的手,是橋”的體會。

(3)齊讀第三、四節,邊讀邊思考:我們的手又是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説説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那麼手的神通廣大的本領到底是什麼呢?(傳遞美好的感情)

3.我們的手還會是什麼?要求學生簡單説一説,課後再仿寫。

四、品讀課文、學習“暗喻”

1.全體讀課文,一邊讀一邊觀察,它的每一小節有什麼相同之處呢?(每小節都有“是”字。)誰能把“是”字換掉,看看句子的意思和感情變沒變?然後介紹這是比喻句中的暗喻。暗喻的一般格式為“甲是乙”。

2.讀了這首詩歌,你最喜歡哪個段落呢?誰來讀一讀?然後感悟手是電線、橋,船,小鳥,傳遞着友好,真誠,快樂。

五、拓展閲讀、昇華感情

出示課件,讀《母親的手》,談談自己的想法。

六、拓展練習、佈置作業

1.出示課件,進行課後練習。

2.回去把這首詩讀給爸爸媽媽聽。

3.手還會是什麼?仿照課文,再續寫一段。

板書設計:

電線

我們的手 是 橋 傳遞情感

小鳥

《我們的手》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我們的手》是四年級下冊第4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手為主題的組合單元。手是勞動的工具,是創造的憑藉,也是傳遞情感的介質。《我們的手》一課則是從友愛的角度選編的課文。全詩共4個小節。作者採用比喻的手法,藉手這一意象,把手分別比做電線、橋、船、小鳥等,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幸福、友好、真誠、快樂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傳遞給熱愛生活的人們。各小節的結構相同,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音韻美和構圖美。詩的內容淺顯,但意境深遠,是一首文質兼美的詩。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以大語文教學觀為基礎,承擔了省級科研課題國小生閲讀心理的研究,我們四年級教研組成承擔了子課題之一的國小生閲讀情感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學生已能從已知經驗、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出發,對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並會寫本課生字和詞語。

(2)學習以是為比喻詞的比喻句,並能仿寫。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結合本單元金鑰匙默讀思考,學習作批註筆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切體會文中對手的比喻,從而感知手也能傳遞人們美好的情感,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麼?(楓葉、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麼?(剪紙、畫畫、寫字)看來同學們有的擁有靈巧的手,有的擁有能幹的手,有的擁有智慧的手。不過,我們的手還有神通廣大的本領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手》,看看作者還發現了手的哪些功能。(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看看你讀懂了哪些。在書上做出簡單的批註。

2、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句子怎麼辦?(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還可以請老師和同學幫忙;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畫下來,多讀幾遍。)你們的辦法都不錯!聰明的孩子最會學習。開始學習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三、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思考:我們的手是什麼?(電線)

(2)現在,我們依靠集體的力量,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為什麼説我們的手是電線?

每位同學説時,其他同學認真聽,做出評價。小組彙報。

(3)(出示第一句)我們的手,是電線。齊讀這句話。誰能把加點的字換掉,句子意思不變?(像)由此看來,這也是比喻句。(出示課後的金鑰匙。)

(4)這一小節,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老師相信,通過有感情的讀,大家會體會得更好。指名讀,美讀。讓讀的學生自己或其他學生談談讀的怎麼樣?好在哪裏?

2、學習第二節。

(1)指名讀。思考:我們的手是什麼?(橋)

(2)為什麼這樣比喻?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3)你們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名讀。比賽讀。

3、學習第三節、第四節。

(1)自由讀第三、四節。邊讀邊思考:我們的手是什麼?

(2)齊讀。

(3)有感情的朗讀。

四、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讀。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那麼手的神通廣大的本領到底是什麼呢?(傳遞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對讀。

(3)師生接讀。

(4)我們的手還會是什麼?師生互動。當你握住我的手,我們的手是什麼?學生仿寫。伸出你們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説説你們的手是什麼?

五、整體回顧,總結全文

同學們説得好極了。最美好的時刻,是心貼心的時刻,是手拉手的時刻。人們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願我們能將人們美好的感情傳遞下去。

六、佈置作業手還會是什麼?仿照課文,再寫一段

總評:

本詩清新明朗、意境豐富、圖文並茂、富有想象空間。林琳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圍繞新課改理念所倡導的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導入新課時首先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麼?用手做些什麼?在激發學生想象探究的過程中自然導入。然後老師順着學情,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從中獲得感悟,讀得入情入境。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那麼手的神通廣大的本領到底是什麼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充分討論,同時展開更深一層的朗讀感悟,體會文章的內涵。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問:我們的手還會是什麼?先師生互動,再讓學生合作創編,接着又採用生生互動的方式進行交流。這既是對課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對學生情感的薰陶,也是對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