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實用】演講感恩演講稿範文合集六篇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演講感恩演講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演講感恩演講稿範文合集六篇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各位,我們從哪裏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説,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

是啊,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瞭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俗話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工作,依然牽掛着我們的人還是父母。

很多次夜晚來臨,心情寂寞的時候,就會自然的想起遠方的家人,想起那在遙遠的農村中自己生活了十幾個春秋的家,打個電話問候一聲,聽聽父母那慈祥的聲音。母親的話總是那幾句,卻每次都讓我心裏的煩悶一掃而空,不知去向:“孩子,在單位好嗎?家裏什麼都好,不要太過掛念。”母親時時刻刻想念着我,記掛着我的飲食起居,詢問着在遠方的我是否還習慣異鄉的生活,時時的囑咐着我要保重身體,母親的聲聲關愛,又怎讓我不掛念家人呢?

電話裏父親的聲音有些沙啞,老實的父親不會説太多的話,電話裏的他總是問我“吃飯了沒有,工作辛苦嗎,要吃的好一點。”但是我心裏清楚地知道,父親用他的勤勞養育着他的孩子,用他的質樸的性格教育着他的孩子,父親為他的孩子而感到驕傲。不善言辭的他把他滿腔的愛融進了向別人講自己孩子時的那一臉燦爛的笑裏。

我家在農村,撫養我和妹妹很不容易,更何況要送我們讀書。面對鉅額的學費,父母咬牙堅持着,任生活的重擔把他們的肩膀壓彎,毫無怨言。現在,我們都在外面工作,守着空空的房子,接電話就成了父母最快樂的事了。我們一個個打電話回去,父母都非常高興。我想,那也許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雖然遠在他鄉,但是父母給我關愛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身邊圍繞,父母給我的無窮力量鼓勵着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寂寞時刻。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麪,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感恩父母,希望家裏父母一切都好!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2

假如有人問我,你為甚麼而讀書?我會真心的告知他:為了感恩而讀書!

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要面對貧困,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公主”“天子”,我是前者。由於貧困,我剛上國小就與父母分居南北兩地,打工的父母從此再沒回來看過我,讓我和奶奶生活在遠遠的北方山村。那時由於沒有錢,用不起電,奶奶就給我點起煤油燈讓我讀書,而在此之前我和奶奶經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必要點燈熬油。

自從我上了學後,這座奶奶做新娘子時家裏蓋起的新屋子裏就夜夜亮起一盞如豆的希看之燈。奶奶説我們老張家自古還沒有過讀書識字人,她要讓我成為張家的第一個讀書人。從此,孤燈冷夜北風吹,手腳凍爛心不悔。為了勤儉寫字本,我從不用圓珠筆書寫,由於鉛筆寫的字擦了還可以再寫。一件棉衣從國小一年級穿到四年級,直穿到再也沒法補長加寬,才不能不從生活費裏擠出點錢再買一身。上國小時用的書包補了再補,一直背到八年級。買不起手套、耳套、棉鞋、棉襪,一個冬天熬過往,身上能凍的地方都長了凍瘡,又痛又癢……但正是這艱鉅的生存環境使我從內心深處明白了奶奶的話的真理:“現在吃苦不怕,只要你努力學習,將來就不會做像我這樣過苦日子的農民。”為了不再像奶奶那樣過苦日子,我忍飢受俄學習;為了報答爸爸媽媽不定時寄回的一點生活費,我克服困難學習;為了感恩村委會給我免往國小時的學費,我的每次考試成績都必須保持第一位。

八年級的時候,由於父母在外生存艱鉅,自顧不暇,就沒有再給我寄學費回來,無奈中我含淚離開了寄託着一生幸福與夢想的中學校園,隨着一樣窮得走投無路的叔叔出往打工、學做生意。在短短的打工日子裏,我見了很多,想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我想叔叔現在固然可以供我吃穿,但他不能供我一生,要生存還得靠自己,還得要讀書。因而,在一次與父母的通話中,我強烈要求讀書。就這樣父母同意讓我獨自前往他們打工的西雙版納。在這個遠遠而又美麗的邊境,父母從艱鉅的生活費中擠出學費,讓我再次踏進了久違的校門,聽到了固然朗朗但卻是不同 於故鄉口音的讀書聲。

難得的異地九年級,我倍加珍惜,讀得特別努力。一年後,我用允中的通知書報答了父母的支持與養育。可是,自古福無雙至,災患叢生。爸爸在我接到通知書後就開始沒日沒夜地為我賺學費,終究勞累過度,在瞌睡的瞬間被壓茶餅的機器壓傷了右手,從此這隻為一家人賺取生活費的右手就只能幹輕活了,但爸爸沒幹輕活的福氣,為了供我上學,為了一家人的生存這隻受了重傷的右手必須忍耐疼痛並冒着殘疾的危險繼續幹重活。

現在,我天天坐在允中寬廣明亮的教室裏讀書,眼前總會顯現出爸爸無力的右手,痛苦的表情,掙扎的身影,由於這一切都是為了我。比起其他同學來,我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太高的尋求。我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感恩:感激親人的供養之恩,感激鄉親們的“免費”之恩。我刻苦學習,就是為了將來用自己的知識使爸爸那隻受傷的手不再疼痛,讓和媽媽一樣的打工仔不再為了生存而煎熬。我拼命尋求知識,就是為了用知識改變打工仔和他們的後代的命運。這就是我為了感恩的讀書。

我知道我的路還很長,很艱鉅,處處佈滿荊棘,但想起依着柴門盼兒回的八旬老奶奶,想起掙扎在城市角落裏的打工仔,我甚麼苦也能吃,甚麼困難也不怕。我決心用知識迎來打工仔“解放”的那一天。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學們: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國人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一個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多元文化體系。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美德,是政治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的基本元素,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中堅力量。

孝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 “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戰國時期,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範。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範。

孝道文化,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説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説,就是孔子説的“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感恩,狹義上説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説,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祖國,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是文明。

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一部被譽為“使人高尚和聖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產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為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內涵可以從如下五方面來理解: 敬養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父母是人類的天性。孔子認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説,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一種天性。又説:“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只有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的孝親的聖潔本性。

毛主席在戰爭年代,曾提出忠孝問題,他説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於某一個人,孝於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美德,熔鍊、提升為革命傳統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新中國成立以後,進一步繼承發揚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憲法中不僅將贍養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中,建立、發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會道德環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將孝道文化精神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緊密結合起來,以報效祖國和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是,廣大青少年應具備的廣義的“孝與感恩”的崇高品德,是傳統美德現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傳承孝道文化。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範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感恩是人類社會最樸實的情感表達,是社會道德和社會和諧的基本要求。提倡誦讀《論語》、《孝經》、《禮記》、《弟子規》等傳統經典,使人們特別是未成年人從傳統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養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後,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謝謝!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講師團專家、老師、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

在此非常感謝中國時代感恩勵志教育傳播中心的各位專家受邀來到燕京國小,今天我校舉行的“感恩勵志教育報告會”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們把各位家長請來參加感恩勵志為主題家校聯誼會,目的是通過溝通、互動,增進我們之間的瞭解,讓我們的學生、你們的孩子學會感恩,勵志成才。

在這短短的`兩個多小時的報告中,許多同學都是流着眼淚聽完了老師的報告,很多同學紛紛上台,説出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進行反思。聽了 老師的報告會後,同學們更深切地懂得關愛你們、為你們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的是可敬可愛的老師和家長,同學們道出了懺悔之聲和感謝家長之情、感謝老師之恩,我們的家長、老師也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感到高興、感到欣慰,原來愛是這麼近,愛就在我們身邊,愛就在我們心底!

同學們,古語有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感恩不只是一種回報,感恩更是一種責任,是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的一種擔當。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國家的棟樑,接受感恩教育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一個人,只有學會感恩,他才會懂得報恩,他才更優秀。希望你們從今天起更加懂事識理,懷着一顆虔誠的心,學會去感恩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以及身邊所有關心我們的每一個人,刻苦學習,立志成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師的教導之恩,報效家鄉、報效祖國。最後,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中國時代感恩勵志教育傳播中心的專家,感謝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謝謝大家!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5

同學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人值得我們感恩,然而呵護我們的大自然也同樣值得我們感恩。

大自然是人類美麗的家園。春天,那百花齊放、爭奇鬥豔、蜂飛蝶舞的場面,難道不令人心動,不令人讚歎嗎?夏天,那充滿詩情畫意的綠色世界,那熱烈壯觀的疾風驟雨,不令人心曠神怡?秋天,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可以欣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可以感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蒼茫!到了安靜的冬天,仙人在某個冬夜漫不經心地灑落了幾片細碎的雪白花瓣,大自然便給了我們一個潔白、乾淨、神奇世界,給了我們無邊無際的美好遐想。

大自然不僅給我們展現了她的無限美景,而且還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 小草,熬過了漫長的冬天,頑強的從土裏鑽出來,它啟示人們,活着,不管多麼平凡,多麼卑微,都要不拋棄,不放棄,頑強不屈。

一棵樹,往往不能抵禦狂風的打擊,而一大片森林卻能抗拒。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啊。

大自然又是一個和諧的鏈條,不能隨意破壞,要好好保護。春天開花,夏天生長,秋天結果,這是自然的規律。人們如果違背了自然的規律做事,就會受到大地的懲罰。

粗大的樹枝折斷了,留下的傷口要很久才能癒合。可是,那癒合後深深的傷痕卻變得愈加堅硬,這不正是在告訴我們:在遭遇挫折和磨難後,人要變得更加頑強嗎?

讓我們感恩自然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的感化,給予了我們無數的啟迪。一位名人説過:尊重自然,熱愛自然,感恩自然,這才是人類至高無上的道德!

謝謝大家!

演講感恩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説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的確,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綠葉,雖平凡,但我無怨無悔;雖平凡,但我甘於奉獻;雖平凡,但我倍感自豪。因為我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為我腳下踏着的是神聖的三尺講台!

10年前,懷着一顆年輕而熱情的心,揣着繽紛的七彩夢幻,我踏上了教師的道路。初為人師的我,站在講台上,面對着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面對着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師”這兩個字的分量是如此之重。於是,我決定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去影響孩子們的一生。雖然我不指望能培養出多少“牛頓”和“愛迪生”,但也絕不能讓“牛頓”和“愛迪生”在我的手中埋沒。從踏上三尺講台的第一天,我便有一個執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努力工作,不斷進取,盡我所能,讓每一個學生能成人,讓每一個家長都放心。“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把它當作我從教的最高準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因為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我從不因個人私事和家庭困難而耽誤學生的學習。

從那一刻起,我不再迷茫:選擇三尺講台,我甘於平凡。“潤物細無聲”的細雨看似平凡,可它奉獻的是一片熱情,一片不求回報的熱情;“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看似平凡,可它奉獻的是一種力量,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真情看似平凡,可它奉獻的是一顆真心,一顆晶瑩純潔的真心。就這樣,為了讓平凡的三尺講台不再平凡,我人生價值的天平上,有了一個永遠不變的砝碼,那就是奉獻。十年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任勞任怨,始終把無私奉獻當作自己神聖的職責,不僅順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務,也贏得了領導和學生家長的認可和信任。

回首十年的春秋寒暑,看着孩子們從嬌枝嫩葉的小苗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我無悔於自己的奉獻,無悔於自己的選擇,無悔於自己的稱號。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驕傲,因為我腳下踏着的是神聖的三尺講台!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我願用自己的愛,自己的情,在平凡的三尺講台上不斷地耕耘、探索、追求,無私地奉獻,讓自己的青春在三尺講台上閃光!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