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職場範文 > 實習報告

2017年關於寒假實習報告範文

2017寒假實習報告範文【一】

實習是每一個畢業生必經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爲我們真正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

2017年關於寒假實習報告範文

一、綜述

實習單位基本情況:

實習崗位描述:

二、主體

實習過程介紹:

(1)瞭解過程

起初,剛進入車間的時候,車間裏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車間裏的工作環境也不怎麼好,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即將在這較艱苦的環境中工作3個月。第一天進入車間開始工作時,所在小組的組長、技術員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我的任務是簡單加工一種名叫黑色套管的產品,我按照技術員教我的方法,運用操作工具開始慢慢學着加工該產品,在加工的同時注意操作流程及有關注意事項等。畢業實習的第一天,我就在這初次的工作崗位上加工產品,體驗首次在社會上工作的感覺。在工作的同時慢慢熟悉車間的工作環境。

作爲初次到社會上去工作的學生來說,對社會的瞭解以及對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的瞭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開始我對車間裏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不是很瞭解,於是我便閱讀實習單位下發給我們的員工手冊,向小組裏的員工同事請教了解工作的相關事項,通過他們的幫助,我對車間的情況及開機生產產品、加工產品等有了一定的瞭解。車間的工作實行兩班制(a、b班),兩班的工作時間段爲:早上8:30至晚上8:30;晚上8:30至早上8:30。車間的所有員工都必須遵守該上、下班制度。

(2)摸索過程

對車間裏的環境有所瞭解熟悉後,開始有些緊張的心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工作期間每天按時到廠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點等待小組組長集合員工開會強調工作中的有關事項,同時給我們分配工作任務。明確工作任務後,則要做一下工作前的準備工作,於是我便到我們小組的工具存放區找來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用具(比如:膠料袋子、脫模劑、產品標識單等)。

在機臺位置上根據員工作業指導書上的操作流程進行正常作業,我運用工作所需的用具將機器生產出的產品加工包裝好,並將加工包裝好的產品貼好產品標識單存放在指定的位置。另外在工作中,機器生產出的產品有時會出現異常(比如:產品出現缺膠、料花、氣紋、色差等)。出現上述情況時,要及時告知小組組長、技術員,讓他們幫助解決出現的問題,小組長、技術員通過對機器的調節讓生產出的產品恢復正常,符合檢驗的要求。

在工作期間有些產品的加工難度較大。剛開始加工起來還真棘手的,加工效率不高,加工出來的產品質量也不怎麼的。讓人苦惱的,於是我便向小組裏的員工同事交流,向他們請教簡單快速的加工方法與技巧。運用他們介紹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學着加工這有難度的產品,從中體會加工產品的效果。同時在加工中選擇適合的加工工具,也有利於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平時工作過程中也要不斷摸索出生產、加工產品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有時在開關機生產、加工產品時,對產品應該怎樣包裝不明白,此時,我便向員工同事學習,向他們請教正確的加工包裝方式,另外也可以詢問評管(質檢員),按評管提供的要求進行生產、加工包裝產品。

(3)實際操作

經過一段時間開機生產、加工包裝產品的學習,我對車間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的整個流程已有了一個較詳細的瞭解與熟悉。對有些常加工的產品也比較熟悉了,對不良產品的識別力也有所提高了,生產、加工產品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上班期間,聽從小組長的安排,接受小組長分配的工作任務,在自己的工作區認真地進行作業。當出現一些小的問題和困難時,先自己嘗試着去解決,而當問題較大自己獨自難以解決時,則向小組長、技術員反映情況,請求他們幫助解決。在他們的幫助下,出現的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我有時也學着運用他們的方法與技巧去處理些稍簡單的問題,慢慢提高自己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解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不斷摸索出解決機器小故障的方法途徑。這樣從而讓我在工作時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對工作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在所開的機器不出現大的故障的情況下,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儘自己的努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儘量讓生產出的產品數量達到班產要求的數量,以便完成生產任務。每次下班之前,將自己工作區域內的衛生打掃乾淨,垃圾放入垃圾袋中並放到相應的位置,把工作桌面和地面上的物品用具收拾擺放好。就這樣一天的全部工作內容也就完成了,這工作任務也較艱鉅的啊!

實習體會:

在實習過程中,我充分的瞭解到實踐的重要性。通過學習,對自己專業有了更爲詳盡而深刻的瞭解,也是對學校所學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從這次實踐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並且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只有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實踐工作相結合,我們才能更好的爲公司乃至社會服務。

對學校開設課程的建議:

在校學生往往重視理論課的學習,而忽視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校應加強各種實驗課,實踐課,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總結

對學校現行的教法、課程、管理的評價

學校的教育,對理論知識的教育是很豐富和完善的,但在實踐操作方面,則缺乏深入,系統的教育,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學校應在這方面完善。

實習收穫:

實習期間,我對實習工廠的注塑車間(部門)生產、加工包裝產品的整個操作流程有一個較完整的瞭解和熟悉。實習中,我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學習了很多學校以外的知識,甚至在學校難以學到的東西。我學會了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處理簡單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與員工同事相處溝通的有效方法途徑。積累了處理人際關係問題的經驗方法,同時我體驗到了社會工作的艱苦性,通過實習,讓我在社會中磨練了自己,也鍛鍊了意志力,訓練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技能,積累了社會工作的簡單經驗,爲以後工作也打下了一點基礎。

2017寒假實習報告範文【二】

這是邁入大學校門後的第二個暑假,爲了使這個漫長的暑假過得充實,爲了對這兩年來所學的知識、所培養的能力作一個除期末考試以外的另一個側面的檢驗,所以作爲一名師範院校的學生的我,在這個暑期中進行了一次家教實踐活動。現將該次實踐報告的`具體情況作如下報告:

實踐對象:川師大附屬實驗學校一名國小一年級學生(學習成績較差);

實踐目的:對該生一年級所學知識作全面複習、鞏固、提高,使其對即將學習的二年級的知識作初步瞭解;

實踐過程:

在整個過程的起初的兩三天裏,我並未貿然進行實質性的教學活動。我首先翻閱了該生一學期的作業及考試試卷,又向其家長了解了一些情況,我對該生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掌握:由於該生一直住校,家長管理較少,造成學習上的長期鬆懈,基礎較差,具體表現有:20以內的加減法不能準確而迅速的算出;對拼音字母的識記和正確拼寫有困難;……

針對上述情況,我爲該生制定了一個“夯實基礎—逐步提高—超前學習”分三步走的輔導計劃 :

第一階段“夯實基礎”:

20以內的加減運算我出了幾組專題訓練讓其練習:

例:相同的和:1+4= 1+5= 1+19=

2+3= 2+4= 2+18=

4+1= 3+3= …… 3+17=

3+2= 4+2= 4+16=

相同的差:(略)

加減並行:1+2= 8+7=

3-1= …… 15-7= ……

3-2= 15-8=

……

通過大概一週(一週五天,每天兩小時。下同)的練習後,該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達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我認爲這一階段的教學沒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講究,關鍵在於熟練程度,即所謂“熟能生巧”。所以在這兩週時間裏,我保證每天都有足量的書面習題讓其練習,並隨時以口算的方式進行考察來加深印象、鞏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對於“字母的識記”,據我觀察,該生屬於“場依存型”——借用心理學的一個術語。在課本所列出的聲母表、韻母表、整體音節表中,按照順序讓其認讀能夠基本正確,然而一旦將順序或單個提取,該生就很容易出現混淆和錯誤,甚至不能認讀。這種情況在識記複韻母時表現得猶爲明顯。針對這種情況,我採取的方法是:

“逐漸縮小其所依存的‘場’”和“變換依存的‘場’”,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則對複韻母又作了劃分:

ai ao an ang en eng ei ie iu ui in ing ……

ai ao an ang ei er en eng iu ie in ing ui un ……

在教其在這種方式下反覆認讀後,又對其進行聽寫,逐漸開始打亂順序和單個提取,出現混淆和錯誤的現象大大的減少了。

上述兩者同步進行,耗時看起來長了一些,但我認爲“磨刀不誤砍柴功”,只有夯實基礎,才能將後面的教學順利的進行下去。

第二階段爲“逐步提高”階段(耗時約三週):

由於第一階段的功夫下得紮實,在“計算”方面,20—100的運算在教其運算規則及少量練習後,50以內的加減法無論口算、筆算都顯得較爲輕鬆;50—100的加減法口算略顯吃力,而筆算則沒有什麼問題。唯一容易出現的毛病就是在計算中由於粗心而忽略進位、退位。單純的計算題對於該生來說已經不存在什麼知識性的障礙了。

然而,該生卻在“實際應用題”方面存在極大的困難,對其應用題的輔導是整個過程中費時費力最多的一個環節。該生在解答應用題時的主要障礙是:

①對語言文字的表達理解不足;

②對數量關係分析不準確;

③遷移能力較差。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仍然本着“由淺及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在爲其編寫應用題的開初階段:

語言敘述儘量直白,數量關係儘量簡單,涉及數值在20以內;等到這一關過了以後,我便逐漸加大難度,語言敘述,數量關係略顯複雜,涉及數值擴大至100以內。與此同時,爲培養該生的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將供其練習過的應用題變換主題後抽取“條件”或“問題”讓其補充完整再解答。經過這番輔導後,該生解答應用題的障礙基本得以掃除。

在“拼音的正確的拼寫和拼讀”這個問題上:我首先讓其明確了拼音拼寫拼讀的基本規則,然後在其課本生字表內找出易錯讀、易混淆的音節爲其特別指出,幫其加以辨認、辨讀。接下來,我將生字表按“同韻、同音”的原則分類後,讓其注音;還將生詞的拼音寫出,讓其寫出漢字。以此來加深其對字形與讀音、拼寫方式的印象。這樣的練習完成一遍後,我又將在練習中出現錯誤的整理出來,先提供正確答案讓其辨認、朗讀,再爲其聽寫。這樣反覆幾遍,“逐漸縮小包圍圈”,掃除“死角”。最終,該生在做“爲字注音”“看拼音,寫詞語”這類型習題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確率。

第三階段,“超前學習”階段(耗時二週):即對第三冊內容作一些預習。在這個階段,我並未對該生作過於嚴格的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壓力。

因爲該生下二年級即將接觸乘法,所以我初步向其講解了乘法的意義與運算方法,並讓其背誦乘法口訣表。語文方面,主要讓他自己通過拼音來識記一些生字。

實踐結果:

最後讓該生做模擬考卷,語文、數學均能達到90分以上;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乘法的運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訣表的背誦;語文第三冊生字識記過半,新課文朗誦流利。基本達到了預想效果。

實踐體會:

第一,從事教學工作需要“專(鑽)心”:我爲這次實踐的順利進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準備。雖然說對於一年級的知識不在話下,但我還是找來了教材和教參等專心備課,力求做到在知識上準確無誤;除了在“教什麼”上下功夫,我在“怎樣教”也絲毫不敢馬虎,我翻閱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國小語文、數學教學法等專業書籍,上網查詢了有關經驗交流,在充分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開展教學活動。

第二,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耐心”:面對一個年僅7歲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和記憶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點和限制,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從自身主觀出發“想當然之”。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障礙要“耐心”的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三遍,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對路,切忌“簡單粗暴”。

第三,從事教學工作需要與人“交心”:在教學中不能夠“閉門造車”、“一葉障目,不視泰山”,要多與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豐富自己的教育背景。我注意了與家長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瞭解學生的情況,有利於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時將教學進展及時反饋給家長,有利於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同時,我還向多位我以前的老師請教,他們的經驗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我通過這次爲時一個半月的實踐,從另一個側面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情況,培養了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發現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的彌補和提高。可以說,這次實踐讓我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