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6篇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1

××在經濟上是小縣,但在生態建設上卻是大縣,林地面積241.93萬畝,佔全縣國土面積的57.9%,森林覆蓋率53.8%。林業作爲生態保護核心、經濟發展的支柱、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肩負着改善生態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事關農村發展,事關“綠色××、富裕××、和諧××”建設,爲了解全縣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總結髮展中創造的成功經驗,從根本上解決林業體制機制不順等突出問題,把林業產業推向全面科學發展階段,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縣委辦師辦通〔20xx〕54號文件精神,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我局對全縣林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特報告如下:

一、林業產業發展現狀

××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山地面積佔91.2%,是××省重點林區和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多年來,林業局按照省委、省政x“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要求,圍繞構建“綠色××,富裕××,和諧××”這一主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爲目的,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多項生態建設工程爲支撐,從增加林業貢獻率着手,嚴格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實施了速生豐產林、世行貸款造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一批生態建設工程,森林資源持續增加、質量不斷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明顯加強;深化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態效益、產業效益、林農效益凸現;打造了全省重要的木材生產、加工和交易基地,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結構漸趨合理,林業產業建設邁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目前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241.93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417.45萬畝的57.9%,其中有林地面積196.99萬畝,灌木林地面積27.76萬畝,疏林地面積6.52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0.66萬畝。森林覆蓋率5從1978年的20.1%增至20xx年的53.8%,活立木總蓄積量533.82萬立方米,20xx年林業產值突破了2億元,20xx年力爭超過3億元。

(一)第一產業穩步發展。林木培育業在林改、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建設驅動下,全縣羣衆造林積極性高漲,以杉木、川滇榿木爲主速生豐產林發展迅速。目前有速生豐產林93萬畝,其中杉木30萬畝、華山鬆20萬畝、桉樹15萬畝、川滇榿木等速生商品林28萬餘畝。20xx年建設10萬畝以杉木、川滇榿木爲主速生豐產林,實現100萬畝以上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設目標;經濟林樹種結構漸趨合理。核桃、板栗、油茶等特色經濟林從20xx年的2.57萬畝增至20xx年的10.39萬畝,產量89.18萬噸,20xx年繼續建設核桃10萬畝、油茶1000畝;綠化苗木事業發展加快。育苗面積從20xx年的213畝增至20xx年的3375畝,年產綠化苗木及花卉2120餘萬株(盆)。特別是以“滇東木蓮”爲品牌的綠化苗木基地初具規模。

(二)第二產業初具規模。全縣共有林產品加工企業45家,20xx年生產鋸材12931 m3,實現產值2564萬元;生產細木工板10961 m3,實現產值2849萬元,20xx年預計實現產值8000餘萬元。

(三)第三產業逐步壯大。菌子山、鳳凰谷具有較好的景觀優勢和森林旅遊資源,20xx年接待遊客27.9萬人次,涉林產值7027萬元。

二、基本做法與典型經驗。

(一)突出重點,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林產業發展。數量充足、佈局合理、結構科學、質量優良的各類森林覆蓋,才能發揮生態系統整體防護功能,才能構築良好的森林生態屏障;建設林木利用率高、產品增值效益明顯、產業鏈條長、符合現代林業發展要求的企業,才能較好的聯結帶動農戶增收,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爲商品優勢、經濟優勢,因此,建立符合縣情、林情的發展思路與制定科學的產業建設規劃,走有序、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現代林業發展的精髓。我縣根據區位、氣候等優勢,確立了速生豐產林基地、特色經濟林基地、綠化苗木基地和深加工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設規劃,並始終不一的堅持,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作用,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活力。

(二)明確責任,嚴格落實,建立起有效的考覈機制。我們實行各級領導幹部任期林業產業目標責任制,簽定責任狀,將林產業成績作爲政績考覈重要內容,每年按制定的考覈獎懲辦法,嚴格考覈並兌現獎懲。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強化了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

(三)調整結構,靠山致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煥發出羣衆空前的造林、營林、護林熱情,投資發展商品林成爲羣衆增收致富的“熱門”;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整體功能進一步完善,推動了林業服務體系、經營體系、森林資源管護體系 和流轉體系的建設,加速了林產業結構升級和良性循環發展,使林業收入成爲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事實證明,林業既能顯現生態、社會效益,又能很好發揮經濟效益,實現脫貧致富目標。

三、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縣共有林業用地面積241.93萬畝,人均擁有林地面積6.13畝,林業在發展農村經濟中佔有較大優勢,但由於種種原因,資源優勢並沒有轉化爲經濟優勢,林業資源整體開發利用仍處於相當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條殘缺。目前,我縣林業產業中,第一產業比重大,二、三產業滯後。第二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龍頭企業少,產業鏈條短,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爲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二)缺少龍頭企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加工企業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爲主,技術和工藝落後,經營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極低,產品增值效益不明顯,缺少生產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聯結帶動農戶能力強、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

(三)配套體系建設跟不上,市場服務功能不完善。一是市場建設跟不上,經營規模小,標準化、規範化程度低,存儲能力和流通服務水平相對較差,影響林產品的流通。二是林業技術、信息、生產資料服務體系不完善。特別是經營者需要種植信息、病蟲害防治技術、藥品等,得不到及時諮詢和購置。三是先進的森林培育技術、林產品加工利用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普及應用落後,不適應新階段林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四是農民的科技素質也與新階段的要求不適應。

(四)政策扶持力度小,項目投資少。國家投資側重於生態建設,用於產業建設的投資少,政策性貸款爭取難度大。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場的建設,雖使林木價值增值、林農增收,產業經濟整體水平得到提高,林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但20xx年金融危機給木材深加工基地帶來巨大沖擊,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資金週轉緩慢,融資難,無法正常存儲木材原料,不能滿負荷生產,造成企業生產效益低,挫傷發展熱情,也影響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五)林業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林業工作涉及面廣,技術性強,工作難度大,肩負林業執法、資源管理、公益服務等管理職能,目前機構設置不合理、體制複雜等因素嚴重製約了林業發展。

四、意見與建議

(一)完善配套體系建設,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質量。完善市場,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龍頭企業,以行業繁榮帶動產業發展;開創品牌,實施名牌戰略;加強林業標準化建設,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教育與人才培養。

(二)進一步深化林業各項改革,理順林業體制機制。一是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構建林業科學發展體制機制。要把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主題,作爲林業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全力破解影響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構建現代林業體制機制,使廣大農民真正成爲山林的主人,獲得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發家致富的創業平臺,充分釋放38萬農民和241萬畝林地的巨大潛力,爲實現林業科學發展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二要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科學利用人力資源。以依法理順林業主管部門的職能職責和工作關係爲根本,以創新林業管理機制,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探索林業執法、資源管理、公益服務管理新體制爲重點,規範林業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新時期林業發展新趨勢,依照現代林業發展要求,強化管理、服務等意識,轉變單位職能,科學合理設置機構,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發展“瓶頸”問題,促進林產業科學發展。

(三)繼續加速推進造林綠化,改善生態狀況。我們應始終把造林綠化作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把森林經營作爲發展現代林業的永恆主題,把科學經營的理念貫穿到林業建設的全過程,堅持“管嚴公益林、放活商品林、改造低效林、培育珍貴林、發展速生林”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快推進天保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大力推動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着力推行身邊增綠活動,讓林上山、進城、上路、入村,推進“綠色××、富裕××、和諧××”的建設進程。

(四)進一步全面加強資源保護和管理,鞏固擴大生態建設成果。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積極主動建立森林災害應急反應機制和防治服務網絡,健全和穩定林業行政管理體系,整合林業執法資源,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從提升林業部門執法權威和社會公信力着手,着力實施森林防火工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程,規範種苗、林木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生態安全。

(五)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做強做大林產業。我們應堅持開發利用與資源培育保護相統一原則,以“大地增綠、農民增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爲目的,從增加林業貢獻率着手,積極培育森林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着力打造100萬畝生態公益林、100萬畝速生商品林、30萬畝優質核桃、30萬畝油茶、1000萬株綠化苗木“五大基地”,做大做強以華海木業爲龍頭的林產品加工、交易業。

(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投入,提供林業發展堅實保障。當前,我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林業對促進農民增收、增加就業機會的潛力和優勢,在爭取上級生態工程、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基礎上,暢通投資渠道,吸引社會投資向林業流動。其次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健全林業資金目標管理約束機制和責任體系,強化資金使用和運行管理,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着力改善民生。

(七)強化組織領導,提高科學執政能力和水平。結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從黨風廉政建設着手,轉變工作作風,落實工作責任,加強隊伍建設,把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轉化爲廣大林業幹部職工的自覺行動,全面提升林業幹部職工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縣林業局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2

農村環境保護不僅是關係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內容和體現。爲了解農村環境狀況的基本情況,同時以20xx年寒假社會實踐爲契機,對我的家鄉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的農村進行了一次調查。通過20xx年一週時間的調查,我對所調查的農村環境現狀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在調查之前,我對問卷調查的組織與實施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對問卷訪談的組織和實施涉及到對人、財、物以及日程等各個方面做出了周密的安排。經過周密的分析,本次問卷調查應該做到數量與質量的保證。對於本次調查,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爭取與被調查者建立信任和理解。

經過分析,本次系調查採取隨機抽樣方法。調查總體爲該轄區所有農業戶口人員。樣本由從總體中抽取的部分組成。爲了實現隨機抽樣,我們按行政村劃分爲若干若個互不重疊部分,確定抽樣單元。以上方法能夠是該調查迅速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科學的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

經過詳細的實施和分析此份調查問卷,現將本次調查的數據信息進行展示,我們通過計算均值覈對變量的離散程度分析,計算出較爲精確的數據。

基本資料:

一、調查抽樣的基本信息

1、性別:男性43% 女性57%

2、年齡:18歲以下3% 19――35歲44% 36――55歲47% 56歲以上6%

3、文化程度:國小47% 中學41% 高中10% 大學2%

4、職業:農民72% 個體商戶16% 學生6% 其他6%

二、生活類信息數據

1、對周圍生活滿意度:一般滿意100%

2、生活周圍環境有哪些污染:生活垃圾27% 畜禽養殖糞便污染73%

3、是否有遇到環境污染事件:遇到過100%

4、生活來給處理是否分類:有時會100%

5、平日做飯燃料來源:蜂窩煤90% 乾柴10%

6、認爲企業是否給居民帶來污染:有企業也有污染11% 沒有企業89%

7、家中是否有飼養畜禽。糞便的處理方式:有,隨便堆放19% 有,直接堆放到田中79% 其他2%

三、生活類信息數據

1、是否使用薄膜,是否認爲會產生污染:不經常使用,不會造成污染100%

2、經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有機肥13% 氮氨74% 其他16%

3、經常通過什麼方式清除農作物病害:噴灑農藥100%

4、用完農藥平處理方式:打碎深埋79% 用水洗淨裝其他物14% 隨手扔掉7%

5、農作物秸稈處理方式:直接燒掉7% 飼養牲畜81% 當作有機肥料9% 燃料3%

四、法律類信息數據

1、是否瞭解環境權:瞭解2% 基本瞭解84% 不瞭解14%

2、是否瞭解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瞭解37% 基本瞭解61% 不瞭解2%

3、是否知道當地環保局或有關部門的具體位置:知道11% 大概61% 不知道28%

4、是否參加過環保宣傳:不經常69% 沒有31%

5、平時是否會關注環保時間或相關法制建設:經常關注4% 偶爾91% 不關注5%

6、當你遇到環經污染是會怎樣處理:向環保部門反映情況14% 找到生產污染的企業進行協商57% 順其自然21% 自己處理8%

7、想了解哪些環保知識:環境污染案例9% 具體的環境法律法規17% 生活生產中的環保常識67% 其他7%

以上是對該張調查問卷的基本數據分析,通過該張調查問卷。我們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工作在農村建設的艱鉅性和重要性。也使我們深深的感到了危機感。

經過我組的分析和討論,對以下幾個重點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調查分析:

農村環境現狀

在調查中感受到了各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績,特別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地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舉”的方針,積極探索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積極促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開展,以循環型、節約型、生態型農業爲理念,樹立了一批很好的樣板。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3

農村環保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爲了解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進一步開展,XX年8月至9月,我們對我市農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先後深入閻良、灞橋、高陵、周至、戶縣、藍田等區縣的數十個村、鎮和農戶,對我市農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處理、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面源污染、飲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就進一步防治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整治鄉鎮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近年來,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能源”爲目標,以生態示範創建爲載體和抓手,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爲農村環保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大力推進生態示範創建,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環境安全保障。

(一)生態示範創建取得積極進展。

生態示範創建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工程。我市堅持“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的原則,通過大力開展示範區、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創建和綠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環保工作的整體推進。截至XX年底,全市獲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生態示範區2個,市級生態示範鄉鎮9個、生態示範村43個,綠色文明示範單位800餘家,臨潼區、周至縣通過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縣預驗收。爲使創建活動順利開展,各區、縣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滻灞生態區、曲江新區強力推進生態創建活動,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生態區驗收。閻良區制定了《閻良生態區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村生態建設活動。閻良區、灞橋區積極開展治理“三亂”(亂倒垃圾、亂潑污水、亂堆雜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糞便堆、垃圾堆)、推廣“三改”(改水、改廁、改廚)、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門口)活動,優化了農村環境,推動了生態示範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農村飲用水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近年來,市和區、縣都把解決農村羣衆飲水困難、保障飲水安全作爲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視。劃定水源保護區,加大資金投入,3年來全市建成集中飲水工程600餘項,解決了90.6萬農村羣衆的飲水安全問題。市財政XX年投資3700萬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和戶用沼氣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戶縣按照政府規劃、環保牽頭、部門配合、鄉鎮監管、村子保護的原則,制定了《戶縣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閻良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80個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來水。藍田縣今年計劃建設飲水工程55處,已建成15處,開工28處,解決了1.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高陵縣已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91處,解決了16.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臨潼區徐楊街辦新華村、屯劉村建成了飲用水淨化工程。周至縣沿山、沿渭的17個鄉鎮及全縣各處飲用水質均符合標準。灞橋區今年安排資金1300萬元,計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個,單村供水工程20個,可解決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4

調查時間:

20xx年1月20日——20xx年2月1日

調查地點:

河北省沙河市xxx鎮xxx村

調查對象:

河北省沙河市xxx鎮xxx村村委會及當地農民

調查目的: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再熟悉不過了,雖然一直遠離家鄉上學,但是無論通過家人、媒體還是網絡我一直關注着農村的變化。我利用暑假的時間在家鄉進行調研,現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農村環境保護不僅是關係到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體現。我村環境狀況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爲了解我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20xx年暑假,對我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簡單調查。先後採訪了村支書、幾個村農戶和幾個養殖專業戶,對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處理、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面源污染、飲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就進一步防治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整治鄉鎮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我村環境現狀

xx村位於華北平原南部,坐落於太行山脈邊緣,平均海拔450—600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屬半溼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

在調查中感受到了各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績,特別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地環保、農業、畜牧、水利、建設等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舉”的方針,積極探索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積極促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開展,以循環型、節約型、生態型農業爲理念,樹立了一批很好的樣板。

1、創建生態文明村,已成爲農村環保工作的亮點。各地按照“生態文明村”建設標準,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山上許多經過綜合治理,硬化了村莊主幹道;村落周圍建立綠化帶;修建垃圾收集設施及排污水溝;清潔能源被廣泛推廣;家庭禽畜養殖實行圈養。

2、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已開始得到治理。許多地方採取科學劃定禁養區,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鼓勵建設生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通過發展沼氣、生產有機肥和無害化畜禽糞便還田等綜合利用技術,重點治理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通過積極建設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示範工程,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鋪設了遍及全村的飲用水管道,保護了引用水源不受污染。各地加大了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對重點流域、區域的造紙企業、食品釀造企業、製革企業、化工工業進行了深度治理和結構調整,關閉了一些污染嚴重的工廠如燒灰廠,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視。重點開展了農村化肥、農藥使用情況調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農村畜禽養殖綜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機肥料加工廠,將畜禽糞便加工成高效有機複合肥。

4、農村沼氣和秸稈綜合利用等農村節能減排技術得到推廣。近年來,各村充分發揮農民羣衆的投資主體作用和農村信用社的融資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氣建設的資金瓶頸。把沼氣建設與生態家園富民行動、村村通、扶貧開發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農民響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在村周邊種植了大量樹木,成立生態農業公司,在山坡上種植大量果樹,不僅綠化了山坡還促進了本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在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來,爲從根本上解決秸杆對農村帶來的污染,爲秸杆的綜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從農業可持續發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培肥地力,嚴禁焚燒秸稈,並建立監督檢查責任落實追究制。

5、培育壯大綠色資源,走生態林業產業化之路。通過大力營造農田防護林體系,使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都得到極大改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林糧協調發展的成功模式。

總體上說,由於各地政府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正逐步加大,農村環境狀況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時也應看到,由於歷史原因,目前農村環境狀況仍然較差。當前,隨着農業集約化的快速發展和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以及城鎮化和工業化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增加,加劇了農村環境的總體惡化。

二、我省農村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五”以來,各市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傳統粗放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並沒有得到根本轉變,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農業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工業及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危及農村飲水安全和農產品安全。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環境監管能力薄弱,環保資金普遍短缺,農業、農村污染減排任務艱鉅,已成爲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飲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各類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農村環境基礎設施欠缺、污染治理設施簡陋的現狀,造成農村飲用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不同區域呈現不同的污染特徵:

(二)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來各市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成爲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本村東面相繼建起了一些養雞場和養豬場,對本村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於對畜禽糞便污染的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相對滯後,養殖產生的糞便大多堆積在養殖場附近,導致周圍空氣質量極差。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成爲影響農村生存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農藥、污灌和污泥農用對環境潛在影響大

爲提高農產品產量,我村不少地方過量使用化肥、不當施用農藥以及不科學的污水灌溉等問題依然嚴重,尤其在河邊種植韭菜污染最嚴重,田裏富含農藥和化肥的污水流入河裏對下游水質產生嚴重污染。

(四)秸稈對水體和環境空氣的影響不容忽視

由於我省是農業大省,每年農作物秸稈產生量巨大,除部分作爲飼料、工業原料、直接還田利用外,其餘的堆放于田間地頭、道路及河道兩側,造成河道堵塞及水體污染;大部分直接在田間焚燒,造成大氣污染。

(五)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問題應引起重視

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農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首先是居住面積的不斷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設;第三是農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規模較大村莊和小城鎮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爲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六)鄉鎮工業企業對農村環境影響大

本村由於緊挨太行山脈,山上石灰岩儲量非常豐富,因此在村周邊建了很多石粉廠,每當工廠開動的時候便煙塵滾滾,整個村莊都籠罩在煙霧中,對村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七)淺層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應引起高度重視

(八)農村環境監管極度薄弱

(九)村民環保意識普遍較低

傳統農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過量砍伐山上樹木和過度捕撈水產,野生動物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造成野生動物數量稀少。

三、面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門對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把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導致重城市、輕農村,重工

業、輕農業,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在農村沒有真正落實。加上部分領導存在重經濟輕環保思想,爲保一方經濟利益,對出現的問題遮遮掩掩,欺下瞞上。

二是資金投入不足。長期以來,國家在城市和工業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大,在農村環境保護,特別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資金分散於各個部門,缺乏有效的農村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投融資機制和政策。

三是體制機制不健全。由於受體制影響,縣級以下政府沒有設置環保專門機構,鄉鎮、村級沒有專職環保工作人員,造成分工不清,責任不明,管理混亂,監管不力。

四是技術欠缺。農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氣的生產和利用技術較爲成熟,推廣工作也很有成效。對於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雖然技術項目很多,實驗、試點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適合在農村大面積推廣的節能減排實用技術還存在一定問題。

五是法制建設滯後。目前,農村環保工作主要還是通過行政手段去推進,針對農村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養殖業污染治理、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農藥農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無法可依的現象。

四、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提高認識,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擺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統籌城鄉環境保護,要加強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農村領導幹部和農民羣衆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環保工作的主戰場要向農村延伸。建立村規民約,積極探索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組織村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投入,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各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把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統籌考慮、統一安排,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及垃圾處理廠建設,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程度。

(四)切實加強縣級環保能力建設加強農村環境監測和監管。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部門間的協同配合,積極探索建立適合農村情況的環保工作監管體制機制,尤其是鄉、村的環保監管機構建設。力爭建設一支責任劃分明確、權力相對集中、協調運轉高效的農村環保監管隊伍。建立和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定期公佈全省和區域農村環境狀況。

(五)突出重點 分類指導 着力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農村環保呈現不同特點,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當前要重點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和飲用水水質衛生安全、農村改廁和糞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村地區工業污染防治、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農村自然生態保護。一要作好規劃,統籌安排。二要加快農村節能減排實用新技術的研發推廣; 三要因地制宜積極推行生態村鎮建設,生態村鎮對農村環境建設具有榜樣和示範作用;四要抓好鄉鎮工業污染源治理,結合工業集聚區建設,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對於規模不經濟的污染企業要限制其發展。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5

前言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一直是我們大學生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大衆的真實契機。

調查人員:xxxxx

正文

近年來,隨着農村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地養分逐漸匱乏,農藥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從而引起一系列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乃至大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農民的生活質量以及農產品質量。

針對這些問題我就農村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以下調查:

調查內容

1、鄉鎮企業

首先選取村裏面最大的鄉鎮工廠,展開調查,首先對該工廠周圍的農田的水源、土地等展開調查,爲此我還特意採訪管理周圍這片土地的負責人,他告訴我在這一個工廠的沒建設,沒有投入生產之前。這裏的水質比較清澈,池塘、水溝裏面可以養魚,種藕等等,這一類可以發展的副產業,以前農戶家裏的井水都是甘甜的。可是近幾年隨着該工廠的產業的進一步的擴大,營業額的進一步的提升。給村上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可觀的,該廠不僅僅是該村最大的稅務,而且該廠的稅務佔領了該村的總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且該廠的社會價值遠不止這一些,該廠解決該村一半的勞動力的問題,給該村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進一步加快了該村的經濟建設,使其在近幾年漸漸趕上其他的村莊。並且在去年一舉超過了這一地區的其他的幾個村莊。但是這些都只是帶來的經濟效益,然而現在周圍的環境已經遭到了破壞,清澈的綠水已經不見。魚蝦更不用說,早已絕跡。現在連村民的井水也出現問題,甚至出現了難聞的氣味。使得村民不得不使用過濾器,來解決現階段的飲水問題。通過的村長的採訪中我瞭解到,現在的鄉村的發展觀,是以犧牲環境爲代價,來謀取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些都不適合當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校園環境

我選取了這一地區的一個學校做實地勘察,請學生談談對周邊環境的看法,根據學生的說法,首先他們就學校自身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給我的詳細的敘述了一片,第一,他對於現階段學校生活廢水的排放有點不滿,但是找不到一個排放的合適地點,只能直接在學校周圍的一個灌溉水溝,現在隨着學生數量的增加,生活廢水的排放量進一步增加,污水給周圍的農戶灌溉造成很大的影響,農戶們的意見很大。第二點,學校的垃圾的處理問題,現在學校因爲建在農村因爲沒有正規的垃圾處理站,學校的垃圾一部分直接倒入學校旁邊的灌溉溝,這一部分直接造成了溝裏的水污染。一部分就直接埋在一片空地裏,這樣的做法不僅直接造成了這片土地的污染,而且一部分因爲發酵產生的“垃圾水”,直接滲入地下影響地下水的質量。我想大家都知道一顆非電池可以污染一平方米土地五十年,更何況這一個垃圾堆裏不止一兩顆廢電池,不用想這其中的危害有多麼的大。還餘下的一小部分,學校則採取的是焚燒法,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很直接,很方便,但是對學生的危害程度特別的大,尤其是在上課的時候,那刺鼻的煙味讓人無法安心學習,而且這種垃圾焚燒產生的煙裏面不僅含有煙塵、尼古丁等等,還含有各種各樣的`致癌物,給學生們的身體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另外學校的食堂所燒的主要燃料是煙煤,尤其是在上課的時候陣陣的濃煙總是逼得人把教室的窗戶關得緊緊的,造成教室裏空氣不流通,容易形成一種壓抑的氣氛。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時刻刺激着學生們的神經,給他們造成一種緊繃的狀態。由上可以看出雖然學校發展的很快但是學校的環境問題更是令人堪憂啊。學生的升學率上來了,學生多了。但是環境問題遠比這個重要。

3、農戶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

以往農戶的生活垃圾都是隨處可見,溝裏,池塘等等地方,都是垃圾的處理場所,一時之間垃圾到處的到,弄得街道一片狼籍。村裏的支書告訴我,近幾年由於村裏的經濟的發展過快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環境問題的特別突出,給居民的生產生活的帶來非常多的不便。現在村裏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加強這方面的監督與管理。積極的致力與改善現階段的村莊管理的制度,堅持推行建設新農村和諧的發展機制,加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不忘環境保護。現在村民的素質提高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得到了增強。相比於前幾年的經濟發展的勢頭之下,有了一個更深次檔次的提高。經濟上來了,環境也沒有得到破壞。這完全符合和諧社會的要求。

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走訪交談,經過分析整理,我總結當地環保方面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當地村民意識到污染問題,但素手無策。

通過多問卷調查結果的總結分析,我們發現當地村民有67.5%的人對蔬菜水果有農藥殘留問題處於擔心狀態。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並沒有解決辦法。而對於長期使用農藥等化學殺蟲劑的危害亦有近40%的人並不清楚。同時在調查中,有近97.5%的老人認爲使用農藥會對土壤和水源產生污染。可見在當地,有大部分的村民已經意識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存在,但苦於並沒有明確的辦法可以解決,所以也只能任由其發展。

現狀二:缺乏科學的農業知識,接受科普教育程度不深刻。

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我們發現,在調查中有80%的人並不能接受到科技人員的下鄉指導。特別是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42.5%的人並沒有接受過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與綠色食品方面的只是教育。同時,幾乎近99%的村民認爲自己需要進行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技術培訓並認爲農村很有必要進行環保工作的宣傳,這表明,現如今農村村民對環保意識有較高的需求渴望得到相關機構的科普宣傳有關單位的科普宣傳並不十分到位,從而導致農民環保知識的匱乏。

現狀三:污染源比較廣泛,村民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村民家有很多畜禽的棚舍,但這些棚舍的排泄物處理方式並不科學。大部分都是直接進入村裏的排水溝。同時,農民在進行農藥的配製時,取水多由附近的水渠就近取水。引起水質變質。水中生物大面積死亡,同時,村民中仍有亂砍伐者。他們在房屋建設或者自家土地擴建時肆意砍伐樹木,導致村子周圍的樹木破壞嚴重我們還發現村民的生活垃圾處理比較隨意,多數是隨意堆放。炎熱的夏天氣味十分難聞污染問題嚴重這些並沒有引起村民的重視。

現狀四:村民施用化肥並不科學,同時有機化肥與無機化肥比例失衡。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75%的村民在農業生產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無機肥,而這些肥料有92.5%用於糧食作物中。在走訪中,我們瞭解到村民對農藥、化肥施用過程中各種比例配製並不瞭解。多數人存在比例偏高,施用過量的現象。而我們知道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導致土壤結構被破壞,甚至是地下水污染而村民對農藥的使用標準也更偏向效果爲主。對污染問題並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現狀五:面對農業污染,相關部門投入不夠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村委會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夠,往深了說,這也是上級領導對環保問題的忽視。一直以來,農村的建設都以“增收”爲主,而對環保並不十分重視。同時,近幾年來,我國的環境建設多圍繞城市污染、工廠污染,對農業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不夠。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6

一、產業發展現狀

全縣食品行業涉及酒類、糧油加工、玉米澱粉、小食品生產、茶葉加工、調味品、魔芋精粉生產等方面。共有企業460個,從業人員1611人,年產值22870萬元,銷售收入20410.6萬元,上繳稅金595.6萬元萬元。其中:酒類企業5戶(2戶規模以上企業,3戶作坊式企業),有職工363人,年產值2220.6萬元,營業收入4180萬元,上繳稅金446.6萬元;糧油加工企業440戶,有職工1140人,年產值17800萬元;1戶玉米澱粉加工企業;小食品加工企業5戶,有職工30人,年產值200萬元;2戶茶葉加工企業,有黃金峽茶場和張趙茶廠,規模較小,年加工茶葉30噸;魔芋精粉生產企業1戶;醬油、醋、調味品企業2戶,大咸德調味品有限公司生產能力較大。

二、龍頭企業情況

1、xx縣秦洋長生酒業有限公司:建廠時間久,專業生產白酒企業,20xx年兼併收購xx縣謝村黃酒廠,爲xx縣第一納稅大戶。20xx年企業有職工330人,生產白酒799千升、黃酒829千升,實現銷售收入1530萬元、工業總產值3427.8萬元,上繳稅金432.5萬元。企業在全市酒類企業中排名第一,其秦洋牌系列白酒佔居全市白酒市場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安康、榆林、銅川等地爲其傳統市場;其謝村橋牌黃酒,憑藉謝村黃酒3000年曆史,被專家譽爲西北第一黃酒品牌,堪與紹興黃酒蓖美,後發優勢明顯。

3、洋州葡萄糖廠:建於1984年,主產品爲漢洋牌玉米澱粉,副產品有玉米胚芽油、蛋白粉、玉米胚芽餅、玉米皮等。玉米澱粉主要銷往陝西、雲南、四川、重慶、廣州、武漢、長沙等地。蛋白粉、玉米胚芽餅、玉米皮是飼料的主要原料,主要銷往正大集團和希望集團。企業現有固定資產4505萬元。20xx年有職工306人,生產玉米澱粉24865噸,實現銷售收入5524.1萬元、產值6176.5萬元,繳稅金76萬元。

6、xx縣宏瑋蘑芋製品有限公司:位於貫溪鎮周家店,企業佔地6675平方米,是在原貫溪紙廠基礎上興辦的一戶民營企業,企業的主導產品魔芋精粉暢銷本省及四川市場,銷售前景廣闊。企業現有固定資產1070萬元。20xx年加工鮮魔芋3800噸,生產魔芋精粉310噸,實現工業產值1200萬元,創利稅110萬元。7、xx縣大咸德調味品有限公司:是一個具有150多年釀造歷史的企業,其前身大咸德醬園,始創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企業主要生產黑米食醋、醬油、饞嘴醬、豆腐乳、料酒等五大系列30多個品種,年產量達6000噸,屬xx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xx年企業有職工人68人,實現銷售收入606萬元、工業產值776萬元,產品主要銷往本縣及鄰縣市場。

三、產業特點和實施目標

(一)這些企業在不同的行業領域圍繞爲三農服務的目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其主要特點:。一是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種植、加工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步伐。20xx年,轉化各類農產品資源13.8萬噸,總產值約1.8億元;實施訂單農業面積22萬畝,惠及農戶11.8萬戶;調動並激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推動糧、油、藥、薯種植業協調發展。二是推進了縣域經濟由傳統農業向農村工業化發展的進程。工業產值位居全縣工業行業首位。三是龍頭企業發揮了領頭雁作用實踐證明,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產業需要龍頭企業作載體,市場需要龍頭企業來拉動,發展經濟更需要龍頭企業的有力支撐。現在,全縣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龍頭企業有4個,其中市級以上3個,縣級1個,規模最大的是洋州葡萄糖廠,年產值已超過6000萬元。20xx年,龍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8億元,佔總量的52%,帶動農戶數11.8萬戶,實施訂單農業面積22萬畝,收購、轉化本縣農產品資源5.37萬噸。龍頭企業的最大特點就是回報農民。洋州葡萄糖廠在本縣率先實施農業訂單三年來,支農、建農成績顯著,訂單面積內收購價比市場收購價高出5%8%,受益農民普遍歡迎。20xx年稻穀市場收購價爲0.8元/斤時,雙亞糧油公司訂單面積收購價爲1.0元1.05元/斤,平均每市斤高出市場價0.2元,每畝可爲農民多受益150元左右。利達油脂廠菜籽優先優價敞開收購。龍頭企業以各自優勢穩步共拉農產品加工發展車,成爲農產品加工產業的領頭雁。洋州葡萄糖廠、雙亞糧油公司服務三農成效顯著,得到省、市高度評價,雙雙跨入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行列。四是顯現了農民增收和轉移農村勞動力雙贏的效果農民增收主要反映在直接(工資)和間接(農產品變現)二個方面。工資方面:20xx年,全縣從事農產品加工業人數爲6620人,其中本縣農民工6487人,年發放工資總額3800萬元,人均5740元;農產品變現方面:20xx年,全縣農產品加工業轉化本縣農產品資源7.8萬噸,支付農民現金0.87億元。農產品加工業惠及衆多農民,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買難、賣難的歷史問題。

(二)實施目標:

20xx年全縣食品行業產值要達到3億元;20xx年產值達到5億元。

四、存在問題

農產品加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觀地存在着制約其發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討、去解決。

1、原料基地建設滯後。

如xx縣宏瑋蘑芋製品有限公司的原料魔芋,是本縣的鄉土物種,產量大,種植效益高,由於對魔芋種植的最大剋星-軟腐病沒有特效藥可治,魔芋產業在這些鄉鎮就是發展不起來,企業原料供應緊張,對農民增收和企業發展十分不利。

2、商業祕密和知識產權方面存在薄弱環節。

3、整個產業潛能尚未充分發揮。

糧、油加工業發展形勢平穩,薯、果、菜、藥加工相對滯後,具體表現在薯、藥年加工體現爲工業產值的總額爲1100萬元(不含黃姜),只佔總量的5%,而果、菜加工能夠體現爲工業產值甚微。面對我縣10萬畝薯類,16萬畝中藥材,10萬畝果品,15萬畝蔬菜的優勢資源,薯、果、菜、藥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可轉換爲工業產值的潛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

4、產品結構優化不明顯。

我縣農產品當前有18個品種,其中科技含量較低的傳統產品16種,佔個數總額的87%,佔產值總額的73%。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只有2種,佔個數總額的13%,佔產值總額的27%,這一高一低折射出了市場銷路窄,企業效益差,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產值增速緩慢的客觀現實。

5、資源與加工對接出現矛盾。

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從根本上解決了廣大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另一方面,資源與加工對接有矛盾,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原料供應上存在着吃不飽現象,最爲突出的是洋州葡萄糖廠所用玉米,本縣年缺口達3.5萬噸。

6、農業訂單缺乏約束力。

訂單農業主要由洋州葡萄糖廠(20xx年訂單面積12.8萬畝)、雙亞糧油公司(20xx年訂單面積6萬畝)實施。合同是簽訂了,但具體操作基本上是鬆散型,種植方隨行就市,追求高價格,誰的收購價高就賣給誰;加工方雖然訂單內高於行情價敞開收購,但履約有難度,因本縣糧源不足,因此訂單內外都收,由於彼此之間缺乏監督機制,嚴格執行訂單農業還有一定差距。

7、科技創新投入不足。

據調查,我縣所有農產品加工企業基本無研發機構,20xx年,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用於科技創新方面的資金不足300萬元,特別是職工技術培訓、專利購買、新產品研發三個方面的投入更是與企業發展不協調,制約着企業跨越發展。

8、融資難度大。

金融部門流資貸款渠道越來越窄、難度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是制約部分農產品骨幹企業達產達效的主要瓶頸。如利達油脂廠經濟實力都很強,但一直缺乏流資而吃不飽。因流資緊缺,利達油脂廠達產達效率僅35%左右。

五、做大做強xx縣食品工業產業的對策和辦法

1、堅定不移地穩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大量的數據和不爭的事實說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業突破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更是農業、工業雙跨越的基礎。因此,作爲經濟發展重中之重堅定信心;抓好產業持續向前發展堅持不懈;推動整個產業再上新臺階艱苦努力。

2、加快農產品加工產業戰略調整。

3、食品工業發展的主攻方向:

4、發展壯大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的發展代表產業的整體水平,是整個產業的火車頭。如何進一步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應抓好以下幾點:一是扶,貫徹好、落實好縣上已出臺的關於扶持發展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決定,培育、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力爭在十一五末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羣體。二是促,政府主要從政策資金、稅收、技術、資源等方面給予大力傾斜,促進龍頭企業生產經營健康運行。三是提,引導龍頭企業全面提高生產經營質量,提高管理創新水平,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在創新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四是建,在20xx年前,爭取再新建年生產規模500萬元以上龍頭企業4個,龍頭企業總個數由現在的4個增加到8個,年總產值能力由現在的1.2億元上升到2億元。

5、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農產品加工、種植的主要推動力。積極推介、申報企業科技成果,爭取省、市科技專款扶持,宣傳組織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鼓勱科研院所、農業學校(院)、技術推廣單位的科技人員以技術開發、入股和轉讓等形式與企業協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進程,加快高、頂、尖產品的開發步子。企業要提取不低於總收入的1.5%科研經費,作爲科技工作保障,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實力。

6、引入扶持和激勱機制。

爭取各級財政扶持,扶貧資金、以工代賑、科技投入等要向農產品加工業給予傾斜。

7、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政府:每年組織12次農產品加工業政銀企推介會,積極向金融部門推介好的加工項目,以爭取資金支持。金融部門:農發行、農行、信用聯社等涉農貸款主要金融部門,對發展前景好,生產經營有效益的企業尤其是縣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能夠給予貸款扶持。企業:入股、參股、經濟合作(協作)、吸納民間資金、申請金融部門貸款等多管齊下,緩解資金困難。

8、加強領導。

縣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相關問題,點面結合,上下聯動,全力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