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合七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集合七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年末了,該總結了。啓德市場部的老任今天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我這裏哼哧哼哧地把這份調查報告傳到了博客上,非常敬業。寫得很詳細,也很有深度,大家可以好好讀讀,瞭解一下留學的趨勢:

20xx年國內留學行業風起雲涌,留學大軍進一步擴充。日前,國內留學旗艦機構啓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發佈了國內首份《20xx年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這份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武漢、長沙、廈門和濟南、青島等國內10大省市的5000多名大中學生和家長的調查報告顯示,20xx年,本科生和高中生將依然是出國留學大軍的主力隊伍,而美國則成爲中國學生的“新寵”。在獲取留學信息方面,超過80%的學生會通過網絡獲取留學信息,相比而言,大多數學生家長則選擇報紙或親友介紹。

本調查報告由啓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組織併發布,歷時3個月(20xx年10-12月),共向學生和家長髮放了6500份調查問卷,最終回收5232份有效問卷,包括北京有效問卷800多份,廣州有效問卷1300多份,深圳700多份,濟南500多份,上海約300份。所有填寫問卷的學生或家長來自參加啓德留學展的,均有着明確的留學傾向。啓德教育集團認爲,這次調查的數據可以反映出20xx年中國學生的留學傾向。而且,隨着各國匯率的下降以及人民幣的升值,20xx年將迎來留學高峯,這也正是留學行業所期待的。

美國成爲中國學生留學首選之地

這份針對全國10個城市,5000多名學生及家長的調研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大中學生最中意的留學熱點國家分別爲: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德國、荷蘭、韓國……。“前三甲”的比例是:美國32%、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9%、英國20%。

統計發現,不同城市的大中學生的留學國意向不同。澳洲仍是華南的廣州學生最青睞的留學國,29.1%的廣州學生留學首選澳洲,而在深圳、北京、長沙等城市的學生留學首選美國。在華南,選擇到美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增長明顯,由年初的21%增長到26.6%。隨着工作簽證政策的放寬,同屬北美區的加拿大正吸引越來越多珠三角學生的嚮往,11.2%的學生計劃到加拿大留學,比10年初增長兩個百分點。

亞洲的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以及我國的香港地區因學費便宜、優質教育的特點也都得到更多工薪家庭的青睞,其中,申請韓國、香港的學生人數在10年增長最快,約增加了20%。而歐洲的德國、荷蘭和北歐四國也正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關注,申請人數呈上升趨勢。

問到“您在選擇留學國家時會考慮什麼因素”時,39%的學生首選“教育質量”,其次是“文化氛圍”(21%),15%的學生會關注“留學費用”,而“語言”和“是否可移民”也成爲學生或家長考慮較多的因素。

本科生和高中生是留學主力軍

在計劃出國留學的學生學歷層次方面,本科生佔57%,其次是高中生22%,研究生6%和專科生7%也都計劃出國留學。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論文摘要]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諸多變化。文章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大學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進行了調查,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生活態度觀、生活消費觀以及業餘休閒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爲實踐中探索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效手段。

[論文關鍵詞]多元文化 大學生 價值觀 生活方式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國文化呈現出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化、主流與非主流文化、精英與大衆文化交融的局面,這對人們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轉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爲國家明日棟樑的在校大學生,他們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而發生變化。爲更有利於引導他們成長,基於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的現狀對大學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特點做出客觀的評價,在實踐中探索大學生德育的新路徑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0xx年10月,筆者選取蘇州地區三所高校,分別是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共650名學生做了大學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調查,發出調查問卷650份,回收有效問卷636份,問卷回收率爲 97。8 %。通過對回收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研討,最後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大學生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變化。

一、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調查

2。大學生的生活態度觀。社會競爭的優勝劣汰,就業壓力的增強,這些都在影響着大學生的生活態度。據調查,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態度觀總體較爲平和務實,部分存在認識模糊。在對金錢、社會地位、名譽、愛情、知識、健康、權力、家庭、事業進行排序時,73。2%的同學選擇如下:健康、家庭、事業、知識、權力、金錢、愛情、社會地位、名譽。在對待人生幸福的問題上,68。5%的同學認爲家庭幸福的人生纔算是幸福,26。5%的同學認爲金錢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25。1 %的同學難以判斷金錢是不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 4。大學生的戀愛觀。據調查,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總體較爲謹慎成熟,但仍需有效引導。75。3%的同學認爲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處理戀愛問題;84。1%的同學認爲因爲愛情丟掉學業是不適當的,在大學裏談戀愛不必刻意追求,遇到合意的即可。對於大學裏談戀愛的動機,30。4 %的同學認爲彼此被對方吸引,出於真心,兩情相悅;16。3 %的同學是爲尋找日後結婚對象,7。8%的同學爲臉面要找一個女朋友或男朋友;20。7%的同學是爲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50。1%的同學在選擇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時候主要依據人品,26。2%的同學主要看對方是否和自己的志趣相投。對於大學生同居或婚前性行爲,53。1%的同學反對,35。2 %的同學不支持,不反對;11。7 %的同學認爲很正常,給予支持。對於大學生“傍大款”的現象,53。3 %的同學持反對的態度,認爲不可以爲金錢而放棄一切;24。2 %的同學認爲別人這樣做無所謂,但自己絕對不會這樣做。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待戀愛還是比較謹慎的,是以得到真愛爲前提的。

二、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調查

2。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多樣,學習態度較爲端正,但知行相對脫節。學習生活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相對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們學習的空間、地點都發生了變化。85%同學有通過互聯網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交流觀點的經歷,47%學生以自己動手實踐的方式在實驗室學習,35。5%的學生以參與社團的方式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較爲端正,70。7 %的同學認爲學生經常曠課是缺乏組織性紀律性的表現,70。5 %的同學認爲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應該利用在校時間勤奮學習。然而卻有50。6%的同學追求自由至上,表示不願意受校規校紀的約束。在問及“你的課餘時間大多用來做了什麼”時,僅有30%的同學選擇了學習,70%的同學分別選擇了上網聊天、娛樂、談戀愛。 "

三、提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及合理引導生活方式的路徑探討

1。加強大學生道德意識判斷能力與道德行爲選擇能力的培養。多元化的價值取向涉及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多個層面,這就要求大學生有道德意識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爲選擇能力,學校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加註重社會主義文化的宣傳與教育。但只注重對理論的宣講,教學內容、教學案例陳舊,跟不上多元文化時代的變化,同樣滿足不了學生對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需求,造成了理論和實際相脫節的局面。爲此,思想政治教育應根據社會的變化、學生的需求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使教學內容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貼近學生的實際,從理論闡述和實踐論證兩方面入手,使主流思想文化更具說服力,更有凝聚力。

2。加強以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大學生理財爲內容的選修課的建設。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優劣,理財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着其今後生活與工作的質量。針對學生們存在的問題與需求,學校應開設以引導大學生選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對自己進行財務管理爲主的選修課程。學生根據的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學習內容,體現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學生對所授課程內容有需求,學習的積極性高,主動性足,教學與學習效果並進。同時,此類課程應以實踐課爲主,建設課程教學團隊,構建課程的教學體系,遴選課程的教學內容,具有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

3。加強大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工作的建設。開展大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工作是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積極提倡的,學校應組織大學生以系部或班級爲單位建立大學生義工服務團體,以“就近”爲原則進行社會義工服務,充分保證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和連續性。大學生社會義工服務可以使他們通過親身體驗去了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情況,加深他們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和關注,引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大學生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得到成長與鍛鍊。

4。加強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的校園文化氛圍決定所培養出來學生的道德素質,各高校對校園文化的建設均十分重視。但校園文化作爲一種文化現象存在於社會中,它會受到蕪菁並存的社會環境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連,校園文化尤其由文化層次較高的的教師與大學生爲主體,這一特定性決定了校園文化必須對社會多元文化進行選擇,有自己的獨立性。應吸納東西文化、中國傳統與現代文化中積極、健康、求真、務實等品質,以各類主題教育活動、文化節等爲載體,加強其哲理性、文化內涵建設,持續地、多樣地發揮校園文化應有的“潤物細無聲”的薰陶功能,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水平,充實大學生的業餘時間,將大學生融入文化活動中,改變大學生過分依賴網絡的單一休閒方式。

綜上所述,爲使大學生成人、成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應研究社會與學生的關係,關注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的成長,從多維度、多層面的角度來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有75%以上都有過兼職經歷,全國百萬大學生已經成爲一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而同時有些不法公司,中介又利用學生社會經驗不足,騙取中介費用。行走在寧靜大學校園,你一定能夠看到牆壁上、宣傳板上、櫥窗內形形色色的廣告,是機會還是誘惑?面對急聘、招募、家教信息我們該何去何從?爲此本刊聯合南農學通社記者團就大學生兼職狀況做了一次廣泛的問卷與網絡調查。

此次調查我們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1份,有效率達85.5%。網絡問卷瀏覽量將近1000,在各高校論壇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在此基礎上我們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對廣大想做或已經在做兼職的同學有所幫助。

男生兼職多半爲鍛鍊自己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着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着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爲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數據是41.5%。

男生中爲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爲賺錢的佔了大半。學工處心理輔導老師表示:可能是男生更有遠見,同時他又補充道:也許是因爲女生比例比較大,貧困生相對較多造成的。

而在年級的分佈上,主要是以大二大三爲主體,這基本上是出於對現實情況的考慮:大一新生剛跨進大學校門沒多久,有兼職經歷的人還不是很多,同時,大四的學生,由於忙着各自前程,並且畢業在即,較難實施調查。

學生的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在被調查學生中,在第一次兼職的時間這道題上,165個人填答了,還有6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大一就開始兼職的學生佔到了57.0%。第一次找兼職,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在調查中,這一比例佔到了45.0%,而由同學介紹、自己找、學校勤工助學找到兼職的分別是24.0%,18.1%,9.9%。

比照其中的兩個數據,記者發現裏面隱藏着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57%的同學從大一開始兼職,而同時又有45.0%的學生,第一次是通過學生兼職中介找工作的。就以上兩個數據看,其實,整個學生兼職中介還是相當有市場的。但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兼職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個大問題。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五十做過兼職的同學沒有受騙,但也有多達百分之四十的同學有過受騙經歷。

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撥打110或315消費者會,一般中介爲了長期經營考慮,只要有關部門介入他們都會歸還中介費。法律界人士提醒同學們,最好與中介籤合同,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問題,最好不要輕易交中介費,以防上當。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家教和勤工助學最有保障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被調查學生中,在爲做兼職,可曾逃課這道題上,170個人填答了,1個人沒有填答。在有填答的學生中,表示翹過課的佔了31.2%,可見翹課比例還是相當高的,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65個人填答了,有106個人沒有填答。從填答的65個人看,大部分人選擇了很少,這一數據佔到了64.6%,另外表示其翹課頻率一般(每週一兩次)的佔26.2%,表示經常翹課的(每週3次以上)的佔9.2%。

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纔是大學裏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爲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爲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爲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爲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衆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爲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採訪中,有兼職高手告訴記者,他們大部分成功的兼職都是自己主動尋找的,無論是找兼職,還是做兼職每一個過程我們都應該主動地去跟別人聯繫,主動做好應該做的事,讓老闆放心,同事開心。

兼職人氣排行榜

兼職 百分比%

促銷 43.3

家教 33.9 本

服務生 26.3

銷售 21.1

市場調研員 17.5

校園代理 15.8

導購 9.4

自己經營生意 6.4

文員 4.1

翻譯 1.2

導遊1.2

禮儀0.6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背景

在教學中,我們一線老師會發現,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凡是在課前做好預習的,課堂上就能積極參與、大膽發言;而沒有在課前進行預習的,就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不能產生共鳴,直接影響了學習新課的效率。我們都知道,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覺主動進行學習的有效途徑,一旦有了預習的習慣,學習就會事變功倍。而且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倡高效課堂。

針對以上現狀,我組覺得很有必要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進行一番研究。於是,對本校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本校中高年級學生目前的課前預習現狀,尋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爲進行有效的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據。

三、調查內容

本問卷分別從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主動性、預習的有效性、預習內容等幾個方面來進行。

四、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校三、四、五、六年級隨機各抽30名學生。共發出問卷120張,收回有效問卷120張,收回率100%。

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五、調查結果分析

1.你認爲課前預習有必要嗎?

可見,學生們普遍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並且在動機上也認爲應該對新課進行提前預習。

2.上新課之前,你會預習課文嗎?

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於預習的重視度仍然不夠,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好習慣。

3.你喜歡預習嗎?

可見,作爲旁觀者,學生認爲預習有必要;但作爲實施者,在主觀認知上卻不喜歡預習。

4.你之所以預習是因爲?

由圖可見,少部分學生的預習意識、預習目的是積極的,爲了課堂更好的學習,培養自學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學是爲了完成老師或家長的任務,這樣的預習目的不利於預習習慣的養成。

5.老師沒有佈置或忘記佈置預習時,你會?

可見,被動預習現狀仍然很嚴重。但也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主動預習意識強,預習習慣良好。

6.你預習時,父母會給予你指導嗎?

可見,只有極少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很關心。大部分學生家長完全不關心自己子女的學習,或是將子女完全交與學校和老師。

7.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29.74%的孩子在預習中遇到問題會請教別人或查資料,說明這些孩子的有積極主動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意識,學習的主動性較強。51.46%的孩子願意把遇到的問題做上記號,利用課堂上有目的的聽講來進行解決。但仍有18.81%的孩子不管遇到的問題,直接跳過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了。可見,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提出問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學生預習的內容和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8.預習中你使用過教學參考書籍嗎?

可見,在課前預習中,學生缺乏獨立性,表現爲過多地依賴參考書進行預習。

9.使用參考書是爲了?

可見:55.73%的孩子使用參考書是爲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見孩子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很重視,30.01%的孩子是爲了把作業做正確。從這裏可以看出孩子們參考是爲了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不是鍛鍊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動機不利於預習習慣的正確養成。

10.你認爲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果嗎?

可見,絕大部分學生都認爲課前預習是有效果的,說明對於課前預習的效果是親身體驗到其價值的。

11.你認爲自己預習能解決哪些問題?

可見,大部分孩子在預習中認爲自己能認識生字詞,能讀通、讀熟課文,能理解重點詞句,對於預習內容能正確認識。

12.你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多項選擇)

大部分學生在預習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少部分同學能質疑問難,試着完成課後問題。由此可見,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夠。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提出問題,而沒有疑問的學生是沒有創新意識的,他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爲此,在預習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六、調查結論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存在不少問題:

1.不重視課前預習

老師不佈置預習任務,有些學生他就不預習;有的雖然也進行了預習,但只是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屬於被動接受,不是從自身的需要主動進行。學生對課前預習普遍重視不夠,沒有養成良好自覺的預習習慣。

2.不講究預習方法

學生對新課的預習內容側重於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對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夠重視。學生預習任務完成後,主動去做課後習題進行檢查的很少。絕大部分學生所採用的方法比較單一。更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在預習時很少能主動發現問題並質疑問難,而沒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是沒有創新精神的,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總之,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還是處於淺層次的。

3.不注重預習質量

有的學生雖然也在預習,但卻不善於思考,流於表面形式。由於沒有精準的目的性,所以有時採取的方法不夠合理,結果在課堂上抓不住重點,精力分配不合理,學習困難重重,逐漸對預習失去了信心。

4.不善於內化資料

學生在預習中出現問題往往不通過相互間的合作、交流來解決,喜歡藉助於參考資料。參考教輔資料解決相關問題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預習方式,但絕大部分學生照本宣科,不能將 所參考內容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對思維會產生束縛,不利於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成。

七、調查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情況來看,我覺得應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學生的預習情況:

1.我們要在思想上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並通過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要與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動態,而不是讓他們隨意性地敷衍了事。同時,更要讓學生不要依賴教參,要多方位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2.對於預習,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其興趣。要創設條件,喚醒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參與預習。同時,我們對於學生的預習內容要及時評價,注意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等,從而激勵學生,提前預習,甚至超前預習。

3.在研究開始階段,我們對於學生預習的內容、預習的步驟要進行適當的指導,要明確預習的要求和目標。此過程的指導要有“扶”有“放”。對於預習內容,我們應讓學生逐步指導預習時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把預習的問題用標誌記下來,通過各種方式尋求解決的渠道;對於預習步驟,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預習時應該以各種方式的讀爲基礎,爭取將預習任務在讀中完成。閱讀是理解的“知音”,我們要讓學生讀多讀、有任務的讀。

4.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中高年級學生預習要求不一樣,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預習水平也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在抓緊預習底線不放鬆的情況下,可以分層要求,因材施教,不斷鼓勵優秀學生和後進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5.要有多角度的教育機制。我們應建立全面覆蓋的聯繫網,應注意與家長、班幹部的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教育的輔助功能。學生很多預習工作是在課外或家裏完成的,這時就很需要家長和學生幹部的配合監督。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時間:20xx年x月。

二、調查方式:學校調查

三、調查對象:中國小生

老師和家長在關注分數、排名時,有沒有傾聽過孩子的心理需要和權利訴求?在昨天舉行的第二屆白玉蘭教學論壇上,虹口區一份中國小在校學生調查報告顯示,90後、00後學生希望有更多的獨立自主和更多的平等交流,然而,在不斷積聚的應試壓力下,這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常常被家長和老師忽視。

  不同學段學生需求各有側重

調查報告顯示,不同學段學生對權利的表述各有側重。

國小生希望能和自己喜歡的同學做同桌,希望學校多開展趣味性強的課外活動,希望圖書館增加開放時間,希望體育課正常開展。

國中生希望老師不要當着全班公開自己的成績,希望老師多傾聽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師公平公正對待每個學生,希望圖書館增加圖書量,希望允許學生自己組建社團。

高中生則希望學校能聽取並尊重自己的意見,希望能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時間,希望師生之間真誠溝通、平等交流,希望學校在出臺針對學生管理的各項規定前能聽取並尊重學生的意見。

  高中生盼自主管理學習生活

參與這一調查的虹口區教師進修學院德研室李金瑞老師認爲,不同學段學生對權利的不同表述,一方面體現了學生的年齡特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隨年段升高不斷增加的學業壓力。

國小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開始形成他們的個人觀點和風格,然而學習的壓力大大壓縮了他們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以及休閒娛樂的空間,從其訴求內容來看,學生喜歡的課程和活動趣味性強、自主性高,與他們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徵有關。

國中生的權利訴求主要集中在受尊重權和休息娛樂權上。這是因爲國中生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內心對獲得自尊和自由的渴望日趨強烈,而與此同時不斷加大的學業壓力使他們格外珍視必要的休息和娛樂。

高中階段學生自主意識和獨立能力增強,在心理層面更加期望得到師長的認同和重視,在行爲層面則表現出希望有機會參與和管理自己的學校和自己的學習生活。

  關注影響身心發展全部因素

“學生在權利上的訴求,恰恰體現了他們在這些權利上的缺失。”李金瑞認爲,“在不斷積聚的應試壓力下,家長和老師常常會過於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而忽視他們尋求獨立的心理需求。”

“教育關注的對象不僅僅是學生的學業成績,而應擴展到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切因素。”虹口區教育局局長常生龍認爲,“尊重學生應有的權利”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現在都在講以學生髮展爲本、要尊重學生的權利,但到了具體的場景中,該如何拿捏好分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教師和家長就代表着威權,很少去想孩子的想法是怎樣的。他希望對“尊重學生應有的權利”的探討,能夠喚起大家對學生權利的關注,思考該如何去做,來更好地呵護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吃穿住用行永遠是人類離不開的話題。據網上查證,全國各地在校大學生已達1700萬以上。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羣體,服裝永遠大學生茶餘飯後永不過時的話題,大學生對服裝的追求已超出服裝本身是原有的意義了,通過對大學生購買服裝的調查也能反映出現代大學生的生活風貌。

一、調查目的

調查服裝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情況

二、調查方法

1、口頭提問及問卷調查

2、日常的觀察總結

3、調查完成後,對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4、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數據統計

1) 熱衷的服裝類型:運動裝23.3%、休閒裝53.3%、 正裝3.3% 、時裝9.9%、 其它9.9%

2) 購買衣服頻率:一個月以內10%、二至三個月以內33.3%、半年13.3%、一年0%、不固定43.3%

3) 這次調查的男生佔27%,女生佔73%

4) 常去那裏買衣服:泉城路35.5%。山師20.0%、老東門15.5%、洛口5%、其他14%

5) 服裝價格是否會影響你的購買意願:會63.3%,不會36.6%

6) 購買服裝的誘因:天氣變化16.1%,節假日促銷16.1%,看到同學購買新衣服15.3%,逛街時隨意看中13.6%,零用錢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廣告雜誌影響12.4%

7) 是否會選擇網上購買服裝:會35.7%,不會64.3%

8) 是否有鍾情的服裝品牌:有33.3%,沒有66.6%(品牌有:李寧,真維斯,361,nike等)

9) 每個月服裝商的消費:50以下2佔0%,50-100佔36.6%,100-200佔33.3%,200以上佔3.3%

10) 品牌服裝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主要是因爲心情愉快生活質量提高了33.3%,沒考慮跟隨社會潮流33.3%,其他30%

四、數據統計具體分析

1、大學生對服裝的需求度較高: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對於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趨勢

2、理性消費佔主體: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服裝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圍,當代大學生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3、女生對服裝的需求意識比男生高:通過調查顯示:女生購買服裝的頻率遠遠大於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卻大於女生。說明在對於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間還是有較大差異的。但無論是購買次數較多還是名牌重視度較強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存在一定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學生能正確控制自己消費慾望:物價上漲後,大學生們的消費支出增加,其中餐飲消費支出最多。就普遍產生了一個特別的現象:大學生在服飾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調查者分析認爲:物價上漲後,服飾日用品、化妝品及娛樂消費的價格並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漲,大學生們的消費支出卻少了,這說明他們是有意地減少了在這些對大學生來說的享受型消費,把錢用在餐飲、學習等必要的地方。

五、問題現象

1、從購買服裝的頻率看

(1)購買服裝的消費還是合理的:調查結果顯示購買服裝的頻率都集中在一個月一次和二至三個月一次這個結果表明大學生夠買服裝的主要原因還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滿足虛榮心,但消費分配的主方向還是對的。

(2)還存在服裝的的消費還是不合理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還存在小部分人購買服裝的頻率較高,過分重視名牌的現象仍然存在。通過對服裝消費的不合理能從側面反映出對每月生活費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費過多的問題。

2、從那方面吸引購買服裝的角度看

(1)當代大學生能夠把握購買服裝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裝的主要作用是對因季節氣候變化而對人體產生一定的保護,其次是爲了美觀,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過調查反映出學生重視服裝的質量,喜歡經濟實惠耐穿的衣服,不會盲目因爲對一件衣服的喜歡而不考慮價格的購買。

(2)追求時髦是大學生永恆不變的話題:大學生總是名牌的程度的現象十分嚴重,有時可能爲了追求名牌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服裝。卻忽視了服裝本身原有存在的價值。

六、政策建議

1、量身定製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絕大部分的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較高的知識和能力。定製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可以正確規劃自己的支出,爲以後建立一個良好的理財觀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規劃習慣。

2、調整消費結構。在當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消費時尚瞬息萬變。而大學生是最容易被捲入時尚潮流的羣體,有些消費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學生應克服從衆心理,在既定的消費支出約束下,合理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以達到最少的支出帶來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購買產品,以免過度浪費。

3、樹立一個良好的消費觀。消費觀是消費者對消費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態度,是消費者對消費內容、消費目標、消費方式和消費模式等涉及整個消費活動諸因素的一種價值判斷的態度。高校應加強消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理念,樹立節約消費和適度消費的觀念,避免和克服虛榮心、攀比心理,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消極主義的影響,不奢侈浪費。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對自己的每項開支做出預算和記錄,經常反思自己的開支是否合理。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溫故可以知新,適當的作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識。中學生的作業量一直是困擾着老師和教育事業從事者的問題。教育部在從98年以來,一直提倡要給學生減負,其要求具體表現爲減少作業量,給孩子們更多的活動空間與實踐機會。然而在我們單一的考試評價體制中,老師、家長怕孩子記不住,反覆給孩子增加課外作業,孩子的負擔是越來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外作業是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思考作業設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調查的時間、地點、方法、對象及範圍

20xx年11月我對七年級3、4班73名學生採用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主要通過調查想了解中學生對英語課外作業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個問題均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不記名。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真完成了答卷,隨後我們進行了統計分析,結論應當非常客觀、真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從家長方面來看,大部分農村家長不能輔導孩子。教師的負擔很重,它需要教師科學的、有效率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作業態度上來看,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爲消極應付。認爲是給家長或老師作完了作業。做完作業只是完成任務。所以沒有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四、結論與反思

從對該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現在的國中生作業存在着量大、偏難、形式單一等問題;

2、教師在對作業的設計、佈置等教學環節上,需作出很多調整;

3、很多學生對作業抱着應付的態度。

作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調查的結果說明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要求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該追求創新,多佈置實踐性強、趣味性強的作業。在佈置作業時充分考慮到整合課本知識,摒棄機械的訓練,真正讓學生在輕鬆的作業中得到樂趣,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