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

報告2.35W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1

xx縣位於xx省西部xx區,湘西中部偏東,是國家貧困縣之一,也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庫的少數民族地區,全縣總面積1297平方公里,共轄12個鄉鎮,總人口13.82萬人,婦女佔6.9萬人,農村人口11.8萬人,其中農村婦女5.34萬人,佔農村人口總數的45.2%,近年來,隨着城鎮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經濟蓬勃發展,農村出現“留守婦女”這樣一個特殊羣體。據統計,目前我縣農村“留守婦女”佔農村家庭的70%以上。爲了進一步瞭解農村留守婦女的生存狀況,9月下旬,縣婦聯對全縣農村“留守婦女”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對默戎鎮、古陽鎮共5個村的45名“留守婦女”進行抽樣調查。

一、基本情況

因爲丈夫長期(通常在半年以上)外出打工,由婦女承擔着家庭中的生產勞動、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責任,成爲家庭生產中的絕對主力,據調查,85%的男勞力主要集中在廣東、深圳、浙江等沿海地區打工,“留守婦女”平均年齡爲42.7歲,留守婦女種地獲得的經濟收入平均佔家庭收入的33.6%,平均有1.7個老人需要贍養,每年用於子女的教育和培養費3000多元,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勞動強度大,身體健康受損;夫妻情感缺失,家庭功能失衡;安全感降低,人身及家庭財產受威脅。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勞動強度明顯加大,部分農婦力不從心。

留守婦女既要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又要料理家庭事務,有的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勞動強度很大,嚴重損害身體健康。默戎鎮、古陽鎮大多數的留守婦女都需要承擔家裏的農業生產,45份調查問卷表明,靠留守婦女種地獲得的經濟收入平均佔家庭經濟收入的42.5%,其中又有半數以上的婦女表示“一個人難以單獨承擔農活”,而那些身體不好的“留守婦女”,遇到的困難會更大。

二是文化程度低,現代農業進程受到影響。

調查中,80%的農村留守婦女只有國中以下文化水平,對現在家庭購置的農業機械不能充分利用。男勞力外出後,留守婦女節由於文化水平低,很少懂得機械操作技術,致使家庭農業機械閒置浪費現象普遍存在。同時,文化水平的低下也造成她們難以接受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上,增加了她們的.勞動量和勞動時間。

三是精神壓力大,身心易受傷害。

由於丈夫外出務工,長年不在身邊,留守婦女們忍受着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守着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獨守空房,久而久之造成精神空虛。由於農村留守婦女長期承受精神上的壓力,容易產生失眠、焦慮,嚴重影響留守婦女的身心健康。

同時,留守婦女丈夫外出打工,長期的兩地分居再加上留守婦女沒有時間、也捨不得錢去打工地看丈夫,久而久導致情感疏遠。丈夫面對城市生活的誘惑、長期性的壓抑以及社會監督的弱化,容易使婚外情趁虛而入,第三者插足和婚姻破裂現象逐步增多;調查中,留守婦女中一些人遭遇了婚姻“紅燈”,打工婚姻離婚案呈上升趨勢,調查顯示,發生於該羣體的離婚案件通常佔到離婚案件的60%到80%。留守婦女爲家庭做出了許多犧牲,當出現婚變時,由於對丈夫在外收入、生活情況不完全瞭解,她們往往無法很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是養老、子女養育方面出現新問題。

因爲丈夫長期外出務工,家庭的養老、子女的養育的重擔全部落在留守婦女的身上。由於在生產方面的勞累,加之對丈夫的思念,婦女們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耐心地對待子女和老人們。,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全依賴學校和老師,致使家庭教育空白,孩子們也容易產生性格及行爲上的不良現象,而在養老方面,情況也不佳,冷漠、老人現象呈現上升趨勢。

四是安全感降低,家庭財產受威脅。

男性勞動力外出後,農村只剩下了老人、兒童和婦女,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帶來農村治安防範力量的減弱,使農村社會治安隱患增加,農村中針對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現象增多。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2

前言: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農村現實生產生活中,千千萬萬的農村留守婦女承受着難以言盡的困苦和責任,主要表現是:

一、勞動強度高。男人外出打工,農村只留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隊(分別由“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和“九九”重陽節引申而來),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閒活幾乎都壓在了“留守婦女”肩上。

二、精神負擔重。丈夫長年不在身邊,“留守婦女”們忍受着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

一整年沒有性生活,過日子像“守活寡”;家裏冷冷清清,嗅不到一絲男人味,夜晚只有孤獨寂寞和蟲鳴蛙聲相伴;白天不敢和村裏的男人多說話,怕遭人閒言碎語;城裏是個花花世界,老公在外幹活能不能經受誘惑,萬一拋妻棄子,自己什麼都沒有了,提心吊膽也是常態。三、缺乏安全感由於丈夫不在,農村治安狀況又不好,“留守婦女”們普遍沒有安全感。

生理需求

從女人生理方面來看,正常的、有規律生理需求可以調和女性體內的各種生理機能,促進激素的正常分泌。壓抑則使女性的身體機能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影響生理健康。生理上的不適,還影響了女性的心理健康。長期的壓抑容易使人產生抑鬱、焦慮、恐懼、懷疑等心理病變,使人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事情不負責任,容易衝動。

中國農業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全國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萬留守婦女。調查中發現,留守婦女隱諱地表達了她們的性壓抑問題,“她們長期處於性壓抑狀態,這也導致了連鎖的負面情緒。”69.8%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煩躁,50.6%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焦慮,39.0%的.婦女經常感到壓抑。丈夫外出打工,與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沒人看管,怕荒廢了孩子未來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長期的性壓抑,讓她們煩躁而焦慮。她們就是這樣艱難地選擇着這種痛苦的生活,忍受着與分居的孤寂。繁重的體力勞動似乎還不難承受,讓她們更加難以忍受的是長期的性壓抑。

社會貢獻

留守婦女家庭頂樑柱

當前,農村傳統的家庭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青壯年男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守婦女挑起了本應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孝敬老人、撫養小孩等家庭重擔,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幾乎都壓在她們肩上。留守婦女已經由傳統家庭中的“半邊天”,一變成爲現在家庭中的“頂樑柱”。

留守婦女塑造鄉風文明

樹立進步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睦友善的家庭倫理關係和鄉村鄰里關係,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標誌。大量男勞動力的外流,使留守婦女在角色定位上由原來的“主內”轉變爲現在的既“主內”又“主外”,成爲鄉村良好風氣的主要塑造者。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她們對內要營造家庭的和諧,對外要處理好與鄰里之間的關係。在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上,絕大多數留守婦女對等損家敗業的惡習有着本能的抵制,很多地方的留守婦女自發地組織禁賭協會、紅白喜事理事會等,破除舊習俗,倡導新風尚,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子女的撫養和教育上,她們付出更多的汗水、奉獻出更多的愛心,使那些留守兒童得到家庭的溫暖並受到教育。可以說,留守婦女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以及對鄰里關係和家庭關係的處理,直接影響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

留守婦女帶頭經濟建設

原來由男勞動力承擔的農活,現在基本上要依靠留守婦女去完成。男勞動力有的僅在糧食收種的時候纔回來幫忙,有的甚至一年都難得回一次家。從土地的翻耕到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各個環節以及飼養牲畜、種植蔬菜等,都靠留守婦女操勞。有的留守婦女有了一定資本後,開始建住房、買店鋪、辦工廠、做生意。目前,不少留守婦女已成爲獨立的生產者和商品經營者,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留守婦女村務管理生力軍

外出打工的青壯年男勞動力離家遠、工作忙,平時很少回村,對村裏的事務瞭解得越來越少,很難直接參與村務管理。村中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兩委”班子民主選舉等事務,一般都由家裏的留守婦女代爲表決或投票。

這樣,留守婦女就成了參與農村民主管理事務的實際主體。同時,隨着留守婦女逐漸走出家庭、走入社會,她們的視野已不再僅僅侷限於管理小家的層面上,而把目光投向了對村務的參與和管理,對落實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目前,農村婦女入黨的人數越來越多,在農村“兩委”選舉中婦女當選爲班子成員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農村留守婦女正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3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洗腳進城,尋求增收致富的途徑。我區這幾年在部分街鎮實施了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農村家庭承包土地開始整體向農業企業和大戶集中,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後,男人多數外出務工,女人爲了照顧孩子、贍養老人大多留守農村,這些留守農村的婦女,她們爲推動農村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爲家庭的和諧穩定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她們也面臨許多生存發展問題和實際需求,值得我們共同關注。今年,__市婦聯在我區啓動了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工作,我們根據調研課題,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走近農村留守婦女,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實地座談等形式,對我區10個街鎮農村留守婦女的婚姻家庭、生產生活、健康安全、發展需求等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瞭解了一些實際情況,具體如下:

我區現有人口89萬(除化學工業園),其中,女性人口45萬,兒童16萬,婦女31萬。全區約有24萬戶家庭,據各街鎮婦聯不完全統計,目前農村留守婦女約0.8萬人(統計口徑:丈夫一年中累計有半年以上在__市外務工不回家),本次調研,發放農村留守婦女各類調查問卷超千份;召開座談會十多場,走訪360多人次。從調研情況反映:

1、留守婦女年齡結構。20-30歲的婦女佔比14.4%;31-40歲婦女佔比31%;41-50歲佔比35.4%;51歲以上婦女佔比19.2%。調查顯示,31至50歲是農村留守婦女相對集中的年齡段。

2、留守婦女受教育程度。國小以下文化佔比17.9%;國中文化佔比49.1%;高中或中專文化佔比21.1%;大專以上文化佔比11.9%。留守婦女整體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齡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

3、留守婦女家庭收入情況。留守婦女家庭與夫妻雙方均在家務農的家庭相比,經濟收入相對穩定,生活相對富足。家庭人均年收入在6500元以內的佔比18.3%,在6500-16500元的佔比37.1%,在16500元-3萬元的佔比44.6%。家庭收入主要以丈夫外出打工爲主,半數以上留守婦女有自己獨立的收入來源,主要源於自己的穩定工作、零散打工、務農、飼養副業等。

4、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區部分街鎮實施萬頃良田工程,農村家庭土地向農業企業和種植大戶集中,農民手上基本沒有土地;另一方面城市化進程加速,部分地區被徵地拆遷,男人外出打工謀生,女人爲了照顧孩子、贍養老人留守農村。通過調研發現,30歲以下婦女留守是爲了生育、照顧孩子;31-40歲婦女留守是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和撫育正在成長的孩子;40歲以上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喪失了外出務工的年齡及技能優勢,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兒孫輩,也有的是隻求生活過得去,不想出去打工。而丈夫外出務工的原因主要是在家鄉找不到收入較高的合適工作,也有的是爲了帶孩子出去求學等等。

5、留守婦女的婚姻狀況。大部分留守婦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後婚姻基本穩定,夫妻感情和婚姻狀況沒有因丈夫外出務工而改變;但也有9.6%的留守婦女認爲夫妻感情不如以前親密了。半數的留守婦女家庭的丈夫外出務工都能在每月至少回家一次;92.3%的留守婦女家庭的丈夫會把工資交給留守妻子;39.6%的家庭的丈夫會每天與留守妻子聯繫,48.4%的家庭的丈夫會每週至少與妻子聯繫一次;而且,大部分是通過電話、網絡等聯繫。這樣,留守妻子對丈夫在外打工情況是基本瞭解的。

6、留守家庭的負擔結構。從調查情況看,我區留守婦女家庭中,34.8%的家庭需要贍養、照顧1位老人,41.6%的家庭需要贍養、照顧2-3位老人;69.6%的家庭需要撫養、照顧1個孩子;大多數留守婦女與丈夫的父母共同居住,留守婦女除了照顧小孩外,還需要護理老人,由此,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的家庭義務理所當然的就由留守婦女來承擔。

7、留守婦女的社會保障。接近半數的留守婦女已經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的留守婦女參加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失地農保、職工社保或其他商業保險,也有15%的留守婦女未參加任何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接近全覆蓋,羣衆醫療參保意識較強。

8、留守婦女家庭矛盾糾紛。留守在家的婦女遇到最多的困擾就是鄰里糾紛,大家洗腳進城後集中居住,由於素質參差不齊,容易產生鄰里矛盾;其次是家庭糾紛,大部分兒媳不願與老人共同居住。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我區農村留守婦女雖然留守在家,卻承擔了重要的家庭角色,既要承擔農活(或上班)、家務活,又要照顧老人,教育孩子。她們是農村社會穩定的主力軍、是家庭生活的頂樑柱。

調研發現,當前,我區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發展主要問題是:

1、文化水平有限,教育子女力不從心。調研發現,大多數留守婦女文化水平偏低,沒有能力輔導子女功課,對子女重呵護缺教育。同時,由於丈夫外出務工,個別孩子缺少父愛,性格敏感、偏執、叛逆,容易遭受傷害或惹禍生非。大多數婦女表示教育子女力不從心,教育子女的能力差已成爲留守婦女最愧疚和擔憂的事情。

2、獨自孤單持家,缺少文娛活動。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所限,偏遠分散居住的農村婦女文化娛樂生活單調,留守婦女精神空虛孤單,部分留守婦女沉迷於等不良習氣。街鎮集中居民區、萬頃良田集中居住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較爲豐富,據調查,她們生活悠閒,常常串門聊天、看電視打發時間,最喜歡參加街鎮、村(社區)組織的文娛活動,熱衷於廣場舞,其次爲打麻將;偶爾也參加社區或婦聯組織的其它活動。

3、多數婚姻穩定,少數出現危機。雖然

交通通信較爲發達,留守婦女一般都能和丈夫經常聯繫,但也有少數家庭,尤其是年輕夫妻,由於夫妻分居,留守婦女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顧年幼子女上,而缺少對丈夫的關心與交流,導致一些丈夫在外打工出現外遇,婚姻關係出現危機,家暴離婚案件攀升。

調研表明,當前我區農村留守婦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幫助居家就業、參與技能培訓、改善子女教育、減輕養老負擔。

1、實現居家就業是第一願望。農村羣衆在家鄉就業選擇面較小,留守婦女希望政府加快發展本地經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幫助丈夫及自己在家鄉找到早出晚歸、收入較高的工作;一些老年留守婦女希望居家找些零工,掙些零花錢。

2、加強技能培訓是關鍵之匙。半數以上的留守婦女有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她們希望參加各類培訓來提高自身素質,提升自主創業和發展生產的能力,就業技能培訓最受歡迎,尤其是31—40歲留守婦女希望通過掌握一門技能,對於未來道路有更多選擇和發展的機會。

3、強化子女教育是迫切需求。大部分留守婦女對子女教育問題感到力不從心,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夠幫助她們解決這個難題,從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提升婦女教育子女能力、強化農村教育資源均衡等方面入手,給農村留守家庭予以實質上的幫助,以利於農村留守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4、解決養老大病負擔是最大期盼。調研中發現,中老年留守婦女(40—50歲)經濟負擔較重,上有老下有小,她們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沒有任何養老保障,自己也是半數沒有養老保障,或是養老水平較低,雖然參加了新農合,但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仍會把一個家庭壓跨,希望政府和社會加大扶持力度,使她們的負擔進一步減輕。

關注婦女,服務婦女,促進婦女發展是婦聯組織的基本職能。今年,區婦聯結合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爲區委區政府分憂解難,在改善農村留守婦女生存需求狀況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盡綿薄之力支持巾幗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讓更多的農村婦女在家鄉創業就業,從而減少農村留守家庭。一是用好市級婦女創業講堂資源。今年先後動員組織了4個批次的創業女性進修學習,讓__創業女性定期充電,實現更好更高層次的發展。(__蔬菜合作社、衆籌經營、互聯網、來料加工)二是建立市級巾幗農家樂示範基地。爭取省市婦聯4萬元資金對我區__街道“愉人農莊”農家樂基地的發展支持,要求帶動周邊3戶農家樂和20名婦女實現就業。三是爭取區扶貧開發協會對創業女性的無息貸款支持。幫助__和__兩個婦女創業農業企業的'發展生產,並帶動當地農村困難留守婦女30多人實現就業。四是發揮區女企協幫困作用。倡議區內女企業家開展獻愛心活動,幫助農村大齡留守婦女、單親貧困家庭婦女在農業龍頭企業就近、就地、就便就業,並幫助女農戶推銷農特產品。五是用好村社區信息平臺。在村社區婦兒陣地積極宣傳當地農業龍頭企業招工招聘信息,幫助留守婦女實現在家門口打工就業。

通過調研瞭解到的農村留守婦女需求和市場需求,今年我們在全區重點開展初級月嫂培訓。一是精心設計留守婦女培訓計劃。爲了確保有人來,使培訓對留守婦女有吸引力,我們精心設計課程;爲了確保留得住,使留守婦女能全程參與,我們精心選優老師;爲了能讓留守婦女輸的出,我們組織她們參加技能考試,聯繫家政公司現場招聘。使有條件想就業的農村留守婦女快速流向就業窪地。二是加強與區人社部門的合作。街鎮婦聯積極配合人社部門,先後在馬鞍、龍袍等街道組織農村留守婦女開展家政服務員培訓,共培訓婦女200多人。三是主動向市婦聯爭取培訓計劃。今年積極爭取了350個名額人均300元的婦女技能培訓計劃。四是跨界合作,整鎮推進留守婦女培訓。先後在__、__、__三個街道引進優質資源,實施整鎮推進,免費培訓月嫂(育嬰員)380多人,使參訓中的優秀婦女拿到技術含金量較高的資質證書,培訓結束時,省家政協會、市月嫂聯合會聯合開展現場招聘會,8家家政公司到場與實訓婦女面對面介紹就業行情,發佈信息,解惑答疑,簽訂意向書,使受到培訓的婦女學以致用,一方面可以服務家人,促進家庭和諧;另一方面可以服務他人,爲家庭增加財富。

加強與教育、關工委、培訓機構的密切合作,注重對父母尤其是母親的教育引導,幫助培養合格家長。一是開展網上家長學校教育。加入__市家庭教育公益行動,信託村社區婦兒陣地,從網上家長學校起步,宣傳動員婦女參與學習,掌握子女教育、家庭關係維護、安全自護、心理疏導、健康生活等急需必備的知識(此項活動已啓動)。二是開設學校家教課堂。與教育聯手,引進__名師專家、科普專家走進學校,教授家長未成年保護常識、教授孩子新穎的科普知識,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養孩子追求知識的興趣。三是開展親子游戲活動。在母親節、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聯合共好培訓學校開展__名校與我區學生手拉手親子互動活動,互補交流育兒經驗,讓孩子體驗農耕,感恩父母,感恩社會。四是開展伴成長公益活動。全區開辦8個春蕾班,其中今年新辦2個,援助困難兒童完成學業,建設__留守兒童愛心小屋,建立愛心聯繫卡,開展一對一的伴成長公益關愛活動,彌補留守兒童父母教育的缺失。五是開展城鄉愛心探訪活動。聯繫省兒基會、__音樂臺、市婦聯、__名校與烏石希望國小共同開展學生愛心探訪活動,加強城鄉孩子之間互動交流,開辦愛心集市讓城市的孩子瞭解農村的各類農作物,讓農村的孩子玩會城裏的手工,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真誠待人、感恩社會的意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教育能力,成爲有素質、能擔當的好家長、好母親。

引導留守婦女參與“家和萬事興”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倡導鄰里互助、團結友善、知榮明恥、和諧融洽的新風尚,增強留守婦女的幸福感。一是開展“家和萬事興”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在全區宣傳和選樹了10戶最美家庭、10

位最美女性,10戶最美庭院,10位最美少年,上報市婦聯8戶最美家庭,參加市最美家庭宣講團,推薦市“十佳家長”,參加市家庭法律知識競賽獲市唯一的一等獎。通過宣傳新風尚,弘揚了家庭正能量。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引導留守婦女積極參與秧歌隊、鑼鼓隊、健身隊等婦女文藝表演隊,在“三八”等重大節日期間,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農村生活的文藝娛樂活動,自編融洽鄰里關係、家庭關係的小品節目,豐富留守婦女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建立社區各類女性互助組織。組織農村婦女成立文化表演隊伍100多支,成立家庭矛調隊伍50多支,大家在生活上互相關照,精神上互相慰藉,閒暇時有共同話題,娛樂時有共同愛好,有效緩解留守婦女在生產生活中的壓力,增強留守婦女對社區的歸屬感。四是認真接訪調解家庭矛盾糾紛。配合公安部門在全區推行家暴法律告戒書制度,有效制止和減少家暴的發生;發揮巾幗法律援助中心作用,爲困難弱勢婦女提供諮詢援助;堅持接訪工作首問負責、維權工作接地氣,區婦聯與街鎮部門主動對接,切實化解婚姻家庭矛盾30多起;引進了寧姐工作坊培訓資源,對婚姻家庭關係調處工作開展培訓5期,教會留守婦女處理家庭關係、解決家庭糾紛的正確方法。五是堅守母親學堂、女性講堂陣地。紮實開展婦女素質提升教育,培養新時代“四自”精神的新女性。

今年,__區婦聯對留守婦女紮實開展了“請讓我來關心你,就像關心我自己”的系列關愛活動,積極守護農村留守婦女身心健康,切實減輕貧困家庭生活負擔。一是發放“兩癌” (子宮癌、)篩查券。向市婦聯爭取了500張 “兩癌” 免費篩查券,每街鎮50張,由各街鎮婦聯組織農村留守婦女、單親貧困母親赴__恆安專科醫院進行免費檢查,呵護農村留守婦女身心健康。二是爭取“兩癌”大病救助。積極申報中央財政救助,對全區9名“兩癌”患病婦女分別給予每人1萬元的慰問金,併爲23名正在治療中的“兩癌”重度患病婦女蒐集整理各類相關資料,錄入中國婦女網,申報辦理中央財政救助手續,努力減輕患者的家庭負擔。三是開展助醫進社區活動。與市婦聯聯合邀請醫護志願者爲社區居民義務諮詢問診,先後在__天一、__等7個社區開展了“家和萬事興”助醫進社區活動。四是開展母親節慰問活動。在母親節來臨之際,對全區夫妻患癌的特困“雙癌”家庭、特困單親母親、特困“最美家庭” 婦女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五是開展巾幗助困送溫暖活動。爭取區級財政資金支持,春節前後,對全區篩選出的非低保邊緣農村單親貧困母親開展節日慰問活動,並納入政府惠民工程,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愛留守婦女的良好社會氛圍。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4

隨着社會的發展,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尋求增收致富的途徑。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導致農村出現了一個獨特的婦女羣體—留守婦女。丈夫長期外出打工,妻子留守家庭,她們承擔着生產勞動、教育子女、贍養老人等重擔於一身,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承受着較大壓力。隨着留守婦女離婚率的增高,這部分人的婚姻家庭關係成爲影響社會和諧的一個引人關注的重要因素。近期,佳木斯市婦聯通過走訪、開座談會、發調查問卷等形式,在6個鄉鎮的18個村開展調研活動,有500多名留守婦女參與了調研活動。現將調研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從年齡結構上看,30—49歲的留守婦女人數達到329人,佔總人數的65.8%,這個年齡段的婦女,她們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又要擔負起家務和農活,留守在家中的她們承擔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重任;50—69歲的留守婦女是140人,佔總數的28%,50歲以上的留守婦女主要是承擔照顧孫子、孫女和部分家務的責任。從文化程度上看,主要以國中文化爲主體,達到240人,佔48%,其它國小文化、高中文化、大專及以上文化分別爲161人、67人、32人,文化程度相對普遍偏低。從經營的產業和收入情況看,大部分留守婦女以經營承包田爲主,人數達到調查總數的54.5%;45.5%留守婦女從事着小規模的畜牧養殖;個別年齡偏小的留守婦女選擇專職母親的`角色,單純地負責照顧幼小的孩子,家庭收入完全依賴於丈夫的外出務工收入。在所有留守婦女的家庭中,家庭年收入萬元以內的佔大部分,達到62.5%;其中家庭年收入1萬元以上的家庭65個;2萬元以上的是68個;5萬元以上的家庭共有35個,這種高收入的家庭,收入來源主要是以外出務工收入爲主,這部分務工人員主要是因爲掌握一定的手藝或技術,所以收入相對較高。

1、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留守婦女權益維護工作。成立工作機構,制定工作制度,爲解決留守婦女權益維護工作提供組織保障。要將留守婦女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堅持務工促增收、創業促轉移,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爲農民提供信貸扶持,讓有條件、有技能的農民就地發展種養殖業,切實爲農民增收搭建平臺。

2、要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婚姻家庭觀。大力弘揚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通過開展 “五好文明家庭”、“尋找最美家庭”、“好丈夫”、“好媳婦”、“好婆婆”等豐富多彩的評選表彰活動,倡導社會文明新風,構建和諧家庭。

3、要提高留守婦女維權和發展能力。一是教育廣大留守婦女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意識。二是加強普法普法、維權力度。在農村大力普及法律知識,加強《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對留守婦女自身權益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三是加大對留守婦女的科技知識培訓,提高其生產、生存能力。四是加強平安家庭建設工作,爲留守婦女提供平全、和諧的生活環境,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滿。

4、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婦女之家建設投入力度。各級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婦女之家”的作用,及時爲遇到婚姻、家庭生活問題的留守婦女提供各種幫助,使其儘快擺脫困境,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和糾紛發生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5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和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使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爲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這些佔勞動力(18歲—60歲)總數8%的已婚剩餘勞動力也都紛紛向城市轉移。這些轉移的已婚勞動力中男性佔98%,從而在農村就出現了一些留守婦女。這些留守婦女大多仍在農村從事農業,照顧老人和孩子。近期,xx鄉婦聯通過召開村婦代會主任和部分留守婦女座談會,調查問卷,入戶走訪等方式對本地區留守婦女的婚姻家庭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婚姻家庭狀況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這些留守婦女家庭只有50%是穩定的,婚姻是幸福和諧的,而這些家庭的夫妻年齡基本都是45歲以上;有40%的家庭是有矛盾的,夫妻之間是不和諧的;另有10%的家庭因此已破裂或處於破裂邊緣的。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全鄉每年40個左右的離婚婦女中,留守婦女足足佔了一半。

二、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的原因

(一)改革開放30多年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對人們思想觀念產生巨大沖擊和影響。尤其大城市的環境極具誘惑力。一些外出打工的男性賺到錢後禁不住誘惑,其行爲似乎印證了"飢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慾"這句古話,直接導致家庭破。一些男性儘管還維持着原有家庭,但他已看不上那個只顧在家幹農活的"黃臉婆"。這種狀況導致婚姻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的在整個留守婦女中佔有33%。

(二)農村人受教育程度低,遇事缺乏理性思考,加上自身責任心不強,導致在外打工不是爲家裏賺得補貼,而是隻顧自己享受或盲目搞投資,最終還欠下了外債,從而導致家庭不和諧乃至破裂。

(三)留守婦女自身思想守舊,生性多疑,對外出打工的丈夫缺乏信任。而外出打工的丈夫經過大城市的薰陶,視野開闊,思想開放,性格開朗大方,這些又是一些留守婦女眼裏所不能容忍的。無辜的丈夫又不能包容這一切,從而導致家庭矛盾重重。

三、留守婦女對婚姻家庭的心理狀態及期盼

(一)對於年齡偏大的留守婦女,她們比較關心的是丈夫在外所從事的工種、安全性、收入和生活狀況,並不擔心會發生影響家庭或破壞婚姻的問題。因爲她們對自己多年來的婚姻家庭有信心,尤其她們確信年紀已漸成熟的孩子是維繫她們婚姻生活的`牢固紐帶。她們當中多數所期待的是等孩子念高中或讀大學後,自己把家中的土地出租或轉讓他人,隨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少數年齡偏大的婦女仍願意留在農村務農。

(二)對於45歲以下的留守婦女儘管她們也關心丈夫在外邊的冷暖和安全,但她們更擔心年富力強的丈夫禁不住繽紛世界的誘惑。她們有的通過隨時打電話方式監督丈夫;有的想盡辦法阻止丈夫外出打工;而有的婦女則表現爲無可奈何之狀,她們認爲婚姻都是命中註定的事;另外也有個別留守婦女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丈夫的言行,在努力改變自己,加強自己與丈夫之間的溝通交流。

四、改善留守婦女婚姻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狀況的對策措施

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爲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和諧家庭建設,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採取綜合措施維護留守婦女健康和諧的婚姻家庭秩序。

(一)大力加強家庭榮辱觀教育,樹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榮辱觀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婚姻家庭榮辱觀教育,讓人人都樹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明白哪些是應該堅持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清楚那些是健康的、美好的、高尚的;哪些是庸俗的、醜惡的、低級的。同時讓全社會的人都對那些追求醜惡生活方式的人投去鄙視的目光,讓她們無地自容。

(二)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和家庭責任意識。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同時各用工單位要創造條件,多組織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活動,緩解外出務工者心理壓力,引領他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三)加強對婦女文化教育,培養留守婦女形成"聰慧時尚、自信堅韌"的時代精神。留守婦女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一般只具國中以下文化,而文化程度越高,處理家庭問題越富有理性。

(四)發展鄉鎮企業,增加當地就業機會,是剩餘勞動力離土不離鄉或充分做好"農田"文章,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精品農業,引導農業向現代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方向發展,通過發展優勢產業減緩外出就業壓力。

(五)相關機構要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法律援助和保護。在處理留守婦女離婚案件中,涉及財產分割時要充分保護弱勢羣體權益,多給予留守婦女在財產方面相應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