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實用】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報告1.1W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

一、前言

消費,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爲當代莘莘學子中的一員,作爲深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羣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本着對中國經濟的深切關注,通過深入調查和收集數據,我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併力圖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上解讀目前明德學院大學生們的消費現狀和消費趨勢。也許我的數據不夠權威,也許我的分析不夠準確,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聲音。希望廣大讀者和所有關心大學生消費的人們,能夠通過這份調查報告去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趨向,解讀大學生消費的新理念。 之所以開展此項調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對當前明德學院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的調查,以得出21世紀初的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以其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過對明德學院的抽樣調查,力圖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消費理念、消費意識以及消費心理等。

二、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的界定總體爲明德學院全體在校學生。爲了更好地細分目標羣體,將訪問對象分爲大一、大二、大三和校門口商販的形式。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問卷185份,有效回收率爲92.5%。問卷發放時間爲20xx年10月14日至20日,在收回的有效問卷中大一

學生爲70人,大二學生65人,大三學生50人。其中男女比例11:4。

三、調查現象分析

總體狀況,當前明德學院大學生的消費構成主要分爲,基本生活費(衣 、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

籍雜費、考證費、電腦等),休閒娛樂消費(休閒、健身、旅遊、娛樂等)以及人際交往消費(人情往來、戀愛)等四大方面。

表格1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明德學院在校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兩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佔41.0%,衣物支出佔13.1 %。休閒娛樂佔4.3%,與學習相關的各方面支出佔6.1%。由此可知:

1.在消費結構上發展資料佔的比重呈擴大趨勢。當前的大學生們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有所下降,而用於改善學習的消費比重在提高,用於滿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費開始上升。由圖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費用逐漸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2.當前的大學生們日益重視健康消費,用於進行體育鍛煉和保健的支出正

在上升。健康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正逐漸成爲主要的消費內容,而傳統的物質消費(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費也日益朝着更加營養,更加註重品位的方向發展。

3.消費呈現多層次化。對於他們每個月所能得到的總生活費(不包括自己的課外收入),40.0%的學生集中在350—500之間,500—650元之間的約爲21.3%,高消費羣體(800元以上)爲10.2 %,低消費羣體(200元以下)爲9.1 %,低消費羣體的比重與高消費羣體的比重相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的社會分配逐漸趨於兩極化。

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就餐已經超越了填滿肚子的範疇。儘管食物支出仍是當前在校大學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約47.7%的被訪者的食物支出約佔總生活費的四成。約24.1 %的被訪者的食物支出約佔總生活費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們走出校園食堂到外聚餐的費用與日俱增,麥當勞,肯德基以及一些價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爲當前大學生尤其是校園情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

數據顯示:47.3%的被訪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間,佔總生活費的比例僅次於食物支出,綜合個人自身、社會因素考慮,尤其是面臨擇業的畢業生們,他們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學生羣體要高出許多。上述數據說明了作爲大學生,作爲即將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這方面,女生的消費水平要高於男生。

除去衣食住行消費,目前大學生的消費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1.休閒娛樂及學習消費

調查表明:在休閒及娛樂消費方面,當前我校大學生娛樂方式主要集中於上網,玩電腦遊戲,看電影等。同時迪廳、KTV等新興的娛樂方式也正日漸受到大學生們的寵愛。女生在這方面的支出要稍低於男生,因爲女生們的休閒娛樂時間

主要用於外出購物。而男生們的泡吧費用要遠遠高於女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前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對單調的。

還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希望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爲此,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爲代價,這就使得他們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費更加捉襟見肘了。

此外,儘管目前大學生們在學習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於學習方面 (購買電腦除外)的消費還是低於娛樂方面的消費。

2.耐用消費品消費(價值200元以上)

調查數據表明:文曲星、電子詞典、隨身聽在當前大學生中的擁有比例是較高的。在深入訪問中發現,擁有MP3、MP4、MP5的學生也爲數不少,價格在千元左右的手機在大學生校園中是較少。在電腦消費上,經過深入研究發現,擁有個人電腦的多數爲學習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的學生。當然,我校大學生們使用的電腦多爲價格在2700元左右的組裝機,擁有品牌機以及手提電腦的也不少。在上述的耐用消費品調查中,男女生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儘管女生在手機擁有量上與男生相當,但在電腦的擁有量上要遠遠低於男生。但這些學習工具大多是被用來玩遊戲、聽歌和看電影,而並不是學習的。

3.愛情、友情消費

愛情和友情是大學校園不得不說的故事。愛情是神聖的,但愛情也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大學校園裏的每一位學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過愛情,更有人說,沒有愛情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但愛情的巨大投入仍會令不少家境相對困難的學生望而卻步。當然,這並不能成爲那些校園愛情的執着追求者的障礙。“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已經成爲不少校園愛情男主角的忠實

信條。

調查顯示,僅有不到兩成(19.0%)的學生承認有男/女朋友(這與我們在私下統計的數字相差較大)。從這不到兩成的問卷上顯示:有了男/女朋友之後,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對減少,其他方面的物質和精神支出相對增加,男生在這方面尤其突出。30.0%的“男主角”們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約在100元左右。而對於有了異性朋友卻又不同校的同學來說,每個月生活費中的相當一部分都“貢獻”給電訊業了。對於戀愛費用的來源,在深入訪談中我們發現,有的是由“家裏特別提供”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更多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這與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態度有關。

調查數字表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 、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社團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不僅佔據了當前大學生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也在大學生的消費中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費因爲其形式多樣和不確定性而相對難以統計。朋友、同學間的你來我往,請吃請喝是在所難免的;生日聚會等各種形式的慶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與不在一起的親人、朋友的感情聯絡也是絕對重要的。同學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等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爲不夠交情、不上路。

據統計,近六成大學生的各種形式的聚會聚餐花費每年要在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學生這類花費在800元左右每年。更有極少的一部分同學每年要花費上千元甚至數千元。此外,對於那些沒有異性朋友而又有手機的同學來說,每月手機費中的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據統計59.1%的手機族每月的花費在50—100元之間。沒有手機的同學,電話卡則是不可或缺的。校園內固定電話的開通,給我們打電話提供了方便的同時,電話費的開支也水漲船高,67.1%的大學生的每月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2

一、前言:

消費,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作爲當代莘莘學子中的一員,作爲深切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羣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本着對中國經濟的深切關注,通過我們小組的深入調查和收集數據,我們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併力圖管中窺豹以從消費意向、消費意識和消費心理上解讀目前山東理工大學大學生們的消費現狀和消費趨勢。

也許我們的數據不夠權威,也許我們的分析不夠準確,但我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們自己的聲音。希望廣大讀者和所有關心大學生消費的人們,能夠通過這份調查報告去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趨向,解讀大學生消費的新理念。之所以開展此項調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目的:

一是通過對當前金融系的消費狀況的調查,以得出21世紀初的淄博市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以其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

二是通過對山東理工大學的抽樣調查,力圖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消費理念、消費意識以及消費心理等。

二、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的界定總體爲金融系專業學生。爲了更好地細分目標羣體,將訪問對象分爲大一、大二、大三和校門口商販的形式。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問卷185份,有效回收率爲92.5%。問卷發放時間爲20xx年3月9日至11日,在收回的有效問卷中大一學生爲70人,大二學生65人,大三學生50人。其中男女比例2:1。

三、調查現象分析:

總體狀況當前機專大學生的消費構成主要分爲:基本生活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籍雜費、考證費、電腦等),休閒娛樂消費(休閒、健身、旅遊、娛樂等)以及人際交往消費(人情往來、戀愛)等四大方面。

表格1

消費支出、食物支出、衣物支出、休閒支出、學習相關支出、其他支出。

整體看各部:41.0%、35.5%、4.3%、6.1%、13.1%

分佔總支出比重:

大一:42.0%、37.0%、4.1%、5.0%、11.9%

大二:40.9%、33.5%、4.5%、6.3%、14.8%

大三:40.1%、36.0%、4.3%、6.0%、13.6%。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在校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兩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佔41.0%,衣物支出佔13.1%。休閒娛樂佔4.3%,與學習相關的各方面支出佔6.1%。由此可知:

1、在消費結構上發展資料佔的比重呈擴大趨勢。

當前的大學生們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有所下降,而用於改善學習的消費比重在提高,用於滿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費開始上升。由圖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費用逐漸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2、當前的大學生們日益重視健康消費,用於進行體育鍛煉和保健的支出正在上升。健康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正逐漸成爲主要的消費內容,而傳統的物質消費(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費也日益朝着更加營養,更加註重品位的方向發展。

3、消費呈現多層次化。對於他們每個月所能得到的總生活費(不包括自己的課外收入),40.0%的學生集中在350-500之間,500-650元之間的約爲21.3%,高消費羣體(800元以上)爲10.2%,低消費羣體(200元以下)爲9.1%,低消費羣體的比重與高消費羣體的比重相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的社會分配逐漸趨於兩極化。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就餐已經超越了填滿肚子的範疇。儘管食物支出仍是當前在校大學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約47.7%的被訪者的食物支出約佔總生活費的四成。約24.1%的被訪者的食物支出約佔總生活費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學生們走出校園食堂到外聚餐的費用與日俱增,麥當勞,肯德基以及一些價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爲當前大學生尤其是校園情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3

爲了深入瞭解蕪湖主要高校學生在特色餐飲類市場的消費情況,特進行此次調查。本次調查由安徽師範大學BS調查組獨立策劃承擔。調查工作結束後,經過緊張而又細緻的分析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一、行業宏觀狀況分析

(1)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餐飲社會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國餐飲消費持續快速增長。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左右的時候,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們國家的人均消費水平依然較低,餐飲業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着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追求品牌店、特色店和名牌餐飲企企業的勢頭更加明顯,個性化特色經營突出,品牌、特色餐飲深受青睞。

(2)國家政策的支持。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發展契機。

二、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方式爲問卷式訪問調查,樣本總數是300份。採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分別對安徽師範大學、皖南醫學院以及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結束後,有效問卷爲260份。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知道幹鍋的學生佔被調查人羣的19.27%,這一方面反映了幹鍋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以幹鍋爲特色飲食的餐飲店的廣告投放力度不夠,特別體現在對高校區的廣告宣傳上。在受訪人羣中,只有3%的人去過嘎嘎幹鍋,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沒去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二是嘎嘎幹鍋所在位置距步行街中心位置較遠。對於店內的裝潢設計,消費者更偏愛富有浪漫氣息以及純樸風格的消費環境。消費價位爲15-25元,採用折扣券的促銷方式更爲有效。在被調查的人羣中喜歡和非常喜歡吃辣的人所佔比例高達88.57%,反映了年輕消費者追求刺激,求新求異的心理。這也給經營者以有益啓示,即各種宣傳及促銷的最終目的是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受訪者對餐廳的期望調查中,多達290位被調查者認爲食品味道是最重要的。與此同時,產品價格的高低、餐廳環境的好壞和交通便利程度也佔了很大比重。另外在大學生外出就餐原因當中,節日慶賀與朋友聚餐佔了將近一半,休閒消費和嘗試新店次之。(注:圖表資料等詳見幻燈片)

四、問題及解決方案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與此同時,由分析結果所反映出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別特色餐飲店的市場定位模糊,沒有科學地進行市場細分。特別是沒有針對大學生的營銷策略。

2、對於嘎嘎幹鍋這類特色餐飲店來說,大學生羣體是一個很大的潛在市場。但是由於餐飲店在高校園區宣傳不到位,沒有激活這塊潛在市場,導致了此類餐飲店的.消費人羣中,學生族所佔的比例微乎其微。

3、被調查者最關心的是菜品的質量和口味。然而一些餐飲店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盲目的跟風求異,捨本逐末。最終導致經營困難。

4、許多餐飲店所在地理位置較爲偏僻,加上宣傳不到位,客觀上影響了客源。

5、個別餐飲店的價位過高。

對此,我們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要有準確的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以減少盲目性。就“嘎嘎幹鍋”而言,應當制定針對年輕人,特別是針對大學生的營銷策略。

2、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知名度。既要有口碑宣傳,又要有長期的有針對性的校園廣告,見效快且能節約成本。在進行宣傳時,要有詳細的地址和公交路線標識。

3、要注意店內環境設計以及店內裝飾風格,營造舒適的消費環境。

4、保證菜品質量和特色。就幹鍋而言,要繼續發揚其香、辣等特點,以吸引廣大年輕消費者。

5、適時採取折扣、代金券等促銷方式。吸引學生節假日集中消費。

6、合理定價,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就大學生而言,其定價最好爲每人一次15-25元。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4

前言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他們的消費結構和習慣,對未來主要社會消費羣體的消費情況有着直接的影響和反射作用,因此關注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是很必要的。爲了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並幫助培養大學生健康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建立合理的消費結構和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我們小組做了一次有關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

問卷的設計

製作問卷時,我們力求所選題目確切、簡潔、針對性強,並遵守以下幾點原則:

一、問卷主題明確,所有設問都必須與主題有關;

二、語言簡明準確,以免影響理解和答問;

三、問卷項目由淺入深,並注意相互間的聯繫,使被調查者可以連貫作答;

四、設問切合實際,充分考慮被調查者的差異;

五、設問事先考慮到能對問題結果做適當分類和解釋,使所得資料便於做交叉分析;

六、調查表的設計充分考慮可接受性。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問卷分析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消費方式、消費項目、消費心理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通過網絡發放問卷採取隨機抽樣形式,有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金融學院等不同學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60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爲83.33%其中男生比例爲45%,女生比例爲55%。由於在抽樣中充分考慮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性別比例的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爲客觀的反應了大學生的消費情況。爲方便調查者答卷,在問卷設計過程中以選擇題爲主,還有少量的填空題。在被調查者中有25%來自農村,45%來自鄉鎮,30%來自城市

二、調查結果分析

1、關於每月的平均生活費

從大學生的月生活費消費情況來看,城鎮學生消費水平明顯高於農村學生。在被調查者中,每月的平均生活費在500元以下的僅佔4.5%,1301元以上的佔5.5%,大部分學生每月的平均生活費在500元到1300元,其中501元—800元的有53.7%,801元—1300元的有36.3%。可見大學生平均月消費還是比較合理的。

2、生活費的主要來源

對於生活費的主要來源,有88%的大學生選擇了父母,5%的學生靠獲得的獎學金來填補生活開支;,15%的同學通過兼職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2%的同學還有其他的經濟來源。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然而隨着年級的上升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來源趨向於多元化。

3、每月的主要消費項目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在每月的消費項目中,95%的學生伙食佔每月消費額的50%;學生服裝消費在10%——20%左右;書籍、各類培訓費用大二、大三的在每月消費額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大概5%—20%,大一的佔用每月消費額相對較少;娛樂、交際在每月消費額中佔有相對較高的比例,15%的同學有30%的花費在這方面,75%的學生這方面的比例爲10%,10%的學生在10%;對於購物花費在普遍在10%—30%,通訊費用佔用5%左右。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娛樂、交際消費將成爲學生每月消費的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4、採取消費的形式

隨着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於消費的主要形式,15%的學生熱衷於網絡消費,64.5%的學生還是願意選擇大型超市或其他的百貨商場,14.5%的學生會選擇專賣店或品牌店,其他的6%則大多數選擇小商鋪。世界經濟的不斷髮展,學生的消費形式也日漸增多。

5、理財的情況

在被調查者中,85%的學生表明從來沒有記賬的習慣,13%的學生則有隔三差五的記賬習慣,只有2%的學生會堅持每天記賬。對於每月的生活費,大部分學生還比較理智。70.3%的學生是一邊花一邊打算,12.3%的學生是想花就花,12.4%的學生能省就省,5%的學生則會全部計劃好再花。從調查的情況來看,面對相對寬裕的經濟條件,學生花錢也相對隨意。

6、關於消費時是否會和商家講價的問題

關於消費時是否會和商家講價的問題,大部分同學還是會還價的。53.7%的學生會盡量把價格壓到最低,會大概還價的佔30.4%,還有7.3%的學生是看情況而定的,重來不還價的佔8.6%。現在商家一般會把價格標高,從調查可以看出,學生懂得適當的去還價,這樣買東西就不會吃太大的虧。

7、消費時產生的顧慮

消費時總會存在一些顧慮,在被調查者中,85%的.學生看中的是商品的性價比,15%的學生會考慮資金的問題,10%的學生也會考慮商品的時髦度,在本次調查中,沒有學生會考慮其他同學是否也擁有。可見,隨着年齡的增長,大學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了,攀比現象也少了。

8、消費的心理

一般情況下,76.7%的學生表明在確實有需要的情況下會去消費,12.3%的學生會看心情去消費,9%的學生會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去消費,2%的學生則會選擇打折促銷是去消費。面對諸如“光棍節”商品瘋狂打折季,85.2%的學生選擇了看當是有沒有需要的態度,7.3%的學生會選擇冷靜觀戰的態度,還有5.5%的學生存在一定的購物慾望,2%的學生則選擇瘋狂購物,在所不惜。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相對來說還比較成熟。

結尾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爲,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着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着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併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現在就有關大學生消費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提以下的幾點建議:

(一)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爲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於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爲屢禁不止,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範市場秩序,爲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着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爲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5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大學生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羣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爲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

二、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發放50份,收回有效問卷46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爲主。

三、數據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800,對純消費羣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爲,合適的人數分佈峯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大概符合正態分佈

2.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250-3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羣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羣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數據受限於學校的物價水平,但還是可以反映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100%,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費高於5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爲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這種情況是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爲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爲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思考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目前正受到社會的影響,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但是大學生作爲一個羣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於“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這種“溫飽”已經有向“小康”過度的趨勢了(這點由我們日益增多的手機支出,潛在戀愛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豐富大腦不惜錢

調查中我們發現:由於就業單位對高學歷的要求,現在一些大學生讀完專科升本科、讀完本科讀碩士,成批量地買回參考書。還有一些學生則在讀本專業的同時,輔修其他學科,爲自己就業積累知識資本。在旁聽課程、購買資料等消費項目上,他們出手大方,而且家長對此項消費的投入也是樂此不倦。

4.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爲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廣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女生中,66、7%飲食費用在350元以下,有的爲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爲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5.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6.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支出1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爲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六、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1,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爲上充分體現。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除了在個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羣體從衆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羣體心理和行爲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爲,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七、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裏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提出的建議: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

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在以寄生性消費爲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6

摘要:爲了解當代大學生奢侈品消費狀況,對商丘工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主要從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奢侈品觀念、奢侈品消費心理和看法等方面展開,並且針對大學生消費現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引導大學生用正確的消費行爲和觀念面對奢侈品。

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在大衆傳媒影響力日益擴展的背景下, 當代大學生作爲社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羣體,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着獨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 他們的消費觀念更爲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視作品等的影響。大學生針對奢侈品的消費特徵通常被認爲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們在佔用社會資源方面居於劣勢,經濟能力尚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和相對超前的消費觀念。這兩方面的矛盾使得他們的消費行爲存在不少問題。大學生的奢侈品消費狀況、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奢侈品消費文化的構建都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爲真實瞭解當代大學生奢侈品的消費水平、狀況,把握大學生奢侈品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大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文明、責任的`新消費理念,促使他們成爲 新消費運動 的踐行者、推動者,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調查目的

採訪概況及分析

爲了對大學生奢侈品消費情況有比較全面準確地瞭解,我們開展了研究。並對商丘工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奢侈品消費情況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份,收回有效問卷45 份,有效率爲100%。其中男性大學生佔53%,女性大學生佔47%。

調查問題主要包括客觀選擇題,設計費的經濟來源、月消費狀況、消費支出情況及其消費觀等多個方面。旨在讓同學們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理財。本次調查雖然抽樣比例較小,但我們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貌。現將我們對商丘工學院的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調查總結如下。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在關於在校大學生月平均花銷狀況一欄的調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過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費方面,有7人認爲自己很節儉;16人認爲自己剛好;15人認爲自己有些浪費;而4人認爲自己嚴重超支。在購買奢侈品資金來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掙錢購買;9人家長購買;8人有活動獎勵經歷;12人屬於其他來源。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5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 花得值 ,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追求時尚會購買一些奢侈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在購買類型方面,衝動型的佔38%,理智型的佔44%,盲目型的佔18%,這說明大學生並沒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費結構和狀況,沒有這個習慣的制約,使大學生的盈虧狀況不同,見到熱衷的東西,半數以上的人卻表現出較弱的自我控制性。當然畢竟是同齡人,消費中自然也表現出了不少相同點。

據調查,37.40%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麼安排,隨意取用。佔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麼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衝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工作報告。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所以說大學生儲蓄觀念並不強。

由調查不難看出,城鎮比鄉村的大學生消費要高些,但這主要決定於城鄉傳統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約其消費的是家庭經濟狀況。另外,城市大學生遇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但沒錢會向家裏要或找朋友借,而農村大學生則乾脆不買或存錢自己來買。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不同物品的選擇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

在對消費的態度和顧慮方面, 農村 大學生的行爲也體現了中國的老話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他們消費原則多是能省則省,10人一個月要進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費; 13人三個月會進行一次;9人一年進行一次;也有13人要經過長久的計劃後纔會做出是否要進行消費的決定。

調查結果

我組也同時採取了訪談法的方式進行調查,對大一同學進行隨機採訪。我們其採訪內容包括月平均消費水平、經濟來源、消費用途、消費習慣、奢侈品消費理念以及對自身奢侈品消費的看法等。通過調查得知,他們平均一月消費大約在550元左右,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費、零食費、電話費、交通以及上網的費用,其中三分之一人並沒有用於奢侈品的花銷。這是一種良好的消費心態,他們對消費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堅持勤儉節約,該買的就買能省的就省,不買奢侈品, 科學消費 綠色消費 。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7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貴州大學南區在校本科生

我們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員審查修改。在分發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近二百張調查問卷。並由分發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週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側重總結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最後由袁莉執筆完成調查報告。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紀輕,缺乏經驗,充滿青春的活力並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購買能力,因而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階層的羣體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爲。首先大學生有着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准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後,是這一羣體不同於其他羣體的問題所在。問了更加清晰的瞭解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一次調查。

二、問卷情況

這次問卷共發放183份,收回有效問卷166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爲主要調查對象。

三、問卷分析

1.經過問卷調查,有7%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準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佔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我預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佔平均水平地位。

2.關於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於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佔了前兩位,而選擇用於通訊的支出與用於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並有具體數字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相當多的錢花在了娛樂享受以及與人的聯絡溝通之上,這說明飲食上的消費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當中,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學生用於學習方面的錢實在是非常的少,這跟不良的學習風氣以及社會的影響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經濟來源85%左右仍然是來自家庭父母的供給,當然也有很多的學生選擇了走出校園,挑選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爲兼職,這除了貼補自己的花費外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也是促成這點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部分人是利用學校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供自己的生活費用。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對於消費的認識還是很淺薄的,有很多是消費衝動型,見什麼好自己喜歡什麼就買什麼。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經過精打細算只買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應該向這些同學學習。

5.在第五題中,關於網絡購物的問題則讓我們對大學生現今的消費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我們發現,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進行過網絡購物的活動,雖然在具體數額上差距還非常大,但這確實清晰的預示了網絡購物在未來無法阻擋的發展趨勢。

6.在第六至九題關於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具有以存錢、記賬爲代表的良好的消費習慣的.學生數量佔的比例未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階段消費計劃的人數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對於自己的消費大多數同學則表示沒什麼感覺,只有小部分人總結爲比較節儉。我們不難總結出目前學生們的科學消費意識還很淡泊,對於自己消費的管理還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四、問題的總結與解決辦法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但有着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問題總結:

(一)理性消費仍是主流

質量、價格、外觀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的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商品的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 600-800 元之間,家境較好的能達到1000元以上,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動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價比高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由於同齡人、城市時尚氣息以及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商品的價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質量。

(二)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在大學校園中,月消費相對高的同學的月消費可比月消費相對低的的同學的月消費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手機、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上。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也應該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這一問題。

(三)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過程中顯示,一些同學爲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來滿足這一不切實際的願望;有些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虛榮心,同時爲了所謂的面子,大學校園裏的攀比心理也是異常的嚴重,別人沒有的,自己得有;別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決辦法: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的調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爲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爲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思維。針對不同問題的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辦法,有針對性的解決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偏差問題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

引導大學生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傳統觀念,科學規劃安排,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不依賴父母而進行奢侈消費而應該自強、自立的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結尾: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着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大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

1.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與潮流已變成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需要調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費的理性化需求。題目雖然說起來很大,但做起來卻需要我們從細處着手。比如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費的原因。也要同時做好對未來消費的計劃與打算,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由着興趣不加節制的擴大自己的消費,從而導致自己的消費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檔次。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自己在個人的生活水平下有個儘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絕奢侈品的消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大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繫。作爲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爲自己、爲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爲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3.調整消費結構

中國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的70年代至經濟高速發展的前幾年,有一個方面是一直在傳承的,即大學生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飲食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體。而在最近幾年消費結構的失衡,不僅反映了學習風氣的惡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與社會對於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我們必須加以調整來使之適應我們的消費水平。

4.杜絕攀比心理,不過分追求時尚

現實中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減少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們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從而導致惡性循環的生成,所以我們必須杜絕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對於不過分追求時尚,我們大學生本來就應該以學習爲主,這些次要的東西本就不應該成爲每天最讓我們操心的事。而在這方面的改進必然有助於大學生好的消費習慣的養成。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8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爲,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校園裏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說,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爲,並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重視,而且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爲,瞭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爲2、1年級。

2、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採用exel20xx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3、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4、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爲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5、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戶。

6、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爲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7、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爲28、4%,男同學則爲37、1%。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爲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爲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爲消費主流。

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爲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爲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爲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

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爲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爲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餘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

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爲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爲愛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

貧困生因爲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裏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爲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於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於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爲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

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爲,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爲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羣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

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裏面一般都是同齡羣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羣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爲個人行爲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爲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羣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爲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爲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羣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爲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爲。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爲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說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籲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爲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9

隨着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爲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爲。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爲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爲特殊的消費羣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爲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ZUI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ZUI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爲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0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我們對身邊生活情況的觀察,經過我們小組討論後,我們發現: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羣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爲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爲此,我們做了此調查研究。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含調查問卷和結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問卷共發放96份,收回有效問卷92份。發放以我們各地的同學爲主,有廣東省的,有北京,武漢等一些大城市的同學,大部分是在成都本地的同學當中所做的調查,且問卷基本做到了隨機發放。

我們在下面對有代表性的幾項進行了具體分析

三、數據統計和分析

1 .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 600~800 之間,對於一個基本上的純消費羣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比較合理。600以下和1000以上的人數較少,其中600以下的主要是來自農村的學生,1000以上的主要來自城市。調查中發現,消費額受最大影響的是家庭的經濟條件,學生的消費額基本與家庭收入成正比。同時,消費額又與學校所在地有一定的聯繫,同等家庭條件的學生在城市的消費普遍要比在郊區的學生的消費要高出100~200元。 2 .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 400~50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羣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羣體的特點。雖然考慮

到,這一數據受限於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並且與個人飯量的關係較大,但還是可以反映成都地區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4 .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調查中表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與國外的大學生相比,我們的獨立程度遠不如國外大學生,這值得我們去反思。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出去打工了,也不是爲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5.課外兼職打工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大學生都有打工掙錢的意向,但其中只有大約六成的學生有真正去打工的經歷。其打工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以掙錢爲目的的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打工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爲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但是,由上邊的問題中又發現,大部分學生的經濟來源都基本靠父母供給甚至是完全由父母承擔。

6.戀愛支出方面

現在大學生戀愛是個普遍的現象,不過由於我們在理工科學校,男女比例差距較大, 所以戀愛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在其他綜合性大學等男女比例較均衡的同學中的調查結果顯示,戀愛的雙方家庭條件都比較好,特別是男方在這一方面更加突出。同時,無論男女雙方都表示戀愛後的消費明顯增加,而且男方的消費增加額一般比女方多。

7.消費心理方面

我們覺得值得欣慰的是大學生的消費總體還是比較理性的,63%的人消費都首先看質量,其次是價格,只看重品牌和潮流的人數只有不到10%,且10%人當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富有。這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並沒有太大的偏頗,在消費中還是很理性的。

8.理財意識和能力方面

結果顯示, 71% 的被調查者認爲自己的消費情況不合理,但是大家又一直讓這種不合理存在下去,可見現在大學生對理財能力尚有相當的欠缺。

四. 更進一步的思考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衝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羣體,包容着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並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爲一個羣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1, 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600-800 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 1000 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於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這種溫飽已經有向小康過度的趨勢了(這點由我們日益增多的娛樂支出,潛在戀愛支出就可以看出)。

4 .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爲突出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 20 世紀 70 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成都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五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 450 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 36 名女生中, 66 % 飲食費用在 400 元以下,有的爲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爲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 60 名男生中也只有 84 % 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 90% 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6 .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達到 500 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爲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7 .經濟獨立意識較差,儲蓄觀念淡薄

例如,調查中發現,有 近四成的人根本沒有作過兼職,而且那些作過兼職的同學裏面,多數是爲增長社會經驗,或是爲了掙零花錢,真正爲了減輕家庭負擔或想在經濟方面獨立爲目的的比例極低。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極爲淡薄,比起歐美髮達國家的同齡人 16 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爲明顯。可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爲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五、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1,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

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爲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爲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爲。

2,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3, 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

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除了在個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羣體從衆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羣體心理和行爲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爲,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裏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七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有如下建議:

1 .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擡不起頭來。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爲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 .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

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

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由於我們本身也屬於大學生羣體,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本次調查研究難免有疏漏之處和一定的侷限性,望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1

一、調查背景、目的

1、背景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正迅速發展, 旅遊消費也在日益增加,出外旅遊已成爲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而且大學生作爲思想最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強、旅遊審美水平較高、 閒暇時間較多和潛力巨大的一個羣體,在旅遊羣體當中充當着旅遊生力軍的角色。

那麼大學生選擇旅遊的目的是什麼?旅遊消費方式又是怎樣的?影響他們作出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所以針對以上幾點問題,我做了相關調查。

2、目的

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瞭解當代大學生產生旅遊消費心理的動機以及旅遊消費行爲方式,爲了解大學生旅遊市場現狀提供直接有效的數據參考。

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更加深入瞭解當代大學生旅遊消費心理現狀,並據此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使大學生旅遊消費更加合理健康。

二、調查方法

1、時間:X年X月X日至X月X日

2、地點:XX市

三、調查對象

調研對象爲易於接受新事物,興趣愛好廣泛,作息時間規律,對於網絡有着高使用率,喜愛聊天交友的XX市XX名在校大學生。

四、調查過程

1、實施過程

主要運用問卷調查法。通過互聯網網站製作一份大學生旅遊消費行爲調查問卷,利用QQ、朋友圈等社交軟件發佈問卷網站鏈接,邀請在校大學生進行網上填寫問卷。經過爲期四天的問卷調查,登錄問卷網站系統進行自動整合生成數據,然後對結果進行了一個數據收集。

2、調查內容

(一)調研結果及分析

(1)大學生旅遊目的地與時間

調查顯示,58%的大學生偏愛自然風景區,26%選擇繁華城市區和海濱城市區,15%的大學生旅遊目的地選擇民族風俗區;反而紅色旅遊革命區和高校校園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這表明大學生更願意與大自然親近。

在對於時間的安排上,49%選擇寒暑假期出遊,27%選擇國家法定節假日出遊, 16%選擇平常的週末出遊,其他時間佔8%。選擇寒暑假期出遊的人多的原因可能是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分配,有利於旅遊後調整時間休息。其次則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出遊的人也較多,原因是節假日相對於平常的週末時間長,空閒時間較平時多。平常週末和其他時間選擇出遊較少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遊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後的休息調整,不利於出遊,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遊;另一方面,由於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會利用週末進行復習或預習新知識,還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

(2)大學生旅遊消費費用的來源及構成

調查顯示,高達74%的大學生外出旅遊消費的費用來源於父母的支持,除此之外,38%的費用來源於平時生活費的積攢、兼職所得(26%)、其他來源(12%)等。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的經濟尚不能獨立,旅遊費用的來源大多依靠於父母出資。少部分大學生會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來賺取旅遊費用。

他們的消費水平整體不是太高,旅遊消費費用的構成經調查顯示爲:交通(42%)、住宿(46%)、餐飲(74%)、景點門票(58%)、 購物(30%)、娛樂(24%)。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旅遊消費費用主要花費在吃、住和門票上,而購物和娛樂花費較低。出遊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開闊眼界、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親近大自然。

(3)大學生出遊的交通工具的選擇

調查顯示,大學生出遊選擇汽車(30%)和火車(56%)的較多。其餘交通工具如自行車(4%)、飛機(10%)則較少一些。按照大學生消費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飛機價格較貴,汽車適合短途旅行,價格適中。火車可以長途運輸且價格經濟實惠。

(二)大學生旅遊消費心理及行爲分析

1、大學生自身個性因素 一般來說,具有外傾向個性的人性格開朗、活潑,容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對立性較強,旅遊需求比較廣泛,而且在旅遊中喜歡結識新的朋友與旅伴;而內傾向個性的人性格比較沉靜,做事謹慎,不愛交流,旅遊需求相對保守。

當代大學生作爲即將走入社會的一個新羣體,大部分受開放性文化知識的影響,性格屬於外向型或中間型的。

大多數大學生旅遊羣體就其消費者主體而言,都是知識水平較高、思維活躍的羣體,追求自由崇尚知識的特點突出,重視旅遊中的個性化與參與性,傳統的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方式不能滿足他們的旅遊要求。具有強烈的旅遊需求,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旅遊中注重的是一種經歷及旅遊所帶來的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並且有尋求刺激,獲得知識,體驗新的環境特點。他們當中大多具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嚮往自由,喜歡無拘無束,求知慾旺盛。這也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願意走出校園去進行旅遊活動。

2、、資金因素

由於大學生還沒工作,經濟上不獨立,學費、生活費等主要來源於父母。大學生各自的家庭經濟情況的好壞,就直接決定了他們旅遊消費能力的高低。因此,大學生出遊的花費主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承受力。在大學生決定出遊時總會首先考慮價格,其消費主要以吃、住、行等基本消費爲主。其他的消費需求相對較低。旅遊消費水平普遍較低。

3、社會安全因素

安全問題比其他層次遊客壓力更大雖然大學生基本上都已經是成年人,但由於我國大部分大學生在入校前都是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之下成長起來的,社會閱歷少,再加上大學生生性好奇,喜歡冒險,在旅遊過程中會脫離團隊自己活動,危險性就大大的增加了。雖然是成年人,但是由於大學生特殊的身份,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必將涉及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層面,因而大學生旅遊時的安全問題比其他層次的遊客壓力更大。

4、旅遊需求方面

當代大學生的旅遊需要層次較低,談到對此次出遊的意義評價的時候,有的大學生認爲出遊“有意義有價值”;有的同學認爲此次出遊是“浪費時間、耗費精力”。相對於較高的滿意度,這似乎自相矛盾。但是,“對旅遊地滿意度高”不等同於“此次出遊有意義有價值”。大學生出遊動機主要集中在“休閒放鬆、擺脫乏味生活”,對出遊“滿意”是因爲達到了“擺脫乏味生活”的目的,而並沒有從根本上滿足他們“求知、求所得”的深層次心理需求。因此,普遍感覺“出去樂一樂”並不是他們所認爲的“有意義”。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大學生旅遊需要的層次關係時發現,當今大學生的旅遊需要仍徘徊在“社交的需要”層次,即擺脫孤獨、繁重、枯燥的學業生活。但在某種程度上,多年教育的結果又讓他們背上高層次需要的包袱,努力追求“尊重”“自我實現”,於是出現了調查結果中的“對旅遊地滿意度高”,“此次出遊意義不大”的矛盾現象。

5、朋友因素

大學生們都喜歡結伴和朋友一起出去旅遊,一來可以相互交流,增加感

情,二來可以共同分享快樂,欣賞旅遊景觀的魅力所在;百分之一十五的人喜歡獨自旅行,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真正放鬆自己,感受自由;百分之五的人選擇旅行社組織的旅遊,這多爲學校或班級組織的活動。

6、時間因素 大學生出遊時間相對集中,閒暇時間多,大多集中於寒暑假、五一、十一長假及雙休日,旅遊目的地大部分還僅僅是省內的旅遊景點,或是大家口中所經常說道的幾個出名的景點,

7、景點方面

大學生更偏重於自然景觀,他們傾向於與大自然的一種近距離的接觸;而對各地的民俗風情的喜愛也佔相當大的比重,他們希望瞭解一下當地的風俗習慣和自己的家鄉的差別,以此來開闊視野;對文物古蹟的喜愛者佔到百分之四十這些人大多是歷史愛好者,對以前的文物、古蹟比較感興趣;而只有少部分的大學生有去看人造景觀的想法。

8、旅遊花費 主要集中在旅遊交通費、餐飲費、門票費、住宿費以及買紀念品上。而出遊的花費也依據不同的旅遊點所花費的錢不經相同。同學們所接受的價格也有高有低,這些都要根據他們對是否值得來評價。但大學生在旅遊過程中的購物及娛樂花費都普遍不高。

五、調查結論

在旅遊業發展迅速的今天,具有旅遊意識的大學生羣體,正因其對旅遊產品心理需求的同一性而慢慢形成一個 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旅遊市場。然而,由於大學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經濟等特點,使其旅遊消費行爲呈現出和其它羣體截然不同的特點。

作爲當代大學生,作爲消費者、旅遊者的我們要對旅遊消費行爲有所認識與瞭解,它不僅是消費,不僅僅是享樂,也是無形之中的學習與長見識的新途徑。面對旅遊消費行爲的影響因素以及應對策略,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調整,不斷改進,使其更有利於大學生旅遊者的消費行爲,服務於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及壯大,對大學生的旅遊給予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旅遊觀。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2

一、 調查結果總結

(一)家庭平均月收入

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佔10%,1000-3000元佔22%, 3000-8000元佔44%,8000元以上24%。

(二)月平均消費金額

月平均消費金額600元以下的佔8%,600-800元佔20%,800-1500元佔48%,1500元以上佔24%。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爲500-15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1500元的只佔13%,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爲大學生代表着高消費,代表着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三)每月的生活費

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餘的學生佔6%,感覺剛好夠花的佔51.5%,感覺不夠花的佔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

(四)消費方式

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佔11.5%,有計劃消費的佔6.5%,想花就花的佔36%,選擇其他的佔46%。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五)每月的飲食開支

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下的學生佔12%,600-800元佔20%,800-1000元佔38%,1000元以上佔30%。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20元左右,在目前學校食堂價格條件下,這樣的學生基本上吃不到多少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

(六)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

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200元以下的佔36%,200-300元佔34%,300-600元佔16%,600元以上佔14%。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七)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

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單身的佔50%,選擇100元以下佔5%,100-300元佔21%,300元以上佔24%。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200元以上。

(八)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

29.5%的大學生選擇吃喝,24%選擇旅遊,17.5%選擇穿着打扮,16%選擇上網吧,7%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爲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爲部分學生的副業。外出觀光旅行,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已經成爲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

二、 數據分析

(一) 體現出來兩大思想趨勢

1.理性消費是主流。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

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3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

2.追求時尚和名牌仍是不老的話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

(二) 反映出來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仍需培養和加強。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而剩下的同學則認爲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大部分同學外出兼職,也只是爲了給自己增加些零花錢,而不是爲了存進銀行、作爲儲蓄。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8%的同學在600元以下“勉強過得去”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48%的同學在600-800元之間,有27%的同學在800-1500元之間,有13%的同學在1500元以上。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

3.戀愛費用支出過高。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爲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

(三) 問題出現的原因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1.今天的大學校園是全方位與社會接觸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隨時有可能侵襲我們,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我們很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

三、 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針對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

己理性的定位。在以寄生性消費爲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四)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 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3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爲2.1年級。

2.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採用exel xx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爲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爲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爲28.4%,男同學則爲37.1%。

三、結束語

在以寄生性消費爲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和信用概念應是當務之急。總之,我們希望所有大學生都能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消費合理嗎,有多少用於購買奢侈品,這些奢侈品對我們有什麼積極意義嗎?更希望社會各界都能從實處關心大學生,用社會的力量引導大學生健康合理的奢侈品消費,爲我們未來棟樑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4

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20份,計回收問卷111份,回收率92.5%。其中有效問卷100份,樣本分佈結構大一7人、大二43人、大三36人、大四14人,男生比例59%,女生41%。並在問卷的基礎上走訪了兩院的手機店及儋州移動、聯通通信公司,從總體上了解手機市場的相關信息,調研的具體結果大致如下:

一手機普及情況及趨勢分析

針對學校的手機普及情況我們通過電話調研的方式進行了初步的統計,每個班級少的有3-4部,多的則達到10部以上,被調查者中周圍朋友使用手機較多的佔27%,一般的則佔到了58%。根據本次調研數據樂觀估計我校學生的手機擁有量可能在800-1000部左右,即每7-8個學生中就有1個人擁有手機。手機已從原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開始作爲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爲學生所廣泛接受。

隨着手機價格的大幅度下降與入網費的取消,再加上移動、聯通公司通過變相的.單相收費、各種打折、免月租、集團卡等優惠活動的推出,導致手機的通訊資費進一步降低,使得大多數人都能夠消費得起以往只有 大款 才消費得起的手機。同時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部分學生的月生活費用也相應提高,除基本的生活支出外可支配費用的增加也促使他們開始考慮手機消費。因此手機擁有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種增加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仍將繼續下去。

二各品牌手機佔有情況

目前我校學生使用的手機主要以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居多,兩者分別佔被調查者的28%和27%,其次三星和西門子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支持着,分別佔被調查者的15%和9%,而國產手機則主要集中在波導、TCL兩大品牌,但其佔有率也仍然不高,分別只有5%、7%,其它的小品牌佔有率更低。這樣的品牌結構可歸結爲兩句話:大品牌主導市場,小品牌填補市場空隙。

在印象調查中,一百名手機用戶中分別有84%和79%的被訪者對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的印象最深,這兩

個品牌也保持了較大的優勢。這一方面與它們產品自身的質量、功能、科技含量有着密切關係,同時也是兩者巨大的廣告經費投入的結果。而原本處於三強之一的愛立信,雖然有着本身積累起來的長期品牌優勢,

但隨着其淡出手機生產,新型機推出不多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其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相反三星、西門子等外國公司憑藉技術優勢,適時推出新產品符合學生使用,因此在學生中也佔有了一定的市場。而國內的手機品牌知名度雖然也有所提高,但終因爲質量、款式等的制約而受到限制。

三現有用戶具體分析

從性別上看,目前的手機現有消費者仍以男性爲主,根據問卷顯示數據男女比例爲:59s41。

月生活費性別

以下300-500500-700700-900900以上男女

%.50%32%5%5%59%41%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43%36%14%

從年級上看現有的手機消費改變了以往大四學生佔據主要份額的狀況,大

大三的學生開始後來居上佔了較大的份額,其功用也由原來單一的聯繫工作開始向多方面轉變,如聯繫朋友、戀愛需要等,其中大多數是前者與朋友聯繫的需要,約佔了調查總數的75%。大一的新生手機擁有數量相對較少,這並不意味着新生的手機消費潛力不大,相反新生在非手機用戶手機消費的潛市場當中佔有相當的份額。新生主要是由於地緣、用途及費用方面的考慮而暫時性的沒有購買手機,其購買意向卻仍相當強烈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範文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範文。在我們訪談過程中大多數新生都在尋求手機購買的機會。

從個人月收入上看,月生活費的多少也直接影響我校學生手機消費的變動。我校絕大部分學生的月生活費都在300-500之間,這一層次的學生手機消費者不在少數,佔了本次問卷樣本的50%,但月生活費在500以上的高消費者也佔了42%,有10%的人達到了700以上。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5

摘要:

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手機正以破竹之勢佔據着我們的生活,對其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而大學生作爲其中一個巨大的潛在消費羣體,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等方面都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瞭解當代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對手機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採取網上設計、發佈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手機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再而分析和研究大學生手機消費特點,最後提出營銷建議。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在校大學生所使用的手機品牌及價位、更換手機所注重的因素,瞭解大學生手機消費市場的行情,進而分析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特點和傾向,爲手機生產企業提供可靠的營銷建議。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羣體,從手機使用品牌及價位、更換手機頻率及原因、更換或購置手機所注重的因素等方面,瞭解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

三、基本信息

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所有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08日—11月16日

調查問卷: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

四、數據分析

本次關於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的調查問卷共回收71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24人,女生47人,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1)在校大學生所讀年級的數據分析

在本次調查結果中,大二大三學生所佔比重較大,分別是39.4%、52.1%;大一、大四學生所佔比重相對較少,均爲4.2%。

(2)在校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的數據分析

選項






小計






百分比






500元以下(含500元)






7






9.9%






500—1000元(含1000元)






35






49.3%






1000—2000元(含2000元)






24






33.8%






2000元以上






5






7%






從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並不高,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

(3)在校大學生目前擁有手機數量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74.6%的在校大學生擁有一部手機,21.1%的在校大學生擁有兩部或兩部以上的手機,也有4.2%的在校大學生沒有手機。總體而言,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擁有一部手機,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大學生所能承受的消費能力有限。

(4)在校大學生對手機品牌注重程度的數據分析

在本次調查中,74.6%的在校大學生對於手機品牌的注重程度爲一般,19.7%的在校大學生非常注重手機品牌。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在校大學生不太注重於手機品牌,屬於理性消費的範疇;有小部分的在校大學生非常看重手機品牌,可能是由於“面子工程”所導致。

(5)在校大學生目前手機使用品牌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機品牌爲國產機,其中vivo佔25.4%,oppo佔23.9%,小米佔12.7%,也有21.1%的在校大學生目前手機使用品牌爲蘋果。從總體上看,國產機佔據了大學生手機消費的主導地位,對高檔手機的需求並不高。

(6)在校大學生手機更換頻率及最近一次更換手機原因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40.8%的大學生是在手機用壞的情況下更換,手機使用達到一定年限進行更換的在校大學生分別有:一年期限爲25.4%、兩年期限爲28.2%,由此可以折射出大部分在校大學生手機消費偏節儉,不會在手機消費上做過多的浪費。也有小部分大學生更換手機是在周圍同學都更換了某一款手機的情況下,不難看出,大學生手機消費具有從衆消費的特點。

(7)在校大學生購買手機所能接受價格的數據分析

選項






小計






百分比






1500元以下(含1500元)






23






32.4%






1500—3000元(含3000元)






41






57.7%






3000元以上






7






9.9%






從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對手機消費並不高,更趨向於“平民化”,這與在校大學生的生活費和消費能力是有很大關聯的。

(8)在校大學生在選購手機時考慮因素的數據分析

本題採用多選題形式對在校大學生在選購手機時所考慮的因素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出,在校大學生在選購手機時對手機的價格、功能、外觀款式、硬件配置更爲注重,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選購手機更注重於實用性,對手機外觀款式的需求反映出大學生追求時尚的消費特點。

(9)在校大學生購買手機更偏向於哪種促銷方式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更偏向於現場打折、送相關配件的促銷方式,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校大學生因爲消費能力的有限,所選擇的消費方式也更節約。

(10)在校大學生了解手機信息常用渠道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52.1%的在校大學生會通過上網查詢去了解手機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會通過上網查詢去了解所要購買手機的相關信息,從側面反映出在校大學生追求快捷性消費的特點。

五、結論

大學生消費羣體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羣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消費羣體將會表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校大學生對手機的消費主要取決於所能承受的消費能力,對所購買手機的接受價格在1500—3000元左右。

2.在校大學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機大多爲國產機,可以看出國產機佔據大學生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

3.在校大學生更換手機通常是在手機損壞或者丟失的情況下,且更換頻率低,購買手機時選擇有促銷活動時再去購買,這是大學生消費節儉的表現。

4.在校大學生選購手機時更注重實用性,其次,外觀款式也是在校大學生購買手機時不能忽視的因素。

5.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通過上網查詢瞭解手機信息,體現出大學生手機消費追求新穎和快捷性,另外,根據大學生具有從衆消費的特點,商家可以適當地進行推廣活動,抓住某一需求的同時刺激更多的消費者需求。

六、建議

1.根據在校大學生的消費特徵推出適合大學生使用的價格適中、功能齊備的手機機型。

2.嘗試推廣合適大學生消費羣體的高端機型,抓住個別消費者需求。

3.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進行一定的促銷活動,滿足大學生節儉需求的同時獲取利潤。

4.完善手機自身的性能功能和售後服務,以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服務吸引大學生消費。

七、調查活動總結

本次市場調研活動相對來說比較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較爲全面的瞭解到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但在本次調研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調查範圍不夠全面,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所獲得數據不能有效代表所有在校大學生的手機消費情況。在今後的調研活動中我也會吸取這次的經驗和教訓,努力將下次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