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演講稿

作文2.24W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爲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演講稿

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八月十五月兒圓”,爲了迎接傳統佳節,學校讓我們各班派代表去食堂做月餅,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樂呵呵地走向食堂,葉老師在食堂等我們呢!一到那裏,葉老師先讓我們排起隊,並告訴我們:“做月餅的師傅馬上到了。”我眼疾手快,搶在了排頭,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xx,搶了我的排頭位。我也不敢示弱,與他爭搶起來,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吧,反正我個子比他高,站在他後面,我也看得清。月餅師傅來了,我閉緊了“河馬嘴”,並拉上了“拉鍊”。

我們來到了葉老師制定的位子上站好。那個伯伯提了個問題:“中秋爲什麼做月餅?”我和張爲愷異口同聲道:“團員。”後來,師傅簡單地給我們介紹了做月餅的`材料、製作方法。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做月餅了。

我們先領來了材料,再按照製作步驟,開始動手了。我摸了一下油酥,黏黏的,豆沙硬硬的、黑褐色的,我偷偷地用手指挖了一點嚐了一口,甜甜的。麪粉呢,當然是軟軟的。我先抓了一小團,雙手拋來拋去,使它變得有韌性。然後,我把這糰粉放在桌板上,用力壓扁,中間放上餡,像包餃子那樣,把周圍的邊拉起來,捏緊。接着,像搓湯圓那樣,在手心裏,左右來回搓,直到圓滾滾爲止。最後,在把它壓扁,一個“李獨”牌月餅就完工了。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把這些月餅寶寶放進烘箱裏去烤了。

第二天,月餅寶寶們出爐了,黃黃的,油亮亮的,還散發着一陣香氣呢。看着這些月餅,我不禁想起了遠在澳大利亞求學的姐姐,中秋是團圓的節日,她卻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不知生活怎樣,學習如何。此刻,我想起了宋朝詩人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涼爽的秋風,泛黃的樹葉,成熟的果實,飄香的金桂,都在向我們傳遞着一個信息:秋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而我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之一——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正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節團圓節》。

爲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中秋節從20xx年起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也被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以,我們也有必要了解這一重要節日。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被稱爲中秋節。這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表達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的千古絕唱。

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習慣,後來慢慢演變成輕鬆的賞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流傳至今的'佳話。各地還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每當八月十五皓月當空時,在露天,把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衆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字條,上面寫着“八月十五夜殺”的字樣,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在這天夜裏一起殺無惡不作的“”(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爲月餅。另有一種說法爲,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的大都,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給臣民。月餅從此就成爲中秋節“法定”的食品,是必須要吃的了。

同學們,關於中秋節還有許多有趣的傳說,大家可以去網上查閱。9月30日,就是陰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了,大家不妨走出房門,在月光下,一邊與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餅,一邊吟詩誦詞,讚美大自然的奇觀,那該是多麼快樂的事啊!

最後,預祝大家中秋快樂,閤家團圓!謝謝大家。

傳統節日文化主題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着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着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這個中秋,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古往今來,寄託着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裏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師院附中把我們彙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

最後,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閤家幸福,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