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必備】端午的作文4篇

作文2.3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端午的作文4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離端午還有幾天,賣糉子的老頭就開始吆喝,唯恐誰耽誤了端午節

年幼時,家鄉的端午節常會被耽誤的。每年農曆初五,正是收麥子或者種夏苗的時令,村裏人都是全家上下齊上陣,在莊稼地裏忙活,哪還有心情過端午呀。就連剛上國小的我,也要在放學後挎個籃子,到地裏撿麥穗,更不用說大人了。有時候,在麥地裏遇見一個癩蛤蟆,就會有人說:嗬,在這兒躲端午呢!

在我們家鄉,傳說中癩蛤蟆是要躲端午的。當然,也包括蛇,這一點和《白蛇傳》裏是一致的。

偶爾也有空閒的一年,村裏人便會顯得特別興奮。一大早,父親便會起來,有時也叫上我,去村外的野溝裏割一種艾草。我和父親一個人抱一大捆回來,掛在屋檐下曬乾,以便等到夏夜裏薰蚊子。晴朗的夏夜裏,村裏人都會睡在村頭的打穀場裏,夜風習習,月朗星稀。人們都會感覺到說不出的愜意和舒暢,根本用不着艾草。到了陰雨天氣裏,沒有辦法睡外面了,一到傍晚家家戶戶就會飄起霧白色的輕煙,氤氳着濃郁的艾草味。艾草的味道有點苦,有點澀,可是人們卻都喜歡聞,彷彿產生了煙癮的人一樣,還覺得特別好聞。

蚊子傍晚被薰出去,往往後來還會回來。夜裏,我總會被蚊子叮醒,這時候,爺爺就會拿着蒲扇,拍打着蚊子。那個場景,成爲我記憶裏特別溫馨的細節。

如今,家裏封閉得很嚴,很少有蚊子。即使有,也有蚊香、滅蚊劑、電蚊拍……哪還有蚊子的立足之地。可是,依然有許多人在夏夜裏失眠,不知什麼原因。

中午,父親會割很少的豬肉,剁上韮菜,包一頓肉餡的餃子。爲了慶祝這一年的端午節沒有被耽誤。記憶中,一年是吃不上幾頓餃子的,除了春節,端午,清明。清明是因爲割肉祭祀祖先,所以中午會吃上一頓餃子。甚至,我的生日也沒有吃過餃子,我好像也沒有過過生日。

那頓餃子,既是因爲端午節,另一個原因,也是爲了慶祝豐收,在我們家鄉又叫“垛垛食兒”。意思是麥子顆粒歸倉了,麥草也垛上垛了,秋莊稼也都種上了,應該好好慶祝一番。有那麼好的心情,餃子自然很好吃。真的.,比現在的餃子好吃多了。

現在的端午節,不是因爲農忙而耽誤,而是因爲人們快節奏的生活而被遺忘。人們坐在空調室的電腦前,只是想着情人節賣剩下的玫瑰,有幾人還記得端午的艾草、雄黃、癩蛤蟆。縱然有誰想起了白蛇,那還是惦念着她的性感和美麗。

聽說,杭州的西湖小了許多。就連端午賣的糉子,很多也都是超市裏批發的速制食品,失去了竹筍葉的味道。不用再往汩羅江裏扔糉子了吧,江裏的魚蝦已經瀕臨滅絕了。白娘子也不用擔心,雄黃酒僞劣產品多,喝不醉人的。

今年,國家規定端午節爲法定節日。或許,許多人在放假的時候,會想起故鄉的艾草,想起水田裏的癩蛤蟆,想起江南的雄黃酒,想起善良的白娘子吧。

端午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在我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咱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咱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向帶着,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咱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端午時,我想,隨着端午假期的到來,全國人民都在同一天慶賀同一個節日—端午節,可是,不同地區的端午習俗又有一些差異。我的家鄉在揚州,揚州人的端午是怎麼過的呢?下面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有關揚州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到來時,人們往往會忘記一些不開心的事,高高興興地迎接節日的到來。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窗戶上會掛上前一天晚上就準備好的艾草。聽奶奶說:這是用來辟邪的,尤其是家有小寶寶的人家就更不能忘記了,爺爺說奶奶迷信,他說:那是用來防止毒蟲子爬進家裏用的,因爲艾草散發出的香味毒蟲子害怕。

清早,大人們會拿出前一天在野外摘回來的糉葉,找出家裏吃剩的年貨,比如:蜜棗、花生、紅豆、鹹肉、香腸等等,和糯米和在一起包糉子。老家的糉子在形狀上和南京的有些差異,要我說,老家的糉子更精緻,小小、碧綠的糉子一般會有四隻小小的、尖尖的角,非常可愛,每次我都不忍心把它們吃掉。等待糉子煮熟的過程最痛苦了,因爲不時從冒着熱氣的鍋裏飄來糉子特有的香味,等你想去吃時,大人們卻說還沒煮熟呢!隨着糉子出來的往往還有大人們特意放在鍋裏隨着糉子一起煮熟的雞蛋、鴨蛋,這些蛋的蛋殼已經染上了糉葉的顏色,顯得黑黑的,很不起眼,和碧綠的糉子比起來,她更像一個飽受太陽照射的村姑,可是,你可別小瞧了它們,它們吃起來味道真的是好極了,有一股淡淡的糉葉的清香味,和茶葉蛋厚重的味道迥然不同。

大人們往往會幫家裏的孩子戴上用五彩絲線拼起來的`綵線,一般會戴在孩子的脖子,或者手腕、腳腕上,據說也是用來辟邪的,多出來的綵線用來編出五彩繽紛的蛋兜,裏面放上一個煮熟的雞蛋或者鴨蛋,那兜裏的雞蛋或者鴨蛋常隨着孩子活潑的身影歡快地蹦跳着,好像也感染了這快樂的節日氣氛。

當然,端午這天賽龍舟是免不了的,其實,老家的河真的不大,河水也不很清,龍舟也絕不像城裏的龍舟那麼大,那麼有氣勢,可是,農村的孩子啊,看賽龍舟時那歡呼雀躍的身影一點也不比城裏的孩子少,他們不在乎誰贏了比賽,他們比的是誰的爸爸、誰的媽媽從打工的地方趕回來了,和孩子一起參加了這場比賽,他們比的也許是和父母在一起過節的心情吧。

今年的端午我是在南京過的,留在我記憶最深處的卻還是在家鄉過端午的情景。

端午的作文 篇4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糉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明白賽龍舟、吃糉子的來歷嗎?”我說:“明白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奶奶見咱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說:“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齊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標籤: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