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十篇

作文3.0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十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華傳統文化——漢字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的結晶。點,橫,豎,撇,捺,每一筆都至關重要。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寫一手中國字。小時候吧,用鉛筆寫字,我不是班級中寫字好的。

那是我經常抱怨:這可惡的漢字這麼難寫。長大一些覺的這想法似乎有些大逆不道,況且用上了鋼筆,字歪的不那麼厲害,也就不那麼討厭了。現在,我愛漢字,雖然我的字仍舊歪歪扭扭不好看,雖然老師已經讓用可擦及中性,但是我仍舊喜歡用鋼筆,因爲鋼筆可以練字。漢字在整整一天都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早晨起來讀着課文,我愛課本上的漢字。中午,打開練習冊,做着題,我愛練習冊上的漢字。晚上,打開電視,我愛電視上的'漢字。

整整一天,我都愛漢字!追遂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有8000多年的歷史。至於漢字的個數,沒有人細細的統計,但是可以從古代的調查中看出問題。從秦朝的《倉頡》、《博學》開始,一共有3300字。有人統計過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十三部典籍),全部字數爲589283個字。

漢字在時代的不斷變化中也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大致可以分爲改革和自然流變。漢字的變化好像路的變化一樣,路是人們走出來的。路走出來後,人們隔一段時間就得修繕一次。修繕之後,路又漸漸發生一些變化,如變寬、變直、損毀,或者出現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繕。此外,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前的路漸漸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建設新的道路,如鐵路、高速公路等等。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漢字經歷了多少蛻變啊!我愛漢字。因爲它飄逸,它整齊。我愛漢字。因爲它輕盈,它歡快。我愛漢字。因爲它就像中國人,堅韌不拔,端端正正,因爲它是中國千百年來的文化精髓。作爲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不但要牢記歷史的恥辱,更要感謝祖先爲我們創造了漢字。做一箇中國人寫一手中國字!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如:剪紙、中國結、皮影、兵馬俑……其中,我最喜歡當然是剪紙。因爲剪紙像一顆燦爛的明珠。現在,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剪紙所刻畫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是圓形的,中間是一隻生肖,旁邊有很多金銀財寶,祝福着新的一年不愁吃不愁穿;還有這張仙女下凡和松鼠摘葡萄。先說仙女下凡:是位美麗的.仙女神態各異,舞姿翩翩,她們的手臂上纏繞着輕盈而柔滑的絲帶,正隨風輕輕飄動;接下來就說這張松鼠摘葡萄:只見小松鼠搖着蓬鬆的大尾巴,小眼睛緊緊地盯着紫瑩瑩的大葡萄,正冥思苦想着怎麼摘下葡萄,那樣子可愛極了。

剪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是一種褸空藝術,它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的享受。這些色彩繽紛、形態生動的剪紙深受人們的喜愛!

剪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還訓練了我們的動手能力,更發揮了我的想像力,設計出一張張美麗的剪紙。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如: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春節吧!

相傳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它就要去村莊裏吃人,後來,人們發現“年”害怕紅色的東西,就在除夕的時候掛對聯,剪窗花,穿紅衣服,年逃之夭夭,從此以後,便有了春節。

看,大街上掛滿了燈籠,欄杆上還有彩旗呢!超市裏人山人海,大家都爭着購買年貨,我和媽媽也在超市裏買了準備到外婆家去拜年的禮品便去了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便聞到了一股香味,我不盡嚥了咽口水,打開門一看,呀!外婆正在煮水餃,已經有一鍋了,因爲過年人多,所以還要包點水餃,我想幫外婆一起包,就拿起了一片餃子皮,學者外婆的樣子先用筷子夾了一點肉餡,把肉餡放進餃子皮中,接着,把餃子皮對摺,再把皮的頂上翻幾下,一個餃子就做好了,看看外婆的,做的很好看,再看看我的,做成了一個奇形怪狀的水餃,一點也不像,晚上,我們吃着香噴噴的.餃子,看着美麗的煙花,掛着對聯,這就讓我們知道,新的一年到來了。

春節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也是傳統節日中最受歡迎的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曲、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等。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對聯。

“春回大地人間暖,綠染乾坤萬物蘇。”這就是對聯。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時間跨度爲先秦,兩漢至南北朝。中國最早的楹貼,出現在唐代,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仰以觀

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在過年、結婚時,人們會把對聯貼在門上、牆上。對聯是右往左讀的,一般對聯用的'紙張都是紅色的,因爲紅色代表熱鬧。

對聯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餘秋雨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香港人還可以到陸羽茶樓去喝茶,但上海人卻只能去星巴克了。”這句話讓人聽來倍感悲涼。原來我們在形容生存狀況不好的時候,還可以說在夾縫中求生存,但現在看來,我們留給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幾乎連一道縫隙都沒有了。

我一直替樑思成、林徽因夫婦晚年的處境感到悲涼,甚至悲哀。當初,北京要拆掉所有古城牆時,那些頭腦發熱、沒有長遠思慮的執行者們,沒有一個提出反對。只有樑思成謹慎地做了一份研究報告,並在報告中列出了不拆的好處和對古城牆的處理辦法。但是,遺憾的是,沒有人理睬他。在那些對古代文化一概封殺者的心目中:古城牆就是落後保守的封建主義,對這種毒瘤,不能留下一道生存的縫隙。樑老在悲傷之餘,大聲疾呼: “扒一片城牆就是扒我身上一層皮呀。”林徽因也悲傷地說:“你們現在毀掉的是真正的古董,等你們將來再建,那就是個假的了。”最終,兩位建築學家眼睜睜地看着北京古城牆被目光短淺的人幾乎全毀掉,而他們卻無能爲力。

好一個“一道縫隙都不留”的思想,這條準則可真算作金科玉律了,竟一直被沿用至今。只是,近年來,這種行爲換了張臉,美其名日“保護性拆除”。何爲“保護性拆除”?“保護”、“拆除”,這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卻被他們“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你把它拆了怎麼保護,放進冰箱裏凍起來?還是放進保險箱裏鎖起來?那些對古代文化符號進行清掃的人,爲了他的城市化,爲了擴大可利用的.土地,爲了把那僅有的幾片地賣了一遍又一遍,連那些古代文化最後的生存縫隙都不留,這不由地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的名字——《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少,在這裏卻成了可笑的諷刺:一道縫都不留,世界征服了歷史,我們的傳統文化、古代文化,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一個沒有一點文化符號的城市,註定是要漲破的,而那個破口就是文化的缺失。如果僅僅爲了一點可憐的經濟效益,對古代文化一點生存的縫隙都不留的話,那麼古代文化對你也會永久地關上大門。再看看西方國家,工業化、城市化起步早、程度高,但當你漫步在君士坦丁堡、阿姆斯特丹、倫敦這些歷史名城時,成百上千年的建築隨處可見,有些甚至是普通民居。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使這些城市魅力既融合了現代,又帶着傳統的風韻,人們怎麼能不流連忘返?西方人留給古代文化的,不只是一道縫隙,更是一片廣闊的天空。

說實在的,如今我們的城市中殘存的古代文化符號已經少得可憐,天空再大,卻也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只是希望後來者不要沿着前人短視的腳步,能將最後僅有的縫隙留下,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不要讓古典文化殘存於圖片和口口相傳,不要讓我們的後代再也無法觸摸歷史文化的氣息……

簡評

文章使用了一好由頭,以餘秋雨的話語引出論點。文章最大的特色是正反對比論證,並且作者能夠旁徵博引,通過正反對比,表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繼承性的憂思:我們不能片面強調經濟發展而忘記文化之根。文章頗具哲理色彩,具有一種辯證思維,文筆也自然流暢,最後一句意味深長。總之,這是一篇不錯的考場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有許多種,比如元宵節吃湯圓,鬧花燈、端午節吃糉子等很多很多種。今天,我要講的是我姥姥家的一種傳統文化——過年吃餃子。

過年的時候,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餡有很多種,有肉餡的、芹菜餡的、韭菜餡的等等,最後大人們會把一兩個硬幣放到餡裏包進餃子裏面,所以吃的'時候要小心奧,但是誰吃到就會很高興,因爲代表着這個人今年都會好運或着發財呢。我很喜歡這個傳統文化,因爲我時常就有這個運氣啦!

當然,還有好多種,我還要說說端午節吃糉子呢!每年的農曆五月五就是端午節了,每家都會採來糉葉,包上糯米,裏面再放點你喜歡吃的東西,煮熟了就很美味了,當然不光是爲了吃了,是用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我最喜歡吃的是嘉興大肉糉了,一口咬下去,油而不膩,好吃極了。

怎麼樣,我們的傳統文化多吧,如果你知道,也寫下來吧!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類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花燈、放煙花等。

元宵節的下午,我來到奶奶家,二媽早已給我和小妹妹買好了燈籠。我的燈籠是一隻笑咪咪的小豬,它的樣子非常可愛,還帶了個小肚兜;小妹妹的燈籠是一隻小蜻蜓,它的翅膀可以來回扇動,像真的能飛一樣。晚飯之前,奶奶讓我們用燈籠照一下糧倉和牆角等地方,奶奶說這樣照過的`地方一年就不會生蟲子了。

晚飯過後我們又到屋外放煙花,爸爸抱出一個很大的煙花,放在院子中間,點燃之後,只見,煙花中先是一個個小球一樣的東西飛到天空中,在天空中炸開後,有的分散成一個個金色的火花,每個火花又分散成更多的火花,天空中像下了一場流星雨;有的分散成五顏六色的火花從天空中嘩啦嘩啦地落了下來;放完了,天空中還會出現許多彩色的小紙片。看到這麼美麗的煙花,我和小妹妹激動得又蹦又跳。放完了煙花,我和小妹妹還放了小蝴蝶煙花,彩色的小蝴蝶可以旋轉着飛上天空,非常有趣。

本來我們還計劃去市政府廣場看花燈的,可今天颳大風,天氣很冷,媽媽怕我感冒,就取消了計劃,真有點遺憾。

今年的正月十五我過得很快樂,明天我就開學了,這個快樂的元宵節給我的寒假生活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9

在當代社會中,中華文化出現了混亂。漢字的錯誤書寫,文字濫用,說話不規範等等問題,使得中華文化的精華,優秀無處可見。古老優秀的中華文化正在漸漸消失。中國的漢字也是危危可及的。

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優秀的中華文化被我們淡忘。現在留下的只有被物質所填滿了的人們。多數人都不去重視漢字的書寫,語言的規範。人們漸漸迷失了自己,丟棄了我們國家的優秀文化,認識不到它的重要性。代表國家的文化已丟失,還有什麼能夠留下呢?

網絡東西日益豐富,出現漢字錯誤數不勝數,比如一些網絡語言,“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沒有了漢字的正確書寫。只是沉浸在娛樂中,許多人都會寫錯字,這並不是疏忽而是一種認可,認爲自己寫的字是正確的。但其實並不是如此,寫錯字已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一種固定思維模式。

最近,國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出現了“漢語熱”“漢字熱”等一系列的節目,並開始推廣。像什麼“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些節目也隨着漢字熱逐漸興起起來。

漢字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漢字代表了我們優秀的中華文化。是經過無數演變而形成的,它彙集着中國人民的智慧,也標誌着中國一步步的'崛起。它是中國輝煌的象徵,我們不該捨棄,也不能捨棄。它見證了中國人民有始以來的共同努力,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所以它代表的就是我們,就是我們中國人!

從文言文到詩歌、再從詩歌到白話文,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記錄了從古到今那些偉人的壯舉,讓我們能永留心間。它爲我們記錄下了優美的文段、精彩的片刻、勝利道路上的艱辛。它一直與我們同在。翻開課本,路上的路標,花園中“請勿踐踏”的字樣,都是它帶給我們的用處。

很多古詩詞中蘊含着漢字之美。

正如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表明了杜甫不僅想登上泰山的頂峯,更想登上人生頂峯的願望。表達了杜甫敢於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還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寫了文天祥面對元軍的威逼利誘,誓死也不投降,寧可犧牲也不出賣自己的國家。寧可坐了三年土牢,也不接受元軍的勸降。突顯了文天祥強烈的愛國情懷和誓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這些漢字凝聚起來帶給我們巨大的力量還充分表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中華優秀文化的精粹—中國漢字。它可以描述羣山大河的氣壯,人們心中雄壯的願望。它是不能消失的優秀,它是代表我們中國人民的尊嚴。所以請認真對待漢字,認真書寫我們中國的氣壯山河!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就開始聽西方的輕音樂,稍微長大些便學唱外國歌,從簡單的“ABCD歌”到“My heart will go on”,把我們小時候學的童謠丟得一乾二淨,這從一定角度映射了中國文化的衰落。

捫心自問,我們小時候的“丟手娟”、“找朋友”、“兩隻老虎”等歌謠哪去了?爲什麼英文歌曲將兒時的歌謠這樣取代了,並且以這種方式?對於西方的文化我們採取積極接受的態度卻沒想到這種積極的態度將我們下一代甚至下下代對我們的文化更加漠然。也許許多年後,他們會不知道“孔子”“李時珍”,也許他們會忘記自己的祖國文化源泉,甚至脫離祖國融入別的國度。

說實話,我兒時的夢想就是長大移民到美國,因爲我不喜歡更談不上熱愛古老的中國。與此相比,更對美國感興趣,至今我仍這樣認爲。如果這樣下去我會忘記很多很多值得懷念的'東西。

唱起兒時的歌謠,一陣爽朗,趕快拯救中國的文化吧!否則,它會被我們淡忘,這不是一個單箇中國人的事,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只有共同用行動來表示,才能挽救這一切!否則,未來的我們會對過去的文化只能回憶,不能看到兒時的美好文化。行動吧!

標籤: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