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元宵節的傳統作文合集【4篇】

作文2.0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傳統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元宵節的傳統作文合集【4篇】

元宵節的傳統作文 篇1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融入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情感,千言萬語也還說不清,我今天就來說說我過的元宵節。

我們每年都要吃湯圓,而湯圓的寓意是團團圓圓一家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幸福的感覺就像湯圓裏的餡一樣甜甜蜜蜜,讓人永生難忘!只要一家人能團圓勝過千千萬萬的禮品,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聚杯共慶,消除了新年的寂寞,這比無數個祝福都要溫暖!

忽然,“……”新年的鐘聲響起了,剎那間城市沸騰了!萬支菸花直衝雲霄,如銀箭,如流星,更如一個個小火球衝向黑夜,它們劃破黑夜,接着煙花交在一起,爆炸了,在天空中畫出了一個個鮮豔的.花朵,亮光交織在一起,爲黑夜描繪出美麗的圖畫。然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傳入了我們的耳中,讓來年的不順在此時此刻消除,新年的到來從煙花的爆炸聲中傳遞!

元宵節,融入了中華的情感的節日,讓所有的人都永生難忘!

今晚,是個可喜可賀的夜晚,因爲今晚是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個讓我們高興的日子,是一個讓我們興奮的日子,是一個讓我們期待不已的日子。

我們歡聚在一堂,逗別人笑,說別人的往事吃着奶奶搞得香香噴的湯圓,這個元宵節顯得更濃情,更溫馨。

我們一吃完湯圓,外面就傳來轟轟地聲音,緊接着飛下來無數像流星一樣的東西。緊接着“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地又炸響了。聲音震天響!火炮四濺!

元宵節的傳統作文 篇2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在南北朝時澆上肉加便便湯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爲“油畫明珠”。元宵

唐朝的元宵節食是面蠶。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爲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爲科斗羹,煮糯爲丸,糖爲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們就以‘元宵’來稱呼這種糯米糰子。劉若愚(生於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記載了元宵的作法:“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爲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

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內製元宵的高手。他製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符曾(生於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詞》雲:“桂花香餡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詩中所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家元宵。

近千年來,元宵的製作日見精緻。光就麪皮而言,就有江米麪、粘高梁面、黃米麪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鹹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製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解解饞。

元宵節的傳統作文 篇3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閤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於過完了新年,在這一天,我們都會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爲元宵節增添許過節日的氣氛。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媽媽早早的就來到了我的婆婆家,我的婆婆一看我們來了,就跑到廚房忙了起來,除了煮湯圓,我的婆婆還做了一些非常拿手的菜。我們很快就吃完飯了。我的婆婆說:“咱們猜謎語吧!”

我回答道:“好啊!”於是我的婆婆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上了謎語,拿到了我們的面前。謎語是這樣的:站是坐,睡也是坐,走也是坐(打一動物)“這是什麼呀,好奇怪的`動物?”我的婆婆說:“一點也不奇怪,很好猜的。”我想了想,突然想到了。於是,我拿起筆,把答案寫在了紙上。我的婆婆說:“答對了!”因爲我答對了,所以,該我出謎語了,於是,我在紙上寫道:早不說晚不說(打一字)爺爺我的婆婆、我的爸爸媽媽一直盯着這張紙,在認真的想着。我說:“這可是限定時間的哦!”媽媽突然笑了起來,看着我說:“是不是許這個字啊?”

我笑着對媽媽說:“恭喜媽媽,答對了!”爺爺突然問起來:“許,爲什麼?”媽媽答到:“早不說晚不說,那他只能中午說啊,‘許’剛好是有中午的午,還有言字旁。”

就這樣,我們一直猜到了六點半,纔開始吃晚飯的。

元宵節的傳統作文 篇4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這一天格外得熱鬧,街上人山人海,成羣結隊的人來來往往,多麼隆重的元宵節呀!有許多人在街上擺攤,有的在買東西,有的走着去朋友家走親,還有的在打電話說回家吃元宵……街上人頭攢動,各幹各的事。

與此同時,街上一輛車也沒有,這天的天氣也特別地好,過往的人羣一撥接一撥,他們的動作顯得那麼協調有序。還有很多的孩子在街上蹦蹦跳跳。我看到一個套圈的遊戲,於是就跑了過去,拿了幾個圈就去套,竟然套到了一條小金魚。

白天的.元宵節熱鬧,晚上的元宵節更美。街邊擺滿了小吃,賣玩具的,套圈的,投球的……不計其數,他們在路燈和霓虹燈的照耀下別有一番景色。

過了一會兒,我們去姥姥家吃元宵,元宵既甜又好吃,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說:“趕快吃,吃完了帶你們去放孔明燈。”於是我加快了速度,爲了充分感受燈節的氛圍。

媽媽開着車載着我們去了廣場,那真是一個孔明燈的世界,我們也很快買了孔明燈,伴隨着孔明燈慢慢升空,新年的希望也愈走愈遠……

這真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