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家鄉名人作文

作文1.9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名人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名人作文

家鄉名人作文1

他,一位衣着樸素的老人;他,一位忠於共黨的老人;他,一位充滿愛心的老人。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愛心老人——姜達敖爺爺。

姜達敖爺爺是一位長相平凡卻又充滿創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衣着樸素、腳下總是穿着一雙舊布鞋的普通農村老人。要說他的傳奇經歷,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那年那年,宜興高塍邱新村的'一位名叫杜水華的農民伯伯,在一次做瓦工活時不慎從高空墜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姜達敖得知這起悲慘的事故後,立刻帶着3600元錢和慰問品,來到杜水華的家裏。

他坐在杜水華的牀頭邊,含着眼淚牽住杜水華的手,撫慰道:“水華啊,我知道你心裏苦,可你千萬別往壞處想啊!有共產黨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麼多關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呀!”

爲了幫助助杜水華擺脫貧窮之苦,姜達敖還幫杜水華辦起了一個小商店,毫不猶豫拿出5000元作爲小商店的啓動資金。杜水華對姜達敖爺爺感激不盡,還特意把小商店命名爲“愛心商店”。店面開張後,姜達敖爺爺只要一有空,就會到“愛心商店”去坐坐。每次去,他都會花上100塊錢買口香糖,與同事們分享。這不僅讓同事們開心,也讓杜水華伯伯有更多的收入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姜達敖爺爺就第一時間到達紅十字會,捐了1萬元。事後,他還沒停止他的捐款行動,又率先交特殊黨費5120元。

有人看到姜達敖捐錢這麼大方,便氣憤地說:“錢又不咬你,何必白送給別人用!”有些沒心沒肺的人認爲:“想出名吧,花錢讓媒體關注你?”也有好心人勸告他:“捐少點,鈔票捐光了,萬一以後不發退休金了,今後的生活怎麼辦?”對於人們的勸阻和不解,他卻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堅定地說:“沒有黨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回報黨對我的恩惠,我要和黨一起幫助貧困的人們。”

家鄉的名人數不勝數,丁俊暉,徐悲鴻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姜達敖的愛心事蹟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家鄉名人作文2

在我的家鄉——安徽,有許多名人。古有英布、周瑜,今有陳延年,蔣光慈。但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些聲名顯赫的人,而是一位對先秦時期文化和文學極有研究的學者,他就是鮑鵬山。

想必大家還不怎麼了解鮑鵬山,我來介紹一下吧:鮑鵬山一九六三年三月一日出生,畢業於安徽師大學中文系,現任上海電視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但這些並不是他成爲六安名人的原因,他在《百家講壇》上的講課吸引了無數觀衆,大家無不被他獨特的見地,風趣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所征服。鮑鵬山講授的課題有《新說水滸》、《孔子是怎樣練成的》。我十分喜歡聽他課,而且認爲他的《新說水滸》與劉心武的《揭祕紅樓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鮑鵬山對人物的刻畫形象、生動。他曾這樣形容屈原: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終究是蒼蠅。屈原不僅僅只是愛國、忠君之人,他說過“舉世之中唯我清”的話語中展現出憤世嫉俗的一面。同樣,鮑教授描寫莊子也別具一格,他眼中的莊子不只是一個高深莫測聖賢,更是一個富有詩意、率性隨心的文人。

《新說水滸》是鮑鵬山的代表作,讓人讀後很有感觸,他筆下的林沖栩栩如生。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當時宋朝面對北方遼金的軍事威脅政權岌岌可危。彼時林沖武藝高強,是國家十分需要的人才,他本應顯現英雄本色,一展滿腔抱負之志。但林沖面對高太尉多次迫害,忍氣吞聲;甚至親筆寫下休妻書,把愛妻推向高衙內。林沖是當時社會典型的順民、良民,如果不是被高太尉逼得淪爲囚犯、發配充軍的情況下,也不可能被逼上梁山。鮑鵬山深刻的分析了迫害林沖的兩把刀:錢和權,說明了封建社會的醜惡與不堪,雖時隔千年,卻發人深省。林沖雖然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但在鮑的分析下卻猶如是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真人。

鮑鵬山是我們六安人的驕傲,我想要和他一樣,做一位博覽羣書,通曉古今的人!

家鄉名人作文3

我的家鄉,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祖祖輩輩涌現出許多的知名人物,像季羨林、孔繁森、張自忠等,都是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大人物。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身邊也會“潛伏”着各行各業的名人。我身邊就有這麼一位小身材、大智慧的名人。

說起新概念教育的劉坤校長,恐怕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一米五的身高,乾淨利落的短髮,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總是透着智慧的光芒。就是這樣一個走在大街上都會成爲路人甲的再普通不過的人物,卻在做着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教育。

她是新概念教育的校長,也是新概念教育的老師,但更確切的應該說她是一位教育家。新概念教育創辦九年以來,劉校長一直都是秉着用愛澆灌孩子的心靈這一理念,慢慢的'把學校從幾個孩子擴大到現在的幾千個孩子。孩子們喜歡她,家長們信服她不僅是因爲她對待教學的認真,更是因爲她用愛感化着每一個孩子。每個學期劉校長都會爲孩子和家長準備至少一場感恩教育講座,曾經有次我親眼見到一位來參加感恩教育講座的家長激動地握着劉校長的手說:“太感謝你了,你的講座讓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希望你能舉行更多這樣的感恩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就是這樣一位教育家也同樣在做着慈善事業。只要看到還沒有吃飯就來上課的孩子,她會毫不猶豫的去給孩子們買飯,讓他們吃飽了再上課。看到有手頭緊的家長,她會笑着說:“沒問題,先讓孩子在這學着就行。”看到有孩子要離開,她都會痛哭得不能自已。曾經有兩個孩子的離開讓她久久不能釋懷,她曾喃喃自語道:“難道是因爲錢嗎?我可以不收你們學費的。”就是這樣一位被別人看作是“大款”的老師卻會經常備課到凌晨,卻會拖着帶病的身體爲學生們講課。她也會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樣,穿着二三十塊錢的衣服去逛菜市場。

她是同事眼中無所不能的大姐大,她是家長心中無所不曉的的啓明燈,她是孩子們眼中的最和藹可親的老師。她就是我家鄉的名人——新概念教育的劉坤。

家鄉名人作文4

我們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們村的"養豬大戶"--李大叔。

李大叔養的豬個個肥頭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來斤重,活像一個個大肉球。

李大叔養豬十分有經驗。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來把豬圈打掃打掃,給豬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幹完後,他便爲豬做"早餐"了,"早餐"十分豐盛,不僅有上好的豬飼料,還有一些青菜蘿蔔呢!李大叔的豬也很乖,從不挑食,不管給他們什麼食物,它們都會全部吃完,從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飯。每天中午,李大叔便會請來獸醫,爲他的豬檢查身體,看看有沒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讓獸醫爲它們打針,直到好了爲止。晚上,李大叔便會搬來一些稻草,爲那些豬鋪上,讓那些豬睡得暖和些。難怪,李大叔家的豬會養得這麼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豬賣掉,留下小豬仔,讓那些小豬仔長大後再賣。李大叔一年就因養豬就賺了七、八萬元錢,沒過幾年,李大叔便發家致富了。

村裏的人看到李大叔養豬能發家致富。便去請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猶豫地對大夥說:"只要對豬有無微不至的關照,那麼豬也不會虧待我們的。"大夥聽了,都知道了自己養豬不能發家致富的`原因:沒有給豬好吃的,沒有爲豬看病......現在,我們村裏的人都改正了養豬的方法,全都發財了,現在,大家都感謝李大叔的提醒,讓我們村的人都發家致富了,過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

家鄉名人作文5

我的家鄉在湖北,那裏的名人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這天,我就摘下天空中最大最閃的一顆星來爲大家介紹吧!他就是古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

李時珍自小就跟着其父李言聞學醫,李言聞是當地有名的醫生。起初,此時他的父親不同意他當醫生,要他考官,但李進珍一心想學醫,李言聞拿他沒有辦法,之後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如去任王府“奉裙正:,兼管良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爲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在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

李時珍回鄉後,立志編寫關於草藥的書,之後,李時珍翻山越嶺,走過幾十個地方,採集各種草藥的知識,每有一件新發現,他都會記在他的《本草綱目》上,讓後人對草藥有了認識。

有一次,李時珍看到了一種草,那種草李時珍從來沒有見過,他聽飄過的一個農民說:“這種草有毒,有一個人吃了這種草,便全身沒了知覺。”李時珍聽了,便想自己親自嚐嚐,那個農民勸他不要吃,留意中毒,但李時珍不聽勸,摘下一小葉放進嘴裏,過了一會兒,身體感到麻麻的,沒有了知覺。

過了一會兒,李時珍睜開了眼睛,他躺在那個農民的家裏,李時珍醒來後,立刻拿起揹包裏的紙和筆,記下:“吃下後,全身麻,沒有知覺,就叫它“麻草”。李時珍謝過農民,就繼續編寫《本草綱目》。

我從李時珍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堅持不懈,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活着不是爲了白吃乾飯,我們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此時只有爲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纔會開花。一心爲自己,一生爲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

家鄉名人作文6

北京奧運會舉重冠軍張湘祥是福建龍巖人。他8歲開始練舉重,16歲就進入國家隊,17歲獲得亞洲冠軍,同年參加悉尼奧運會並獲得56公斤級銅牌,成爲中國舉重史上最年輕的奧運獎牌得主。

正當他滿懷信心,準備在下一屆奧運會向金牌發起挑戰時,一次醫療事故讓張湘祥的舉重生涯險些終止。可是,張湘祥不願就此放棄舉重,他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要活,我一定要活。只要我還活着,就不會放棄舉重。

憑着這份信念,倔強的張湘祥選擇了堅守,開始了恢復性訓練,然而一切談何容易,張湘祥面對的不僅僅是身體條件達不到要求,而且那種從未有過的挫敗感更是讓他在心理上難以過關。一年,又一年,毫無好轉的現實令張湘祥更加痛苦,雖然如此,但是張湘祥依然再堅持,在面對只舉起20公斤槓鈴的情況下

張湘祥毅然做出了痛苦的決定:轉到男隊總教練陳文斌手下舉行系統訓練。在陳文斌教練的指導下,張湘祥的成績也開始穩步提升。但是,張湘祥知道,中國男隊可謂人才輩出,要想在奧運會上奪冠就必須刻苦訓練,才能脫穎而出。最終,張湘祥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舉起了320公斤的總成績,成爲北京奧運會上一顆炫目的明星。

人人都說運動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我卻從張湘祥身上看到了永不言棄這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作爲一個龍巖人,我欣賞張湘祥那嫺熟的技巧,更欽佩他那種面對不幸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他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只要有理想、有目標,就不要輕言放棄,只有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就一定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家鄉名人作文7

提起名人,大家自然就會想到那些明星。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好多平凡卻偉大的人。今天,我要向大家鄭重介紹我們丁香鎮紅星敬老院院長——查志向爺爺。

查志向爺爺是敬老院負責人。自20xx年擔任丁香鎮敬老院院長以來,始終堅守“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夠安度晚年”的信念,用真誠關愛每一位老人,用真心管理好敬老院。

工作中,他將每一位老人都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病了,查爺爺第一時間自己先掏腰包送老人去醫院看病,遇到精神失常的孤寡老人,查爺爺親自將他們送往安慶六院接受治療,囑託又囑託。

查爺爺不僅在精神上對這些老人給予關心,生活上也將膳食管理得相當科學。他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讓老人們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對於有行動能力的老人,還帶着他們種小菜、養雞、養豬等,樂趣無窮,生活也由此更加豐富多彩!

其實,查爺爺自己的.小家非常不幸。妻子早逝,丟下了一對兒女,尤其女兒,先天殘障,無生活自理能力,查爺爺又當爹又當媽,幾十年來含辛茹苦拉扯着癱瘓在牀的女兒,生活得十分艱辛!

生活雖艱難,但查爺爺愛心永駐,每年“六一”兒童節,他總會騰出時間來到學校,給我們帶來精神食糧,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有人說:“查志向,你也太傻了吧!”也有人說他想圖個名氣。面對嘲笑也好,敬仰也罷,查爺爺總是一笑而過:“我願盡我所能讓更多的家庭享受天倫之樂。”

查爺爺,一個關心老人,關愛社會的楷模,不愧有“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最美池州人”“全國勞模”等二十多項光榮稱號!今後,我一定以查爺爺爲榜樣,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家鄉名人作文8

我的家鄉在無錫,這裏人傑地靈,有很多家喻戶曉的名人:有“乒壇健將”蔡振華,有“檯球王子”丁俊暉,有“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其中,我最佩服的還是一名畫家——徐悲鴻。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出生於1895年,於1953年去世。他是我國現代畫家,也是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擅長畫人物、走獸、花鳥,他作畫講究光線、造型,注重對物體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他的畫在當時的中國畫壇影響十分巨大。徐悲鴻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爲他畫的奔馬栩栩如生,好像能看到羣馬疾馳時塵土飛揚的壯觀場面。

徐悲鴻學畫十分刻苦。1919年他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徐悲鴻每日樂此不疲地進行西洋畫的基礎訓練,他上午在巴黎美術學校仔細聽講,認真學習;下午拿着畫本去展覽會臨摹大畫家們的作品。由於北洋政府一度中斷學費,徐悲鴻不得不轉至消費水平較低的德國柏林去。在那裏,他仍然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求教於畫家康普,併到博物館觀摩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還經常去動物園畫獅子、老虎、馬等動物,在動物園一待就是大半天。當徐悲鴻重新獲得留學經費後,立即從德國返回法國繼續學習。他抓緊每分每秒,孜孜不倦地努力鑽研,他的繪畫水平因此日漸提高。

徐悲鴻不僅學畫刻苦,還十分熱愛祖國。在他剛去法國留學時,有一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說了許多辱沒中國人的話。徐悲鴻知道了,義正詞嚴地對那個學生說:“你既然瞧不起我的國家,那好,從現在開始,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到畢業時我們來一比高下。”那位外國學生被徐悲鴻的氣場震住了,但又怕丟臉,只能弱弱地說了聲:“好。”從此,徐悲鴻更加努力地學畫,終於成了一名聞名中外的畫家。那位外國學生對他刮目相看,心悅誠服地向他道了歉。

看,這就是我家鄉的徐悲鴻,我真爲家鄉有這樣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家鄉名人作文9

我的家鄉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裏的一個小縣城。那裏雖小,但風景非常優美,還有不少的偉人出生於南陽呢!

“智聖”諸葛亮;“科聖”張衡;“商聖”范蠡和政治家范仲淹等等。今天我就先來介紹介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劃粥割齏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着自己的.樂趣。

他酷愛念書,比如:《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等,早已讀的滾瓜爛熟。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014年秋天和1015年春天,他通過科舉考試,中榜成爲進士。在崇政殿參加御試時,他第一次看見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後來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不過他的成就還不止這些呢!

范仲淹文學水平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就出自他手。這篇文章語句優美,節奏感很強。其中流傳千古的名句也不少,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留下了衆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爲歷代傳誦。歐陽修曾稱《漁家傲》爲“窮塞主詞”。他的著作是《范文正公集》。範純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當過宰相。范仲淹在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比如“彼希聲之鳳皇,亦見譏於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於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爲神兵;焚而可變,孰爲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的偉人竟然跟我是老鄉,看來以後我要向他多多學習,像他那樣把學習當成樂趣,這樣學習就既快樂,效率也高了。好了,這就是我家鄉的偉人了,怎麼樣,牛嗎?

家鄉名人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天長,一個美麗的小城,它東瀕高郵湖,南近長江,北枕淮河,西臨京滬鐵路,物華天寶。是皖東地區一顆明珠。它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歷史悠久,充滿了魅力。

天長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其中朱壽昌棄官千里尋母的.事更是遍傳天下。朱壽昌籍貫天長秦欄人,字康叔,爲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之一。其父乃仁宗年間工部侍郎,朱壽昌是其父庶子,母劉氏爲其父劉巽之妾,後被遺棄,時朱壽昌尚年幼,從此母子分離。朱壽昌長大之後,襲其父功名,仕途頗順,卻一直未能與生母相聚,思念之心不絕於懷。分別五十年間朱壽昌四方打探母親下落,後來他聽我說母親流落陝西一帶,於是辭官尋母,千里迢迢來到陝西一帶,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朱壽昌終於找到了母親,當時老母已七旬有餘,又有子女數人,朱壽昌皆接回家中供養,孝名頓傳四方。朱壽昌將功名利祿視爲塵土,卻千里迢迢不辭辛勞辭官尋母,如此孝心亦是感天動地,感天動地。

而戴蘭芬則是以一個狀元郎的身份留在人們記憶中。戴蘭芬出身書香門第,家中十四代均爲秀才,六歲即能賦詩,十八歲便中秀才,28歲中舉人,41歲中狀元,是皖東地區唯一的狀元,他爲人公正,做官廉潔,爲國家提拔了一大批人才,如後來封疆大史林鴻年等皆出自於其門下,52歲是“一歲三遷”成爲翰林院教習和皇帝的名譽老師,但不幸早逝,52歲卒於京城,道光皇帝爲之哀惜,死後葬於天長龍崗一帶。

二人一才一孝永留天長人的心中。我的家鄉讓我驕傲,我愛我的腳下的熱土,因爲它養了我們一方人,朋友們爲家鄉自豪吧,更要奮發學習,爲家鄉添光彩。

家鄉名人作文11

江陰自古鐘靈毓秀,英才輩出,如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中國圖書館之父繆荃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闖將、現代著名文學家劉半農……他們爲江陰的昨天書寫了精彩的篇章,爲江陰的今天提供了無窮的力量,更爲江陰的明天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這些人中,徐霞客是最耀眼的一顆星!

徐霞客自幼聰慧過人,好讀書。15歲博覽祖遺“絳雲樓”藏書,特好史籍、地誌圖經,萌遠遊五嶽之志。

他21歲摒棄仕途,開始漫遊祖國,直到56歲逝世,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更可貴的是,在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靠徒步跋涉,考察活動主要在崇山峻嶺間。山中絕糧,就吃野菜野果爲生;無處投宿,就以山洞樹林爲家。

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他多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嚐盡了旅途的艱辛。

28歲那年,徐霞客來到溫州攀登雁蕩山。他想起古書上說的雁蕩山頂有個大湖,就決定爬到山頂去看看。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見山脊筆直,簡直無處下腳,他仍不罷休,繼續前行到一個大懸崖,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系在懸崖頂上的一塊岩石上,然後抓住布帶子懸空而下。他緊緊抓住布帶,腳蹬懸崖,吃力地爬。爬着爬着,帶子斷了,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岩石,繼續費力地向上攀援,終於爬上了崖頂,以自己的機智保住了性命。

徐霞客就是用這種精神,成爲江陰的驕傲。

徐霞客用自己的大半生時間寫成的《徐霞客遊記》,被譽爲“千古奇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他對喀斯特地貌進行大規模考察,作詳細記錄和深入研究,是舉世第一人。這比歐洲最早進行石灰岩地貌系統分析的羅曼要早200多年。

我們應該向徐霞客學習,早早在心中立下志向,堅持努力,向自己的理想前進,用所學到的知識來回報祖國。

家鄉名人作文12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哪座城市能與南通相比,在這裏深深地打上一位清末狀元的烙印——他便是赫赫有名的張謇。

張謇爲我們南通作出的貢獻可大了,如果沒有張謇就沒有我們現在南通的輝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張謇會了,張謇會又稱南通商會。這裏除了擁有一般的功能外,更是體現了傳播一種精神和文化,那就是張謇先生延襲下來的敢爲人先的創業精神和文化傳承。張謇創造的南通商會能闖能拼,他們南征北戰,商行中外,在造船,建築,家紡,五金,新能源,礦業和電子等領域上都爲我們開闢了新的天地。還有張謇創辦的大生滬事務所,這些靜默的建築物彷彿在向我們訴說着張謇和大生事務所的崢嶸歲月。大生事務所原是賬房,是張謇在上海考察的落腳點。張謇先生通過創辦的事務所不斷地向南通發回考察信息。最終張謇把這些信息整理歸納讓南通跟着發展,使得南通的經濟水平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張謇還開發了狼山,軍山,劍山三大景區,還創辦了我國第一所聾啞學校等等。

張謇不僅在我們南通事業上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而且在學習上張謇也是我們的榜樣。

張謇作爲南通清末的第一位狀元,他的成績和自己的勤奮努力是分不開的。張謇少年時候受母親的影響,懷上了興業救國的遠大志向,爲此他每天飽讀詩書。有一次,張謇晚上生病了,他便去診所治病,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家。回到家後,他拖着疲憊的身軀開始寫作業,父母都勸說他去休息,可一切都是徒勞的。他熱愛學習,自己還總結出了今日學習今日畢的道理。他這種學習的勁頭給我們做了很好示範。

家鄉名人作文13

搖曳的燈光下,有一白髮蒼蒼的老叟,而在他的心裏,有一日新月異的南通,他就是南通一人,輕工業的巨人張謇。

張謇自幼聰穎好學,不論何時何地,都帶上一本書。有一年夏天,蚊蟲滋盛,小張謇一心想要讀書,可沒多久腿上就佈滿了紅包,怎麼辦呢?他就讓家人取來兩個盛滿水的.大甕,將腳插入其中,蚊蟲就無法干擾他了。只見他撫平書頁,仔細閱讀,那紅撲撲的小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像比吃了蜜還要快樂,竟連晚飯都忘記吃了,經過書香的薰陶,小張謇的才華突飛猛進,並在科舉考試中鋒芒畢露,高中狀元。

高中狀元不久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張謇與老師翁同龢之間書信來往頻繁。在信中,他堅定地說:抵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並親自在戰後赴日本,經過七十餘天的考察,他充分體會到日本明治維新帶來的社會發展,呼籲清政府進行效仿,不幸失敗。

仕途走不通,張謇便回到家鄉,施展他的政治抱負。那裏要新建學校,那裏要疏通江水,哪裏要開墾種田,哪裏要安置流民,他都親力親爲。白天他跑地方,瞭解民情;夜晚,他鋪開地圖,進行規劃,並安排第二天一天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之下,南通形成了一城三鎮格局,達到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殘有所學的理想狀態。

在做講解服務的過程中,有人曾這樣問我:張謇爲什麼要這樣爲南通賣力?我說:張謇追求的不是名與利,而是百姓安居樂業;他所希望的也不是錢和財,而是國家繁榮昌盛。濠南別業二樓大廳懸掛的《荷鋤圖》就是最好的證明:退出政壇的張謇甘當一名農夫,在江海大地上經營他的實業救國事業,想要探索出一條救國救民的可行道路,以此示範全國。所以懷有如此抱負的張謇,怎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是啊!張謇的一生爲民着想,爲國分憂。面對國難,他義無反顧地在南通試點,躬身實踐,以便讓全國效仿。他是南通的農民,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我的榜樣。

家鄉名人作文14

我的爺爺是在深圳長大的,所以深圳也是我的家鄉。而深圳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年輕人,他就是被人們稱爲“閃電俠”的科學怪人——盧馭龍。他憑着自身的努力和令人望而生畏的勇氣取得了人們對他的敬佩。

盧馭龍出生於1995年1月8日,在他八歲時,被父親接到深圳生活;在他18歲那年,他又畢業於深圳東方英文書院。盧馭龍不僅會法語,還會粵語。在20xx年的一次《中國達人秀》上,各位達人都在施展着渾身解數的絕技才藝。突然,舞臺畫面一轉,變成了一個實驗室,四處的燈光全都暗了下來,更襯托了他的神祕。一個青年人走上了臺,它穿着銀白色防護衣,披着黑色披風,還帶着一個密封面具,他就是盧馭龍。盧馭龍高舉雙手豪氣地說:“我能駕馭風雨雷電!”說完,實驗室裏的一根柱子發出了閃電,白色的光芒直射下來。他讓閃電通過他的右手,然後又拿起激光劍,讓閃電纏繞在手上、腿上和劍上。這時,它就像一位偉大的雷神,觀衆們都在爲他捏了把汗。表演終於結束了,臺下的觀衆們都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盧馭龍的願望是實現全世界無線電傳輸。因爲他九歲時在醫院偶然撿到了一瓶高錳酸鉀,從此便走上了科學的道路,爲了實現願望,盧馭龍開了一個實驗室。在實驗過程中,他總是被化學物質燒傷皮膚,最嚴重的.一次是在他13歲那年,他想嘗試一下自己配製好的藥物的威力,卻沒想到竟然爆炸了。盧馭龍的整隻右手都掉了下來,大腿被縫了400多針,臉部毀容。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夢想,終於做好了晶體管式等離子弧雙聲道揚音器,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盧馭龍真是我們深圳人的驕傲,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在強大的意志和超凡的勇氣面前,死神也會望而生畏。

家鄉名人作文15

我的家鄉在湯泉,在那裏有一個家喻戶曉的麪館——“馬家麪館”,這個麪館內有一位熱情好客並且手藝高超的大名人——馬老闆。

馬老闆經營這家麪館已經很久了,從一開始只有他和妻子直到現在有那麼多員工,他家麪館的.銷量和人氣一直很高,幾乎每天早上和中午都會爆滿,並且他們家還有許多老客戶和回頭客,使他們家生意一直很好、很興隆。而這都得歸功於馬老闆的廚藝。

還記得有一次中午,奶奶不在家,爺爺又沒有做飯,便帶我去馬甲麪館吃,我一聽高興極了,又有口服了!來到馬家麪館,我點了一份三鮮炒麪,點過面,我來到了後廚,看見馬老闆正在爲我炒麪。他動作嫺熟,將面倒下水鍋,然後添了一些佐料,接着他用手輕輕一掂,那面便“飛”了起來,而且不偏不倚地落入了鍋中央,他又翻炒了幾下,這是面已泛黃,我趕緊跑回座位,不一會兒,面就上來了。我一看,盤子中金燦燦,油亮亮的炒麪上,點綴着幾片青翠欲滴、嫩嫩的小青菜,還有幾片紅通通的臘腸相伴左右,在炒麪的正中央還放着一個完整的、金黃色的煎蛋,這一看便使我食慾大增。我抓起筷子,迅速地夾起那塊煎蛋,就往嘴裏送,也顧不上燙不燙,便咬了一大口,那煎蛋外焦內嫩,金黃的外皮香氣撲鼻,嫩嫩的蛋白和蛋黃則十分絲滑,非常美味。品嚐完煎蛋後,我便熟練地捲起一大堆面往嘴裏塞,那炒麪美味極了,它充分吸收了臘腸、青菜和煎蛋的香氣,讓我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嘴裏的面還未吃完,便又塞了一大卷面。突然,我被面噎住了,正當我焦急萬分的時候,馬老闆端着一碗溫湯出現在了我面前,溫和地對我說:“小姑娘別急,來,喝口湯!”我趕緊喝了一大口湯,那炒麪終於下去了,我十分感謝馬老闆。

怎麼樣,馬老闆,我們家鄉的名人不僅手藝高超,而且熱情好客十分善良。這就是我家鄉當之不無愧的大名人——馬老闆。

標籤:名人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