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推薦】傳統節日作文合集五篇

作文1.0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傳統節日作文合集五篇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很多英烈們的事蹟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當他們入土爲安的時候,他們的故事就永遠告終了,剩下的只有讓我們懷念了!

據我所知,每年的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秋時期,流亡在別國的公子重耳,好幾天沒吃東西了,這時,重耳身邊一位臣民介子推偷偷地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給重耳,重耳得知後對介子推十分感謝,回國登基後,重耳竟把功勞最大的介子推給忘記了,介子推卻沒有計較,而是回老家去了。直到後來,重耳纔想起來了介子推。他想請介子推入朝爲官,可介子推拒絕了。於是他放火點山,以爲可以逼介子推走出來,結果發現介子推和老母親已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悲傷之餘把這棵柳樹稱爲“清明柳”,又把這一天定爲寒食節,這一整天都不允許生火,只能吃前一天煮好的冷食,後來又和清明節合爲一體就形成了今天的清明節。

清明節還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還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特有的悲傷、懷念的氣氛。

每到清明節,你會緬懷誰呢?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都是我的家鄉里最熱鬧的日子。

相比春節時我們每家每戶關起門來的熱鬧,端午節的熱鬧是大家一起的熱鬧,是包糉子吃糉子的熱鬧,也是賽龍舟劃龍船的熱鬧,哪怕這一天需要祭奠屈原,端午節還是熱鬧的。

印象中的端午節,我都是跟着爸爸媽媽先去到屈子廟去祭奠屈原老先生的。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屈原是爲了我們的國家而犧牲的,他是高潔的詩人,他不願意同流合污,這纔有了他的投江,纔有了關於端午節的種種傳說。我不是很懂得屈原老先生的想法,卻能夠明白他的犧牲是值得我們紀念的,我們在端午節這一天裏,理應祭奠他老人家。

祭奠完了屈原,我會跟着我的爸爸媽媽去江邊看賽龍舟。每年端午節,江邊就會匯聚五湖四海的人來此地以賽龍舟的方式祭奠先神。整整齊齊的十支龍舟隊伍在江面上一字排開,我們都等着那一聲令下,等着比賽開始那一刻的到來。一旦裁判發令,那我們也就有好戲看了。這十支龍舟隊伍都是經過了專門訓練的隊伍,在我們大家的搖旗吶喊聲中,發現不了他們有什麼區別,直到龍舟進入了最後的決勝區域,我們才能注意到許多隊伍因爲先前的使勁兒,現在已經幾近停住了,而那支走到最後的隊伍,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和歡呼聲。

賽完龍舟,正好是我們快要吃端午午飯的時間,媽媽早已把糉子包好煮好,我們只需回到家熱一熱,再炒上媽媽爲端午節準備的美食,我們也就在家正式過端午了。有時候家裏過端午節的人多,有時候家裏過端午節的人就我們仨,但不管是多還是少,糉子纔是端午節的主角。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節日,如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

在每年的家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人們無論在那個地方,都會回來跟家人團聚。那一天晚上月亮特別大,特別圓,也特別亮。中秋節晚上,大家在一起吃月餅,吃完後走出門外賞月,這時,如果你拿望遠鏡去望月亮,你會發現月亮裏似乎有一棵桂樹,有一個人在拼命地砍樹,可就是砍不斷。傳說,那是犯了錯誤的吳剛被王母娘娘懲罰,讓他把廣寒宮裏的神桂樹砍倒,纔可以回於宮繼續做神。可這查神桂樹無論都砍不倒,吳剛也就回不了天宮,享不了福了。這個傳說有趣吧!正像蘇軾所說那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我的家鄉長安鎮,人們過中秋節時,除了吃月餅賞月外,還舉辦燒烤呢!今年,我們學校還舉行了猜燈謎、送燈籠的活動。大人吃水果、吃花生、聊天、唱卡拉OK,笑聲不斷;而我們小孩呢,則舉着燈籠,在操場上閒逛,比一比誰的燈籠大,誰的燈籠亮,操場上頓時像有無數個一閃一閃的螢火蟲似的,真好玩!

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我瞭解到我國人民非常重視親情,他們無論在多遠的地方,都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每逢過年過節,不管多忙,他們都會回來和親人團聚。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今天,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傳統文化之一:五月五日端午節的來由。

公元前287年,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不願看到楚國淪亡,不原看到楚國的百姓受秦國的殘害和欺壓,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抱了塊大石頭投過了汩羅江中。當地老百姓得到這個噩耗,都很悲痛,爭先恐後的來打撈屈原的屍體。也不知來了多少船,打撈了多少時間,也一無所獲。有人對着江面,把盛在竹筒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祭祀屈原。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當地的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一週年的日子,又划船去把盛在竹筒裏的米撒到水裏,祭祀他。後來,他們把劃小船改成賽龍舟,把撒盛在竹筒裏米改爲包糉子。這種紀念活動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爲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以前,糉子要自己包,可現在只要去超市裏就可以買到各種口味的糉子。有肉的,有紅棗的,還有花生的,各種各樣數不清。

過端午節時,從電視上可以看到各地的龍舟大賽,選手們你追我趕,敲鑼打鼓,可真熱鬧呀!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讓我讚歎不巳!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這天大家會聚在一起包元宵,吃元宵。南北對於元宵和湯圓的稱呼有所不同,但是在一起過節的寓意都是一樣的,預示着大家團團圓圓。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糰。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麪了,只見爸爸在碗裏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麪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糰了,我照着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麪糰,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裏,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裏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着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着,歡笑着。

我愛包湯糰,但我更愛元宵節。

標籤:五篇 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