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寒食節的由來和寒食節歷史

作文9.58K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爲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寒食節的由來和寒食節歷史,一起來看看。

寒食節的由來和寒食節歷史

習俗介紹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爲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2]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麪、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爲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竈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爲:“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歷史發展

遠古時期

寒食節的源頭,應爲遠古時期人類對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爲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爲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爲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春秋時代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爲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爲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爲君後,分封羣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爲官,躲藏山裏。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出山,結果介子推和母親抱着一顆大樹被活活燒死。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爲寒食節。

魏晉時期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爲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爲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於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寒食節歷史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子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爲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爲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

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子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

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爲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爲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爲一。”

相傳,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時代,也許是個電閃雷鳴的夜晚,也許是白天突然烏雲密佈,但是,一定是什麼天生異象。因爲晉獻公死了,好歹是個霸主,是一定不能悄悄地離開的,不帶走一片雲彩,必定是天地爲之動容。可惜,歷史沒有說天地之間如何大戰,只記載了晉國內亂,諸子爭奪王位,公子重耳被趕出晉國,在外避難。先鋒營首領介子推等大臣跟隨重耳忠心耿耿,在國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況下,重耳流亡到衛國,餓不能行,衆臣採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嚥。忠臣介子推偷偷地進山溝裏,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同野菜煮成湯送給重耳。重耳接過來狼吞虎嚥吃個精光,這才問從哪來的肉菜湯,旁邊的大臣告訴是子推從大腿割下來的,重耳聽了感動的淚如雨下。

重耳歸國成爲晉國國君後,分封羣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爲官。躲避山裏,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爲寒食節。之後,隨着歷史車輪的滾動,寒食節終於推而廣之,擴展到全國各地,在歲時節日的演變過程中,寒食靜靜地融入了清明。

但後人多所考證,寒食節禁火習俗的起源與介子推無關。介子推割股的史實也存在爭議。現今學界認爲應是季春時要換新火。

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在當時是件大事。寒食節習俗,有掃墓、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

寒食節的來歷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爲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

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爲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爲3天。

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爲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爲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說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