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隨筆13篇

作文5.9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纔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隨筆13篇

傳統文化隨筆1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徵着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糉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裏,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騙,傷心至極,當晚投江而死。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時,紛紛趕到江邊,上了小船準備把屈原的屍體打撈回來,可怎麼也打撈不回來了。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糉子扔下了江,讓魚蝦吃糉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爲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糉子吃,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

傳統文化隨筆2

又是一年糉葉飄香時。“端午節您準備怎麼過?”對於許多市民來說,無外乎就是吃糉子,或利用這個小長假與家人外出郊遊,放鬆一下心情,而對端午立節的本意及伴隨而來的屈原精神,恐怕沒有多少人去細細品味。

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由來的傳說有很多,而源於紀念屈原則是一說。屈原,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爲力主聯齊抗秦,受到貴族的強烈反對,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後,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又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報國無望的情況下,於農歷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的壯麗樂章。

屈原死後,百姓紛紛來到汨羅江,奮力打撈其屍體。傳說投糉子於江中,可以粘住魚嘴;把雄黃酒倒進江中,可以暈蛟龍水獸;划龍舟來驅散江中之魚,以免吃掉屈原的身體。這些美麗的傳說,表達了古人對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的崇敬與思念,並作爲端午習俗流傳了下來。而作爲後人來說,倘若我們至今尚不知曉端午節的由來,不知曉“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的悲憤,不明瞭“竟渡深悲千載冤”的沉重,不掌握“忠魂一去詎能還”那段悲壯歷史,依筆者之見,縱然糉子再香,恐怕也味同嚼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位哲人曾說:構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脈,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脈的傳統文化,它是區別於這一民族與另一民族的永恆標誌,是支撐這個民族脊樑的精神。唐代詩人殷堯藩感慨道: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因爲屈原,人們記住了端午;因爲端午,人們記住了屈原。後人紀念屈原,不是因爲他的遭遇,也不是因爲他的性格,而是因爲他心繫黎民、體恤蒼生的民衆情懷,剛正不阿、廉潔無私的爲官品格,奮發向上、堅定不移的創新精神。

兩千年的端午節,蘊含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是一座巨大的精神文化寶庫。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從這座寶庫中尋求力量,激發自己朝着理想不斷求索與奮鬥!

傳統文化隨筆3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

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爲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隨筆4

中國!一個偉大的國度,擁有浩瀚的疆土,幾千年以來,孕育了多少才識過人的軍事家,才華橫溢的詩人,目光長遠的君王,天馬行空的藝術家,他們,在自己祖國的領土上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蹟!

例如:“萬里長城”,“兵馬俑”,“莫高窟”,《離騷》,《史記》……而創造這些奇蹟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熔鑄的敢於創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偉壯觀的建築上傳遞,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裏行間中流溢,還有的在蒼勁如龍的筆墨裏婉轉……這些豐富的文化遺蹟在飄蕩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來,這,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獨一無二的財富!

如今,在我的腦海裏,卻清晰地記得在小時候參加的一次遊行,在那次的遊行中,有一種叫做“飄色”的絕妙藝術無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中國的文化,第一次體會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濃厚氣息,每每回憶起這次的經歷,心中總不由得涌起一種炎黃子孫的歸屬感與自豪感。

“飄色“又名”擡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爲一身的民間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區民間春節社火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傳承至今的中原"擡閣"被譽爲"華夏一奇",被外國人認爲是”中國隱蔽的文化“在中華民俗和中國民間藝術領域影響甚廣。

“飄色”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僅能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的感受,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來源於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自信與驕傲,這種文化遺產難道不讓人重視與珍惜嗎?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卻在現代科技的衝擊下淡忘了往日輝煌的文化成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於現在文化以及科技創新的事業中,忠心與歷史文化的人卻是越來越少,對此,我不禁感到了一絲緊張。作爲一位中國人,我們難道不應該去深入瞭解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嗎?難道就不應該傳承這幾千年下來的寶貴文化嗎?我們絕不能讓如此衆多珍奇的文化遺產泯然於滔滔的歷史長河中!爲此,我對於傳統文化進入校園考場表示贊成,因爲這樣便能人爲地督促我們學好語文,更好地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傳統文化隨筆5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安徽阜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纔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着,“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裏,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麪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着餡兒包進去”,外婆跟着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裏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爲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裏,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傳統文化隨筆6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古老的民族藝術,獨特的風俗習慣,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着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着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糉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爲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着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生活。

傳統文化隨筆7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文化;從深層涵義來說就是:文化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總體表徵。但,隨着現在電子產品的出現。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早已忘記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其中還包含了名家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等。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戲劇(越劇、粵劇、京劇、崑曲、黃梅戲、湘劇、徽劇、漢劇、皮影戲、川劇、崑劇臉譜、川劇臉譜、京劇臉譜);剪紙;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臺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中醫(中醫、中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歌、賦、《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四大名著);節日(元宵、寒食、清明、元旦、中秋、端午、臘八、重陽、除夕、春節);服飾;武術(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內家外家、太極八卦)……

隨着傳統文化的沒落,我們作爲中華兒女要肩負起拯救傳統文化的責任:

(1)我們要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的優點;

(3)我們要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的優點,將它們與中華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取長補短;

(4)我們要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文化;

(5)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6)我們只有瞭解社會發展趨勢,才能真正得出全面、中肯、成熟的結論。

傳統文化,最主要的詞就是文化。我們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文化,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會想文化不就是知識嗎?但,在現代文化中的傳統可能只剩下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繡花鞋文化。

在以前,難道人們只會喝茶、喝酒、繡繡花鞋嗎?在現在,難道人們只會喝茶、喝酒、繡繡花鞋嗎?我們應該往這個問題的深層去想;但我們首先弄懂“文化”這一詞的根本含義,纔有可能知道文化是什麼?只有知道文化是什麼,才能知道中華的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但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弄懂的,需要我們長期的深入研究纔有可能弄懂這個問題。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曾爲它們的進步、繁榮昌盛而自豪;也曾爲了它們的落後而感到傷心。

文化,它們有繁榮的時候,也有衰敗的時候。在我們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爲,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羣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文化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知識、技能、體驗、觀念、信仰和情操的過程。他強調,文化只有在社會結構發揮功能時才能顯現出來,如果離開社會結構體系就觀察不到文化。

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斯特勞斯從行爲規範和模式的角度給文化下定義。他提出:“文化是一組行爲模式,在一定時期流行於一羣人之中,……並易於與其他人羣之行爲模式相區別,且顯示出清楚的不連續性”。

英國人類學家R。弗思認爲,文化就是社會。社會是什麼,文化就是什麼。

這就是歐洲三位人類學家給文化下的定義。

我們要好好的守住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但我們在守住的同時,也不要閉關鎖國;我們要多吸收外來文化,取長補短。

傳統文化隨筆8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傳統文化,形成於中華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

進入21世紀後,工業與商業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傳統文化正在逐漸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目。傳統節目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方式。西方傳入的聖誕節,情人節等在我國廣泛傳播,而我們的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重陽節登高插茱萸;中秋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臘八粥……還有哪些人記得呢?恐怕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具有特色的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這些我們又瞭解多少,或許有的人都沒有聽說過吧。當我們看到老年人們再跳廣場舞,扭秧歌時,我們有的只是嘲笑,只是鄙夷。可是你們知道嗎,他們跳的纔是我國傳統的舞蹈,相比下來,我們更應該覺得慚愧,只是一味的追逐新潮,跳什麼街舞,魔鬼舞,我們爲什麼就不能去學習我們的傳統歌舞呢?去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呢?還有民間音樂及我們的國粹京劇也受到了人們的冷落。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繪畫,剪紙等也受到了人們的冷落。隨着時代的變更,越來越多的人遺棄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現在的高新技術,雖然它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危害,我們漸漸失去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失去了在體驗中的快樂,只知道盲目的做着自己的事。我們又爲什麼不去嘗試做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呢?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兒女們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滴沙粒,金子的本色纔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傳統文化也是一點一點積累來的。我們要將這優秀的傳統文化繼續發揚下去。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應該爲傳承傳統文化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發出光芒。

傳統文化隨筆9

在語文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傳統文化這塊資源,大膽嘗試,靈活滲透,常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課程標準》將語文學科定位於交際工具、文化載體,要關注語言的能力。其內容包括不僅是讀寫,還有聽說,在開發學生潛能時,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要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澱。這個文化積澱不僅是知識性的,不僅是中國的,應該是指各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包括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內容。因而語文所承載的不光是對語言文字的使用,其中還負載了無數文化的東西,它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傳承了五千年的文明,是最古老的但又是最有生命力的文明,雖然中間有很多次斷開,但中華文化的思想卻是一脈相承的,這使我們的語言文字包含着豐富的含義。20世紀的現代化進程表明,脫離傳統的現代化從來沒有成功的先例,丟棄傳統,就意味着喪失特色。無數事實證明了列寧的那句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在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我們所居住的地方——歷史上的“城陰城”具有悠久歷史與文化,就不能不注重自己的文化特色,以獨特而具有個性的魅力更好地融入開放的世界。基於這樣的目的,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應成爲一種共識。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因爲有異鄉,纔會有故鄉”。地域的力量是強大的,傳統文化教育得當,即使有一天城陰城子弟到了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相信無論東奔西走,無論右彎左轉,無論滄海多麼遼闊,無論歸程多麼遙遠,也要回歸起點。

作爲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綿延不絕的傳統文化也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手裏斷裂,這是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學生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需要。但是怎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怎樣在實踐中體驗感悟?怎樣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對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展開研究,尋求激發學生熱愛漢語,熱愛生活,熱愛傳統文化的活動平臺。

傳統文化教育足以增強民衆的自豪感,激發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古代的雄辯家說過一段精彩的話:“桔生淮南以爲桔,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不然的話,我們何以解釋牡丹以洛陽爲最名貴,芍藥以揚州的最奇美,木棉在溫暖溼潤的嶺南生長得最茂盛,白楊在寒冷乾燥的北國生長得最挺拔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對一樣事物不認識、不瞭解是談不上有何感情的,只有發現了事物的可愛之處,纔會產生愛的情感。對家鄉的熱愛,必須首先建立在對家鄉的瞭解上。中國文化在歷史學上常常以地域不同而劃分爲一些風格迥異的品類,如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而區別這些不同文化的並不僅僅因爲它所擁有的不同名稱,它們的獨特內涵也使其閃爍着同樣亮麗的光華,比如語言詞彙,民居建築,民間製作,地方劇種,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等等。

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有助於我們以理性的態度和務實的精神去繼承傳統,開拓未來。

課程中不包含文化是不可能的,離開文化的課程是不存在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各地區都蘊藏着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作爲歷史文化名城有着極其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寫道: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這首千古絕唱幾乎是對有着豐富而古老內涵的歷史文化所作的最具代表性的畫面定格。歷史上有許多本埠名人和客居外地名人創作出許多名篇鉅著和佳詩妙詞,是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語文學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寶貴財富。在這片熱土上,還形成了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革命歷史文化、忠義文化、山水文化、書畫文化,所以傳統文化教育除了在語文學科中滲透外,還可以與歷史學科、政治學科、地理學科、美術學科等緊密結合,探索適合本地域傳統文化教育的新路。

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就是要讓我們的後代知道我們的文化之根與文化形態,也要了解我們文化特色與文化優勢。對我們生息與生活的這一塊熱土,要潛移默化地培育起如著名詩人艾青所說的那種純樸而深厚的情感:“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對於普通大衆來說,是要重鑄信心,充分認識到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的榮耀和這榮耀在今天乃至將來的繼續輝煌。

傳統文化是條源源不斷的河流,從古流到今,並奔向未來。合理地利用它,會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姿態萬千,異彩紛呈。

傳統文化隨筆10

一、傳統舞蹈

鬧皇船(古城街道)

鬧皇船,又稱“船上敘事”。初期表演是由一人扮演艄公(丑角),穿對襟衫,戴八字須,結腰帶站於艙前;一人扮演艄婆(旦角),穿大面襟衫,扎矢巾,束腰站於艙後。待音樂起,各自用紅帶將船挑起,手持槳板作搖船的動作。後來,鬧皇船演變爲一位俊俏女子雙手執竹木綵綢扎編而成的綵船,用腳行走,遠觀好似綵船行駛一般,船外有一壯漢手持船槳,模仿划槳狀,跟隨女子前進後退、左挪右趨中,相互配合,兩人做着平船、拖船、上船、停船等舞蹈性動作,偶爾伴以演唱或問答對話。

溪邊板龍(邵家渡街道)

溪邊板龍俗稱“剪紙板龍”, 全長30餘米,龍身貼滿剪紙圖案,所有紙花和圖案都是由手工剪紙製作,外觀清俊、飄逸。據傳,溪邊板龍發緣於清朝康熙年間,邵家渡一帶大旱,老百姓急於求水,便組織了幾百人前去白龍潭取水,回來的時候,在路上就下起了大雨。爲了紀念這次求雨,老百姓精心設計了雌雄兩龍(雌爲綠色,雄爲紅色),稱爲“行雨龍”,全龍由龍頭、龍身(每段一般長1。5米,20多段)、龍尾拼接而成。每到特定時間,便到各村舞動,頗爲喜慶熱鬧。

銅鈿棍(括蒼鎮)

銅鈿棍是流傳於括蒼鎮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始於清朝,是窮人要飯時的一種表演形式。藝人手拿一尺左右的小棍,小棍兩頭分別串上幾枚銅鈿,一邊口中唱着詞曲,一邊手中有節奏地打着銅鈿棍,發出“瑟瑟”之聲,富有節奏。現在表演時則配上氣氛熱烈的秧歌舞曲調,或者其他輕快、優美的曲調,表演人數可多可少,一般爲10—20人,可在庭院或廣場即興表演,也可搬上舞臺表演。

二、傳統曲藝

臨海道情(古城街道、江南街道)

道情是流傳於我市的一種民間口傳身授的地方曲藝,明清至建國前後廣泛流傳於我市各鄉鎮,其中《王金滿打桐坑》幾近家喻戶曉,婦孺老幼皆能吟唱幾句。演唱時,藝人左手握竹板,懷抱道情筒,右手擊筒面,道情筒長約二尺,塗紅漆,圓筒一頭蒙上一張豬油皮,拍打時發出“蓬蓬”之聲,藝人合拍而唱。說唱過程中,常根據內容情節自由發揮,擊出快慢輕重不一的節奏,以刻畫人物性格、情態,鄉土氣息十分濃郁。唱詞以三字、五字、七字爲主,大多自編自唱,多以獨坐,或站立演唱爲主。

打蓮花(杜橋鎮、上盤鎮)

打蓮花又稱蓮花、蓮花落,是一種藉助道具的打擊爲節奏,邊唱邊擊打的一種地方性曲藝。清至民國時期,打蓮花在我市沿海地區,特別是杜橋、上盤等地頗爲流行。打蓮花在廟會上表演較多,表演一般爲十人左右,一人領唱,其他人左右站立,有二人手持道情筒,二人手持算盤索,其他人手持銅鈿索,擊節唱和。唱白採用當地方言,通俗生動,滑稽幽默。

傳統文化隨筆11

身爲中華民族的一員,我深深地感到驕傲與自豪。作爲一名中文專業的教師,我深切的熱愛着祖國的傳統文化。當提出樹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我更是特別激動。近日在各種媒體上看到關於傳統文化的爭論非常多,有的贊成有的反對。身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也想在各種聲音中,發出自己的一點聲音。

熱烈地爭論無疑表明了傳統文化越來越得到重視。不管怎樣爭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傳承下去,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她植根於中華民族,生長於中華大地,當然也是最適合中華民族的。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天都在享受着信息時代給我們提供的便利。同時,我們也在紛繁複雜的種種信息衝擊之下有些無所適從。我們的文化也同樣經受着極大的考驗。仔細思考社會上出現的種種怪現象,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失去了本應有的淳樸善良。我們傳統文化中推崇的“當仁不讓”“見義勇爲”“俠肝義膽”都不知去向了,連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都需要討論了。價值觀的偏離導致了傳統美德的弱化。我們成年人在這樣一種環境中已經陷入迷茫更何況孩子們呢?因此,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要從孩子開始,要建立民族自信就得從孩子們開始,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已經是當務之急。

值得慶幸的是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有遠見的學校。我們學校很早就開始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一系列嘗試,而且在實踐中證明傳統文化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校開展的“晨讀、午誦、暮寫”系列活動,把優秀古詩文引進校園。孩子們在書聲琅琅中體會出漢語的獨特魅力。老師們利用傳統節日引領同學瞭解民俗,教孩子孝順父母,學會感恩。傳統運動項目“六藝”之一的射箭,也被引進了校園,孩子們在練習中越來越膽大心細,沉穩幹練。書畫室裏,老師帶孩子學習傳統書法繪畫技藝,翰墨飄香;古箏教室中,老師和孩子們領略古箏琴韻,雅樂繞樑……孩子們沉浸在各種特色活動中興趣盎然。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培養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學校也因此涌現了不少小小書畫家,小小藝術家。

學校在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路上一直在的探索。我作爲語文教師和班主任,也做了一些嘗試。在每週兩節的特長活動課上,我帶領孩子們學習了《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我把練字、誦讀相結合,再結合實際做相應的講解。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有了可喜的改變,對老師家長有了應有的尊重,對同學也有了寬容友愛,言行舉止不再放誕不羈。家長們反應說孩子比以前懂事了,我感覺班級管理也比以前輕鬆了。

在日常教學中我還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聽古代的故事。不管是成語故事、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孩子們都會聽得津津有味。於是我就嘗試用經典故事來代替講道理,這樣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課時我時常會引用幾句詩文名句,每次同學們都會投來敬佩的目光。而在聽我做進一步的解釋時,同學們也會聽得特別認真。這種引用總好過引用一些莫名其妙的網絡用語吧。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適當的環境,我試圖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文化的氛圍。

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到文學、藝術、哲學等方方面面,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雖然我所知道的只是一點皮毛,但是我堅信: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會源源不斷的爲我們中華民族提供豐富的營養。傳統並不是封建,傳統不代表落後。當你真正去接觸去了解她時,你一定會爲她折服。只有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經過不斷地浸潤,不斷地滋養,不斷的濡染,我們才能培養出一代具有優秀民族精神,秉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少年。弘揚傳統文化任重而道遠,我們作爲教師都應該爲民族復興大業盡我們的綿薄之力,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浸潤孩子的心靈。

傳統文化隨筆12

妃色的歲月在時光的空隙中漸漸沉澱下來,一聲銅質編鐘渾厚而清亮的敲擊,穿越中華民族五千年陳跡斑斑的記憶,響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屈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傳承之路上屹立不倒,歷經代代坎坷,最終在斑駁的老牆上靜靜綻放泫然的美麗。不知從何時起,我走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而後對它的鐘愛和癡迷也成爲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漸漸地,我從中感悟到一個古老的國度點燃的文化之火。

對於傳統文化的闡釋,讓我有第一感觸的是“孝”與“忠”。談起這,我不得不提起我高中所學的《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建”。對於“以孝治天下”的泱泱晉國。“孝”的意義可想而知。孔子曾曰:何爲孝?即繼承先父之志。從古至今,“忠”和“孝”已成爲中國人論好男人的標準。“忠”於事業,“孝”於家庭。在我的理解中,一個標準的好男人就是在家庭和事業上都成功的人,事業的成功是一個男人夢想實現終身奮鬥的結果,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標誌。儒家學說裏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孝的適用範圍遠比忠來的廣大,這絕不僅僅是對父母而言,更更要的是對君父、授業解惑的老師。因此,“忠”即“孝”的一部分,那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的說法便不攻自破。

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孕育中,褪去華麗的外衣,大浪淘沙,留下的一筆永久的財富,那便是五千年的沉澱—愛國情懷與民族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來爲世人所推崇,感悟中國的傳統文化使我們一方面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也培養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歷代民族英雄身上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牢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我想起了先秦哪那些宣揚禮儀仁道的先哲們,想起了“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文天祥,想起了那正直廉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官海瑞,想起了救國救民拋頭顱灑熱血的戊戌六君子······他們爲了國家,爲了自己的信念,付出了生命,這種膽魄值得每一個華夏兒女去膜拜。

剛健有爲、自強不息,這是我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學到的有一個價值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給了很好的詮釋。自古以來,不論在天災還是人禍面前,中華兒女從不屈服和放棄。面對各種挑戰而不喪失鬥志,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永遠保持着不屈不饒的精神,在我的人生中,需要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問題上,我更應該做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這種對真理的執着追求。

瑰麗的詩篇是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到的又一個收穫。我聽阮籍呼號“天下無智者,使豎子成名”而哭,那是魏晉的憤恨之淚。我在“草色遙看近卻無”中感受到春的氣息。在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事故變遷後,我又展望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蓬勃景象。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鐵骨錚錚,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的豪情壯志,都讓我深深的沉醉。流芳百世的不只是他們絕妙的詩句,還有他們的忠肝義膽,就像秋之落葉,那般返璞歸真。

道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三綱五常: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仁義禮智信。我內心深處情有獨鍾的是感恩。兒行千里母擔憂,記得懷揣着大學錄取通知書離家之時,母親很早爲我起牀煮餃子,之後父母懷着希望與憧憬把我送上火車站,一直到現在每次離家,父親還是以一樣的方式送我,每次的電話那頭總是囑咐我、關心我,從沒有訴說過自己的苦,在此我想再道一聲:“感謝你們!”

或許久久地回味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裏難免會汲取一些浩然正氣吧,中華五千年沉澱的獨有的忠孝、愛國民族魂、瑰麗詩篇、道德也值得我們受用一生。宛如冬天裏徹骨寒風,落拓不羈。這些精神,於是化爲血液,流動在文化的全身,於是成爲烙印,鐫刻着中華的文明,於是成爲一種永恆的文化流轉。徜徉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海洋裏,不知何時,我走進了它的世界,幸福的我流連於它的世界裏,找不到出口。此時,僅需一杯清茶,伴隨着傳統文化流入心田,就可以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傳統文化隨筆13

過節,對於每一位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中國傳統節日留存着歷史的記憶,傳承着悠久的文化,體現了親情、團聚,以及偉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禮儀等。例如:吃糉子會讓我們想到屈原和他的愛國思想;中秋節在吸引大家吃月餅之餘還傳達着愛家的信息;重陽節是尊老愛老的節日等等。但現在的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相對較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在逐漸淡漠。儘管學生在課前已經蒐集到一些相關資料,但由於課堂時間限制和資料有限,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也還停留在表面。針對這一狀況,我設計了“走進中國傳統節日”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本活動設計思路:

以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爲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爲基本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確定研究小主題,在活動中通過查找資料、調查採訪、動手實踐、信息蒐集與處理、親身體驗、展示與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傳統節日這個窗口,來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拉近學生與傳統節日文化之間的距離,感受我們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提高學生的民族人文素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圍繞本主題主要預設了三個目標進行教學:

一是瞭解一年有哪些節日以及影響廣泛的節日,初步瞭解傳統節日的名稱、由來和習俗;二是掌握一些探尋研究方法(查找、收集資料、調查訪問、製作體驗……),學習對這些資料進行分類和處理;三是提高學生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本課教學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着力培養學生蒐集信息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由課堂延伸至課外,通過小組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研究方法、多種途徑地實踐與探究,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有效地統一起來,真正達到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性。

課後,我及時地進行了反思,本課教學成功之處:

一、教學環節比較清晰。本主題分三個階段進行:準備階段——教師創設活動情境,帶領學生確定主題,根據學生的興趣分組,指導各小組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實踐階段——這個主題有多項實踐活動,教師指導學生靈活安排各種實踐活動,並做好活動記錄,撰寫心得體會;總結與交流階段---是學生彙報研究成果;延伸階段——是交流收穫體會並對主題活動進行拓展延伸,最後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師評。

二、創設了較好的問題情境和活動情境。根據綜合實踐課的生成性、主體性的特點,採用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法,以評價爲激勵、輔助手段,讓學生自己在探索活動中邊實踐、邊思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並學會與人合作。

三、搭建了一個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臺。師生分享交流蒐集到的資料,將常見的傳統節日和少數民族的節日進行詳細介紹,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豐富內涵。體現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

四、注重對設計活動方案的引導與評價。教師充分利用表格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小主題對活動方案進行設計,表格簡單易懂,學生的設計可行且富於創新。由此可見,剛纔確定主題對學生來說是多麼重要,學生選擇自己認爲有能力去研究的小主題再列出想了解的問題都是出於自願,他們也能在能力範圍內通過各種可行的途徑去研究。教師注重進行引導,設計了“友情小提示”,並創造了一個美妙的設計環境,爲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並進行生生評價、師生評價。試想如果對彙報的情況置之不理,那彙報顯得很蒼白。綜合實踐活動非常注重評價,對學生情感態度的評價,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成果的評價等都非常重要。

標籤: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