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彙總7篇】

作文2.8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統節日作文【彙總7篇】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北方的端午節要比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來吃,糉子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白白的糉肉,鹹糉子裏紅紅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姥姥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着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每當秋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一大早起牀,我洗完臉,刷好牙,媽媽就端來一塊熱騰騰、香噴噴的`重陽糕,我邊吃着糕點邊想起了遠方鄉下的爺爺和奶奶。心想,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身材好不好,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我應該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沒等吃完重陽糕,我就跑過去拿起了電話撥通了爺爺的電話號碼,電話撥通扣,我的一聲“爺爺”喊得老人家開心地大笑起來,聽到電話那頭的笑聲,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傍晚,我覺得打個電話不夠,就想到了再做一張賀卡給爺爺奶奶吧。於是,我找來做賀卡的材料,開始做了起來。不一會兒賀卡就做完了,我拿出彩筆認真寫下我對爺爺奶奶的祝福,這時我看了看外面的桂花,心想我不如下去摘一小把桂花夾在賀卡里,等下次回老家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既帶着祝福又夾着重陽節特殊味道的賀卡送給爺爺奶奶,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歡和最難忘的就是中秋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習俗還不少呢!這一天是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是吃月餅、賞月的最美時機。每年過節,我都會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每年節日當天,爺爺奶奶都會給我買各種味道的月餅。五仁餡兒的、蛋黃的、蓮蓉的……各有千秋。我最喜歡的`是蛋黃的,咬一口,金色的蛋黃就映入眼簾,甜甜的,味道好極了,誘人極了!

去年的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媽媽一起上天台賞月。月亮害羞地戴着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那圓圓的臉蛋兒。我擡頭望着月亮,心裏對遙遠的夜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媽媽非常有興趣地講了中秋的由來,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精彩的神話故事,中秋節是那樣的美好、祥和。

中秋之夜是個團圓的節日。家家戶戶歡聚一堂,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倍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我的爸爸是一位服務人員,因爲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一想到這裏,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看着似白玉盤的月亮,又勾起了我對爸爸的思念之情。每年的中秋節總是那麼令人難忘。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春節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後來,一位老人打敗了“年”獸。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熱鬧了!我們全家圍坐在餐桌旁,桌上擺着許多美味佳餚:有清蒸桂魚,象徵着年年有餘;有白斬雞、有炸雞翅,還有很多美味水果,讓人垂涎三尺!我們舉杯相互祝福,我祝全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爸爸、媽媽希望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邊吃邊,聊到高興之處,大家都開懷大笑。吃完年夜飯,在爸爸的陪伴下,我把煙花點燃,“砰!”的一聲,煙花在空中爍出一道道絢麗無比的彩虹。“哇!好漂亮!”

春節真開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節啊!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還是個又熱鬧又興奮的日子。那一天的慶祝活動真是豐富多彩,家家戶戶早早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買來各種各樣的年貨,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年夜飯。吃完後長輩們都會給我們發紅包,我美滋滋地拿着壓歲錢,這是長輩對我的期望,也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然後,我們一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

一會兒,爺爺說:“我們去放煙花了。”我跟着跑出去看,外面都在放煙花,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這時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上綻放,把整個天空裝扮得絢麗多彩,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新年新氣象,在新的一年裏,祝所有的小朋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祝願所有的老師和家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爲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爲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揮霍的買很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夠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從新聞裏得知國家考慮增加三個傳統節日爲法定假期,分別爲:清明、端午和中秋。網上投票的期限已過,差不多有八成參與網民支持。我覺得這是件特別值得高興和期待的事。

傳統文化的保留,可以增強民族的自我認受性,增加向心力。這幾年各省各地不停的把老祖宗的家當翻出來,申報這個奇蹟那個遺產的,除了裏面發展旅遊的潛在經濟因素,表面上莫不掛上宣揚中華文化,介紹我國壯麗河山等這些冠冕堂皇的大招牌。一方面向外國友人展示推銷帶上濃厚文化氣息的中國假期;另一方面從申辦過程中排山倒海的報道與宣傳裏,反覆提醒國人我國的月亮不比外國方,作爲中華兒女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因爲咱們“底子厚”。而各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正好是我國五千年文化的積累。以下簡單的介紹一下三個節日:

清明: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起源自漢代。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爲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掃墓之餘,因利趁便,在山野間遊樂一番,所謂踏青是也,路上順手摺支柳枝回家插插聊以睹物思情。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近的。端午節意義是爲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戰國時代的楚國大臣,因諫楚王不被採納,憤而投江,自古以來即爲忠臣的代表人物。端午節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以饗屈君。

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爲中秋或仲秋。傳統上,人們都儘可能趕在中秋前回家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所以也稱“團圓節”。中秋的起源可遠溯至周代,時人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

三個節日也代表了千百年以來人民所推崇的不同美好價值:

清明——

透過對祖先的追思反映對家族血統的肯定與自豪。而宗族是構成中華民族的基礎。

端午——

每個小孩都吃過糉子,也沒有幾個不喜歡的。孩子都因爲愛吃糉子而認識屈原,也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啓蒙課。這種深入潛意識的記印比任何的口號和廣告都要來得有效。

中秋——

一家人的團聚喚起對家人愛與自己的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與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一個重視責任與充滿愛心的社會,會消去人與人之間的隔漠,帶來和諧。

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呼聲提倡從新重視傳統文化,甚至有家長送小孩去學習四書五經的報道。反映的就是在日益都市化和受西方文化衝擊的今天,在享受科技與觀念進步而帶來的成果之餘,精神生活上的匱乏。西方聖經裏有一句話:“人不能單靠麪包而活”。是的,人民近年都在飛躍的經濟發展中續步獲得富足,可是社會上的問題不單沒有因爲這樣而減少,反而是越演越烈。其中很大的理由就是因爲貧富懸殊所引起的公民道德敗壞。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表明社會的文明是有一個從個體(家)到集體(國)的一個發展過程。一般的平頭老百姓不一定懂得富國強兵的大道理。倒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如何養妻活兒天天牽掛。在我看來,只要一個人在不侵犯他人的權利下行使自己的權利,在守法的前提下渴望財富而致富是應該受鼓勵的。千萬的家庭富了,國家自然就富強,國家愈富強百姓就愈愛國。

基於以上理由,我對重訂三個傳統節日爲法定假期是十分的支持!

標籤:傳統節日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