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

作文2.13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1

樂清原本並無過臘八節的習俗。雖然是中國傳統節日,但臘八節主要流行於北方。北方這一天除了喝臘八粥,一些地區還有吃臘八面、臘八飯和泡臘八蒜、吃冰等習俗。樂清興起吃臘八粥不過近年的事,所以老人們稱之爲“從外面傳來的”。不過,臘八粥在樂清流行的速度卻很快,幾年間便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規模、影響也一年甚於一年。在傳統節日普遍式微的背景下,臘八節這一北方節日在樂清這個南方小城成功“逆襲”,的確不容易,讓人既感意外又覺驚喜。

目前,除了國家規定放假的四大傳統節日,我國其他一些傳統節日已到了被遺忘的邊緣。好在近幾年,一些基層機構、民間團體等在部分傳統節日裏組織開展活動成了慣例,像二月二炒芥菜飯、冬至做湯餈等,愛心人士和志願者出資出力,免費送給附近居民品嚐分享,每次都搞得熱熱鬧鬧。這些有組織的公益活動,既拉近了基層機構與居民的距離,更對傳統節日的傳承起了重大作用。臘八粥,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走進樂清的。有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即使沒有吃應節食品,大家也會記住這些節日。

不過,傳統節日的傳承,不應止於形式,還應關注內涵,而後者尚待重視。比如,送臘八粥活動現場懸掛的標語大多數用的是“情暖臘八”“送愛心粥”之類的詞句,贈粥的地點則被說成“施粥點”,這便遠離臘八的節日內涵。施即施捨,歷逢戰爭或災年,官府或富戶有搭粥棚賑濟災民的傳統,這才叫施粥,而臘八節絕非賑災獻愛心的節日,施粥之說便顯怪異。

追根溯源,臘八節是我國古代慶祝豐收的節日,根據史料,從先秦起,我國就有臘日祭祀農神、驅疫迎祥的習俗,祭祀儀式上將五穀雜糧混合在一起煮成粥敬獻神靈,然後衆人食用,是臘八粥最早的起源。

現在北方一些地方還有吃臘八粥不能過午、否則會影響來年收成的說法,流傳着臘八“早吃粥,來年糧食早收”的俗語。與中國大多數的傳統節日一樣,臘八節也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將臘八粥與救濟災民的粥混淆,或將其與佛教掛鉤,都是對這一節日文化的誤讀。

當然,一些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會隨着歷史的發展而變化,但有些節日的內涵是不容易變化的,因爲正是寄託着人類共同的情感和期待,這些節日才得以世代相傳。臘八節也一樣,雖然現在已不是農耕社會,但民以食爲天,人類對大地豐收的祈盼永遠不會過時。既然我們過這個節日,尊重其本身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就很有必要。

從傳統節日的傳承方面來說,無論如何,臘八節的逆襲是一件好事。至於如何讓諸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得以更好地弘揚,讓華夏文明的悠久厚重不在簡單的過節形式中迷失,還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2

無論何種解讀,一碗臘八粥,五味香糝入,七寶美調和,品的是豐富細膩的滋味,傳的是正直良善的美德。古樸的味道之中,寄託着和諧並蓄的包容,愛人惜物的`樸實,扶貧濟弱的恤憫,家給人足的心願。在這樣的臘八佳節,大家一起來爲美好生活的創造者,踏實勤懇的勞動者們,送去溫馨和煦的暖意,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不僅可以收穫奉獻的快樂,也能更好地體會傳統節日的內涵。

如今節日雖多,但多數在商業文化的衝擊下,都變成了“買買買節”,看上去熱鬧鼎盛,其實空虛乏味。我們常常說,要煥發傳統節日的生命力,尋回中國節俗的神聖感和儀式感,具體要怎麼做呢,衆說紛紜。其實,的狀態,是讓特殊節日融入日常生活,讓傳統文化走進時代語境,在有意義的日子,做記得住的事情。形式無需龐雜,氣氛也未必喧鬧,重在精神體會和心靈溝通。 在提倡仁人愛物,感恩懷德的臘八節,組織或參與一場愛心接力,便是良好的範例,若你在這天走上街頭,給戶外工作者帶碗熱粥,或是道聲感謝,相信於人於己定是美好而難忘的節日記憶。臘八節的來源與意義,便也會深種於你心中。

同樣的,重陽節陪家人來一次登山撿垃圾的環保行動,中秋節與社區老人一起賞月聯歡,端午節參與慈善龍舟賽。讓傳統節日帶着真善美的光芒,與家庭生活、公共生活相銜接,只要堅持推動,積極參與,即便脫離了農業社會的土壤,有了濃濃人情味,暖暖煙火香的中國節日,也一定能過得多情多彩,有滋有味。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3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曆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糉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着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爲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後後,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乾淨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裏: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誌,嫋嫋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裏,延續着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裏,遊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溫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羣好動的精靈拉扯着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痠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氳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裏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着嗎?大黑還在翹着尾巴繞着石甕打轉嗎?甕裏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閒地漂着嗎?那隻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裏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麼多的色彩,那麼濃的甜香,吸引着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着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那個臉蛋紅撲撲、扎着小辮的“愛哭蟲”哪兒去了?呼呼的風箱聲裏還有媽媽那好聽的老故事嗎?還有媽媽那每年都說的話嗎?她說:過日子就像熬粥,總是要經過時間的煙熏火燎,香甜纔會慢慢醞釀而成。收穫總需要用心情的水去浸潤,去蒸騰,去熬煮,纔會在心中留下智慧的營養。

在臘八粥的醇香裏,是趕赴新春的歡欣與忙碌。 在臘八節的記憶裏,是家的溫暖與舒心。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4

臘八節特有的韻味已四處瀰漫:紅紅火火的商場裏售賣臘八節的各種食材,微信朋友圈關於臘八節的問候祝福已然刷屏,臘八粥、臘八面、臘八蒜。不可抗拒地走上了不少家庭的餐桌。 臘八節,俗稱“臘八”。俗語稱:“小孩小孩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逢臘八這天,各地有熬臘八粥、吃臘八蒜、曬臘八豆腐、煮臘八面、吃臘八冰等各種各樣的習俗。史料記載,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這被看作是“臘八節”的由來之一。西漢戴聖所編《禮記·郊特牲》中輯錄:“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可見臘祭是臘八節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

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科學技術極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魔力有着神一般的敬畏,就連門、戶、天窗、竈、行(門內土地)都被看作是五位家神,要像祖宗一樣恭而敬之。人們在自然力面前的渺小,極需要抱團的力量與之抗衡。反過來,團結凝聚、奮發圖強,就成了不少傳統節俗的內核。形成文化、代代傳承。

“臘八祭竈,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着桂花糕,老頭子戴着新氈帽”“喝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這些口口相因、代代相傳的歌謠,傳遞着幸福的嚮往、寄寓着美好的憧憬、營造着快樂的氛圍、召喚着奮鬥的精神,是中華文明流淌不斷的源頭活水。

我們祖先將歲終之月稱爲臘月,“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此外,“臘”還有“逐疫迎春”之意。“臘”亦通“獵”,用獵獲之物祭祖祭神。時代發展到了今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已不允許將尖矛利器隨意對準動物,很多物種成了重點保護的對象,這是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結果。但臘八節的豐富內蘊,還需要傳承弘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節日文化就是璀璨的一章。

傳統節日之所以千年傳承、生生不息,本身就說明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具有超強的生命力。我們理應藉助這種力量,展示和弘揚傳統習俗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迷戀,凝聚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歷史積澱與思想寶庫,是中華文明賡續傳承、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的“基因密碼”。堅定文化自信,我們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創造驚豔世界的奇蹟。從這點出發,就能看到弘揚傳統節日習俗文化內核的重要性。

傳統節日臘八節個人心得感想範文5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曆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糉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着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爲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後後,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乾淨質樸,在這件好事。至於如何讓諸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得以更好地弘揚,讓華夏文明的悠久厚重不在簡單的過節形式中迷失,還需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