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有關寫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6篇

作文1.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傳統文化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寫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6篇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記得在幼兒園時,我就嘗試過剪紙,剪的是雙龍、雪花,雖然剪得歪歪扭扭,但是我也很高興,因爲我會剪紙了。從此,我和剪紙結下了緣分。

有一次,母親給我買了一本剪紙書。我高興極了,我對着書剪會了許多圖案。最讓我得意的是“紅雙喜”和“小雞捉蟲”得到了全家的讚揚。二年級數學課上學對稱時,我剪的小人手拉手又快又好,老師誇我真聰明。現在我越來越喜歡剪紙了。

今天老師讓我們查剪紙資料,母親給我打印了密密麻麻的二十多頁,我才知我原來只知剪紙資料的九牛一毛。我摘錄其中的一些內容與同學共享。

剪紙,又叫刻板、窗花或剪畫。區別在於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左派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爲剪紙。唐朝杜甫詩中有“暖水--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宋代時,剪紙用於禮花、窗花、燈綵的裝飾。現代人們運用諧音“福”同“蝠”、“綬”同“壽”、“雞”同“吉”、“魚”同“餘”、“龍”同“隆”,這些象徵手法合成圖案就有了吉祥的含義,可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中國民間手工藝術,猶如一株長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符合了民衆的心理需要。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地道中國人,一生只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一個是可親可敬的祖國母親。

我的祖國母親,從古至今“養”成了許多“習慣”。這些習慣說的俗一點,就是她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歷時悠久,其中“祁紅”算是出名的了。***爺爺曾爲它誇讚:“你們祁紅世界有名。”的話,可見祁門紅茶的名、醇、香和地道。飲祁門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可見“祁紅”是名不虛傳呀。

食品文化更是繁多,就拿各位最熟悉的糉子說吧。糉子是因爲屈原的故事而流傳的。那你們知道糉子爲什麼要用艾葉包嗎?告訴你們吧,因爲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所以嘛,現在同學們都只能看到媽媽們準備艾葉和肉、米包糉子了。

不同的國家,服裝也不同。中國的服裝文化最早就有清淡平易、寬抱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的特點。

祖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許多,我寫一天也寫不完。不過,只要我們心中知道它,遵守這種傳統,那我們就是一名的中國人!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沒有核的果實自然無法在自然界生存,沒有粹的米粒總是揚着無知的頭顱.在這個日新月異,傳媒聲喧雜的年代,你是否也被繁花迷了眼,丟了心?

今天,我們只會坐在草地上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郭敬明);當簡簡單單而又通俗的《老鼠愛大米》唱遍大江南北時,誰有能重拾昔日哲人心中那"青青子矜"那般泛黃的感動?無可否認,青春文學可以帶來夢幻般的感動,但倘若一個人的精神主體是這些,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很難想象他是一個成功的人士.在這個衆生傳媒的時代,我們看到了一些人爲了一點點事斤斤計較,誰又能理解"大同世界"的美好呢?誰又能重拾昔日大教育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度量.

翻開厚重的古典書籍,我們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個字寫出的《道德經》,句句短小,卻又飽含真理,孔子與弟子言行在《論語》的二十篇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短短八個字,體現出的卻是何等的重要.打開《三國演義》,是劉,關,張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義氣;翻開《紅樓夢》,是林黛玉“紅藕香斷有誰憐"的惆悵;翻開《西遊記》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唐僧的執着;"以史爲鏡,可以明得失."司馬遷用《史記》爲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翻開唐詩,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懷念,是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放,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

魂兮,歸來.

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一個更爲廣闊的精神世界!而對於每個炎黃子孫來說,中國的古典文化無疑是經典了.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是中華文化所具有的特質。但是,在當今各種“變異”文化的衝擊之下,人們開始褻瀆文化,把文明積澱看作炒作的工具。這怎能不令人擔憂?堅守文化的本真,守護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幾何時,我們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鬱頓挫的氣質和風格。微博時代的我們,早已習慣了“藍精靈體”,習慣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話:“元芳,你怎麼看?”殊不知,在我們戲謔調侃之時,傳統文化在離我們漸行漸遠。半文半白的“甄嬛體”在社會上風靡一時,不痛不癢、無病呻吟的“瓊瑤體”居然號稱能“醫治心靈創傷”。這時的我們,情何以堪!

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被修飾、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們該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鄉之情被無聊地調侃,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對於中國沉澱已久的文化,我們雖然沒有能力去完全深諳,但也沒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沒有資格去胡編亂造,去挑戰先人們高超的文學功底。因爲我們生在一個有着古老文明的國度,所以我們要堅守本真,不要丟失了對文化應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文化調侃中迷失前進的方向。

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人們追求適宜的精神愉悅本無可非議。但各種不倫不類的體例的出現卻是一個不好的徵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保護不了,那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當我們對“TVB體”、“流氓體”朗朗上口津津樂道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聽見那一聲聲來自於幾千年前的天空的無助哀號?

堅守文化的本真,並不是要我們一成不變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創新和突破是必要的,畢竟,那是人們前進的動力源泉。堅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圓月依然是圓月,它是一輪思鄉的月,而非被人們俗化了的月亮;堅守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飾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堅守文化的本真,給先哲們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矯揉造作,不要畫蛇添足,更不要將經典俗化。

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堅守文化的本真,讓自然和諧的春風吹向每一個角落,讓經典文化之樹綻放鮮花朵朵,滋潤萬物。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臨海剪紙”,原名“張家剪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於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了。因此,我們決定去“張家剪紙”考察。

“張家剪紙”爲什麼叫“張家剪紙”呢?哦,原來這是用一個人的姓來命名的。那個人是張秀娟,我打聽到:張秀娟是1965年出生,由於歷史的機緣巧合,她1—18歲,關鍵成長期,恰逢“張家剪紙”製作技藝向整個家族開放時期,並由奶奶親自教習長大……

我們開始剪了,我先剪了青蛙,我先把它的眼睛剪掉了,它的眼睛是月牙形的;它的背上有條紋,條紋是一豎一豎的,條紋有三根; 最後,我把青蛙的輪廓剪來,一隻小青蛙就完成了。

這時,某一位同學舉起了手,說:“這些剪紙代表什麼呢?”老師沉默了一會,說“魚嘛,代表如魚得水……”沒等老師說完,我就插嘴了:“那麼青蛙是不是害蟲沒有?”“這個嘛,對了,青蛙不是很會跳嗎?所以是步步高昇。”我高興的點了點頭,又轉心地剪起了紙。

下面我剪起了蛇,我先剪了蛇捲起來時的空洞,空洞很像太陽和月亮;我再剪了小三角形,有幾個呢?讓我數數看,1、2、3……總共15個;接下來我剪了小花,有幾片花瓣呢?數一下吧,1、2、3、4,有4片花瓣;下面我剪它的眼睛,眼睛是n形的;最後,我把它的輪廓剪了下來,蛇就完成了。下面我剪了一個女孩打鼓……

時間像小馬奔跑得那麼快,一下子就到中午了,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它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民間工藝也是多種多樣,有微雕、刺繡、剪紙、泥塑、皮影、捏麪人等等。這些民間藝人通過就地取材,以手工製作的方式,創造出既適應生活需要,又具有審美價值的工藝品來豐富生活。

今天,老師就讓我們欣賞了四幅美輪美奐的剪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被紫色牽牛花點綴的那張剪紙。在圖上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正在認真地看着書,旁邊有兩隻蝴蝶翩翩起舞。這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知道這張剪紙所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叫卓瑪,她住在大草原上的一個小村裏。因爲卓瑪聰明可愛,所以村裏人都十分喜歡她。平時卓瑪不喜歡老待在村裏,她就整天在村裏村外跑來跑去,她喜歡認識各種樹木、花草。有一天,病魔悄無聲息地溜進了村子,它飄到哪兒,疾病便傳播到哪兒。結果村裏的人都得了一種不治之症,剛好卓瑪出去玩了,纔沒有得病。她爲了救治村裏的鄉親,卓瑪每天都翻看從各地蒐集來的藥草資料。許多天過去了,村民們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她看見村裏死去的人越來越多時,痛心極了,決心一定要儘快找到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卓瑪終於找到了關於治療這個疾病的一本醫書。天剛矇矇亮,第一朵牽牛花剛剛綻放,卓瑪就坐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閱讀醫書。卓瑪看完整本書後,知道只有找到冰山上的雪蓮纔可以治好鄉親們的病。

這天下午,卓瑪帶上乾糧和水,告別了鄉親們。她憑着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克服了艱難險阻,才登上了冰山頂。冰山頂上,一朵潔白的雪蓮盛開着,卓瑪不顧疲勞,興奮地摘下了雪蓮。卓瑪順利返回家鄉,鄉親們抱着病體出來迎接她。卓瑪高興地捧着雪蓮,告訴大家,只要喝了雪蓮熬的湯,大家就有救了。說完,疲勞過度的卓瑪因體力不支永遠地沉睡了。她倒下去時,嘴角還帶着甜甜的微笑。鄉親們傷心極了,每天都去請求上天救活卓瑪。天上的神被感動了,將卓瑪變成了一朵永不凋謝的牽牛花。現在,人們只要看到那盛開的牽牛花,就好像看到了勇敢、善良、智慧的卓瑪。

聽完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原來每一個惟妙惟肖的剪紙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它把我們帶進了神奇的故事王國。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剪紙。

標籤: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