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必備10篇

作文3.0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必備10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傳統文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不少作文裏,作者們爲中華民族永不改變的傳統文化拼命吶喊,竭力控訴着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漠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我國傳統節日裏,我“遙望”古代詩句而感慨。傳統文化在我的腦海裏似乎已轉化成了一串串飲食文化的符碼,爲我品嚐中華“小吃”劃定了時刻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不論在什麼時候,都察覺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我知道吃湯圓的時候又到了。“湯圓呢?這天但就是元宵節啊!”餐桌上的麪包既讓我驚訝又讓我納悶。湯圓湯圓,就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團團圓圓的意思。傳統文化在不一樣的節日裏,用不一樣的東西告訴我們。它沒有消失,就像大家春節一家要團聚在一齊,吃着年飯。不一樣的人用它們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傳統文化不僅僅就是流動時刻的凝固劑,更就是民族個性的烙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個性情感,彷彿羣體無意識般地充實着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善良仁義,樂觀信賴,天人合一……這就是一種純粹的情感,更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一路走來,不一樣時代的人們賦予了它不一樣的形式,有的至今爲人們所熟知,有的已湮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而此刻的我們,儘管奮力追溯着

一切傳統文化的習俗,爭相效仿,但同時並存的,卻就是日漸冷漠的人情,有的人能夠爲了工作利益而擠壓出更多的時刻,卻從不爲自己的親友,家人甚至就是自己的心靈留一點空間。漸漸地,他們看不見世間的大象,聽不到世間的大音,他們與傳統文化分手,他們與人間真情絕緣。我們回憶着傳統文化,那我們何時能回味傳統文化呢?莎士比亞以前說過:我們所謂的玫瑰,如果換一個名字,不也一樣芳香嗎?傳統文化需要我們的傳承,但花謝了無關緊要,我們所務必做的,就是讓那餘香漸飄漸遠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爲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爲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爲祖國,爲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爲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爲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華民族的歷史非常悠久,有着許許多多名揚中外的傳統文化。有世界聞名的剪紙、書法、刺繡、國畫、玉雕、兵馬俑、對聯、中國結等,還有很多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但在這麼多的傳統文化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剪紙。

剪紙是一種非常博大精深的'民間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每逢佳節,人們會剪一些“喜”字、“福”字,貼在窗戶或者大門上,表示慶賀。還有許多心靈手巧的能手,會剪一些活靈活現的動物圖案來美化環境,像奔跑的駿馬、跳躍的兔子等,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我的奶奶非常喜愛剪紙,這個暑假,我就回老家請奶奶教我剪紙。

我先準備了一張大紅色的彩紙,把它對摺了兩次,在上面畫了半個豎的“喜”字;然後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摳去多餘的部分。奶奶對我說:“剪好的紙攤開來的時候一定要輕手輕腳。”我按照奶奶的方法,一點點把紙平鋪開來,一個完整的“囍”字展現在我面前。“啊,我成功了!”我仔細地看了看自己剪的“囍”字,心裏別提有多高興啦!

那次學剪紙讓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使我更喜愛上了這項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4

重陽節,是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後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5

端午節就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

傳說,屈原就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十分愛國,但常常遭到壞人的陷害。最後,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着石頭跳入汨羅河死亡。屈原死後,百姓們十分悲哀,紛紛來到江邊去看望屈原,有位漁夫拿出飯糰丟進江裏,說就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之後怕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用綵帶纏住,包成糉子投入江裏。

因此從今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來紀念這位英雄。糉子不僅僅有着神話般的來歷,而且有着特殊的味道。

糉子十分好吃,它的形狀就是四角形的。翠綠的蘆葦葉就是它的外衣,雪白的糯米就是它的身體,鮮紅的棗子就是它的心臟。煮熟以後,剝開墨綠色的葉子,潔白的`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紅寶石,晶瑩剔透,好看極了,真就是不忍心把它吃掉。但又受不了它那股蘆葦葉香味的誘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吃在嘴裏那清新的感覺,彷彿走入了大自然一般。因此,我十分愛吃糉子。

糉子雖然好吃,但別隻顧着自己吃哦,也要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嘗一嘗呀,讓他們一齊來感受一下端午節的快樂。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喝雄黃酒,有一些地區還會有划龍舟的活動。

我最愛在端午節吃糉子了。外婆把飯糰包在芭蕉葉裏,飯糰裏還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蛋黃、醬肉、香腸等。糉子燒好了,我邊大口大口吃着糉子,邊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媽媽說:“因爲在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個老醫生還拿來了雄黃酒灑進江裏,說藥暈了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所以有了端午節吃糉子、喝雄黃酒、划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我的收穫真不小,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瞭解了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春節到了,爸爸在家門口已經把春聯貼好了。“盛世龍騰賀新年,闔家幸福喜開顏”醒目的金字紅底對聯,傳遞的是喜慶與祝福!爸爸看着貼好的對聯喜笑盈腮。回到房子裏面,母親微笑着說“我們包餃子吧。”

爸爸和麪,母親洗完菜後切餡、拌餡。該擀餃子皮了,只見爸爸很熟練地拿起擀麪杖,左手輕輕地挪動着餃子皮,右手輕重有致地擀着皮兒,不一會一打餃子皮很快擀好了。我以前沒包過幾次餃子,我拿起一個餃子皮,攤在手心裏,用筷子夾了一小團肉餡放在上面。然後一折一捏,滿以爲一個餃子包成了,沒有料到,那餡偏偏不聽使喚,像個頑皮的小孩,老往外鑽,弄得我滿手都是,黏糊糊的。

第一個餃子沒有包成功!我不甘心,繼續包第二個餃子,結果包得歪歪扭扭,像一個個醉漢躺在那兒,難看極了!再看母親包的餃子鼓溜溜的,像圓圓的兵乓球一樣厚實。我問:“母親怎樣才能包出好看的餃子?”母親笑着說:“你看——”只見母親拿起餃子皮放在左手上攤平。然後右手用筷子夾起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兩手合起稍一用勁,鬆開手,一個鼓溜溜的餃子包好了。我學着母親的`樣子,將餃子皮攤放在左手上,右手夾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也雙手合起一用力,鬆開一看,餃子餡都從餃子皮中擠了出來。反覆試了好多次,我才包出鼓溜溜的餃子。

吃着熱乎乎的餃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訴說着自己的心願和理想,聽母親講春節的來歷,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無處不顯示出春節的熱鬧與喜慶。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8

非遺進校園 陳老師宣佈非遺來我們學校,我一聽說非遺進校園,心裏充滿了期待,期待着香噴噴的爆米花,或者捏唐人、畫臉譜、聽鼓詞都行。但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牽線木偶。

牽線木偶我以前參觀非遺館時就看過。那時是兩個牽線木偶,分別是濟公和川劇變臉的'角色,那時聽着“鞋兒破,帽兒破”的歌,看着濟公和尚的滑稽樣兒,我都笑得直不起腰來了。今天不知道有沒有新鮮的。我可不想表演的都是老一套。等了好久,牽線木偶終於閃亮登場了,哇,有濟公,有六耳獼猴大戰孫悟空,還有公子與姑娘,角色可真多!我最喜歡的還是濟公和孫悟空,兩個濟公讓人眼花繚亂,一個濟公在跳舞,另一個濟公的鞋子卻掉了,最後那個掉了鞋子的濟公竟然從跳舞的濟公那裏拉出了一條紅布,上面還寫着祝福語,我們都迫不及待地鼓掌。

孫悟空更是精彩了,只聽“咻”的一聲,六耳獼猴拔出一根金箍棒,與孫悟空鬥來鬥去,鬥到布遮住的地方,六耳獼猴從裏面出來後就變成了一個孫悟空,與真的孫悟空一模一樣,真奇怪! 我原本以爲牽線木偶會很無聊,但沒想到非遺進校園卻更好看了,真要謝謝那些藝術大師們!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過年。每到新年,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但你知道嗎,過年爲什麼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裏面有着一個美妙的神話傳說故事,現在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物,把門鎖得緊緊的,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爲力

。第二年一大清早,人們紛紛收拾好東西準備去城裏過完年再回來,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他告訴村民年害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買了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放爆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數我和小夥伴一起放煙火。晚上吃完年夜飯,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煙花朝門外奔去,一出門就聽見小朋友們的歡呼聲。原來,在二村的小花園里正舉行煙花比賽呢!只聽見天空中“砰,砰”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真是形態各異,奼紫嫣紅,有的.像一條條金色的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銀色的子彈直衝雲宵,還有像一個個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見這樣美麗的煙花心裏想:“我的煙花一定比他們的煙花好看幾十萬倍。”於是,我趕緊拿出自己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之後向着天空發射,只聽“啪”的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這時我在心裏暗暗的想:“嘿,嘿,”我這煙花一定比你們的好看,可是,當我擡頭望着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這煙火就像一顆花生米一樣飛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的一聲就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不過一轉眼我就溶入到這節日的喜慶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這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過新年,穿新衣,開開心心過大年……我們唱着歡樂的歌謠,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這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聯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爲規範的準則。企業願景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齊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老師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老師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禮貌禮儀不僅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親。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親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親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親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親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親,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一樣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爲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親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經典文章欣賞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重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爲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能夠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爲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職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