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精選】端午的作文合集5篇

作文3.1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端午的作文合集5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歐陽修

風中飄過一朵哭泣的雲,撕扯着六月的鱗片。如果思念的風還能吹醒季節,就像吹醒汨羅河橋頭熟睡的記憶,我乘坐一枚艾葉在《離騷》與《天問》之間自由的泅渡。屈原的詩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淚水的苦澀,一滴沾脣便讓人永遠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讓濁世在慘笑中,醉倒……屈原,這位愛國將士,不僅爲後人留下了經典名詩著作,還爲人們留下了一個唯一可以紀念他,屬於他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糉子節。我想這是爲了使端午節變得不再抽象,而用端午節最具有代表性的吃食來起的名字吧。也許端午節各地的習俗都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吃糉子!雖說南方北方的糉子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因爲飲食習慣是和當地產物有關,但是畢竟“一方水土一方糉”,各有各的特色還是可以給大家帶來新鮮感嘛!原來過節都是各家在過節前幾天,就開始忙乎包糉子,買箬葉(糉葉)、小棗或者蜜棗、豆沙餡、江米、備好線繩,線繩是每次都讓長輩們很苦惱的一個物件,因爲總會出現繩子不夠用的狀況,線繩看似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但是在“糉學”中,它可是起到“橋樑”的重要樞紐!等到後來,大家也吃出比較來了,一致認爲媽媽包的糉子不管從形狀、大小、口感來講更略勝一籌,於是後來,這個包糉子的任務就發配到了媽媽的.身上。雖說任務量大了一些,但是每當媽媽看到自己的一個個的“小成果”,心裏也是非常高興的。媽媽包糉子的手法甚是講究,如果不是細細觀察,很難發現其中的門道。媽媽把一張張箬葉捲成一個圓錐漏斗形,然後用飯勺填進,盛上滿滿的糯米,用筷子插實,裏面再藏幾個金絲小棗,然後用嘴中咬着的一根細麻片捆紮,翠綠的糉葉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繞一紮只幾下,一個菱角分明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裹紮而成了。箬葉怎樣翻折,多少江米放多少棗和餡,還要保證糉子在蒸的過程中不能外漏。這樣用心去操作,媽媽的糉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糉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開扎藤,剝開墨綠色的箬葉,糉子從內向外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糉香。只見潔白的米團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幫極了!糉子就像一首渾然天成的古曲,經過時光的浸洗,留下的都是妙不可言的感觸。糉子又像一首古詩,從悠遠的時代流出,遂帶了幽遠的氣息,彷彿初夏午夜的長夢流轉出前生往事的嘆息。“佳人闢新葉,婉轉裹柔絲。心如青葦葉,層層有相思。”那時的浪漫當是如此吧,魂牽夢繞中爲遠在他鄉的佳人親手送上一個糉子,一顆小小的糉子卻情繫兩個人的心,令人嚮往,令人陶醉......

在天津,端午節在古文化街會有一些廟會,但是遺憾的是卻從未見過盼望已久的龍舟表演。雖然只能通過電視來觀看賽龍舟,但是也可以置身於龍舟之上,去感受那種龍船競技。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賽龍,是龍船節裏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號令一發,傾刻喧天鑼鼓如春雷滾動,漫天水花似春雨飄灑.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纏着一束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塘河上來去如飛.兩岸看龍舟的人都大聲吶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拿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連環響”鞭炮掛到樹上點燃.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河面上迴盪,震耳欲聾.這種龍舟競渡,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較量,是團結合力的大比拼!

有的地區還喝雄黃酒,相傳雄黃酒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於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各地的習俗不同,帶來的樂趣也就互不相同,也是因爲這些不相同的習俗,匯成了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

閉上眼睛,想象着,我獨自站在汨羅江的江頭,微風送走梅露,花已動,情正濃。聽胡音,誦離騷。慢慢路遠修.....一顆糉子,情繫着人們對屈原的思念;一條龍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壯志豪情!端午節,傳承了一種情懷,悲壯而悽美,氣吞山河。端午節,沉澱了一種精神,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端午節所特有的這種情懷和精神,從來未曾改變……

端午的作文 篇2

一個個飄香的糉子,一條條競賽的龍舟,一張張開心的笑臉……構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前後幾天,天氣有點奇怪。天空中經常有一絲絲烏雲,有時風一吹,烏雲便散開了;有時也會大雨傾盆,吹來的風穿過人們的袖口,讓人覺得涼爽舒服!這樣的'暴雨天氣出現在端午前後,人們叫它龍舟水。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要淋雨,不然淋溼了身子,就會感冒的。大雨慢慢變小,不一會兒,它就停了,大概就十分鐘左右,那大紅太陽又在天上掛着了。下完雨,空氣特別清新,大太陽曬到大地,河水也上漲了許多,這正是賽龍舟的好時機。

來到了河邊,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戴着一頂草帽,手裏還拿着一個電扇或是扇子在扇風。我和爸爸站在擁擠的人羣中,又熱又曬。可是我們已經來到這裏了,眼看龍舟比賽就要開始了,哪還忍心回家呢?於是,我和爸爸好不容易從人羣中擠了出來,在一棵樹下坐了下來,這樣我們能勉強涼快一些。很快,一聲刺耳的口哨聲響起了。龍舟上每個人都用盡全力地向前划動着。共有四條不同顏色的龍舟,分別是黃、紅、藍、綠。我和爸爸都在看好紅色龍舟,因爲紅色是國旗的顏色。紅色龍舟奮力往前劃,船像箭一樣往前衝,其它的龍舟也在你追我趕,紅色龍舟遙遙領先,我覺得它一定能勝利的!

看完龍舟比賽,接下來就是吃糉子了。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糉子。家裏,我的奶奶最會包糉子了。首先要去超市買好肉、糯米、紅豆,還有最重要的糉葉。材料準備好後,就要開始包糉子了。先把糉葉圍起來,放一點糯米,再放點肉,然後放紅豆,用糉葉把它們包起來,最後用繩子捆牢,一個完美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們還要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煮約一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打開糉子一咬,那香味在嘴裏飄蕩,好吃得無法形容了!

今年這個端午節過得快樂極了!看了划龍舟比賽,吃了香噴噴的糉子,真是讓我永遠忘不了,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更快樂!

端午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俗語說:端午節,吃糉子。於是,媽媽給我剝開了一個糉子,給我當早餐。

望着糉子,我的口水都留了三千尺(說過頭了)。在燈光的照耀下,糉子居然顯得亮晶晶的,中間有一塊寶石般得蜜棗。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膩。讓我忍不住想把整個糉子吞下去。

爸爸看着我,說:“你知道糉子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爸爸便饒有興趣地講開了:“傳說這是屈原死後,人們紀念他,爲了他的屍首不被魚蝦吞食,人們便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明了糉子。”

啊,聽了爸爸的話,我覺得糉子更香了!不過一會兒,糉子便被我吃的'一乾二淨,媽媽說:“要說糉子怎麼做,還挺不容易。先把糉葉洗淨,再包上糯米、肉、豌豆一起煮,才能算完工!”爸爸又接着媽媽的話說:“在這一天,人們要用雄黃酒,在門口掛中草藥驅邪,在孩子身上也灑上藥酒,使孩子百病不入,還要賽龍舟呢!”

啊,端午節真是歷史悠久啊,除了屈原,人們還根據春秋忠良伍子胥、東漢孝女曹娥等傳說創建出了端午。有機會,我也要好好了解一下歷史悠久的端午!

端午的作文 篇4

不禁想起家鄉的饅頭來。

家鄉的饅頭不是像如今在城裏吃到的饅頭,白白胖胖,蓬蓬鬆鬆。家鄉的饅頭是自己土裏剛收割的新麥子磨成粉做成的,是用新梧桐葉墊在高粱稈子的蒸鍋裏蒸出來的,顏色深暗,像紅非紅像黑非黑像黃非黃像紫非紫的那種顏色,裏面包着一點紅砂糖,熱熱軟軟的,咬一口,流出一股黃黃黑黑稠稠濃濃的糖水來,口齒生香,眼角含笑。

說到小麥,現在的人似乎有一種偏執的印象,那就是北方大平原的物產。其實在南方山區,至少在我的家鄉,在我青少年時代以前,小麥實在是十分尋常的農家作物。那時的村人,視土地爲寶,只要是不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不論是旱田旱土還是開墾出來的山坡,在冬季都要種上一季小麥。當漫天瑞雪飛舞,花草樹木蕭疏,山溝路旁,村邊河畔,一壠壠麥苗已碧綠如茵,如毯如被,如絲如縷,給沉寂的冬天帶來了生命的活力。

春暖花開,麥苗嘩啦啦拔節瘋長,直往雲天裏上竄,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人淹沒在綠海里。這時的麥地裏,生長着嫩嫩的豬草,當中有一種我們叫爛布筋的草,沿着麥稈攀爬向上,如絲如縷,鮮嫩非常,是最好的豬草,扯了來,又幹淨又清爽,甚至不用水洗就可以直接剁碎煮潲餵豬。小麥抽穗的時候,麥地裏能時常發現壞了的黑麥穗,這也是我們那時不可或缺的玩具,拔了來,俯在地上一彈,一條黑黑的直線就印在了上面。

麥地很快就轉黃了,麥穗像長了長鬍須的老人,在太陽的照耀下,一天天干瘦枯萎。開鐮割麥的日子,村莊像招惹了的蜂巢,人來人往,嘈雜紛呈。割麥用的不是割禾那種短把密齒小鐮刀,是砍柴割茅草用的那種鋒利的長把鐮刀,站在乾燥的土地上,俯身割麥,沙沙有聲。南風吹拂,陽光朗照,一片片麥浪倒伏,土地又變得空曠起來。小麥一捆一捆用棕繩或油茶樹條子縛起來,用柴槍一擔一擔挑到村裏的禾場上。

打麥子用的全是手力。打麥子的人字形木架斜撐在打掃乾淨的禾場上,上面擱置一塊青石板,周圍用麥捆圍一個大圈。打麥子的時候,光腳跨開站在禾場上, 雙手掐緊一把麥稈揮過肩膀,猛力朝着青石板打擊麥穗,口裏不自覺地發出一聲一聲“哼,哼”的用力聲。隨着節奏均勻的打麥聲,麥粒飛濺,落滿一地。

這段日子,村前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拖拉機多了起來,山村上空整日響着噗噗突突的轟鳴聲,有時甚至還有大汽車駛過的嘎嘎喇叭聲,是來收麥稈的,據說是拖到縣城的造紙廠裏去,能夠變戲法造出一張一張寫字的紙來。家家戶戶便將打完麥子的麥稈重新捆縛起來,一擔一擔挑到公路邊的收購場地,換回多多少少的鈔票,赤手赤腳的臉上笑逐顏開。拖拉機和汽車裝滿一車一車麥稈,堆得活像高高寬寬的蝸牛殼子,一搖一晃駛出了村莊和山嶺。

磨坊就在村南河壩邊,是幾間低矮的青瓦房,中間圍着一塊三合土打成的禾場。從高坎水圳裏落下嘩嘩的水流,衝擊大水軲轆一圈一圈緩緩轉動,流經磨坊前門,匯入河中清流。端午節臨近的日子,磨坊熱鬧忙碌起來,水軲轆不停旋轉,麗日白雲下,磨坊的小禾場上,放了幾排高高的.木架,架子上用短竹竿掛着一掛一掛長麪條,密密麻麻,如瀑如簾。晾曬乾的掛麪,切成一截一截,紮成一把一把。村人用麥子換了麪條,帶回家,做成湯麪,放點豬油,放點蔥絲,放點紅辣椒灰,噴噴香香的,是過端午節的好菜,也是招待客人的佳餚。

端午節的大清早,村前河邊大大小小的梧桐樹,都有各家的大人孩子在採摘肥大的梧桐葉子,用來墊在大蒸鍋裏的高粱稈子做成的圓篾子上篜饅頭,這樣篜出的饅頭既不粘連,又有一股梧桐葉的清香。饅頭做成兩種,一種沒有放糖,圓圓的像個拳頭;一種裏面放了紅砂糖,做成半月模樣,熱熱的拿一個在手裏,從尖角角上小心地咬一口,一股熱糖水就流了出來,親甜,噴香。

小河裏沒有船,所謂端午節划龍舟的事情,我是在青年時代走出山村纔看到過,那也與我沒有什麼關係。在我遠去的歲月裏,端午節其實很簡單,就是全家人一起吃一碗作菜的湯麪,吃一天母親做的饅頭,這已經足夠我們津津回味一年,並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對於我,對於每一個頑皮的村童和少年來說,端午節更意味着河水不再冰涼,天氣晴熱,可以下河洗澡了。

端午的作文 篇5

前幾天,迎來了普天同慶的端午節,放了三天的小長假

吃的.糉子,和親人在一起聊聊家常的感覺真的是很美好。

星期二到了正式上班的時間啦

這天的課沒有十二班,在放學後十二班的小朋友見到了我,激動地跑過來抱着我說:魏老師,好久不見啦!我說怎麼才放三天就好久不見啦?他們嘟着小嘴說:不止三天啦,今天都沒有你的課呢,等於四天沒有見到你啦!明天終於可以見面啦哈哈哈哈……

小手緊緊地抱着我,嘴裏說着這些真誠的話語,那一刻感覺到暖暖的幸福……

今年已工作兩年了,這種幸福是這個工作的魅力……

等他們國小畢業的時候,我就想把這些小事與他們分享,這是他們童年的趣事,開心又溫馨的小事。

標籤:端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