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寫年味的作文範例9篇

作文1.5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年味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年味的作文範例9篇

寫年味的作文1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幹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說該把“福”字倒着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着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麪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鬆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竈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鬆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嫺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嚐了嚐,嗯——又香又甜,又鬆又軟,好地道的老家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蔔﹑瘦肉﹑豆腐﹑烏賊幹,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的調料。一段時間後,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出陣陣香氣!出籠後,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衝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爲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老家的特產,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着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老家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裏又開始唱戲了。祠堂裏樓上樓下是人滿爲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爲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後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衆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老家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寫年味的作文2

還沒有過年,家裏已經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年前,住在鄉下的二姨一家乘車來到這裏,爲過年做準備,我們一起去了大潤發超市購物。“大潤發”裏比以前更加熱鬧了,那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們來來往往,紛紛挑選過年時需要的東西。“大潤發”裏的裝飾也不一樣了,裏面張燈結綵,掛着許多燈籠、中國結和各種福字。超市裏面還專門開闢了一條年貨大街,上面集中擺放着一些過年時熱銷的物品:八寶飯、保健品、糖果……菸酒區也比往常更熱鬧了,櫃檯上的服務員忙的不可開交,嘴裏不停地說着:“怎麼這麼多人啊!好像買東西不要錢似的”。二十幾個收銀臺全部開放,後面還排着長長的隊伍,想找一個空位子是根本不可能的,從機器裏打出來的小票都是一長條一長條的。從大潤發裏走出來,許多人都在候車亭裏面等免費班,車子剛到,大家就擠着往車上搬年貨。

要過年了,得回鄉下,路上車子很少,老爸都能開到一百碼。回家,姑姑在包蛋餃,我問姑姑:“爲什麼要包蛋餃?”姑姑告訴我,要過年了,親戚要來做客,飯桌上少不了這個。桌上,還擺着一大盆糰子,爸爸對我說:這是年團子,象徵着團團圓圓。過年,還要打年糕,年糕代表年年高。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相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團圓飯上,小朋友裏我最大,爸爸媽媽讓我敬酒,一開始我一直說“新年快樂”媽媽讓我換一換,我就對爺爺奶奶說:祝你們身體健康!他們也回敬一句:祝依依學習進步!敬好酒,長輩們紛紛發了壓歲錢,我收得很高興,收好後把他們藏進了口袋。放煙花是大年三十少不了的東西,煙花的名字取得很吉利:什麼鴻運當頭,捷星高照、步步高昇……一個個煙花飛上天,在天空中綻放着笑臉。大年三十的春節聯歡晚會,是守歲前的必看節目。時鐘敲過了十二點,在一片鞭炮聲中我又長大了一歲。

寫年味的作文3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爺爺說“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的,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幹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爺爺說該將“福”字倒着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着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將磨好的麪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與其它配料,做成鬆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竈前將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將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鬆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嫺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嚐了嚐,嗯——又香又甜,又鬆又軟,好地道的家鄉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蔔﹑瘦肉﹑豆腐﹑烏賊幹,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的調料。一段時間後,奶奶將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出陣陣香氣!出籠後,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衝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爲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的特產,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將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着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與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裏又開始唱戲了。祠堂裏樓上樓下是人滿爲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爲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後只剩下媽媽與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衆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鄉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寫年味的作文4

空氣中氤氳着一層揮不散的香,是年味,更是家味。

——題記

天剛露出魚肚白,幾縷金光灑在大地上,爲這吉祥的日子增添了幾分瑞氣。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燈籠高懸在門前,人們穿紅戴綠,臉上掛着幸福的神情。

哚哚廚房裏響起了刀與砧板打架的響聲,也是過年時獨有的年聲。我快步跑下樓,衝進廚房,跑到正在剁魚籠糕的奶奶身旁,一手扶着櫃子,一邊探頭去問奶奶:奶奶,是吃魚籠糕嗎?奶奶慈祥地笑了笑,皺紋裏漾出寵溺,眼睛閃亮得開出花來。她應聲答道:是啊,小調皮鬼,幫我去打雞蛋吧。我點點頭,轉身就去拿雞蛋。

我把碗端端正正地放在桌上,把雞蛋輕輕在桌子上敲一下,再輕輕捏開,蛋清蛋黃順利掉進碗裏。再用筷子順時針攪勻,金黃的蛋液上泛起一層細微的泡泡,透明的泡泡熠熠發亮,映照出我的臉龐,嘴角是微翹的.,笑着。

我端着攪勻了的蛋液走到煎鍋旁,奶奶看了看我,夾起一片切得平齊的魚籠糕,穩穩地鋪平在澆滿了熱油的煎鍋上。我拿着勺子,舀起一勺金黃的雞蛋液,把它輕緩地澆勻在魚籠糕上。熱油響起嗞嗞的音樂,蛋液在魚籠糕上跳着華美的圓舞曲,伴隨着一陣香甜調皮地鑽入了我的鼻尖。奶奶看了我一眼,眼裏閃爍着不明的意味。我們默契十足,很快,一盤美味就出鍋了。我看着盤子裏金黃的雞蛋與粟色的魚籠糕交纏在一起,冒出騰騰的熱氣,空氣中氤氳着一股揮不散的香味兒。

大家似乎聞到了香味,不約而同地圍坐在了桌前。我把魚籠糕端到桌上,大家蠢蠢欲動,看見盤子裏的魚籠糕,個個抄起筷子開動了。奶奶夾起一片魚籠糕放到我的碗裏,她笑了笑,說:今年也要步步高(糕)升啊!我點了點頭,笑着答道:好,步步高昇。我夾起魚籠糕塞進嘴裏。香甜在我的口腔中散開,熱氣沿着我的舌尖鑽進我的胃,一瞬,胃裏暖暖的,心裏也暖暖的。這就是我熟悉的年味,更是我迷戀的家味。

瑞氣籠罩在我們周圍,陽光下,一家人邊吃邊笑着聊着,好不和氣!空氣中瀰漫開的香甜,是年味,家味,更是幸福的味道。

寫年味的作文5

背倚着木門,木門光滑而灰溜,散發出冬日陽光般的溫暖竈膛裏柴禾劈哩啪啦地響着。爺爺噝噝地抽着煙,向竈裏添着柴禾。奶奶在鍋臺上翻炒着,煙氣很快瀰漫了整個廚房,嗆得我咳了出來。

像單調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蕭索的顏色的,鋪天蓋地地撒滿了整個窗臺,可即使是這樣無事做的冬日,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有數不清的樂趣的。運氣好的時候堂哥伊東逮住一兩隻野兔子,這是讓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紀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紅撲撲的臉,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牆上,聽那殺兔子時野兔亂撲騰的聲音,心裏不知是激動還是惋惜。更多的時間孩子們會擺弄那兩毛錢一盒的擦炮,一擦盒邊沿,往冰面上一扔,只聽啪的一聲。冰面上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記。扔進空罐頭瓶子裏的聲音更奇特,甕聲甕氣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幾個進去,罐頭就常會震得打顫。各個村莊上此起彼伏的炸響的聲音,算不上大,卻大肆地炫耀着孩子們的快樂。

似乎吃食都總是別人家的好吃些。兩三個孩子擠在廚房的矮桌子邊的,腳卻不安分地踢來踢去。然後,每一個人一海碗麪就端了過來的,都挑了大塊的雞油在碗底的',香得鑽入骨髓。將粗瓷碗有缺口的一邊轉到另一邊,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搖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湯的,暖烘烘的。於是幾個孩子埋着頭呼哧呼哧,不亦樂乎。

到了傍晚,炊煙在遠處一點點升了起來,直直的,不濃,略高一點時便漸漸地散了。於是,那綿長的親切的呼喊聲就悠悠地在空曠的田野、河岸上散開來了。濃郁的鄉音,滿蘊愛憐。若是喊了兩三聲依舊不見孩子虎頭虎腦的身影,母親或奶奶就拎着飯鏟子奔出院門吆喝起來。嫋嫋的炊煙,模糊的喊話,一點點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憑舊年的聲音無形地在腦海裏出現,又帶着不能再觸及的遺憾流回往昔,悵然而美麗。

寫年味的作文6

九年級緊張的複習生活中,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滑過。看着日曆上新增的劃痕,羊年的鐘聲快要敲響,而我卻在空蕩蕩的房間察覺不到新年的氣息。

或許是因爲作爲九年級的學子有太多的學習任務,讓作業掩蓋了過年的痕跡;或許是在偌大的城市卻沒有親戚的走訪,聽不到過年的腳步;或許是因爲科技的插足,玩耍不再是幼時的簡單快樂……總之,在春節前夕,我感受不到這個節日該有的紅火。

猶記小時候,過年是我們小孩子的日思夜盼。過年,意味着可口的美食,意味着紅包裏的壓歲錢,意味着一年之中難得的團聚。年前,爸爸媽媽總會帶着還是小孩的我,佈置一大堆年貨,看着爸爸媽媽手上掛上一個個的袋子,在爲如何帶回家而苦惱。那時家中還沒有車,要在春運前早早定好火車票,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從人羣中擠過,找到位置。聽着火車轟轟的響,我的心也撲通的`跳,期待快點到那個熟悉的站口。十個小時,對於一個孩子太過漫長。滿腦子都是新年的歡喜,腳尖觸到實地的那一刻,便猛撲進家人的懷抱。

沒有煙火的春節,當時的我,是無法想象的。叔叔家開的花炮廠,是兒時的過年的好去處。各式各樣的花炮,在地上或天上舞動着,拖着七彩的尾巴。那淡淡的硫磺味,是我心中最歡樂的年味,無可替代。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不在是那個只知美食和鞭炮的孩子。年的味道,是鼻尖的那一絲紅火,看見親人時迸發的迷人的香味。

九年級的學子也許不該奢求假期,即使是這最紅火的春節,也應當它是一段潛心修煉。今年的年味,大概就是作業冊的墨香,一絲清冷和半點溫暖。原想讓這千年造出的漢字陪我聆聽新年的鐘聲,到達新的一年。

冷清的房間卻讓我陷入沉思。

帶着一絲負罪感,我終究是抵不過那濃濃的思念,坐上小車,走在通往家鄉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車很多,車裏是和我們一樣的興奮雀躍。這漫長的旅途是否值得?我走下車,看着滿天煙火,和煙火照耀下的身影,心中釋然。

沒有家人,什麼味道都不是年味。

寫年味的作文7

他們說,年味,淡了;

他們說,年味,變了;

我說,年味不曾改變,是時代變了。

——題記

21世紀,科技融入人類生活,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可面對這麼一個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會懷疑、會好奇,也有人開始懼怕。

過新年,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的傳統。這些個過年的習俗,在古代,因爲地域和氣候、人文、朝代等等的限制與影響,雖然大致相同,但終歸在細枝末節的地方上出現了差異。

所有的習俗都在隨着時代的更迭而改變着,在21世紀,它們更是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改變,但因爲人的骨子裏對未知的恐懼,這場改變注將坎坷。

我們老在說年味變質了,智能手機隔開了人與人的距離,可實際上年味並沒有變。去舊迎新,年也是在不斷改變的,智能手機在全世界的大面積普及註定了它將與我們的傳統習俗發生衝突,但最終相融合。

古人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實則可以運用在所作文有地方。

新事物的產生,先是舊事物的分裂,再是新舊之間的衝突,最終新舊融爲一體。年味一事亦是如此,新時代科技融入生活勢不可擋,那我們何必墨守成規、一成不變?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我們都視手機爲洪水猛獸,那麼殺不盡,就馴化好了。但還有一點,雖我不贊成年味變了這一說法,可我對年夜飯飯桌上人人低頭的做法也不敢苟同。鄙人不才,不敢妄論解決之法,可倘若我們真想讓這現象消失,除了時間的打磨,唯有前人的引導。爲人父母,當樹立良好榜樣,以理教其子,且不是一天便能看到效果的`,需要從小養成。

言歸正傳,當某樣東西爲大勢所趨的時候,不要抗拒,也不要急着向社會發問,更不要在網上以輿論力量,試圖通過抨擊某機關已達到自己的小心思。時間,自會給人答案。當我們這代老去,時代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與如今相比又是另一幅模樣,那我們更要告訴自己的後代:能一成不變的,只有歷史。

寫年味的作文8

快要過年了。老人們都按照習俗操辦一些年貨。今天,我與媽媽去幫姥姥,姥爺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與炸。姥爺讓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爺炸糊或是不熟。最後,姥爺同意了。於是,我,媽媽,姥爺三人負責搓麻花。姥姥自己負責炸麻花。姥姥給我們端來一盆面。姥爺將它們切成了一條一條的,媽媽與姥爺開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們搓出來的麻花心裏真是急啊。我邊看邊問姥爺怎麼做。姥姥耐心地說:“將小塊面搓成細長條,握住面的兩頭,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後,提起兩頭面條會自然捲到一起,形成麻花擰勁狀。”我邊做邊看姥爺做。姥爺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次的實驗。我終於成功學會了。我將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裏給姥爺看。姥爺樂呵呵的表揚我:“哦,哦,真不錯,有點傳統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孫真聰明啊!”媽媽也複合“是啊,是啊,真不錯啊!”終於學會了,我興奮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發上。開始漫不經心的爲自己的小麻花編了首歌謠:“都說麻花兒香,香裏帶着甜,都說麻花甜,甜裏透着香……”我的歌聲引來姥爺的讚許聲與笑聲。

我忽然感覺姥姥一個人在廚房挺孤單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練的將麻花放油鍋裏,那小麻花在油鍋裏上下翻滾。一會就變成金黃色。我心裏癢癢的。就問姥姥能不能讓我也炸上一根姥姥開始說不行。因爲怕我被油燙,說要過年了。可姥姥哪能經起我的軟磨硬泡。最後,姥姥教我:“要貼着鍋邊慢慢的.放進去,一定不要往裏用力扔。那樣會濺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將一根麻花放進油裏。我繼續往裏放。放了幾根之後,姥姥叫我停下了。說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會我放的麻花就飄了起來。一會就變黃了。等它一出鍋。我就拿出姥爺與媽媽嚐嚐。看着姥爺與媽媽都十分高興。我也特別高興。我看搓成長條的面,真的像長鬍子。就將它貼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鬍子。大家被我的幼稚舉動笑的前仰後合。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姥爺,此時也盪漾着無盡的笑容。最後,連我自己都被逗樂了……

這次幫姥姥炸麻花。我學會了好多東西。我決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爲,這麻花炸出了歡樂。炸出了知識。炸出了團圓。

寫年味的作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放炮迎新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傳統。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在這一時間點裏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裏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麼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麼準點,或許是他們心靈感知新年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爲,鄉下年味兒比城裏要更濃些,因爲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裏路旁商店張燈結綵,這是他們對新年期許,希望新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相比較而言,鄉下人家門上貼春聯更有寓意,這些春聯並不昂貴,並不華麗,卻寄託了一家人對新年美好期待,都說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着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於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吃着現成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爲呢?但在鄉下大多數人家都是在家裏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製,裏面充滿了濃濃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充實,享受。我們吃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

吃完年夜飯幹什麼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在對春晚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於揭開了她神祕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坐在電視機前,看着春晚,說說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樂趣,等待零點鐘聲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更輕鬆、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