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錦集8篇]

作文2.14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錦集8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端午節。

爲什麼端午節會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過呢?那是因爲我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死亡的這日定爲“端午日”。

在我國,端午節這天有很多的民間習俗,包糉子是大家最喜歡的習俗,這天,一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包糉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糉子熟了,大家又會坐在一起吃糉子,香噴美味的糉子香飄滿了屋;賽龍舟也是我國端午節傳統的節目,親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邊觀看龍舟比賽,看,一艘龍舟快速的'駛過來了,激起了江邊觀賽人的熱情,大家爲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每家每戶還會準備一些艾草,插在大門和窗戶上,我問奶奶“爲什麼要在門上插草呢?”奶奶說“這是咱這的習俗,插上艾草,蚊蟲蛇蟻就會遠離咱家,讓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家裏有小孩的,還會給小孩的衣服上掛上做的“五毒葫蘆”,祈求保佑孩子健康。這些雖然只是一些習俗,但卻在我們家鄉形成了一種文化。

端午節雖然只是衆多節日中的一個,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讓我增長了知識,願端午節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春節

在我國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是一個最喜氣洋洋的節日。那個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掛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春節,家家張燈結綵,個個歡天喜地,尤其是我們孩子,更是歡呼雀躍,興高采烈,心裏想,還能有什麼節比過春節更快樂的呢?

春節期間,只見每家每戶門兩旁貼着紅豔豔的對聯,門正中間倒貼着一個大大的“福”字,一開始我不明白,好好一個福字,幹嘛要倒貼呢,後來聽媽媽的解釋和指教,才大概明白這層含義,意思“福到福到”暗示福已到達你家,來年會更吉祥,更平安。除了對聯和福字外,各家陽臺上還掛起大紅燈籠,左一盞,右一盞,剛好拼成一對,有的還在燈籠裏插上一根蠟燭,閃出一陣陣光芒。

我家也不例外,在春節前,爸爸媽媽還有我都在迎接春節的'到來。媽媽去買了許多年糕、湯圓、零食,水果等食物,爸爸則去買了許多的煙花爆竹,準備去家門口放煙花,我的任務最輕,只要去附近的小店裏,買幾張對聯,再買幾張“福”字和中國結,就大功告成了。那幾天,我們都在等待着期盼着春節的來臨。

在過春節這幾天裏,到處有着新年的氣氛和熱鬧的景象,打鞭炮,走親訪友,聚餐,大家有說有笑,談天說地,熱鬧非凡。我們孩子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串來串去,口袋裏還有長輩們給的一包包壓歲錢,可開心啦!

總之,春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傳統節日,值得我們去慶祝,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喝雄黃酒,有一些地區還會有划龍舟的活動。

我最愛在端午節吃糉子了。外婆把飯糰包在芭蕉葉裏,飯糰裏還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蛋黃、醬肉、香腸等。糉子燒好了,我邊大口大口吃着糉子,邊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媽媽說:“因爲在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個老醫生還拿來了雄黃酒灑進江裏,說藥暈了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所以有了端午節吃糉子、喝雄黃酒、划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我的收穫真不小,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瞭解了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後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閤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但我最感興趣的是剪紙。

舅媽會剪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羨慕,於是纏着舅媽教我剪一些簡單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媽拿出兩把剪刀和兩張白紙,要教我剪一個“喜”字。舅媽讓我把紙對摺,再寫上半個“喜”字,然後慢慢地剪下來。一開始,我怎麼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媽的幫助下,我終於剪出了一個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媽不但會剪“喜”字,還會剪“鳳凰”、“喜雀”、“蝴蝶”、“小魚”、“小鹿”……個個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媽媽還特意讓我上網查找了一些有關剪紙的資料。原來剪紙藝術是從唐代一直流傳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有些人,還能把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紙,剪成一張張“花草樹木”、“山山水水”、“活潑的小孩”、“年邁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紙不僅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還訓練了我的動手能力,更發揮了我的想象力,設計出一張張美麗的剪紙。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5

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魂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神的剪紙文化。

例如:十二生肖剪紙中的子鼠。它的.腦袋圓圓的;鼻子尖尖的;還長滿了許多鬍子;身子活像一顆大瓜子;它的尾巴彎彎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腳像書法中的一點;兩隻耳朵豎起來,直直的,好像是怕別人發現它上桌偷油吃。

民間藝術剪紙,是它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與燦爛。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並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着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又是通過儒學的要義體現的。儒學傳統中這一被傳統社會奉爲經典準則的“以修身爲本”的理論,同樣也適用於現代社會。建設起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根本在於每個社會成員的素質狀況。只有每個社會成員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個社會才能達到文明和諧之境。因而每個社會成員的和諧人生乃是組成和諧社會的基礎,而要達到和諧的人生,自然應從“修身”開始。

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結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羣體、人與自然有機的聯繫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儒家文化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凝聚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學文化中的和諧意識包涵天人關係的和諧與人際關係的和諧。關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過猶不及”,實質是強調矛盾的統一與均衡,強調通過事物之變的把握以獲得人際關係的和諧,避免和克服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國家、民族之間的對立和衝突。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凝聚之學的科學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它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對外兼容,這正是依靠儒學“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實現的。儒學在保持其學統傳承的同時,總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爲主地匯通、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儒家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強大吸收能力和它強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國突出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爲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儒家學說則更是這種精神的體現者和者。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是血與水、源與流的關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總得說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爲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通過儒學體現,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優秀的儒家文化價值理念,“以儒治世“被歷代統治者所推崇,現實的需要,促使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出價值選擇,用歷史的眼光和時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揚和傳承優秀的中國文化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爲中國的未來而奮鬥。

《儒家和諧思想的當代價值》中對和“爲貴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與規範”的深入講解,可以認識到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理念。

1、國家間相處的和諧理念:“和而不同” 。

“和而不同”簡而言之是指承認“不同”,在“不同”的基礎上形成“和”,從而在本質上達到相近或相似。“和”、“同”兩個概念,都是講同一性的,但內涵卻有很大不同。“同”是指否認矛盾,不承認差異的同一性,而“和”則是承認有矛盾,有差異的同一性,因此“同”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而“和”則是一種辯證的思維。

儒家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補互濟;第三,整個局面因之而和諧。在與異民族相處時,儒家把這種“和”的觀念置於具體的民族關係中,出現了“和而不同”的理念,這一點與西方的民族觀念很不相同。今天,“和而不同”這一古老的觀念仍然具有強大的活力,仍然可以成爲現代國際社會發展的一項準則和一個目標。中國奉行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的外交政策正是這一思想的鮮明體現。所以說,“和而不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理念。

2、國家內政外交的和平理想:行“仁政”、修“文德”。

“仁政” 愛民、“文德”教化是儒家思想在內政外交上的理想期求。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上的華夏民族和周邊的`夷、狄、戎、蠻等諸少數民族進入地緣政治時代。在處理華夏民族與周邊民族關係上,儒家主張修“文德”的對外政策。從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出發。顯然,受着如此“仁政” 愛民、“文德”教化和平思想深遠影響的中國決不會干涉別國內政,不會主動發動侵略其它民族、國家的戰爭,更不用說侵佔其它國領土。所以,中國的崛起只會壯大國際社會上的和平力量。

3、國民個人修身的溫和信條:“誠”、“敬”、“信 ” 。

儒家傳統思想非常重視對國民自身進行修身的倫理道德教育。在此問題上,儒家強調“誠”“敬”“信 ”的和平修身信條,並形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對於保障國家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誠即真實無妄,敬即主一無適,信即真誠忠信,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沒有誠、敬、信,人就不能稱其爲人,當然,沒有誠信人類也無法和睦相處,更談不上社會的繁榮昌盛。儒家思想主導思想潮流數千年,它所倡導個人要“誠”“敬”“信”的價值觀使得中國民衆自古形成熱愛和平的歷史傳統和心理基礎,也保證了它的崛起只會是“和平崛起”。近年來,由於中國信譽較好,其投資環境也日益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青睞,成爲吸引外資的大國。中華民族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是講求誠信的,都是負責任的。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只要合理地開掘儒學傳統資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就會以新的方式與世界文化、現代文明並存,並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將會建構一個更好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人類共同追求的理想。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刀剪劍、傘、扇屬於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爲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增加行爲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而發明的。它們不僅具有可供欣賞的物質外觀,也在長期的製造和使用過程中逐漸積累着精神文化的內涵,成爲體現歷代人民智慧、情感和審美文化的載體。

2月4日,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刀剪劍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由得發出一聲聲驚歎。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剪刀中有那麼多學問,如:全手工製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藉助小錘、拋光、砂輪等小型工具進行半機械化製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爐子上加熱,然後不停地錘打,使鋼和鐵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個大小一致的剪刀片。這個工序比較難,如果沒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斷鋼,做成的剪刀片上會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斷了。此外,製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純鋼尖,沒有韌性,剪到硬一點的東西就會斷。

在那裏我還見到了奇形怪狀的剪刀,有的只有半邊;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參觀完了,我覺得作爲一箇中華兒女,真是一種榮幸,我爲祖國驕傲!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寫“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刀剪劍博物館”,參觀的精彩場景盡顯小作者多彩的童年,細膩傳神的描寫,表達了小作者對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的熱愛,稱得上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8

語文這個科目,不僅僅限於我們的語文書這麼簡單,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你想不到的多,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內涵豐富。似乎中國人看重什麼,什麼便慢慢地成爲一種文化。

中國人很看重“食”。說到“食”,它的味道就有很多,酸、甜、苦、辣……每種味道的背後都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關於冰糖,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康熙年間,有一個姑娘,是大糖坊主張亞先的丫環。有一天,她趁張老闆不在舀了一勺糖漿,準備偷喝時,張老闆回來了,她立馬把糖漿倒進豬油罐……過了幾天,丫環捧出豬油罐,裏面長滿了形似水晶,味道如蜜的東西。丫環把這個發現說出去後,許多人如法炮製,並將這種結晶稱爲冰糖。這個故事是不是特別有趣?

我覺得我們應該學好國學裏的經典,繼承傳統中之精華。我們要把中國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發揚光大,讓它永遠流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