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哲學

淨施和尚的人生哲學觀散文

哲學2.91W

石室禪院,每一二星期都會去光顧。石室禪院,給了我一個緣。禪院地處偏遠城郊,沒有城市的喧譁嘈雜,這佔地數萬平方米的寺剎,真有些世外桃源之洞天福地。

淨施和尚的人生哲學觀散文

我認識了很多和尚、義工。每次來到廟裏,都備有茗茶,請他(她)們品嚐。這茶室佔地也有七八十平米,擺設有出售的各分門別類菩薩數尊,桌上擺放着很多的經書,這些經書供遊客翻閱,你認爲某一本書想要帶走,你只要放一點錢去佈施箱,就可以把書帶回家去,進一步研讀。

一進門,就看到茶桌。這茶桌是古樹根雕做而成,根雕做成的獨凳五六張。我們就圍桌而坐喝茶。這些和尚都是“淨”字輩,比如:淨宣,浙江人,主持宗明大法師同鄉;惠明可能不是在該寺院出家,她是吉林遼陽人,外寺院調進的,這寺院沒有惠字輩,也有四十多歲,老一輩出家人;淨雁是個法師,他不肯說他是何方之人,這個人比較文靜,靜下心來一味喝茶,不多言語;淨月是江西人,是女的,年齡不大;淨導是個義工,三十多齡了,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還沒有婚配,她的性格,爲人,一看就知道是東北人,嘴巴善侃,嘴很甜,討人喜歡的女人。

淨施五十歲,上海松江人,保養很好,氣色兩面腮紅潤,五短身材,爲人善侃。我們初次接觸,他與衆師兄不一樣,手上帶了碩大色拉鑽石,項上帶着一條金項鍊,這種超常規的男士裝飾就像上海一個闊佬。我幾次在石室禪院都想去造訪他,因爲他太忙,剛開始交談幾句,他因事又走了,只好又拖到下個星期去,每個星期都談一點,湊成現在的文筆。但我還是不盡意,他爲什麼要出家?這焦點沒有說出來,在暮鼓晨鐘,一盞孤燈,日早課夜課,頌揚着地藏王菩薩經咒。

我幾次有到寺廟食堂吃飯,白菜、白菜湯、檳榔芋、水豆腐很難吃到,菜色單調,味道倒還適中,千篇一律的伙食。一個人要出家到寺廟,把自己的有生之年交給寺廟是要有大智慧,纔有大作爲。

淨施在沒有出家前,姓王,我們都叫他王先生。他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有父親,七十八歲。王先生出家半年多,還沒有告訴父親、妻子。妻子不見了丈夫,順藤摸瓜,找到丈夫在福建石室禪院出家。妻子感到愕然,提出離婚,王先生有兩個兒子,現在是公司負責人。

王先生有二個磨牀公司,員工一百多人。黃金股也有他的股份,也是富商。一個殷實的'家庭,王先生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王先生的出家,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說:對不起,不好意思,你能看破紅塵,背後除妻子外,是否還有一個或二女人促進你離家?他笑一笑不作正面回答,他沒有否定“有”或“沒有”。我不便作正面追問,他已經笑到點子上去了。

我問他在當老闆時間,可能朋友很多,一提到朋友,他眼睛發光。每日中午到晚上,每日生活,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他總有一天覺醒。酒肉佳餚,都是兄弟,但朋友的借得多,還得少。造成經濟赤字,虧的回不來,他的出家都是朋友虧待了他。我認爲這種說法很牽強,現在這兩攤公司,交給了他兩個兒子去支撐着。

上星期六,我到石室禪院,他已經皈依,他的法號是淨施和尚。淨施和尚還是很豁達,說起話來,爲人很隨和。他敢在商海的海浪上,搏擊海濤,真有一種上海灘的性格,他敢摸着石頭過河。人來到人世間,窮人、富人都在人生道路上邁出一條路出來。爲了生存,經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每個人都在苦難中走過來。

淨施和尚,你今天走進這寺廟,寺廟的清規戒律。日起晨鐘,夜睡一宿,粗茶淡飯,這是和尚去修這清苦。修行,要修心,要修身。修着自己的人生法規,修來生,修極樂,修成正果,路很長,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