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語文教案學語文到底學什麼

語文6.32K

一、從近五十年《教學大綱》有關“語文”的界定中來理解 。

語文教案學語文到底學什麼

1、說出來的是語言,寫出來的是文章,文章依據語言,“語”和“文”是分不開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的《編輯大意》)

2、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1963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3、語文是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1980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

4、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學科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198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

5、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199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實驗用)》)

6、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2000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

從上述歷史軌跡,我們不難看出,對“語文”的認識發生着變化,變化的焦點落在“交際工具”和“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個方面。語文是工具,是用來交際的工具,而不是從事其他活動的工具,所以,學生學語文是用來交際的。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於人類文化,也承載着人類文化,所以,學生學語文是用來了解人類文化的。

二、從近五十年《教學大綱》對教學目的的規定來理解 。

1、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的《編輯大意》規定教學目的是: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得到深切的感染,對學生髮生切實的作用。

2、1963 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規定教學目的是:

教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1980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 規定教學目的是: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和必要的語文知識,進行嚴格的讀寫訓練,使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讀寫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覺悟,培養無產階級的情操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

4、198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本)》規定教學目的是: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學好課文和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語文基本訓練,使學生熱愛祖國語言,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提高社會主義覺悟。 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和愛國主義精神。

6、1996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供實驗用)》規定教學目的是:

高中的語文教學,要在國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訓練,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和必要的語文知識,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具有初步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一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智力,發展個性和特長,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

7、2000 年,教育部制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規定教學目的是:

高中的語文教學,要在國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良好習慣,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爲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比較上述規定,可見語文核心的 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有能力,特別是語文能力,即“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綜合起來看,也就是聽說讀寫能力——言語能力。所以,學生學語文主要是用來培養言語能力的。

三、學生學語文學什麼?

“語文”的本質特徵決定了學生學語文是用來交際的,是用來了解人類文化。並且通過教學目的的形式具體表現爲是用來培養言語能力的。

四、學生如何學語文?

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的教學目的,通過“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來實現。這裏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1、“理解和運用”體現了言語活動的兩個方面,即表達過程和感知理解過程。培養言語能力必須在言語活動中進行。

2、“理解和運用”的對象是“祖國語言文字”。“祖國”體現了“母語”的特點。培養言語能力離不開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字相對於言語能力來說,是知識,一方面是語言文字知識本身,也就是陳述性知識,即語言文字基礎知識。一方面是使用語言文字基礎知識的知識,也就是程序性知識,即語言文字基本技能

在這裏需要注意,語言文字知識(基礎知識和艱苦本技能)與言語能力的關係。語言文字知識和言語能力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掌握語言文字知識不等於具有言語能力,不掌握語言文字知識也不一定沒有言語能力。學生學語文根本目標是言語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語言文字知識的掌握。當然,培養言語能力離不開語言文字知識,掌握語言文字知識只不過是培養言語能力的手段,因此,語言文字知識要體現“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則。

“精要”是指語言文字知識的內容要有所選擇。因爲,並不是任何語言文字知識對培養言語能力都有用,我們要選用適於並有助於言語能力培養的語言文字知識內容。

“好懂”是指語言文字知識的教學要落實在言語活動之中。不能把語言文字知識的傳授僵化爲知識訓練。

“有用”是指語言文字知識有助於言語能力培養,有助於學生的交際實際。

綜上所述,學生學語文就是在言語活動過程中,通過語言文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語言文字知識,來培養言語能力。

標籤:語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