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技巧

語文1.96W

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核心的教學目標。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這一教學理念或目標在實際教學中的體現和落實還存在許多問題。爲了搞好實驗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爲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技巧

一、培養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

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不僅是學生正確完成物理實驗的保證,而且是以後在工作和學習中必需的基本能力,如生活中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無不需要這方面的知識。

剛開始實驗時,由於實驗儀器學生首次接觸,如刻度尺、溫度計、天平等,教師要着重指導學生識別儀器的規格和性能,察看銘牌或說明書。弄清:(1)量程(測量範圍);(2)分度值(最小刻度);(3)零點及其調節方法;(4)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點,才能保證實驗精確地完成,並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

在機械運動的章節裏,對刻度尺的使用要求較高,雖然學生從國小開始就能很熟練地運用三角尺和直尺,但是將這些測量工具真正引入物理實驗課堂還是第一次。所以學生在測量前必須掌握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線。比如,在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毫米尺爲例,測量出的數據是2.5cm,規範的寫法應該是2.50cm,估讀到毫米的下一位。這樣嚴格要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也有助於培養他們規範解題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有重要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所以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物理實驗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操作的過程。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在演示實驗中,可讓部分學生配合教師一起完成實驗,條件許可時,將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更是學生操作的天地,如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後,可佈置小實驗,如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計等,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也會更好。總之,應儘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1.着重思考,注意實驗教學的啓發性。

由於物理實驗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爲前提的一個綜合學習過程,因而必須通過有效的刺激,強化實驗教學的啓發性,努力使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實驗現象或實驗結果能夠激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物理實驗對以被動接受間接經驗爲主的學習者來說,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實驗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啓發性,新穎、意想不到的現象會吸引和誘導學生在進行認真觀察、操作的同時,積極地“深省”和“回味”。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驗交流與討論環節多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

2.着眼於疑,強化實驗教學的'探索性。

教學的過程就是教無疑者有疑,教有疑者無疑的過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設疑,創設問題情境,進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進行積極的探索活動,促進手腦結合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爲了強化實驗教學的探索性,要鼓勵學生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和猜想,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大有益處的。牛頓正是根據蘋果落地現象進行猜想,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因此在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在預測和猜想的基礎上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再用實驗去驗證,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3.增強實驗教學的自主性。

在實驗過程中要給學生留有較充足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獨立確定實驗步驟,選擇實驗器材,進行操作實驗,設計記錄表格,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尤其是能在別人看來沒有問題時提出有些新意或有價值的問題,體現創新能力。

總之,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物理教學少了實驗就像是無源之水,缺乏靈性和活力,也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加強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驗能力,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應是每位中學物理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張春勇.淺議國中物理實驗教學[J].考試周刊,2008(53).

[2]王宏圖.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研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學習,2010(04).

[3]張文倉.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J].基礎教育研究,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