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中國藝術作文4篇

藝術1.7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藝術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藝術作文4篇

中國藝術作文 篇1

說起禮儀,我們的祖國真可謂是“禮儀之邦”。古往今來,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爲我們中華的禮儀而伏筆、太多太多的古今藝術家爲中華的禮儀,開拓走向世界之巔的道路……

禮儀,顧名思義,就是講文明、懂禮貌的意思。在我們中華的大地上,無論是在大庭廣衆,還是小至家庭,每一個華夏的兒女都深知禮儀的重要性,而外國人來到中國,都普遍說中國很美,而且中國的人民對待他們很好、很熱情,這些,不都是禮儀在起到推動作用嗎?外國人在學習中國文化中,着重要掌握的,便是我們中華的禮貌問題。在國外,或許沒有太多的人會嘴邊常常說着“謝謝、不客氣”這類型的詞彙吧,但是在我們的祖國,這些都是身爲龍的傳人,最必要的特點。

一聲尊敬,讓大家對人的第一印象不一樣。常常在電視中看一些古裝的電視連續劇,在劇情中,很多的話語都是仿照我們的祖先常說的話。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不論是哪部古裝劇,臺詞中有好大一部分都是關於禮儀的知識呢!古人在迎接遠方客人時,都會騎馬到幾十裏外;古人在拜見比自己學識更淵博的人時,都是畢恭畢敬的低頭說話;古人在與他人交談的時候,都是有說有笑,開玩笑也是點到爲止的;古人在所有的場合,都是那麼的含蓄,含蓄中不失沉穩;沉穩中又不失禮儀。我想,這種境界,也只有我們禮儀之邦的子孫才能鑄就吧。

一聲問候,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清晰的記着,20xx年,是讓我們13億中國人振奮的一年,在這一年的8月8日,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實現了!在奧運期間,我們中國,都在以禮儀之邦的美譽招待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電視中、報紙上、網絡中都在報道着中國的志願者是如何讓外國友人瞭解中華文化的,見到客人的第一面,便會用英文說一遍:“hello!”隨後,再用我們的國語與外國人說一遍,很多可愛的外國人,都會卷着舌頭,含混不清的跟我們說起了中國話。看到我們的問候讓五湖四海的賓客們開心,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瞭解一下,是什麼原因讓外國人在第一面就喜歡上中國呢?答案便是——中國的禮儀。

中國的禮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

中國的禮儀,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中國的禮儀,是讓人感到無比親切的;

中國的禮儀,是讓我們中華兒女所自豪的!

從古至今,我們的光輝禮儀文明沒有隨着歲月的流逝而漸漸泯滅,反之,我們還有了更深層的蛻變,讓我們的祖國文明站上了世界最高峯!

I love you ——禮儀!

I love you ——中國!

中國藝術作文 篇2

說起建築,那我們的祖國可真的是很有民族風味呢!清晰的記着:前年,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我國首都——北京遊覽了一番。其中,不單單是各個博物館中展出的出土文物讓我歎爲觀止,每一箇中國風的建築物更是讓我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呢。走,跟我一起瞧瞧去!

我們中國的建築物,主色調都是紅色。我們的祖先將紅色的傳統流傳至今,所以,現在我們的中華兒女見到紅色,還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呢!中國的古建築都是用方磚壘成的,房蓋上一般都會採用棱狀的條紋,而在房蓋的“積水處”,都會刻畫有一些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從這邊的房蓋一直到那一邊,像是一個電影連續劇,描畫的東西都是一系列的,而並不是雜亂無章的繪畫上去。

中國風的建築,最有特色的還應當數“門窗”了。古時候,各家各戶乃至皇宮內院,窗戶和門的材料都是一層薄薄的紙,不知是因爲日子長了還是原本就這樣,我在遊覽北京古建築時,所有的門窗都是一層很舊的紙,好像一旦用手指觸碰到,就會發出“咔絲”一聲脆響,隨後這層生滿黃色污垢的紙,便會變成一堆碎紙片。

走進建築的裏面,一眼就能看到用紅木精雕細琢出來的木製傢俱。聽古建築的講解員說,這些個木質傢俱都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呢。我還有幸嘗試做了一下,原本以爲這些個“大傢伙”不但好看,還會很舒適,可是現實卻總是讓我始料不及:坐慣了沙發,坐在這個硬邦邦的“傢伙身上”,好像坐在地上哦!“冰冰涼、很硬很硬”——這就是我對木製傢俱的第一感覺。我還常常在想呢:這麼漂亮的傢俱,古人一定很喜歡吧,可是爲什麼坐着不舒服呢?這大概就是對現代傢俱不追求美觀,而講究身體需求的直接影響吧。

除了這傢俱以外,中國風家居必不可少的,就是屏風啦。屏風,這個東東我並不是特別熟悉,只不過在印象中,電視上的古裝劇里人們都是在它的後面‘更衣’,或許,古人真的是很追求美感,將一個實用性並不強,但是美觀效果很棒的東西擺放在正廳吧。在前年參觀時,給我的第一印象‘最好玩’的就要數古人的“沙發”了,這個沙發好像也是木質系列的,只不過我不知道是應該叫它‘凳子’好還是‘沙發’好:它是一個……和我們東北的“炕”差不多的傢俱,是正方形的,上面可以擺放一個吃飯用的桌子,人坐在上面,後背還可以倚在後面的一個“靠枕”上,腿可以放在這個傢俱上,不過腳恐怕要‘懸在半空’了,是不是很有趣?

古人的生活中還要必不可少“小隔層”,在牆壁上摳出一個小洞,在上面用木頭做幾個隔層,據我瞭解,古人很喜歡收藏小物件,所以這些個小東西放在隔層上,既美觀又大方,一箭雙鵰呢!

走出這間房子,你會一下子發現:這是一個小四合院哪。是的,中國古代每一家都會有很大的土地,所以人們將房子蓋成四合院,四個房子中間還有一塊小小的空地,可以種點兒花、欣賞欣賞。

中國的古建築,是祖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些個落落大方的建築、美觀實用的家居,都在向後人展示着前人的智慧結晶!

I love you ——中國建築家居!

I love you ——中國!

中國藝術作文 篇3

我一直以爲,思維與思想是兩個層次的問題,思維是一種更具深度的文化。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思維是決定思想的。因此就中華民族的藝術及其歷史而言,其藝術思維方式究竟是什麼,以及自古以來,中國人到底如何進行藝術思維,就成爲一個十分重要而煩難的學術課題,它關係到如何準確地把握中華藝術思維歷史的人文素質、品格與規律問題。正因藝術思維史研究的難度較大,造成多少年來這一領域少有人問津的局面。而今讀到金丹元近著《中國藝術思維史》(上海文化出版社xx年2月版),很爲他的學術勇氣與探索精神所感動。

該書“後記”指出,“藝術思維既不是一般思維,更不是單純的哲學、美學、藝術學,卻又與一般思維、科學思維、哲學、美學、藝術學都有聯繫。那麼,如何聯繫?怎樣才能將散見於中國古典美學、古代藝術作品中有關藝術思維的因素加以提煉,並使之歸屬思維範疇?”拜讀全書,我以爲該書所取得的'成果,都是關係到作者自己所提出的這些問題的。困難在於,怎樣在人類學視野中見出中華傳統藝術思維的民族特異性與人類共同性;如何在研究策略上,既將藝術思維與思想分開,又是不可避免地或者從藝術思想進入來揭示藝術思維的品格與規律,或者直接論證其藝術思維方式及其人文、歷史過程以證明藝術思維史的“文法”實質及其規律。作者在這部著作中,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比如關於“原始思維”,世界上每一民族的文化、藝術,都曾經經歷過一個原始思維的歷史與人文階段,因此原始思維毫無疑問是一個文化人類學問題。然而,中華民族關於文化、藝術的原始思維,卻更多地與原始巫術文化而不是原始神話、原始圖騰相聯繫。同樣的“天人合一”,從智慧角度考慮,是意大利學者維柯《新科學》所說的“詩性智慧”;從智慧角度分析,又是法國學者列維·布留爾所說的“原邏輯思維”。兩者的區別,僅僅是中華民族自古具有的生命狀態內部的區別,而這正如《周易》所言,天人“合”一於“生”。“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乃易理之根本,其實也是巫之根本。所謂“趨吉避凶”,難道不是爲了更好地“生”嗎?生是巫,也是詩的主題。巫的感應、移情,是後之審美文化的根因;而所謂藝術思維,其原始方式,實際即文化思維。因爲原始意義的藝術,是廣義的,指包含一定審美因素的文化。《中國藝術思維史》論證其“思維”的人文“氣質”,從“巫”、“天人合一”進入,這種學術理念與論思方式當是可取的。從“巫”談藝術思維之“和”與“類比”、“現象”、“味象”等等,也是有理有據的。然而,任何歷史的研究與撰寫,其實都不能追溯歷史之最早的源頭,這正是人之存在與學術的尷尬與痛苦。從“農耕文化”與“巫”開始研究中華藝術思維的起因,應是學術研究之正途。然而,中華藝術思維的“第一因”,又不是“農耕文化”與“巫”,因爲在此之前,還有漫長的爲我們所難以把握的關於“藝術思維”的“前史”。儘管如此,《中國藝術思維史》一書對中國藝術思維的緣起、發展、流變,還是做了一次可貴的學術梳理與探索。

中國藝術作文 篇4

中國的剪紙術源遠流長。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藝術品,讓人嘖嘖讚歎。

你瞧這幅剪紙:兩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歸去。這讓我不由得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住着兩個牧童——小王和大莊。每天早晨,他們都要去放牛,直到傍晚纔回家。他們和老牛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這天,兩個牧童還是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去放牛了。他們帶着老牛來到了一片開闊的青草地上。老牛啃食着青草。兩個牧童則在一旁讀書。

這時,危險悄悄降臨了。突然,一頭猛虎向兩個牧童撲去,牧童卻渾然不知。老牛大叫一聲,兩個牧童這才反應過來。他們撒腿就跑。老虎在後面窮追不捨。

他們跑呀跑,來到了河邊,但是河水洶涌,他們過不去。兩個牧童急得團團轉。這時,老牛走了過來,對他們說:“小王、大莊,你們倆騎在我的背上,讓我帶着你們跳過去。”兩個牧童迅速爬上牛背,老牛使出渾身解數,縱身一躍,他們一起過了河。老虎在河的另一邊,氣得大聲咆哮。兩個牧童見脫離了險境,如釋重負。

兩個牧童對老牛說:“謝謝你呀,老牛!要是沒有你,我們現在恐怕已經在老虎的肚子裏了!”

“沒關係,這是應該的。”老牛說,“我們都是好朋友!”

太陽已經偏西,兩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歸去了。晚風吹拂着他們,還有一支短笛在風中微微作響……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裏,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中國的剪紙藝術竟是那麼的出神入化,引人入勝,讓我如此陶醉!我愛剪紙!

標籤: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