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熱門的法國藝術留學

藝術2.97W

近年來,人們學習藝術專業的熱情日益高漲,法國藝術留學成熱門選擇,但是在衆多藝術留學生中,唯獨不見音樂生的身影。

熱門的法國藝術留學

  藝術留學美術獨大

  音樂留學無存在感

就國內的人才現狀來看,我國的藝術類專業人才仍相對緊俏,且其薪資水平相對其他專業人才要高,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追捧。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專業的學習和深造所耗費的經濟成本向來都不低,可以說是所有專業中花費最高的門類之一。儘管花費浩繁,但中國仍有許多家庭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可以負荷藝術留學的昂貴成本。

然而縱觀形色各異的藝術留學機構,發現,雖然各類留學機構和教育培訓機構名包含“藝術”二字,但主營業務都是美術,即便偶有音樂,其業務的重心也呈現一邊倒的特點,無一例外的傾向於美術大類別。在藝術留學市場上,原本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兩大專業,如今卻讓美術唱起了獨角戲,音樂留學的存在感低得不可思議。

“藝術留學市場中真正設置音樂留學業務版塊的機構屈指可數,其中一部分聲稱包含音樂業務的機構以作品集業務外包給海外老師的形式進行操作。另一部分只幫助學生做簡單的音樂申請服務,即傳統意義的中介服務。由於音樂專業的特殊性,留學機構在申請環節不能準確把握具體細節,因此申請成功率較低。”

根據某知名藝術機構的數據統計,藝術留學市場,尤其是藝術留學教育培訓市場中,音樂專業所佔比例較少,最多隻能達到藝術留學市場份額的20%。導致這一現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學生基數的差別。“首先,從人數上來講,音樂學生本就少於美術學生,學生基數是不能通過留學教育機構改變的,所以音樂留學的市場佔比偏少毫不意外。”某藝術機構總裁表示,雖然音樂留學市場的地位不容樂觀,但多數藝術留學機構仍舊很看重音樂留學市場的發展潛力,從資源籌措、架接海外資源、設計工作模式、整合師資力量等方式入手,着重開發音樂市場。

  音樂學習需有童子功

  外來老師插手不易

由於專業學習的差異性,美術生源一向多於音樂生源。美術學習對於入門的年齡沒有限制,只要有興趣,隨時可以開始,一些國內藝考集訓班甚至打出口號,一年培養零基礎學生考上專業美術學院。市場上同類型的培訓班不勝枚舉,通過參加考前培訓班考上美術學院的學生數不勝數。而音樂學習講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音樂學習無一不是從小開始,人們須付出長達數年或者數十年的努力,才能達到一定的水準。

樂器學習一般自幼開始,因爲在樂器學習中,手指肌肉機能的鍛鍊是有年齡要求的',一旦年歲漸長,超出學習樂器的最佳時間段,則事倍功半,無法達到良好效果。雖然部分樂器學習可以半路出家,一些培訓機構甚至打出“三個月學會某種樂器,流暢彈奏知名曲目”等奪人眼球的標語,但這種方式很難達到高層次的演奏水平,更遠達不到技藝精湛的地步。聲樂的學習需要在變聲期後進行,由於聲樂對先天嗓音條件要求較高,變聲後的嗓音條件不可預估,一副好嗓子可遇而不可求。聲樂技能更不可能集訓而成,如果練習過多損傷聲帶,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樂器的學習要靠時間堆積,三日不彈、手生荊棘。音樂的圓滿表演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付出無數的汗水和努力。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音樂學生練習的常態。姑且不論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意性,單單就技藝的培養而言,自幼學習、長期堅持、有始有終是音樂學生的必備要素。

對於以藝術留學教育爲主營業務的大部分藝術機構而言,音樂學習的師帶徒模式是音樂沒有像美術留學一樣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某知名藝術留學教育機構表示:“美術學習初期是大班制教學,採取一對多的形式,等學生達到一定層次和階段後再進行一對一教學。而音樂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不管是聲樂還是器樂,都是自幼跟隨名師,一對一學習,實行師帶徒式的VIP教學。音樂這種以師承關係進行學習的方法很難規模化發展,對於藝術留學教育機構來說,從培訓服務環節是無法開拓新市場空間?的。”

音樂學習過程中,更替教師的數量有限,且學生和每一位老師的直接師生關係往往持續數年,這種狀況給作品集的準備帶來一個問題。學生從小跟隨專業老師學習,雙方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磨合,學生已經熟悉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但音樂留學申請與國內藝術考試不同,如果專業老師沒有留學經歷,往往不瞭解作品集的準備詳情,把握不好作品集的準備環節,不利於留學的申請。

若更換老師進行授課,授課方式不同、訓練手法不一,會引發學生學習上的不適應,強行更替反而不利於學生未來的發展。表示:“中途插手打斷一貫的教學情況顯然是不合適的。即便更換了海外師資力量,教學融合也不能在短期內實現,如果指導時間少於一年,學生在音樂技藝上將無法有顯著提?高。”

有專業人士表示,臨時更換老師準備作品集確實使部分學生成功出國,但這是留學行業飢不擇食的選擇和行爲方式,以這種臨陣磨槍的方式將學生送出國,即便成功,學生後續的學習也一定會遇到障礙。這種只看短期利益而不考慮長期發展的方式方法並不可取。

  準備音樂作品集

  民族和西洋樂器各有各的痛

音樂與美術留學的申請準備幾無二致,都需要提供語言成績、GPA和作品集。在國外,開設音樂學科的院校同國內基本一致,分別爲院校型音樂學院和院系型音樂學院,第一種學院是一個獨立的單位,本身就是一個院校,不隸屬於任何大學的專門學院。而院系型音樂學院,實際上是某綜合型大學中的音樂院系。國外音樂學科的設置大致分爲以下幾類:音樂學,音樂理論(Musicology, Music Theory);音樂表演 (Performance),包括各類聲樂和器樂,打擊樂;音樂教育 (Music Education);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Compostion);音樂技術(Music Technology)。

在中國,音樂學生主要集中在音樂表演、音樂教育和音樂學專業,學生在申請留學時也率先考慮這三類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的申請者都需要提供作品集,即學生表演的錄音、錄像。學生在詳細瞭解申請院校要求後,與老師商定表演曲目,然後通過影像技術錄製出來。音樂學院對於學生作品集的時長、音質、畫面清晰度、機位、文件格式、大小等方面有很多詳細的要求。音樂作品集的錄像環境、燈光、服裝、鋼琴、音效、攝影機型號、後期剪輯等具體細節要求也各有不同,需要後期剪輯製作。作品集是申請音樂表演學生展示自身專業技巧和藝術天賦的直接方式,是音樂申請的重中之重,演奏過程不能中斷,無法代替,一切靠實力說?話。

音樂教育專業也需準備作品集,但作品集的錄製中,學生是以教師身份進行相關課業的教授,主要是爲了展示自身教學經驗和教學實力。在授課的過程中,除去課程環節的把控,授課語言的設計,與學生良性互動等方面之外,也進行樂曲示範。學生在優質完成全部教學環節、展示教學內容的同時,體現自己的高超技藝是音樂教育專業準備作品集的宗旨。

音樂學或者音樂理論專業主要學習音樂史、民族音樂學等相關知識,對音樂的研究上升到理論方面,需要學生了解廣泛的音樂知識,並且對音樂有獨到的見解和想法。因此,在提交申請時無需準備作品集,而需提供相關音樂理論論文作爲申請材料。論文需要有深入的研究,達到較高層次的學術水?準。

確定留學後,只要按部就班的準備材料即可,然而音樂學生卻有不得不面臨的窘境。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文明的長河中,中國產生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學習中國民族樂器的學生不在少數。但這一類學生在申請時面臨一個尷尬境地,既然是民族樂器,在國外音樂院校並沒有相關表演專業,雖然近些年有個別民樂大師被外國高校聘請爲音樂教師並開設相應專業,但與西洋樂器相比,學科設置仍舊寥寥無幾。因此學習民族樂器表演和民族樂器教育的學生一旦決定出國就意味着需要面臨專業轉換的問題。由於國外音樂表演和音樂教育都需要掌握一門專業主項,因此民樂專業的學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音樂學專業,可即便到了這個地步,民樂學生的申請道路仍舊步履維艱,因爲音樂理論專業必須閱讀大量的西方音樂文獻,這對於從國小習中國音樂知識的學生而言無外乎一項複雜而又艱鉅的任務。

表示“目前有限的音樂留學市場中,學習鋼琴和聲樂的學生佔80%,其餘的樂器和分支學科佔據剩餘的20%。在有限的樂器學生中,西洋樂器的學生佔絕大多數。”作爲起源和發祥西洋樂器的西方各國,其西洋樂器演奏和教學水平一直優於國內。音樂起源於生活,來源於思想,只有熟悉西方的思維方式,才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西方音樂的韻味。技法的提高可以勤學苦練,但對音樂的理解,只有自小在風土人情中薰陶才能更好的展現。國內音樂表演學生的水平往往無法達到國外音樂院校的表演要求,因此即使準備留學,大多數學生也會退而求其次選擇對錶演技法要求略低的音樂教育專業和只需提供論文的音樂理論類專業。

  文化課學習被忽略

  語言水平成最大考驗

中國音樂教育有這樣一種現狀,專業性強、技藝高超的學生多出自於音樂學院,被稱爲“學院派學生”,這部分學生多數從小進入音樂學院附中就讀,接受系統先進的音樂教育,學習正確的演奏手法。學生從小將精力過多的投入在音樂技巧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上,文化知識的學習時間有限。音樂學院的附屬學校從國中開始就不設置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學科,學生大學聯考只能選擇文科考試,學校其他學科的開課時間也非常短暫。由於學生年齡較小,再加上大環境對文化知識的“輕視”,學生普遍認爲文化知識的學習不重要,更有甚者完全放棄了文化知識的學習。這類學生的專業技藝爐火純青,在申請留學過程中,作品集的準備壓力相對較小。但是由於將過多的精力投入練習,則一旦決定留學,語言能力就成爲留學路上的“攔路虎”。

國外院校的語言成績要求對於音樂院校表演專業學生而言,門檻較高。雖說藝術留學有降低語言要求的慣例,但語言考試分數卻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然而即使這樣,對於專業音樂學院的學生而言也有相當難度。很多留學機構都意識到目前音樂留學是藝術留學甚至整個留學市場中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學科,有藝術留學機構人士坦陳:“這可能是中國音樂教育體制所導致的。國內藝術考試的大學聯考文化課分數線大幅度低於其他學科,學生對學習不夠重視,所以語言一直是升學中的一個弱項,更不用說通過雅思、託福和GRE這種高水準語言考試。專業水平與文化素質都十分出衆的音樂學生十分有限,一旦遇到這樣難得的苗子,我們都會非常重視。”

國學生自國小習英語,留學國家的第一選擇自然是英語語言國家,然而作爲古典音樂的發祥地和弘揚地,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纔是誕生無數著名音樂家的故鄉,對於愛好古典音樂學習和表演的學生而言,歐洲各國纔是理想中的聖地,但是歐洲國家多使用本國語言,雖然部分國家和院校使用英語作爲學習語言,但是去這些國家留學仍舊需要學習小語種,這對準備申請材料時焦頭爛額的學生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針對音樂留學的學習方式問題,部分藝術培訓機構考慮推出一種模式:“我們計劃推出低齡音樂留學版塊,針對有音樂留學意向的學生,從學習初期進行選拔,之後全權負責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一個超長週期的培養,制定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教學計劃,根據時間的規劃安排各類學習項目,例如比賽、演出、遊學等,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修養,使音樂學生在文化部分的缺失得到彌補和提高,一定程度改變國內音樂教學弊端。”但是這種學習方式的費用十分昂貴,其操作可行性有待探討。

  音樂留學顧問匱乏

  職業規劃困難重重

留學機構招收留學顧問的一般宗旨是名校畢業的海歸或者從業五至十年以上的專業人士,音樂留學行業也不例外,畢竟有留學經歷的人會更清楚申請環節的種種要求,儘可能少走彎路,提高申請機率。某留學機構向《留學》記者表示:“目前音樂留學市場中資深的專業顧問數量較少,大部分音樂留學生歸國後的職業規劃或是進入高校任教音樂課程,或是進入音樂團體從事團體演奏職業,或是向着音樂家的行列邁進,進入留學行業的音樂人士寥寥無幾,能夠達到從業五年以上,熟悉音樂留學市場的資深顧問數量就更爲有限了。”

對於中國家長而言,留學成功,只是實現人生規劃中的一個環節,終究會迴歸到就業問題。衆所周知,藝術學習歷來是留學專業中花費最高的學科,花費大量金錢學習藝術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但音樂海歸回國後的工資待遇與其他行業相比沒有太大優勢,很多家長會考慮留學性價比的問題。有人做過統計,2015年公佈全國最難就業十大專業中,音樂表演已經榜上有名。面對這樣的現實,很多家長和學生進退兩難,不知該何去何從。

相比美術而言,音樂學習的職業規劃更加困難。美術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度較爲緊密,實用性強,社會需求人數較多。而音樂是聽覺的享受,具有時效性,雖然音樂在社會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但音樂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使用多爲演奏和教學,與其他行業的結合有待商榷。並且音樂人才往往集中在這兩個細分專業,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從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考慮,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調整和整合,我們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在一定程度擴大音樂學生的職業選擇範圍,而不僅僅侷限在表演和教學上。” 音樂學科一直提倡跨專業學習,但成功者鳳毛麟角。對於音樂專業學生而言,如果不攻克文化課、語言能力等重重難關,留學或將成爲難以企及的夢。

標籤:留學 藝術 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