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簡介

藝術1.42W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是歐洲著名博物館,在奧地利維也納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館的正門前有瑪麗亞·特蕾西亞雕像。1891年對外開放。主要收藏哈布斯堡家族的財寶和藝術品、斐迪南大公在安布拉斯城的藏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的藏品。收藏極爲豐富,達數十萬件。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簡介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德語:Kunsthistorisches Museum,縮寫KHM)坐落在維也納環城大道旁邊,與霍夫堡皇宮相對,由統治歐洲近7世紀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資,專爲展出典藏而興建。走進博物館不僅可以看到頂級的藝術品,同時也可以體驗到哈布斯堡家族當年的豪門風光。

藝術史博物館是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時代的代表性公共建築物,由德國著名建築師塞姆佩爾(Gottfried Semper)和維也納建築師哈森內爾(Carl von Hasenauer)設計,於1871年開始建造,1891年竣工。在藝術史的廣場中央豎立着奠定哈布斯王朝基礎的瑪利亞·特雷西亞女皇塑像。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壯麗外觀,又有巧妙使用大理石的莊嚴內部裝飾。除了其豐富的藏品,它的外觀與內部裝飾也是馳名的要素之一。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是全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下轄8個分館,分別爲:本館,民族學博物館,奧地利戲劇博物館,新霍夫堡皇宮,馬車城堡,皇室珍寶館,忒修斯神殿,阿姆布拉斯宮。本館藏品以7000餘件繪畫作品爲重點,主要是從哈布斯堡家族長期統治的歐洲各國蒐集而來,其次是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到18世紀的雕塑、工藝及硬幣等各類藝術品,總數達40萬件。

維也納藝術是博物館是一座專爲展出典藏設計的宏偉建築,由哈布斯堡建設而成。1848年,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登基,計劃將維也納改造成美麗的城市,1857年,他批准拆除自中世紀以來的舊城牆,改建爲環城道;1862年開始計劃建造美術館,美術館是由維也納建築師哈森那爾(Karl Hasenauer)和德國著名建築師任波(Gottfried Semper)設計的。1871年開始建造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1880年,美術館的外觀大致完成,內部裝飾由哈森那爾負責,他採用高貴的材料,聘請代表時代潮流的著名藝術家和工藝家來共同裝飾博物館。此外,哈森那爾在預算和工期上並未受到任何限制,使博物館在建造工作在無壓力的情況下能力求完美。1885年,開始着手安置收藏品,1891年,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竣工,但美術館仍未由皇帝正式宣佈開放。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地利共和國的成立,博物館終於成爲了國家所有,全民共享的寶貴財富。

維也納歷史博物館的歷史可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時期。那時的布拉格宮廷,就已收藏了一批包括丟勒、科勒喬等人的傑作,還有一些古董和自然界的標本,並把它們一起陳列在所謂的美術廳裏。維也納宮廷收藏的真正創始人是皇帝斐迪南三世的'弟弟、尼德蘭總督雷歐波特·威廉大公(1614—1662)。他當時因收藏的繪畫而被譽爲最佳的收藏家之一。他在1656年辭去總督之職,回到維也納時,他把收藏陳列在宮城中的許塔堡。50年後在查理六世的孫女瑪麗特特麗莎女皇之子約瑟夫二世在位期間,將許塔堡的藏品搬到了更大的望樓宮裏,初步具有了美術史陳列的模式,稱其爲皇室美術館。1891年,在望樓宮待了大約一百年的皇室收藏遷入新館,聞名於世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就此誕生。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全部藏品中,繪畫部分最爲精美和齊全,在世界各大藝術博物館中屈指可數。該館設50餘陳列室,分“埃及和東方藝術”、“希臘和羅馬”、“歐洲繪畫”、“雕刻和裝飾藝術”“紀念章和貨幣”、“武器”、“古代樂器”、“皇室車馬”、“19世紀繪畫”和“皇室珍寶”等部門展出。40多萬件珍貴的古錢幣甚至可以與著名的巴黎錢幣收藏館相媲美。維也納藝術是博物館的壓軸之作是勃魯蓋爾的作品,《巴別塔》、《雪中獵人》、《農民婚禮》等充滿着日常生活的氣息,對人物的表現有獨特妙趣。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他的建築上。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壯麗外觀,又有巧妙使用各色大理石的莊嚴內部裝飾,除了以豐富的收藏品吸引羣衆外,他的外觀與內部裝飾是馳名於世的要素之一。來訪者在看到有古埃及石柱的埃及珍品廳和再現羅馬帝國時期建築裝飾的古典珍品大廳時,無不爲其莊重和精美絕倫的設計所折服;華麗的樓梯、大廳,更使人歎爲觀止。它的大廳內部十分的精美豪華,不僅可以讓參觀的遊客暢遊在悠久藝術史長河中,更爲整個古典建築所驚歎。